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王侯”丝绸与黄金面罩

摘要:  如果您打开一张中国地图,可以看到在西藏自治区的西部,雪峰林立,百川奔突于万仞丛中,这就是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可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山高路险、干旱缺氧、气候恶劣、人迹罕见的阿里高原是西藏古史中神秘的一页,最具魔幻般吸引力的话题之一,就是关于古老象雄王国及其文明的传说。  唐代初年,青藏高原上曾经兴起过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在汉文文献中被记载为“羊同”,藏文文献则称之为“象雄”。“羊 ...
 如果您打开一张中国地图,可以看到在西藏自治区的西部,雪峰林立,百川奔突于万仞丛中,这就是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可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山高路险、干旱缺氧、气候恶劣、人迹罕见的阿里高原是西藏古史中神秘的一页,最具魔幻般吸引力的话题之一,就是关于古老象雄王国及其文明的传说。

  唐代初年,青藏高原上曾经兴起过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在汉文文献中被记载为“羊同”,藏文文献则称之为“象雄”。“羊同”在《通典》《唐会要》《太平御览》等中多有出现,当中充满着神奇色彩。


故如甲寺

  然而,历史的风尘早就湮灭了这个古老的国度,千百年来已无处寻觅象雄的踪迹。唐人的这些记载究竟是道听途说,还是追寻消逝文明的蛛丝马迹?近年来,西藏西部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让这些古老的文献记载似乎重新有了耐人寻味的注脚。

  “王侯”丝绸

  象泉河上游噶尔县门士乡境内,有一座著名的苯教寺院故如甲寺,全称叫做“穹隆故如甲寺 (Khyung.lugn. gur-gyam)”,是阿里地区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苯教寺院,素来享有盛名。2006年的一天,当一辆载重汽车从寺院门前经过时,把寺前的公路给压塌了,无意中暴露出一座深埋在地下的古墓葬。墓中随葬品被寺中僧人悉数挖出并收藏于该寺。在这批随葬品中,最让人感到震憾的是其中一幅带有动物图案和汉字的丝绸,这是西藏西部第一次发现的汉地丝织物。


故如甲寺墓地出土的“王侯羊王”丝织物

  这幅丝织物以藏青和橙黄双色呈现图案,其构图似可分为三层:最下一层为波浪形的曲波纹,类似西方建筑物中的拱形柱廊,每组波浪纹当中有一对相向而立的鸟,对鸟身下脚踩着植物纹样,下面有“山”字形的纹样相衬托,波纹中有四蒂纹显现;第二层为如意树构成的几何形空间,在其间布置以双龙、双凤、双羊等,双龙仅具头部,与两两相从的双凤与双羊头向相反;第三层也为如意树相间隔形成的几何形空间,树之两侧各有一相背而立的狮子,狮子狮口大张,带有三重短羽的双翼,鬃毛上扬。在每组动物纹饰的空白处,都有四个篆体的汉字,有学者释读出它们分别是“王”“侯”两字的正体和反体字。我在这个基础上细心观察,发现这些汉字实际上是四个一组,似乎可以释读为“王侯羊王”四个字,当然最终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黄金面罩

  就在这幅丝织物出土之后不久,考古学者先后又在阿里噶尔县和札达县境内抢救发掘了几座古墓,墓中除了随葬有陶器、青铜器和木棺葬具外,在故如甲寺墓地还发现一件黄金面罩。黄金面罩采用拓展成薄片的金箔制成,有一具在面罩的边缘上钻有小孔,用丝线将丝绸和它连缀在一起,出土时还带着丝绸腐朽后的残段。之后,在札达县曲踏墓地、曲踏墓地与札达县城之间的象泉河畔相继发现2件黄金面罩。


  这种用黄金面罩遮盖死者面部的做法,在西亚、中亚和我国新疆等地汉晋时代的墓葬中多有发现,也应证了汉文文献中羊同酋豪死后流行以金银装饰面部的记载。



卡尔东遗址中的列石遗迹

  从王侯丝绸、黄金面具到象雄国都,考古学正在一步步地揭开象雄王国和象雄文明最核心的秘密。近两年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札达县境内曲踏墓地、噶尔县故如甲墓地又有了新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曲踏墓地发现一枚精美的天珠(蚀花玛瑙珠),这在青藏高原是首次考古出土。这些新进展和新发现显示出更为复杂的文化面貌,与西藏周邻地区的古代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证明象雄古国不仅疆域辽阔,而且文明发展水平也达到了相当高度。(作者霍巍,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资料来源:《阿里高原象雄考古揭秘  “王侯”丝绸与黄金面罩》,载《大众考古》2015年1月刊)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曲踏墓地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