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汉函谷关:丝绸之路西行第一关
谈及函谷关,最为知名的有两处,一处为河南省灵宝市境内的秦函谷关,另一处为河南省新安县境内的汉函谷关。历史上的两处函谷关矗立于崤函古道上,力扼东西交通,均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今年8月记者赶赴两处函谷关进行了探访。
秦有崤函之固
灵宝市内的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濒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秦国建函谷关是为了向东部拓展。据唐代《元和郡县志》云:“函谷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按照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久昌分析,苏秦所谓“秦有崤函之固”指的应该就是秦函谷关。
跨越千年时空,秦函谷关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关楼也荡然无存,现在的关楼为20世纪90年代重建,但从近年来发掘出土的材料中可以窥见秦函谷关的轮廓。关城城墙虽已经坍塌,但依然保留少量遗迹。在关楼东部的断崖上,有残存的墙基,夯土层厚约1.5米,夯层明显,夯层中间夹杂粗绳纹灰陶大瓦和蓝砖块,据考证应为战国时期的城墙遗址。此外,在东城楼南侧还发现一个战国时期守关士兵存储兵器的竖井式箭窑遗址,在东城门北侧城墙内发现一座古代冶炼遗址,在东城门楼南侧和西关楼附近发现战国地下陶制排水管道。
依地形而建的防御体系
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对于徙关的原因,《灵宝县志》和唐代杜佑《通典·州郡典》解释为汉代以来,迁山东豪族于关中,并以长安为京城,人们以居住在关内为荣,关外为耻。当时楼船将军杨仆家在新安,处于关外,常以此为耻,上书汉武帝徙函谷关于新安。
按照学者分析,函谷关东移,是汉武帝时期政治、军事的需要。移关是为了扩大朝廷直辖管理范围,实施大关中布防方略,实现制约关东诸侯这一战略。
时至今日,汉函谷关不再具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价值,昔日的险峻关隘也被现代化的公路、铁路替代,但其地表仍存有丰富遗迹。据介绍,现存地表建筑有关楼、阙台、烽燧。其中,关楼保存了民国时期最后一次修葺后的形制;两座阙台南北对峙,北侧为鸡鸣台,南侧为望气台,间距50米,望气台以南的皂涧河南侧为烽燧遗址。
汉函谷关不是一座单体关隘,而是依托地形构建的严密防御体系。据分析,汉函谷关的防御体系大体为:北至黄河,南达洛河,总长度约60公里,中间连以散关障,其中关城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
随着汉函谷关考古工作的推进,函谷关的整体布局逐渐清晰,先后发现了仓库、窑场、古道路、城墙等遗迹,出土了包括“关”字瓦当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关”字瓦当一般直径在13.5—14厘米,厚约2厘米,呈灰色,质地坚硬,当面“关”字多有装饰和变化。汉代关隘并非一处,然而其他关隘并未见“关”字瓦当。据学者分析,“关”应该是特指函谷关,不需要冠以“函谷”二字。由此可见当时汉函谷关在关隘中的地位。
具有重要经济与政治职能
“上罗三关,下列九门,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贡琛。冠盖纷其云合,车马动而雷奔……”东汉李尤在《函谷关赋》中的生动描绘,道出了当时函谷关作为东西方交往重要驿站的喧嚣与繁华。在学者看来,作为历史上的重要关隘,汉函谷关不仅仅是一座军事重镇,同时也是两京故道中的重要门户,是两京商贸和文化的重要交汇点。
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西行第一关,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盛。在对其历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如独具西域特色的牵驼俑、武士俑、胡俑及三彩骆驼、马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函谷关见证了东西方使者来往频繁、客商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它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隘,对丝绸之路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代以来,丝绸之路逐渐繁荣,函谷关的政治、经济职能逐渐加强,至宋元明清因新安县城的设立,汉函谷关同新安县城一起,成为洛阳至长安交通线路上的重要驿站,虽然作为传统军事要塞,汉函谷关的军事地位仍不可小觑,但其政治、经济以及交通的职能日渐凸显。有学者认为,唐代以后,函谷关的经济和邮驿职能已经占据了比军事职能更为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