• 对“堆积形状”的一点认识
一以发掘为核心的田野考古具有浓厚的经验性色彩,表现为知识和技能传播具有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特征。就地域性而言,适用于北方黄土分布区的发掘经验,也许到了南方红土带就不再那么适用。就传承性而言,一名成熟的田野发掘人员在初出茅庐时必然受到过有着丰富经验的前辈的指点,尤其是长期驻扎在田野一线的老技师们,都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从此代代相传 ...
一以发掘为核心的田野考古具有浓厚的经验性色彩,表现为知识和技能传播具有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特征。就地域性而言,适用于北方黄土分布区的发掘经验,也许到了南方红土带就不再那么适用。就传承性而言,一名成熟的田野发掘人员在初出茅庐时必然受到过有着丰富经验的前辈的指点,尤其是长期驻扎在田野一线的老技师们,都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从此代代相传 ...
近年来,经科学发掘的黑龙江饶河县乌苏里江西岸小南山遗址第二期出土的玉器已多达400余件,是迄今东亚地区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批系列组合型玉器,也是东北地区兴隆洼、红山诸文化玉器乃至长江流域各发达玉文化的直接源头。小南山玉器的种类包括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器型丰富多样,已经形成整套的玉器组合。这些玉器上多能观察到 ...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中国历史上贡御时间最长、文献记载最多的窑址,其产品上至宫廷贵胄,下至百姓戍卒都使用,宋金对峙时期还曾用于南宋和金代贸易,并在晚唐至金代行销海外。定窑最重要的产品是不施化妆土的精细白瓷,成为宋元时期士大夫清雅艺术取向的典型代表。其历史地位因长期以来持续不断的文献记载和广泛影响,被近代学者列为六大瓷系之一。 ...
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3周年之际,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交流会暨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三门峡市举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文物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会等5家联盟指导单位及陕 ...
齐长城遗址博山段位于齐长城中部,自山东济南市莱芜区、章丘区和淄博市博山区交界处的霹雳尖山进入博山境内,隶属淄博市博山区管理的有14点段,长34.208千米,主要经过附近7个镇街、24个村庄。在对齐长城的保护过程中,淄博市博山区文物事业服务中心立足工作实际,采用数字化巡护手段,确保齐长城保护监管“看得见、反应快、抓得准、管得住”,取得了一定 ...
10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支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广汉市人民政府、三星堆遗址管理委员会、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互动与交流视野下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一次年会)在广汉举行。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交流探讨以长江流域为代 ...
西周考古与历史研究不同于夏商,夏商时期可供使用的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较为稀少,只凭借文献史学构建全面且宏观的社会历史面貌有一定难度。亦不同于秦汉及后世朝代,秦汉及以后的文献史料汗牛充栋,考古资料在研究古代社会时与文献史料已紧密结合在一起。西周时期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介于其中,既可从文献史料中探索西周历史,但时常又面临“文献不足征” ...
鸿山遗址博物馆,作为一处依托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鸿山墓群而建立的专题博物馆,坐落于特大墓葬邱承墩的原址之上。该博物馆的主要职责在于展示和研究鸿山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同时深入挖掘和研究吴文化,以及对邱承墩进行原址保护和展示。博物馆收藏的主要是春秋时期的玉器与瓷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博物馆的安全管理 ...
现在我国考古学面临着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成果难以契合的“两张皮”的困境。近几十年来,科技考古迅速发展,不但专业人员迅速增加,而且社科院考古所和各省的考古所及高校都大力建设科技考古实验室,并有大量成果发表在国内外的刊物上。然而,虽然科技考古蓬勃发展,但是除了给考古发现带来不少惊喜和为考古报告增添一些科学主义的表现外,似乎对农业起源和 ...
当西安鼓乐遇见《春江花月夜》,常德丝弦演绎《生在潇湘多自豪》……10月22日,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4年第四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轮展开展仪式在京举行。本期体验活动以图物展陈、非遗传承、文化体验、文创空间等形式,集中展示来自陕西和湖南的秦风湘韵和文化精品。戴上AR眼镜,亲历兵马俑的建造、发现、研究和修复全过程;置身VR舱, ...
10月21日,故宫博物院—杜伦大学全球学术讲座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本次讲座聚焦“考古与气候变化”主题,旨在通过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来理解人类与环境的互动,进而通过考古学的研究为当前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活动并致辞,英国杜伦大学校长以及杜伦大学代表团、英国驻华机构代表、国内考古学界专家等 ...
莲池书院,因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老城中心的古莲花池内而得名,是清代直隶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学府。其选址于古莲花池内,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积淀,更体现了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与和谐共生。本文从元代贾辅万卷楼的历史渊源、明代以来的读书藏书传统以及古莲花池独特的自然环境等方面,探讨莲池书院选址的深层次原因。元代贾辅万卷楼与莲池书院的历史 ...
性别本身是生物学所决定的,男女两性是自然界基本的存在形态。高等灵长类动物中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性别分工,人类在百万年演化过程中是如何随着外在文化适应手段的提升,从生物学性别开始向社会性别转变并最终形成社会分工,这其中的过程和动因都需要通过考古学来阐释。社会性别(Gender)最早是一个人类学上的概念,与生理层面的性(Sex)相对,性别强调 ...
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湖南省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委会与凤凰县政府承办的“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召开。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湘西自治州副州长高湘文、凤凰县委书记毛家出席会议,80余位来自全国文物、建筑、规划、测绘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机构代表与会,围绕传统 ...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加挂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牌子。为充分展现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形象,提升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公众辨识度和社会知名度,塑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特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形象标识(Logo)设计方案。现将征集活动有关事项公布如下:一、 ...
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成果的宣传,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文物保护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促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中华文明展示传播联盟组织开展“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名称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文物报社 中国文化 ...
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在吉林白城地区静山乡万山村东北约500米,发现一处辽金时期的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沿嫩江边断崖上绵延1.5千米,文化层厚约2米。采集到大量泥质灰陶片、布纹瓦、瓷片、灰砖、陶网坠等。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再次对该地区进行调查工作,万山遗址作为大安市辽金时期一个重要遗址点被收录进《大安县文 ...
为进一步提高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水平,通过文旅融合推动活化利用,助力打造苏州吴江特色“江南文化”品牌,近两年,苏州市吴江区积极探索和创新文物资源活化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本文通过部分案例,探析吴江区文物单位活化利用现状,并作简要思考建议。一、基本情况吴江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内涵丰富,全区不可移动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富,涵盖 ...
当下历史书写与研究呼唤用新的历史书写与研究范式取代旧的历史书写与研究范式,实现历史书写与研究范式的整体转换和根本变革。采用截然不同的历史范式和历史研究范式将有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历史研究结果。真正的大革命是轴心革命,是政治范式和社会范式、经济范式和生态范式、文化范式和文明范式的根本性变革和跃迁。历史系统论要求树立大中华史观和世界体 ...
苏秉琦于1948年发表的《瓦鬲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史的名篇,常读常新。长期以来,对于这篇论文于中国考古学的贡献,学者多强调它在考古类型学的示范之功(如俞伟超、张忠培:《探索与追求》,《文物》1984年第1期;杨晶:《中国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典范之作——读瓦鬲的研究》,《南方文物》2009年第1期)。至于苏秉琦在考古层位学方面的贡献,学者则突出其19 ...
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铁尔麦奇黄中祥内容提要本文参照15世纪以来哈萨克族民间艺人口头创作的诗歌文本,对铁尔麦的嬗变过程、演唱风格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类。铁尔麦的发展成熟为从事其创作和演唱艺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虽然铁尔麦的形成可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但是到了20世纪以后从事铁尔麦创作和演唱的铁尔麦奇才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哈萨克族民间 ...
悬泉汉简所见丝绸之路张俊民悬泉置是汉代东西交通路线上规格最高的接待机构之一,类似的机构在694汉里的酒泉郡有11个,敦煌郡有9个。主要功能是负责过往人员的接待和政令文书的传递。规模最大时,在悬泉置设有最高行政长官“丞”,其下又有分管不同职能部门的啬夫、佐,置啬夫主要负责住宿、厨啬夫负责饮食、厩啬夫负责养马。为了完成迎来送往的任务,悬泉 ...
蒙古国考古新发现中的佛教元素——兼论6至8世纪漠北草原的佛教传播徐 弛关于隋唐时期佛教在漠北地区的传播情况,由于史料不足,前辈学者多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提及。例如耿世民研究佛教在古代新疆和突厥、回鹘人中的传播情况的同时,关注了漠北地区突厥、回鹘人的佛教信仰情况。林梅村研究《布古特碑》时,对柔然汗国及第一突厥汗国佗钵可汗时期漠北地区的 ...
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人工变形颅的新发现魏东 张宇亮 田小红 吴勇内容提要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2021~2022年度发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发现了54例人工变形颅。颅骨人工变形,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属性与生物属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殊习俗。其出现原因和表现形式,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问题。本次发现的变形颅,是新疆地区迄今为止 ...
民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阿布都力江·赛依提内容提要民国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经历了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过渡和现代教育的确立以及三区革命时期的蓬勃发展几个阶段,文章中对这一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民国时期是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新疆先后经历了军阀与国民党政府统治阶段,由于统治者的政治立场不同,他们对待 ...
2023年度隋唐西域史研究综述陈静怡 买合木提江•卡地尔2023年隋唐西域史研究朝着深耕细作的方向稳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内地发表专题论文近百篇,各种专著、论文集及文献辑校成果10余部。此外,还召开了第六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新疆北庭学研讨会、中华文化视野下的龟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龟兹学年会等学术研讨会。现择其要者,分 ...
清代伊犁户屯的几个问题鲁靖康内容提要清代伊犁户屯与以往的民屯相比,不但承垦者更加多样化,而且本质不同,因此将户屯等同于民屯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户屯因主要以“户”为单位承垦而得名,承垦者包括商民、户民、绿营眷兵分户子弟和为民遣犯等四类。开办时间一般认为是乾隆二十八年,但不排除乾隆二十五年的可能。户屯初为理事同知管理,乾隆四十五年以后 ...
汉晋之时西域简纸文书出土与整理研究概述张俊民内容提要汉晋之时的西域,是汉文文字传播与发展的西尽,此地出土的简纸文书在学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顺应新技术手段的利用与学术研究发展的需要,对汉晋之时西域地区出土简纸文书进行再整理已经很有必要。对已有整理与研究工作的梳理是这一工作的基础,也是对汉晋之时西域文化认识的一个小结。因西域屯田、 ...
试论金树仁统治时期国人的新疆观买玉华内容提要金树仁主新后,在“开发西北”思潮的影响下,国人再次关注新疆并重视其研究,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开发西北”的呼声陡然高涨,新疆因其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引起了更多国人的格外关注。本文从时人对新疆认知的特点,如认知的主体、认知的途径、认知的范围、认知 ...
东汉末年,经济萧条,物价飞涨,货币体系濒临崩溃,“谷一斛至数十万”。至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朝廷宣布停用五铢钱,以谷物、布匹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此举虽然暂时缓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也导致“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弊端丛生。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魏明帝曹叡在太和元年(227年)下旨恢复五铢钱。西晋始泰六年(270),秦州 ...
论杨增新的政治思想段金生内容提要杨增新具有“天下定于一”的政治理念,在这一理念的作用下,他主张国家统一,积极抵制外部势力对新疆的干涉。在统治方略上,主张王道为主、霸道为辅的“霸王道杂之”的治理理念。对共和与专制之认识,他认为“共和与专制无优劣”,这体现其对西方学理认识的局限性。研究杨增新的政治思想,对于理解其统治新疆的各项政策, ...
清代新疆商屯研究赵海霞内容提要清代新疆商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乾隆二十六年至道光八年(1761~1828年),这一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商屯主要集中在天山北部的巴里坤、乌鲁木齐及所属州县及伊犁一带。第二个阶段从道光八年至同治二年(1828~1863年)。这一时期由于南疆政局的需要,商屯在南疆也逐步开展,但规模不大。到了清末,战乱 ...
在今新疆境内,历史上有很多民族在此聚居,清朝时的准噶尔部就是其中之一。17世纪,准噶尔贵族逐步统一卫拉特各部,雄踞天山南北,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这一势力与清代的康、雍、乾三朝相持长达近百年,其中发生了很多波谲云诡的事件,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就是其中之一。乾隆十年(1745),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病逝,准噶尔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汗权而内讧,展开了 ...
清代诗歌中伊犁惠远城趣事逸闻齐清顺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研究清代满汉文人诗歌中有关伊犁惠远城的记载,梳理了惠远城中的鉴远楼、望河楼、伊江塘工、开井、造舟运粮、鼓楼南市、芨席帘、瓜蔬、百花、饮酒等十件趣事逸闻。在《清代西域诗辑注》的1100余首诗歌中,一半左右是由生活在伊犁的文人、官员所写的,这些诗歌涉及面非常广,是反映清代伊犁地区政治、经 ...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郭雪琪)2024年11月16日,由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与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中国民族史》卷项目组联合举办的《中亚民族史》新书发布暨中亚研究座谈会在南京举行。会上,国内首部专门论述我国西北和中亚民族历史的学术著作 ...
法权伸张:晚清新疆建省的法律因素白京兰内容提要行政地理与行政区是王朝国家划分空间塑造政治认同的重要方式,是国家领土观的重要体现。天下观念与天下体系下,新疆历史上长期以军府制治理为主,直至清末改建行省。作为历代治疆的一个重要事件,学界给予晚清新疆建省较为充分的关注,但长期以来忽略了新疆建省的法律维度及作为法律实践的新疆建省。晚清政 ...
康居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李伟为 梁云摘要:康居是两汉时期西域大国,对于研究两汉边疆关系与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近百余年来,俄国及中亚国家积攒了一大批以墓葬为代表的康居相关考古材料,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为增加国内学者对相关材料的了解,本文系统梳理了康居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在肯定前人成就的同时,也分析了其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希望为学界 ...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疆域范围虽然多有变迁,但大致轮廓可寻。东部为海疆,西南囊括青藏高原,西北越过葱岭。在这一疆域范围内所发生的历史,通常均被视作中国史的叙述对象。这不仅是由于现代中国的版图大致与之重合,更缘于它是一个历史场域。在场域维度上的中国史叙事,业已超越了华夷之辨的叙事框架。作者:李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摘自:《探索 ...
中古丝绸之路上的佛教与三夷教施新荣内容提要丝绸之路是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各国使臣、商贾在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中古时期,兴起于印度的佛教,波斯的祆教、摩尼教,叙利亚的景教沿着丝绸之路东向发展,不仅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多有记载,也在丝路沿线留下了诸多遗迹。佛教的东传对丝路沿线的政治、文化影响颇大,而三夷教主要在粟特等特殊群体中流传 ...
晚清新疆建省前后的礼治教化与社会影响赵卫宾内容提要文章依据奏折档案等多语种文献,对晚清新疆建省前后的礼治教化及其影响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清军收复新疆后,以左宗棠为代表的新疆官员,在改置行省的同时,积极施行以礼治为核心的社会教化,通过兴办学校、刊发书籍、礼制建设、圣谕宣讲、戏剧演出等途径,推动新疆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在此影响下 ...
孤山河属东辽河支流,发源于伊通县西苇镇南平岭,北流至大孤山镇转向西北,于靠山镇周户屯注入二龙山水库,全长59.3千米,流域面积达460.8平方千米。2023年4月起,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沿孤山河右岸开展调查,收获如下。一、典型遗址共调查遗10处遗址,现地表均已辟为耕地,可划为东、西遗址群。(图一)。图一 孤山河右岸先秦遗址分布图(一)东遗 ...
日前,由中国文物学会、湖南省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委会与凤凰县政府承办的“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召开,来自全国文博、建筑、规划、测绘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古村镇相关从业人员百余人与会。本次研讨会以学术汇报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围绕传统村落的科学保护、永续传承、有效利用、 ...
马家浜文化遗存自上世纪50年代末期就有发现,始见于吴兴邱城遗址下层。1959年,马家浜遗址被发掘;1977年,夏鼐先生提出马家浜文化命名。牟永抗、魏正瑾确立了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史前文化序列。姚仲源提出了罗家角类型,认为其具有自身的特征。陈晶进一步将马家浜文化划分为罗家角类型(以脊釜为特征)和草鞋山-圩墩类型(以深腹釜为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日前,来自全国文博、建筑、设计、规划界和京津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齐聚河北工业大学,发布《京津冀20世纪遗产高校联盟倡议》,探讨包括高校教育建筑遗产在内的20世纪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文物学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主旨报告中谈到,北京 ...
为实现江苏省头部博物馆的优质文化资源和老百姓“直接见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尽享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11月16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主办,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承办,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协办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连云港站活动在连云港市博物馆正式开展。连云港市人民 ...
11月14日,浙江大学“求是智库”高端论坛——“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参加本次论坛,围绕“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这一学术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论坛开幕式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揭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 ...
东西二元对立说是中国考古学初期对文化起源提出的一种学说,上世纪30年代左右,学者认为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两者交流孕育了以殷商为代表的文明体系。这一观点后来被推翻,但它在民国中后期影响甚大,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初期的发展特征,值得当下重思。回顾以往研究,陈星灿先生曾在梳理中国史前考古学史时对东西二元对立说的形成进行过 ...
11月16日至17日,由山东省考古学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承办的“第一届海岱考古学术会议”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书院举办。来自全国60多家高校、文物考古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上,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 ...
为配合圣杯屿沉船的发掘与研究、漳州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的开展,10月23至25日,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及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漳台海洋文化交流”学术沙龙在漳州市博物馆召开。来自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海南、香港等地考古文博机构及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海洋人文与沉船考古、月港考古与研究、海洋 ...
1月10日,由河南省文物局、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原出海——巩义窑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在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现场“器韵万千”部分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