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回顾|“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第五十三期:“考古遗址的建筑认知——瓦作”

摘要: 北京大学黉门对话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为促进跨学科交流和高等人才素质培养而组织的特别项目。2019年10月27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考古文博学院承办的“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第53期) “考古遗址的建筑认知——瓦作”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考古学、建筑学、遗产学专家汇聚一堂,共话考古遗址中出土瓦件的整理与


北京大学黉门对话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为促进跨学科交流和高等人才素质培养而组织的特别项目。2019年10月27日,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考古文博学院承办的“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第53期) “考古遗址的建筑认知——瓦作”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考古学、建筑学、遗产学专家汇聚一堂,共话考古遗址中出土瓦件的整理与研究问题。


张剑葳副院长主持论坛


会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主持。张剑葳老师介绍了北京大学“黉门对话”的宗旨与理念,代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到场的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支持与赞助表示感谢。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钱国祥致辞。钱国祥先生指出,建筑考古资料已经越来越受到考古学、建筑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的重视,建筑遗址是田野考古工作的主要发掘对象之一,其中又以瓦件的出土数量最为庞大,以往我国的田野考古工作对瓦件等建筑类发掘对象的重视程度不够,发掘、整理相关遗物的工作方法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两个领域学者共同参与,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探讨瓦件类型、制作加工与等级序列等相关问题,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并希望以此会议为契机,联系两领域学者,形成共同的学术组织,参与相关考古工作,完善考古发掘与整理流程,提升田野考古发现、记录与分析研究的水平。此次论坛也是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的第一次分会,未来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将继续支持此类专业论坛,推动建筑考古学的发展。


与会代表合影


本次论坛分专题汇报与圆桌讨论两个环节,专题汇报共有8位发言嘉宾。第一位发言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研究员,汇报题目为《邺城北朝单体建筑遗迹考古发掘的实践与思考》。朱岩石先生介绍了近年来邺城北朝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其中对核桃园北齐佛寺5号、1号基址出土瓦件进行了全部的收集,整理,基本的工作方法包括对瓦件的全部观察记录(类型、形制、制作痕迹等)、分类、数据统计等,以探方为统计单位、再依据地层提取出土遗物,对瓦件进行精细测绘,使每块瓦都有自己对应的一排测量数据。最终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确定了叠脊瓦等新的瓦件品类,更新了对单波纹下缘的普通板瓦等瓦件的用途认知等等,推动了建筑遗迹的复原工作。最后朱岩石先生强调,考古遗址的出土瓦件整理必须保证客观、科学性,数据统计需要格外重视,瓦件资料的全面整理,可以进一步深化田野考古发掘,并需要多学科背景人员的参与。


朱岩石研究员发言


第二位发言人是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贺云翱先生的汇报题目为《东亚3—6世纪瓦当区系类型初探——以中国资料为中心》,他首先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三个大时段,与同时期东亚如朝鲜高句丽、百济,越南等地的瓦当类型进行了比较;然后又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对同一类型瓦当如文字瓦当、云纹瓦当、人面瓦当、兽面瓦当、莲花瓦当等进行了梳理。通过两个维度的瓦当比较分析,宏观且全面地介绍了东亚地区3-6世纪时期各地的瓦当文化谱系与相互交流。最后贺云翱先生还就越南与中国的人面纹瓦当之关系,莲纹瓦当反映的佛教中国化进程,瓦当类型的传播与建筑礼制传播之间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贺云翱教授发言


第三位发言人是社科院考古所钱国祥研究员,他的汇报题目为《汉魏洛阳城出土瓦当的研究与思考》。钱国祥先生首先介绍了汉魏洛阳城的历代沿用情况。随后介绍了北魏洛阳宫城、北魏洛阳内城、北魏洛阳外郭城出土瓦当的分布与类型,划分为东周、战国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五个大的阶段。钱国祥老师认为,汉魏洛阳城的瓦当演变较为复杂,云纹瓦当是两汉最主要、最典型的瓦当形式,其象征着波浪,施于屋顶有镇火的用意,跨曹魏、西晋至北魏才逐渐消失,被兽面、莲花纹、人面纹瓦当代替其用意除了避火,还体现了佛教的影响。最后钱先生指出,汉魏洛阳城出土瓦当在中国古代出砖瓦发展史中,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状况和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对于我们今天了解和认识那个时期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钱国祥研究员发言


第四位发言人是社科院考古所刘瑞研究员,他的汇报题目为《巨型瓦当使用位置的初步认识》。据刘瑞先生介绍,其主持发掘的栎阳城遗址出土了较多巨型筒瓦,直径可达70余厘米。以此为基础,刘瑞先生梳理了陕西秦始皇陵、成山宫、黄山宫,甘肃回中宫等遗址出土和采集的巨型瓦当信息,并参考了关于巨型瓦件纹饰、用途的研究文章后,刘瑞先生得出初步认识,巨型瓦件仅见于战国秦代宫殿,汉代不见,纹饰仅夔龙、夔凤两型,各型均有变型,夔凤纹稍早,夔龙纹晚于夔凤纹。关于其用途,刘瑞先生参考山东临淄王村汉代兵马俑坑出土的陶屋认为,此类巨型瓦件应该系屋脊用件,瓦当接瓦身,置于正脊两端。


刘瑞研究员发言


下午的议程分为发言和讨论两个环节,首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发表《瓦作的尺寸形制序列与建筑组群分布》的相关研究。他介绍了河北崇礼太子城遗址的复原工作,通过建筑开间、瓦件尺寸和分布等信息,确定建筑群的等级秩序,并以此为依据复原建筑上部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瓦是建立遗址等级秩序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建筑遗址中除建筑开间和空间关系外,最能够普遍提取到的信息。此后徐怡涛教授还介绍了其发表于《建筑史》的《唐代木构建筑材分制度初探》一文,该文结合《营造法式》,通过对唐代长安、洛阳出土的一系列瓦当、筒瓦直径的研究和计算,推导出唐代木构建筑可能的十六等材分制度,并通过与北方地区现存唐、五代、辽早期建筑的比较,对其进行了确认,阐释了其与宋《营造法式》的承继关系。通过以上两项研究实例,徐怡涛教授强调,瓦在建筑遗址中的数量、尺度与分布规律与建筑的上部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出更多的建筑历史信息。他期望考古发掘中对于瓦的遗存,不仅能够从材料、形制、工艺等进行全面的记录,同时对其尺度序列和空间位置等信息也予以更多的关注。


徐怡涛教授发言


下午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社科院考古所的王子奇助理研究员,他的汇报题目为《墨煤染脊与泥脊白道——兼论宋元时期的屋脊脊身装饰》。王子奇老师重点关注的是中国古建筑屋脊脊身的处理和用色问题。在近年的河北崇礼太子城、吉林宝马城,以及早年的黑龙江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等中古时期建筑遗址中,发现有不少窄长、弧度较小的瓦件,此类瓦件推测即为用于屋脊处的叠脊瓦,而在此类瓦件中,还存在一侧素白、刷墨的着色处理,参考《营造法式》的记载,此类瓦件可能即“墨煤染脊”和“泥脊白道”,琉璃叠脊瓦的用意与此一致,实例可见元中都出土的琉璃叠脊瓦,除了考古出土实物,宋元界画对建筑屋脊的表达也是重要参证。最后,王子奇老师指出,对中国古建筑屋脊着色问题的研究是古建筑瓦作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未来可以更好地指导考古发掘工作。


王子奇助理研究员发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彭明浩的发言题目为《西夏3号陵出土瓦件所反映的建筑屋顶配置》,阐释其阅读西夏3号王陵发掘报告时的一些思考。西夏3号陵发掘建筑平面多为圆形,出土的瓦件年代较为单纯。值得称道的是,该报告结合建筑遗迹,分别介绍出土瓦件,公布的材料较为系统,基本每座建筑周边的各类瓦件均统计了具体数量。在此基础上,彭明浩老师阐述了他对屋顶形状、脊部用瓦、脊端用瓦、正脊鸱吻、脊刹构件、琉璃瓦使用等方面的分析和思考,结合考古报告及相关的建筑实物、图片资料。认为西夏3号陵虽以圆形建筑为主体,但屋顶并非圆顶,而以八角攒尖为主,陵城四门作四阿顶,各建筑屋脊均用叠瓦堆砌,垂脊端可能有筒瓦起翘的作法,脊刹置莲座托宝瓶,重要建筑屋顶在脊和檐口设剪边琉璃,以上这些基本作法仍多承唐制;而部分建筑脊端设嫔伽、摩羯、海狮等走兽,又表现出了承前启后的过渡特征。叠脊瓦侧面不施釉,非完全剪边等细节,相对于北部陵及建筑的作法较为原始,一定程度反映出3号陵相对于确定的7号仁宗陵较早,具有断代意义。


彭明浩助理教授发言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飞峰,他发表了关于《高句丽莲花纹瓦当的产生》的研究成果:莲花纹瓦当是高句丽遗址中出土数量较多且形制复杂的一类,与之有关的编年和分期是高句丽考古学研究的难点之一。而莲花纹瓦当的出现与佛教关系非常密切。为了探讨莲花纹瓦当的产生与发展问题,王飞峰先生结合中国和高句丽现存史料,以及朝鲜半岛和高句丽地区发现佛像等实物资料,重点分析了佛教传入高句丽的时间,约在东晋太元末期(约390-396年)由后秦僧人昙始传入高句丽。此外,通过对比三燕莲花纹瓦当与高句丽莲花纹瓦当的对比,可以发现,高句丽瓦当受到了三燕莲花纹瓦当影响。最后,王飞峰先生对中国及朝鲜半岛的高句丽遗迹中发现的莲花纹瓦当遗物进行了梳理,从形态、制作工艺以及出土位置和状态等角度分析,认为集安地区的高句丽莲花纹瓦当时代当最早,并结合文字史料及出土铭文筒瓦等,归纳出各建筑遗址出土莲花纹瓦当的年代关系,认为高句丽最初的莲花纹瓦当在高句丽王宫、国社和宗庙以及王陵等高等级遗迹中出现,产生的时间应不晚于好太王十七年(丁未,407年)。而民间建筑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王飞峰助理研究员发言


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由朱岩石研究员主持,除前述发言嘉宾外,参与讨论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龙国研究员、刘涛副研究员、石自社副研究员、汪盈助理研究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陈薇教授、诸葛净副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查群副总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万雄飞研究员,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李长盈馆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信副研究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志副研究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康予虎馆员,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阳馆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俞莉娜助理教授、王书林助理研究员,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城仓正祥副教授,安徽大学历史系蒋晓春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姚庆讲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周昕悦等。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现场听众也踊跃提问,就发言代表所讨论的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涉及考古发掘中瓦的清理、记录、整理、测量、统计与综合研究等多方面问题。同时,与会代表也表示,通过此次黉门对话,了解到了考古学、建筑学等不同领域对考古发掘中出土瓦件的思考与研究,倍受启发,对于如何开展更为深入、细致的建筑考古,如何提升古建筑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田野考古发掘的工作水平,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最后,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钱国祥研究员做总结发言,他强调考古学与建筑史学相互融合,深入交流合作,形成共同的工作团体,对当今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论坛所展现的建筑考古的相关成果,以及由此引发的热烈讨论,使我们看到了这一交叉学科的广阔前景。

撰稿:李松阳、黄青岩

摄影:杨佳帆

编辑:席雅卿、曹芳芳

审稿:张剑葳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太子城遗址

    栎阳城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