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探究欧亚大陆早期文化交流 寻找汉代之前的丝路踪迹

摘要: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张春海 苏培 19世纪,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将历史上连通东西方的交通大动脉称为“丝绸之路”。今天,一谈到这条沟通东西方文明的贸易通道,人们往往更多联想到的是两次出使西域的西汉人张骞。而随着新的考古证据不断地涌现,关于汉代之前丝路踪迹的研究,成为考古学、历史学等许多学科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新证据不断发现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许多玉器,其玉料经过分析是国人 ...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春海 苏培
 19世纪,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将历史上连通东西方的交通大动脉称为“丝绸之路”。今天,一谈到这条沟通东西方文明的贸易通道,人们往往更多联想到的是两次出使西域的西汉人张骞。而随着新的考古证据不断地涌现,关于汉代之前丝路踪迹的研究,成为考古学、历史学等许多学科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新证据不断发现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许多玉器,其玉料经过分析是国人熟知的和田玉;而出现在殷墟中的数十辆马车,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受来自欧亚草原文化影响而出现的……这些证据均表明,在汉之前的更早时期,中原地区与西域已经存在商贸往来、文化交融。这一阶段的民间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003年,被认为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粟和黍,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北京东胡林遗址中出土。此前,有观点认为西亚人最早栽培了黍。而许多专家由这一新发现及随后的研究推断,黍是七八千年前传播到了中亚和西亚地区。
 
  丝绸西传,要早于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考古发现证明,至迟在西周时期,中原的丝绸已被运往西域,在中亚、西亚地区的一些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与丝绸相关的文物。
 
  近年来,在甘肃张家川马家塬、临潭磨沟、陇西等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中的金饰品,带有浓厚阿尔泰等北方草原和斯基泰等文化因素。此外,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发现的同一时期或更早的青铜刀等,与整个中国北方草原、中亚、俄罗斯南部草原发现的同类物品有极强的相似性,这说明在很早的时期人类就已在较大范围内有了频繁的交流与往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龚国强介绍,早期东西方文化首先通过欧亚草原东西向相互传播和交流,然后,通过众多南北向河谷连接到中原地区,主要表现在农作物传播、人种迁移、马车的使用、冶金术的传播、玉石的东传等。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沙武田表示,从已知的考古学和相关文献的记载来看,汉代之前这条东西方交流的大通道已有人员往来、物品交换与文化交流等活动。比如,《史记》《汉书》记载了在张骞之前匈奴人对西域三十六国及中亚的控制,也反映了匈奴人很早就控制沿线贸易的事实。
 
  新研究硕果累累
 
  对于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之前东西方的沟通与往来,中外学者均表现出浓厚兴趣。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角度勾勒汉代之前丝绸之路的面貌,提出了“玉石之路”“青铜之路”“彩陶之路”等文化概念,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穆天子传》前四卷叙述了周穆王西征的传说。一般认为,该四卷可能成书于战国后期燕、赵人之手,但可能包含早至西周的史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余太山认为,其现实背景主要为公元前7世纪末就已存在的东西方交通路线,书中有关穆天子西征行程的记载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丝路文献。而希罗多德《历史》、托勒密《地理志》等书中,也能够找到对于早期东西方交通路线的记载。
 
  余太山长期致力于东西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研究,其著作《塞种史研究》《古族新考》和《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等均对汉代之前的丝绸之路进行了细致考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广泛研究了昆山之玉、蜻蜓眼玻璃珠、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青铜器等的分布,证明汉代之前西域的物品已传播到中原;同时,汉代之前中国的丝绸、铜镜和漆器等业已传入中亚草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石云涛在《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丝绸之路的起源》等书中,对汉代之前丝绸之路的开辟均开展了重点研究。
 
  已故俄罗斯考古学家叶莲娜·伊菲莫夫纳·库兹米娜在其名著《丝绸之路史前史》中,根据第一手考古发掘资料阐明了家马和骆驼在欧亚草原地区的驯化过程以及轮式运输的起源与传播状况,认为这些是开辟丝绸之路的前提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介绍,有关丝绸之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虽然一些具体问题仍存在争议,但学界已取得许多共识:丝绸之路不仅传播丝绸,同时传播物种、技术和宗教;丝绸之路并非始于汉代,至少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等等。丝绸之路已成为欧亚大陆古代文明之间人类迁徙与文化交流象征,“青铜之路”“玉石之路”等内容虽然可以分解和深化丝绸之路研究,但不足以概括丝绸之路。
 
  “张骞凿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将张骞通西域的壮举誉为“张骞凿空”。许多学者认为,张骞出使西域的核心意义在于官方意义上的“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正式开通。
 
  “张骞出使西域,成为之后历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沙武田这样表示。记者感到,在“一带一路”伟大创举的推动下,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正在迎来一个崭新局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必将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加重大贡献。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冯天瑜称,丝绸之路开辟的基本动因曾是军事外交,而中西方商业贸易是促成丝绸之路开辟和发展的强劲力量,文化的交流传播也是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重要动因。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许多西域人沿着张骞等人的路线来到中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商贸的发展。在汉唐以后特别是唐代,长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与张骞通西域有直接关系。所以,张骞通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 张春海 实习记者 苏培)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14日第1版)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