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喀什:闪耀在丝路上的西域古城

摘要: “可以一眼望穿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你永远无法看透喀什那双迷蒙的眼睛。”“新边塞诗人”、作家周涛笔下的喀什,无限神秘又令人神往。丰富而多元的历史与文化在这里传承与交织,传统和现代在这个西域古城交相辉映 ...
“可以一眼望穿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你永远无法看透喀什那双迷蒙的眼睛。”“新边塞诗人”、作家周涛笔下的喀什,无限神秘又令人神往。丰富而多元的历史与文化在这里传承与交织,传统和现代在这个西域古城交相辉映,多姿多彩的喀什,以其深厚浓郁的文化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135332205_14623165890931n.jpg
俯瞰喀什噶尔老城 张磊 摄

  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喀什地区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称疏勒,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我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

  喀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100余年之久。

  秦末汉初,喀什为西域三十六国的疏勒等诸国地。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喀什与中原的联系。

  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

  明代,喀什为西域四大回城之一。直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

  喀什市于1952年建市,1984年被定为国家乙级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新疆境内唯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成为中国第六大特区。

  喧闹的巴扎、迷宫似的老城、学者和汗王们的寝陵、晨光中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经书和香料的气息、建筑内部的神秘图案……地处欧亚大陆腹心地带的喀什,是古丝绸之路中国段南北诸道在西端的总汇之点,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厚重,是新疆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城市。喀什是世界上罕见的四大文明交汇之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不同的风俗,在历史的长廊中交相辉映,相互融合共生。这块西部旷野之沃土,曾有塞种部族、粟特人、西突厥部族、吐蕃人、回鹘人、喀喇契丹人、乃蛮人、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在此生活繁衍,在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演绎着灿烂独特的人文景观。

  今天的喀什,既有“小麦加”之称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也有著名的佛教圣迹莫尔佛塔和三仙洞。在喀什的博物馆里,可以看到诸多宗教的遗存,无一不展现着喀什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

  文化专家认为,新疆文化的本质,或许就是丝绸之路上积淀的文化的多元性。喀什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应该说最集中地体现了新疆文化的多元性,正是这种多元性与民族性的相融相生,造就了喀什的独特魅力。

  喀什历史文化学者刘学杰说,喀什为世人留下了无比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新疆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的独树一帜、泱泱大观的“喀什噶尔学”,深受学者瞩目,也是研究、整理喀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学问。

  独特而浓郁的民族文化

  喀什老城俨然是城市里的村庄,泥巴糊的房屋、迷宫式的小巷、古老作坊里的手艺人、闲聊的妇女、奔跑的孩子……老城厚重的土墙挡住了嘈杂,在深邃的小巷里,时光似乎停滞了。在小巷的尽头就是吾买尔兄弟家,哥哥艾尼瓦尔·艾力和弟弟吾买尔·艾力每天在作坊里制作土陶,安静地固守着这些朴素的陶土制品。

  虽然高台民居上的大多数土陶艺人如今都已改行它途,另谋生路了,但吾买尔兄弟却依然坚守着这门手艺。吾买尔脑子灵活,将土陶转变成工艺品,可以定做,可以刻上名字,并设计制作了许多小型漂亮的土陶,类似于传说中的阿拉丁神灯、小烛台、小花瓶,还有各种规格的土陶碗,让人看到后忍不住买一两件带走。

  维吾尔族土陶烧制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收录的传统民族民间手工技艺之一。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市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经过当地文化、文物等部门的不断努力,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搜集整理出来,成为喀什市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载体。

  记者从新疆喀什市文体局了解到,自2010年以来,当地筹集近百万元,组织文物、文化专家,深入全市100多个乡村和街道,普查了146个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遗产项目,走访了600多名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人,全面了解了喀什市的少数民族特色手工技艺和文化艺术形式,调查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变革、发展趋势、传承人现状、技艺传袭状况、带徒情况和发展思路等,摸清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

  喀什地区文体广电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来,当地已经分期分批上报了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形式多样、纯手工打制的民族乐器;深受群众喜爱的节日舞蹈“萨玛”舞;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族建筑艺术;曲调变幻多样的喀什民歌等,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与保护,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

  为家庭经济困难但具有名望的刀郎木卡姆民间艺人办理了城市户口,将他们纳入了城市低保;拨付专款为刀郎木卡姆民间艺人改造住房,成功申报“中国刀郎木卡姆之乡”“中国刀郎麦西来甫之乡”“中国刀郎农民画之乡”,命名一批“民间艺术大师”,成立了“民间艺人协会”,在“刀郎文化”发源地的中小学开设艺术教育课,在职业中学设立了民间艺术班……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作为“刀郎文化”发源地和传承故乡的喀什,已经培养了上百名“刀郎文化”传承弟子,民间艺人队伍也由后继无人发展到了现在的四五百名。刀郎艺人不但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刀郎木卡姆、刀郎农民画还屡屡在国内外多种文艺比赛中获奖,并频频亮相国内外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舞台。昔日濒临灭绝的“刀郎文化”如今已迸发出新的生机。

  在新疆喀什,许多像“刀郎文化”一样的乡土文化奇葩,得到了传承和保护,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维吾尔族喀喇昆仑山区歌舞、塔吉克族鹰舞、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模戳印花布技艺、乐器制作技艺、传统织布技艺……这些文化形态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饱受历史的冲刷,历经多种文化的影响和交融,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显著的地域性与多元性。如今,它们都已进入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珍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刀郎文化”,还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典项目。

  如今,喀什已经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成立了喀什噶尔学研究院,不断推进《喀什噶尔学》的搜集、整理、研究与编纂工作,创编了多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优秀剧目,拍摄了土陶制作技艺等电视片,完成100多个非遗项目保护前期工作,多名传承人获得了新疆非遗技艺大展巧手奖。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有数亿元资金投入到对艾提尕尔清真寺、香妃墓的维修,对莫尔佛寺的保护建设,对老城区优秀民居的评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

135332205_14623167851091n.jpg
东湖一隅 竺宇昊 摄

  活着的老城

  纵横交错、曲径通幽的巷道内,散发着维吾尔风情的民居层层叠叠,原始的手工铁艺、陶艺等艺术制作,让古老的街巷更显生机勃勃。行走在被誉为“西域丝路活体记忆”的新疆喀什老城区,眼前仿佛次第展开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维吾尔族民间生活长卷。

2015年7月20日,“喀什噶尔老城”正式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成为新疆首个开放式人文旅游景区,“最后的西域,活着的古城”,在这个海内外游客感知西域风情、生土建筑韵味和东西方文化艺术碰撞、积淀的完美现实空间里,古城喀什实现了三个突破:将不断红火的旅游业与老城改造结合起来,解决了老城数万居民的安居问题;与资源保护结合起来,破解了维吾尔族民俗文化传承难题;与民生就业结合起来,让老城居民实现旅游致富,安居又乐业,真正实现了新疆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历史风貌保护“一举三得”。


  喀什的中心城区,是一座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的老城。在1902年喀什大地震后的废墟上修建起来的老城,历经百年沧桑,占据了喀什市1/5的面积,面积有8.36平方公里,内有6.5万户居民,近22万人口,占喀什市区总人口的近一半。整个老城建于土崖之上,在拔地而起数米高的土崖上,分布着以灰色土屋为主的民居群,其中有大量“爬坡楼”“过街楼”。它们由崖底向崖顶修去,最多地段达六七层之多,像藤蔓一样顺势攀爬,层层叠落,并由阶梯彼此相连。远远望去,若古城堡,似海市蜃楼,被誉为“新疆的布达拉宫”。老城见证了喀什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从东汉到喀喇汗王朝,到叶尔羌汗国再到清朝、民国,直到今天的演变史。

  喀什市旅游局局长李霞告诉记者,喀什噶尔老城景区涵盖了老城核心区、艾提尕尔清真寺、高台民居等18个游览参观点,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遗址遗迹、建筑设施、人文活动、旅游商品等6大类171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街巷纵横交错、建筑高低错落,民居多以土木、砖木构成,是研究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建筑特色的重要物证。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国家正式研究和启动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项目。2009年,老城区试点改造工作启动,次年,总投资70亿元的喀什老城区治理项目开始全面实施,目前核心区已改造完毕。

  喀什市委书记陈旭光说,经过改造的老城新家既保留了传统老城区的风貌、肌理和住宅群落的空间形态,又将居住与商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了维吾尔族“庭院式住宅”的独特优势,在给每个住户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生存空间的同时,也让他们的就业生计得到保障。

记者从喀什老城区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以“保护、传承、挖掘历史文化,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为主线的老城区改造思路,如今已经成就了帽子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花盆巴扎、玉米巴扎、棉花巴扎、铁匠巴扎等多条特色街巷。在老城区核心区,当地政府重点打造木雕、砖雕、葡萄长廊等特色街景风貌,同时引导居民发展维吾尔特色餐饮、手工业、民俗展示、家居游等,以此增加居民就业,营造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喀什民俗旅游环境,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风貌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有效提升。


  去年以来,我国已明确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喀什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高翊告诉记者,喀什正在推进创建国家级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中心——旅游就业富民示范区,力争把喀什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健全、特色突出、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优良、交通便捷的丝绸之路文化和民族风情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如今,旅游产业所包含的诸多要素,都可以在老城中找到丰富而多样的选择:老城景区的民族餐饮店有近200家之多,供应的饭菜既有中餐又有西餐还有民族餐,足够容纳上万人一次性聚餐。老城景区的12家宾馆,日接待能力在千人以上,20多户家访户以住宿接待为主,日待客量在600人左右,景区周边的大小宾馆有100多家,日待客量在万人左右。

135332205_14623168110311n.jpg
喀什区位交通图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作者:IICC

更多信息...

喀什古城

喀什香妃墓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