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丁杰:中国文化与中亚文化包容并蓄

摘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丁杰新疆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新疆段的西部,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西南—东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而成的扇形盆地。伊犁河及其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横贯其中。伊犁河谷降水充沛,水草丰茂,被誉为“塞外江南”,十分宜居。从青铜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伊犁河谷的山间谷地和河流两侧的台地上生活繁衍。  迄今为止,伊犁河谷考古发掘的墓葬已逾千座,遗址近十处。中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丁杰

新疆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新疆段的西部,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西南—东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而成的扇形盆地。伊犁河及其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横贯其中。伊犁河谷降水充沛,水草丰茂,被誉为“塞外江南”,十分宜居。从青铜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伊犁河谷的山间谷地和河流两侧的台地上生活繁衍。

  迄今为止,伊犁河谷考古发掘的墓葬已逾千座,遗址近十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代新疆考古学者通过多年的田野发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遗存资料,初步建立起了伊犁河谷史前至汉代相对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阿凡纳谢沃文化与安德罗诺沃文化

  最新发掘表明,伊犁河谷青铜时代的历史可以远溯至阿凡纳谢沃文化。阿凡纳谢沃文化因发现于叶尼塞河中游阿凡纳谢沃山下的巴贴尼村而得名。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G218高速公路尼勒克段的抢救性发掘中,在伊犁河谷首次发现了具有明显阿凡纳谢沃文化因素的墓葬,判定的核心证据为随葬品中出现了压饰有杉针纹的蛋形尖底陶罐。这一发现的振奋人心之处在于,它将伊犁河谷青铜时代的历史上提至公元前三千纪。

  继阿凡纳谢沃文化之后,伊犁河谷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最强音当属安德罗诺沃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因发现于米努辛斯克盆地阿钦斯克州附近的安德罗诺沃村而得名,其分布的中心区域在中亚的哈萨克草原。

  目前,新疆发现的安德罗诺沃文化遗存以伊犁河谷最为突出和典型。考古表明,在公元前两千纪中叶,有一支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人群从中亚七河流域进入到伊犁河谷定居。他们的居址以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最为典型,其修建的大型房屋面积达100—400平方米,为半地穴木框架式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墙基内外均用石块固定,房内有火塘、灶、煤堆、灰坑、柱洞、门道等。

  伊犁河谷安德罗诺沃文化墓葬的典型随葬陶器为平底斜腹罐和圈足罐。在中亚和南西伯利亚地区,判定安德罗诺沃文化最常见的标型器为平底缸形器,中国学界称之为平底斜腹罐;对于新出现的圈足罐,则可以看作是安德罗诺沃文化入居伊犁河谷后的一种地方变体,亦即新疆本土化的体现。

  此外,随葬的青铜装饰品也极具特色。例如,成对出土的的铜耳环,其耳坠呈喇叭形;再如,由穿孔铜珠串成的手链和足链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吉仁台沟口遗址中,还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煤炭的遗存,年代为距今3600年。

  综合来看,西天山伊犁河谷的青铜时代受到了中亚草原地带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强大影响,但是随着时空的转换,来到伊犁河谷的安德罗诺沃文化也经历了新疆本土化的过程。

  索墩布拉克文化

  伊犁河谷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为索墩布拉克文化(这一定名近年来在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其文化面貌与青铜时代截然不同,表现为随葬品中铁器的出现以及彩陶的繁盛。

  该文化的活跃年代为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其墓葬文化特征包括:墓群多呈南北向链状排列;封堆周缘多有石圈标志;墓室结构主要为竖穴土坑或竖穴偏室;墓室以单人葬为主,流行仰身直肢葬,尸骨按头西脚东摆放;陶器以无耳壶、无耳罐和钵为主;彩陶纹饰有重叠倒三角纹、网格纹、菱块纹、棋盘格纹、折线纹、杉针纹、横条纹、山脉纹等。

  索墩布拉克文化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个连续发展阶段。早期为穷科克类型,其彩陶达到巅峰,彩绘纹饰多样而绚丽;中期为索墩布拉克类型,彩陶数量减少,纹样简洁明快,有一定的程式化倾向。晚期为萨尔霍布—哈拉图拜类型,陶器制作随意而粗糙,几乎为清一色的素面陶。综合来看,索墩布拉克文化经历了一个彩陶纹饰由繁复趋向简单、进而退化为素面的由盛转衰的过程。

  索墩布拉克文化的彩陶来自于哪里?“彩陶之路”的观点认为,它的出现是由于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一路向西传播、辐射至伊犁河谷,并与当地文化融合的结果。而索墩布拉克文化确实与周临文化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向南,它与天山中段南麓焉耆盆地的察吾乎文化在墓葬结构、陶器器形方面表现出相似性。如索墩布拉克文化的主体陶器无耳壶(罐)可以在察吾乎文化中找到其身影;察吾乎文化中的典型陶器单耳带流罐也见于索墩布拉克文化中;两支文化在彩陶纹饰上共享有三角纹、网格纹、菱形纹等。

  向东,它与东天山的洋海—苏贝希文化在竖穴土坑、竖穴偏室、圜底钵、无耳壶、单耳罐(壶)等文化特征方面也较为相似,且彩绘花纹均有三角纹和网格纹。这种物质层面的相似性,特别是日用陶器形制上的接近状态,可以看作是早期铁器时代天山东部的洋海—苏贝希文化、天山中部的察吾乎文化与天山西部伊犁河谷的索墩布拉克文化之间密切联系和相互交流影响的一种体现。

  索墩布拉克文化的面貌既表现出天山中段和天山东段的文化元素,又呈现出中亚文化的元素。它不仅与新疆早期铁器时代的数支考古学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和联系,也与中亚文化有着相互的影响。它不仅面西,而且向东,成为当时来自中国考古学文化与来自其西部的中亚文化和来自其北部的南西伯利亚文化的融汇之作。

  汉文化

  从考古实证分析,两汉时期,伊犁河谷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汉文化因素遗物,兹举五例。

  其一为铁犁。1961年,昭苏县夏塔古墓曾出土一件汉式铁犁,犁铧呈舌形,两侧刃部扁平,有椭圆形銎,上端可插入木柄。此外,近年来特克斯县也发现了两件汉代铁犁。伊犁河谷发现的铁犁形制,都可以在中原腹地找到相似器。

  其二为茧形壶。昭苏县夏塔乡曾出土一件施红色陶衣的手制茧形壶。众所周知,茧形壶具有典型的秦文化色彩,故该器可视作秦文化远播伊犁河谷的明证,当然汉承秦制,所以也不排除这件茧形壶是两汉时期通过天山廊道传播至伊犁河谷的可能性。

  其三为汉式陶罐和钱币。在特克斯县恰甫其海墓地出土了汉代风格的陶罐,亦出土了铸有“五”字钱文的东汉圆形方孔五铢铜钱。

  其四为汉代军印。在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镇发现了“军司马印”、“军假侯印”等汉代官印。

  其五为汉代风格的青铜壶。新源县那拉提草原曾出土一件青铜壶,鼓腹,细颈,四系,密布弦纹和抽象动物纹。该壶的造型和纹饰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有可能就是从中原辗转传入伊犁河谷。

  两汉时期,伊犁河谷中原色彩文物的出现和增多,当与这一时期该地出现过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举其要者,如:地处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和乌孙先后东迁伊犁;张骞开通西域;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入嫁乌孙;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西汉屯田赤谷城等。

  天山是一条跨境山脉,它自东向西横跨中国新疆和中亚。今日的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疆,它向西与中亚连接,向北与北亚草原相望,向东又处在与中国内地联系的通道上,所以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而新疆的伊犁河谷处在中亚文化、中原文化和新疆本土文化相互交流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位置。史前至汉代,伊犁河谷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的大舞台,它在包容并蓄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具伊犁地域风格的物质文明。今天的伊犁河谷同样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融汇之地,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锡伯族等13个新疆世居民族的文化都在这里和谐共生,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团结在一起。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吉仁台沟口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