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长眠着一位古代皇后(上)

摘要:   废后 秦州城里一个庭院宽敞的寺院里,乙弗氏每天在拜佛之外,禅坐之时,总是不断向长安眺望,似乎是在期盼着什么。时间回到公元538年,长安城的皇城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规模宏大的婚礼,主角是西魏皇帝元宝矩和柔然国的公主,群臣都纷纷恭贺。此时,距离北魏分裂、西魏在长安立国仅仅过去了三年。然而,与此同时,皇宫外面的一个寂冷的庭院里,一个三十 ...


  废后

秦州城里一个庭院宽敞的寺院里,乙弗氏每天在拜佛之外,禅坐之时,总是不断向长安眺望,似乎是在期盼着什么。

时间回到公元538年,长安城的皇城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规模宏大的婚礼,主角是西魏皇帝元宝矩和柔然国的公主,群臣都纷纷恭贺。

此时,距离北魏分裂、西魏在长安立国仅仅过去了三年。

然而,与此同时,皇宫外面的一个寂冷的庭院里,一个三十余岁的女人正在望着宫城的方向轻轻地叹了一声。

热闹的鼓乐声隐约地随风飘过来。

这个女人却从鼓乐声中听出了魏文帝的无奈和哀怨。

站在身后的女仆看着女人的背影,轻声说:娘娘,天凉,回屋吧!

女人一转身,两行清泪从双眼中涌出。

这个女人就是魏文帝的原配皇后乙弗氏。

乙弗氏家世显赫,其先祖是吐谷浑部族首领,势力强大,号称“青海王”。439年,北魏平定凉州(现今甘肃武威)的时候,先祖乙弗莫瓌( guī )率领部落向北魏请降,带领部族内迁,拜定州刺史,封西平公。

出于和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长期结好的目的,也或者是这些少数民族的女性都是天生丽质,总之,这个乙弗家族“三世尚公主,女乃多为王妃,甚见贵重”。和北魏皇族的关系极为密切。

乙弗氏的父亲乙弗瑗(yuàn),官为仪同三司、兖州刺史。母亲“淮阳长公主,孝文(帝)之第四女也”。

家门显赫。

公元509年,乙弗瑗和淮阳长公主的一个女孩降生,这就是乙弗氏,孝文帝的外孙女。

这个孩子的诞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这个带有西北少数民族和东北少数民族血脉相结合的孩子生得天生丽质,仪容动人。

但是,这个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却显得安静许多,不嘻嘻哈哈,也不东西奔走。随着年岁的增大,更显得沉静、文雅、端庄,有名门大家风范。父母亲对孩子也是十分喜爱,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在一次亲族的聚会中,拉着孩子对大家说:“生女何妨也。若此者,实胜男”。

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在乙弗氏出生的两年前(507年),一个皇族的家里也诞生了一个男孩,父亲是孝文帝的皇子元愉,为诞生的这个孩子起名为元宝炬,也就是后来的西魏第一位皇帝魏文帝。

元宝炬也算是命运多舛。

元宝炬的父亲元愉喜爱写文章,撰写了不少诗赋。招揽各地儒学宾客等几十人,设馆舍礼敬他们。所得到的谷帛,大多施舍。崇拜信仰佛教,用度常常接应不上。和弟弟广平王元怀互相夸耀,竞相攀比奢华,贪婪放纵不守法。于是,宣武帝在宫中拘捕元愉,加以审查,杖打五十下,调出京城,担任冀州刺史。

在永平元年(508年),元愉心怀怨恨,又不满外戚高肇弄权秉政,在冀州发动叛乱,立位称帝,不久,元愉兵败被擒,自感无颜见宣武帝,遂在路途中自缢而死,年二十一岁。

此时,元宝炬才刚满一岁,尚在襁褓之中,母亲还怀有身孕。但因为元愉的谋反,全家人都被囚禁在宗正寺。母亲在生下一个女孩之后,也被处死。

这个事件在当时是作为一个皇室家族内部事务被处理。宣武帝驾崩后(515年),胡太后主政,赦免了元愉一家。

所以,元宝炬的少年时期都是在宗正寺度过的。

八岁的时候,元宝炬才得到自由,看到了真正的人间生活。

正光元年(520年),元宝炬担任直阁将军。

“直”通 “值”,既值班、执勤,“阁”指殿阁,就是皇宫。“直阁将军”就是在皇宫中轮值的将军,属于皇宫内卫性质,从三品官员。

此时,元宝炬才13岁,少年将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到皇宫中执勤,还是暂时性的称号。

在双方父母的牵和下,525年,元宝矩和乙弗氏结为夫妻。

此年,元宝矩18岁,乙弗氏16岁。

原本,一切会按正常的生活轨道前进,元宝炬的官职步步高升,而乙弗氏则相夫教子,举案齐眉。

528年,元宝矩封邵县侯。永安三年(530年),进封为南阳王。永熙元年(532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即位,任命元宝炬为太尉,加任侍中。永熙二年(533年),进位太保、开府、尚书令。

此时,元宝炬已经进入到国家权力的中心。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胡太后捐资建设的永宁寺塔被雷火击中,火焰冲天,整个洛阳城都可看见。孝武帝派出元宝炬带领禁兵两千救火,但是无力回天。

但是,权臣的势力争斗使北魏政权逐渐产生裂痕,曾经从草原上兴起的帝国在悄然间走向没落。这种没落将会影响无数人的命运。

534年七月,在权臣高欢的逼压之下,孝武帝带领部分官员、民众西迁至长安,投奔宇文泰。这些随从的官员中,就有元宝炬。

同年十月十七日,高欢以元修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另立元善见为帝,十日后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

跑到长安的孝武帝,不思朝政,终日饮乐,并且和自己的堂姊妹淫乱,丝毫没有进取之心,反而是对宇文泰刀剑相指。

他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是投靠宇文泰,皇权已经不在自己手中。

宇文泰有雄才大略,哪能让朝政在这样一个淫乱皇帝的手中逐步衰落。

535年闰十二月十五日,宇文泰以元修淫乱、不思朝政为由,毒杀孝武帝,改立元宝炬为帝。北魏从此正式分裂成东西魏。

王朝分裂意味着国家实力的分裂。

分裂之后,相互的征伐已经是两国之间的日常行动,兵锋相交,燃烟突起。总体上双方军事力量大致平衡,各有胜负。

在中原地区的十六国和南北朝之际,北方的柔然逐渐强盛起来,占据了今蒙古国、俄罗斯等区域。

北魏未分裂前,在国力方面尚可与柔然抗衡,史书中多朝柔然朝贡、遣使等活动,但是分裂为东西魏之后,柔然一家独大,便在东、西魏之间获取渔翁之利。

为了缓和和柔然间的关系,东、西魏纷纷采用各种手段,除了供送财物、布帛等直接的经济手段,和亲也是最常见的手段。

这是源于西汉初期的一种政治外交手段,是中原王朝和北方草原民族之间维持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中国历代历史中屡屡沿用。

除了和东魏之间的战争,天灾也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出现。西魏大统二年(536年),关中地区遭遇到了严重旱灾,农民几乎颗粒无收,“死者十之七八”。

面对这样的情况,为确保北方的柔然不会趁机进犯。以全力应对天灾及东魏的战争是当务之急,纳帛、和亲当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大统四年(538年),在宇文泰等大臣的极力建议下,魏文帝迎娶了柔然公主,为了表示对柔然的重视,将迎娶来的公主立为皇后。

宫廷中不可能有两个皇后。

原配皇后乙弗氏则被废去,肯定无法在宫廷中居住,回归家庭在当时也是不现实的事情。无奈,乙弗氏出家为尼,在长安城内的一处寺院里出家。

宫廷的后妃出家为尼,在北朝之时倒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先皇逝去,后妃们无所依靠,出家为尼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这种身份的女性出家,身边是有很多婢女保障和维持优越的日常生活。

乙弗氏出家,自然也是如此,寺院里的生活并不会很清苦。再者,乙弗氏极为贤德,生活简朴,在宫廷中也是粗衣蔬食,所以寺院的生活对乙弗氏来讲并没有什么。

但是离别之苦也只有她自己感知了!

在国家与个人情感之间,魏文帝无奈地选择了前者,可以想见,在离别之前,夫妇二人曾相拥而泣,飞泪涟涟。

从525年结婚,到538年被迫分离,乙弗氏和元宝炬做了13年的夫妻。

这一年,乙弗氏29岁。

这13年的夫妻之间,夫妇二人共生育十二名子女,可惜都大多夭折,只存活了两个男孩。分别是元钦和元戊,其中元钦被立为皇太子。

本来,乙弗氏的寺院中的日子在平平淡淡中也就过去了,但是,夫妻恩爱,皇子年幼。身在寺院里的乙弗氏和身在皇宫的魏文帝断然是有切不断的情缘,或许会利用外出公务之际,带领孩子到寺院中探望乙弗氏。

这种藕断丝连自然引起了柔然公主的猜忌,常愤然不平,怨言于帝,并经常以上书父王、出兵攻占来威胁。让文帝把乙弗氏赶出长安。

可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让一个无所依靠的女人能到哪里去呢?离开了自己的丈夫、离开了自己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父母、还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这让一个女人怎么活?

有大臣出了一个主意:可以让皇子元戊离京,在某个地方担任官职,这样乙弗氏可以随子离开京城。

元戊的具体年岁不知,但是乙弗氏和元宝炬13年的夫妻,如果皇太子元钦是长子,也就是12岁;元戊如果是次子,也就是11岁,何况还不一定是次子,所以保守推算,元戊也就是一个10岁的孩子。

10岁的孩子,生活自理都不能保障,怎么去当一方官员、怎么主政地方。

但是这可能是在没有办法中最好的选择。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外派到哪里去任职?东边正和东魏冲突,南边正和梁朝对抗,北边,直接面临着柔然的军事压力。而只有西边稍微宁静一点。

秦州,这个时候就成为了魏文帝的最好选择,距离长安不远,也没有其他方面的军事压力。

魏文帝任命元戊为武都王、秦州刺史。

让一个10岁的孩子担任地方大员,显然不行,必须派出一个信得过的官员来辅佐,或者是代理处理军政事务。

这类人只能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黄门侍郎苏亮是最好的人选,就给苏亮任命了一个官职——秦州司马。

黄门侍郎是在皇帝身边起草诏令、协助处理日常政务的官员,是皇帝的近臣,同时官职品级也比较高;而州司马的品级要低的多,这显然是一个高职低配。

出行前,文帝拉着苏亮的手说:“黄门侍郎岂可为秦州司马?直以朕爱子出藩,故以心腹相委,勿以为恨。”临行前,将自己的御马赐给了苏亮。

就这样,乙弗氏跟随自己的孩子来到了秦州。

乙弗氏当时是否在麦积石窟修行,没有直接资料可以肯定。但是自己的孩子只有10岁,常理来讲,乙弗氏还是愿意和孩子近一点,可以相互照应。在官署附近建立一个佛堂更和情理一点。

当时的麦积山已经是一个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乙弗氏肯定多次来到麦积山礼佛焚香。

虽然是一个被废的皇后,但是生活起居等还是需要很多人照顾,从长安不太可能带来太多的侍女,这样就又会引起柔然公主的猜忌。苏亮就从秦州本地找了一些民间女子,来照料乙弗氏的起居。

其中一个女子,来自现今的天水市秦安县安伏乡,姓伏,我们暂且命名为伏女。

伏女其先祖和乙弗氏的先祖一样,也是从青海迁居而来。共同的家世,也就带来自然的亲切感。

在皇宫中时,乙弗氏就是粗衣蔬食,上下爱之,现在没有了皇后的身份,乙弗氏和身边的侍女们就更为亲密,形同家人。

一日,一名从长安皇城来的使者来到寺院,使者一身素衣、平民打扮,乙弗氏认识此人,在宫廷中经常是他在内宫传递旨意。

在屏退他人后,使者传文帝口谕,让乙弗氏蓄发,待时机成熟再回到长安。说完,使者就匆匆离去。

乙弗氏忍不住泪流满面,知道元宝炬还爱着自己。

此事,只有文帝、乙弗氏还有这个传口谕的使者知道,再无人知道。

乙弗氏就逐渐蓄发,带发修行在当时也是常态,不足为奇。

在秦州,乙弗氏有爱子的陪伴,日子也就在平淡中过了两年。

本文内容节选自《往事越千年》丛书

文/董广强
图/秦剧《麦积圣歌》、甘霖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麦积山石窟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