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崤函古道西端起点——潼关

摘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张清俐 潼关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崤函古道西端的起点。历史上的潼关,扼西北咽喉,掌京帝门户,是关中的东大门,是汉代以来东入中原,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探访历史上的崤函古道,潼关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地点。  如今的潼关早已不是“三秦锁钥”的雄关古城,只剩下断壁残垣,昭示着历史上惊心动魄的风云印记。虽然潼关失去了作为险峻关隘的地位与功能,但行走在潼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张清俐

 潼关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崤函古道西端的起点。历史上的潼关,扼西北咽喉,掌京帝门户,是关中的东大门,是汉代以来东入中原,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探访历史上的崤函古道,潼关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地点。

  如今的潼关早已不是“三秦锁钥”的雄关古城,只剩下断壁残垣,昭示着历史上惊心动魄的风云印记。虽然潼关失去了作为险峻关隘的地位与功能,但行走在潼关古城里,抚摸历史残存的印记,仍能感受到潼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描绘了潼关的险峻。潼关因“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而得名,南依秦岭,北濒黄河,与山海关并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志》中记载:“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记者在探访中了解到,潼关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西征马超于此,潼关始见于史册。其后,潼关城址几经变迁。据学者分析,其原因皆与控制通往关中腹地的东西大道有关。现存的关城建于明朝初年,依山而建,南高北低,周长约8公里。西门紧靠黄河,北墙立于黄河岸边,东门接近原望沟口,南墙蜿蜒于南塬半腰,潼水穿城而过流入黄河。

  从地图上看,潼关的城市布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潼关之南,有秦岭雄峙,分布着深达数十米乃至上百米、宽数十米的禁沟,同时为增强禁沟的防御功能,设十二连城关,以防秦岭诸谷之险,旧时各关均驻重兵把守;附近有渭水汇入黄河东下,是天然屏障;西侧有太华山,重峦叠嶂,高耸入云;城东的金陡关,依托绝壁筑关,用以抵御东来的侵扰。此种形势,确是“三秦锁钥,四镇咽喉”之地。险要的地形、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古潼关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为守关中卫京畿而设

  据学者分析,设置潼关的原因不是为了防御和出击东来的敌人,而是堵塞西部敌人的进犯。东汉首都在洛阳,为了守卫都城安全,设置了许多关隘,其中新安函谷关就是其中之一。

  东汉末年,关陇地区的军阀董卓等起兵作乱,威胁洛阳安全。潼关向西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官府就在平原进入豫西山地的险要位置上设置了潼关。这是潼关替代函谷关成为关中东部门户的地理因素。潼关关城从汉代到唐代两次迁徙,三地设防,直接原因就在于通过城址地点的调整,实现更有效控制通往关中腹地大道的目的。

  潼关也是历史上漕运的重要中转站。记者在查阅文献中了解到,潼关附近的漕运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初现端倪。汉代曾在此建立京师仓,隋代在此建立永丰仓,运往关中地区的粮食要在此地集中,然后通过漕运运往长安等地。潼关漕运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黄河漕运发展历程的典型缩影。

  古老潼关焕发新活力

  潼关古城自建关以来,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历史上的潼关不仅仅是一座关隘,也是一座城。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万历年间,潼关居住者中,军民各半,是一座关隘型城市。

  险峻的山川形势和厚重的历史让潼关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雄关虎踞、风陵晓渡、黄河春涨、中条雪案、秦岭云屏、禁沟龙湫、谯楼晚照、道院神钟是著名的潼关八景。

  记者了解到,依托历史遗迹,潼关实施了古城恢复项目。该项目以关隘文化为主要特色,项目建设包括“一带”——城墙风光展示带;“三轴”——潼河水系景观轴、南街交通发展轴、老县道交通发展轴;“八节点”——南门节点、南水关节点、西门节点、北水关节点等八个节点;“十一片区”——潼河南街商业街区、水坡巷传统居住体验区等十一个片区。

  最近建成的潼关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潼关历史的重要窗口。馆内一层的“千古潼关 地灵人杰——历史文明厅”通过主题雕塑,再现了明清时期潼关古城的辉煌面貌;二层的“气吞山河 铁马雄关——关隘文化厅”让人感受到潼关千百年来的战争文化;三层的“漕运商贸 民俗工艺——水运民俗厅”让人可以领略黄河漕运码头的繁忙景象。

  如今,站在博物馆观景平台上远眺,黄河尽收眼底,千年古城潼关的未来值得期待。

 对崤函古道的专题研究成果述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进行实地考察,推进了对历史上的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研究。如1983年,复旦大学教授王文楚发表于《历史研究》的《唐代两京驿路考》一文将散见于史籍、地志及唐人诗文中的两京间馆驿予以辑集,详细考证了各个驿馆的地点,论述了驿路行经路线及其变迁,考述了崤山南路的变迁情况;1986年,王文楚另一篇论文《西安洛阳间陆路交通的历史发展》,对这一交通线路作了周密考证,两篇文章被看作研究长安、洛阳间道路交通的姊妹之作,对交通线路的复原具体清晰。1985年,台湾学者严耕望在其《唐代交通图考》的第一卷《京都关内区》中以篇一“两京馆驿”、篇二“长安洛阳驿道”,详细论证了唐代长安、洛阳间道路交通沿途所经州府军镇、馆驿津梁、山川形势等。此外,已故历史学家杨向奎、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洛阳当地学者胡德经等对崤函古道的具体线路也作了考察,虽然学者的考证研究结论迥异,但对于复原这条古道的历史面貌都提出了一些予人启发的观点。21世纪以来,西北大学教授李健超、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久昌等学者对崤函古道的历史与变迁展开了新一轮的专题研究。

  对崤函古道的研究,在古代交通体系、军事地理学等方面也有不少相关的研究著述。如已故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在《三门峡与古代漕运》《函谷关与新函谷关》《论我国历史上的东西对立的局面和南北对立的局面》等文章中对崤函古道的交通体系、所处的战略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我国老一辈学者蒋若是、杨向奎等曾就发生于崤函一带的著名战役崤之战的具体发生地撰文论辩。

  一些学者还对崤函古道上的关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如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艾冲对潼关的创建年代、城址变迁进行了考证;郑州大学教授陈隆文撰文分别从文献中考证了崤函古道上的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雁翎关、潼关;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教授穆渭生对函谷关与潼关的兴替进行了考证。

  张清俐/整理

作者:张杰

更多信息...

作者:张清俐

更多信息...

潼关古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