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黄克忠:要重视石窟寺的文化与社会价值

摘要: 石窟寺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它们的价值认知是保护的理论基础。以往的研究中,比较重视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认知,还缺少完整、系统的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悠久性、传承方式的延续性,主体民族的稳定性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也反映在了石窟寺建造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上,创造出独具风格的灿烂文化。文化价值包含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统的延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等相 ...

石窟寺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它们的价值认知是保护的理论基础。以往的研究中,比较重视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认知,还缺少完整、系统的认识。

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悠久性、传承方式的延续性,主体民族的稳定性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也反映在了石窟寺建造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上,创造出独具风格的灿烂文化。

文化价值包含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统的延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等相关内容。对于石窟寺,主要体现了民族文化地区文化宗教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所具有的价值,以及石窟环境自然景观等要素被赋予的文化内涵所具有的价值。从莫高窟、龟兹石窟等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当时当地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等文化的精神。壁画中的唐僧取经,孙悟空等内容后来演绎出了《西游记》这样一些不朽的文学巨作。

宗教也是文化的一个根源。在石窟寺建筑、艺术方面,能够把印度宗教文化和本土文化进行融合、改造,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中国石窟宗教建筑艺术特色,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建筑和石刻艺术文化。许多石窟处在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我们甚至可以找到距离珠穆朗玛峰仅100公里、始建于11世纪的羌姆石窟,邻近还有乃甲切木石窟,在通经锡金的古道上。这些偏远的石窟至今还有朝圣者进行佛事活动,可见石窟在当地民众的心里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大足宝顶的圣寿寺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它与大佛湾石刻摩崖的展示应看作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因为此遗产地本身就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遗产,为让信教者有个活动场地,在大佛湾里面的千手观音处,设置供跪拜的垫子,也是能够接受的。甚至一些佛教思维也能很好地应用到石窟保护原则中。在莫高窟挡墙的加固工程中,梁思成先生就引用了佛教语言“有若无、实若虚,大智若愚”来指导设计原则。

社会价值是指特定人群的认同而产生的凝聚力量,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等方面,包含了记忆、情感等内容。就石窟寺来说,是指在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文化精神的传承,社会凝聚力产生等方面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和价值。它关系到石窟作为优秀文化的弘扬,通过石窟内的彩塑、壁画、文献等在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传承和发扬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大足宝顶千手观音的修复中,除了按照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延续历史信息,保护三大价值以外,还考虑了宗教文物具有的社会性和非物质性的无形价值。这就是社会价值。通过旅游,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石窟价值,从中得到教育,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这些不都属于社会价值吗?

石窟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还包含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要重视环境治理与人的和谐共生。石窟古迹本身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公众尤其是当地居民应该了解石窟寺的保护情况,有责任、有义务对它的保护、管理提出建议,并予以监督。以往在一些石窟寺保护规划中,将当地民众完全分离,热闹的赶场香会、民俗活动也被取消了,还产生了没有生气的空置房屋,显得它与当场民众的记忆、情感毫无联系。这样的做法是有问题的,应该重新审视。在保护好石窟寺的同时,还要尊重和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像麦积山石窟这样环境优美的景区,可以更好地融入地区的发展中,除了欣赏石窟艺术外,它还可与周边森林相结合,成为休闲、运动、动植物欣赏和摄影等场所,成为当地居民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的场地。

社会价值还反映在石窟寺的展示利用方面,我们已看到许多成功的案例。如龙门石窟在东山擂鼓台设立陈列馆展示考古发现、遗物、遗迹和佛教历史等等。云冈石窟利用3D信息技术开展模型展示,立体感受新发现的遗址、城堡等历史时期在自然环境衬托下的魅力,既拓展了石窟的内涵,也增加了观众的趣味点。大足石刻博物馆内的石雕陈列为观众带来了另外一种惊喜。莫高窟建起的游客展示中心,不仅解决窟内拥挤对壁画的危害,而且让游客更清晰、更系统地欣赏到窟内的壁画和彩塑。如果再进一步,不仅让参观者走进千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人与历史的关联、人与地域文化的关联,与地方的寺庙、自然记忆、民宿等旅游资源相结合,还能借助空间数字化、文化传播网络化、装备智能化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比如像天龙山石窟的大部分石雕精品已经被盗凿,流散于国外。他们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推出观众能高度参与、互动,获得丰富信息的展陈方式,数字展示石窟破坏以前的原造像,再现了天龙山石窟精美的石窟艺术。

以敦煌研究院为代表的团队,在壁画保护技术、数字化、国际合作等方面,体现了整合资源、集群作战,形成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局面。我们国家在石窟保护、管理、利用方面,已在国际文化遗产领域树起良好的大国形象,希望下一步共同努力,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石窟保护理论,实施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论,使石窟的遗产价值与当代社会更好地融合和创新。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作者:黄克忠

更多信息...

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