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太子城遗址

摘要: 太子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张家口奥运村内,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 。太子城遗址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50米,主体建筑呈轴线分布、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太子城遗址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胎的筒板瓦、龙凤形脊饰、迦棱频伽等建筑构件为主,另有部分绿釉筒板瓦、脊饰等 。太子城遗址是金代(1115年—1234年)行宫性质城 ...
太子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张家口奥运村内,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 [1]  。
太子城遗址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50米,主体建筑呈轴线分布、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太子城遗址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胎的筒板瓦、龙凤形脊饰、迦棱频伽等建筑构件为主,另有部分绿釉筒板瓦、脊饰等 [2]  。太子城遗址是金代(1115年—1234年)行宫性质城址,对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有重要价值 [1]  。
2019年3月29日,太子城遗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  ;同年10月7日,太子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

历史沿革
金代中后期(1161年—1234年),太子城遗址为金朝行宫,北京为金中都,二者为一体 [1]  。
2017年5月—11月,为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与崇礼将共同举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广新局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对太子城遗址进行了全面测绘、勘探与考古发掘,发掘6400平方米,主要对前朝区内4处重要遗迹进行了清理 [2]  。
2018年5月—10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广新局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对太子城遗址进行连续第二年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500平方米,主要对后寝区重要遗迹进行了清理 [1]  。
2019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广新局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对太子城遗址进行连续第三年的考古发掘 [1]  。
遗址特点
综述

太子城遗址为一座平面为长方形的城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50米,方向158°,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双重城垣,主体建筑呈轴线分布、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东西南三面城墙存有地下基址,北墙基址被河流破坏无存,残存三面墙体外均有壕沟,城址西墙有2道,东西间距50米,城内主街道基本呈T字形分布,有南门与西门各1座,门外均有瓮城,城内建筑基址28座,其中南北中轴线上有3组,南部正对南门的9号基址,中部1、2、3号组成的中心基址群,北部25号基址,另东西向大街的南北两侧有大量建筑基址 [2]  ,四面环山,南、北各有一河流,两河自东向西绕城而过后在城西汇合西流。
南墙、南门与瓮城
太子城遗址南墙墙体宽2米,残高0.3—0.5米,营造方式为:内外侧包砖,各宽0.55米,包砖内有木柱,柱径0.25—0.3米,间距3米,墙芯部分为石块与黄土填筑,宽0.9米;南门为单门道建筑,门道宽4米,东西两侧各有一宽6米、长10.6米的门台,门台外侧有包砖,每个门台内有6个边长1.4—1.6米的方形磉墩,磉墩为碎石块与灰褐土分层夯筑,深约0.8米,门道底部为侧立砖与石板间隔垒砌,中部残有门框底部础石,城门上有木结构建筑;瓮城位于南城门外,东西54、南北38.5米,墙体规格与营造方式基本与城址南墙相同,仅外侧包砖内为砖块,非土石墙芯,瓮城门位于瓮城南墙中心,与城址南门为一条直线,同为单门道,门道宽4.8米,瓮城门外有宽约5米的壕沟,壕与瓮城墙间距约7米,壕外有宽约6米的土路 [2]  。
西内墙、西门与瓮城
太子城遗址西内墙的规模与营造方式基本同于南墙,墙体下未有黄土夯筑痕迹;西门位于西内墙南段,为单门道,宽3米,门道两侧有宽1.9米、长8.7米的门台,门台外侧有单层平砖包砌,内部两端各有一边长1.4—1.5米的方形磉墩;西瓮城位于西门外,南北79米、东西25.3米,内有南北两组院落,北侧院落内有2座呈南北排列的房址,南侧院落有3座房址,另在院落西北角有井1眼,瓮城西门位于瓮城西墙的中部,西内墙西门道中心线往北4.6米,规模与尺寸与城址西门相同 [2]  。
9号建筑基址
9号建筑基址位于太子城遗址南门北部,城址南北中轴线上,正对南门,南距南门约75米,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南北29.2米、东西26.2米、残高0.35米,在基址范围内分布南北4列共30个边长1.6—1.8米的方形磉墩,从西往东数量分布为9个、6个、6个、9个,基址四周有基槽,槽宽0.6—0.7米,基槽内砌砖,在基址的东、西、北分别有宽4米、4米、4.5米的踏道通向基址上部 [5]  。
3号与2号建筑基址
3号基址位于太子城遗址中部偏北,南北中轴线上,平面布局为十字形,中心部分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各有朵殿,南出抱厦,尺寸为南北21.2、东西32.2米,其中东西侧各外突7.8米,北侧外突1.7米,南侧外突8.5米,营造方式与9号基址相同,外侧包砖,内夯土,在基址平面内分布28个边长约1.5米的磉墩,柱网结构自西向东磉墩数量为4个、2个、5个、3个、3个、5个、4个、2个,基址沿中轴线东西对称,在基址的东、西、南、北各有一斜坡踏道通往基址上,其中东、西、北踏道宽2.7米,南侧踏道宽3.8米;2号基址位于3号基址西13.3米,形制与3号基址基本相同,仅个体稍小,西侧尚有1号建筑基址,规模与形制与2号基址相同,在1、2、3号基址外有围墙,将该组建筑与城内其他建筑隔开 [2]  。
文物遗存
太子城遗址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砖瓦、鸱吻、嫔伽、凤鸟、脊兽等建筑构件为主,另有部分绿釉建筑构件、铜铁构件、瓷器、鎏金龙形饰等,其中青砖上多戳印“内”“宫”“官”字,部分螭吻上刻“七尺五地”“天字三尺”等;瓷器以定窑白瓷为主,刻“尚食局”款18件,另有仿汝窑青瓷盒、黑釉鸡腿瓶罐等;铜器有坐龙、铜镜等残件 [1]  。
研究价值
太子城遗址是完颜璟夏季捺钵的泰和宫,是金代行宫性质城址,对研究辽金元时期(11世纪—14世纪)的城市建设特色和变迁,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编号“七尺五”“四尺五”“三尺”的鸱吻分别对应城内不同等级建筑,与《营造法式》记载吻合,对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有重要帮助。“尚食局”款定瓷、仿汝窑青瓷、雁北地区化妆白瓷的组合对金代宫廷用瓷制度、供御体系研究有重要价值;太子城行宫遗址的发掘对于金代都城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
保护措施
2019年5月29日,张家口市文物局《关于呈报崇礼太子城遗址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项目设计方案的请示》(张文物发〔2019〕66号)获得河北省文物局批复同意,要求对9号建筑基址采用保护性膜结构大棚的保护展示遗址方案,在基址上再覆玻璃保护罩,城墙遗址做好散水处理,复原城墙端部以采用留槎的形式 [6]  ;同年10月7日,太子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
历史文化
据《金史》载,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曾驻夏于西京路宣德州龙门县(县治位于太子城遗址东南18千米)的泰和宫(太子城遗址)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太子城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