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金币仿制品的一点补充
关于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金币仿制品的一点补充(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郭云艳)2003年陕西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一枚金币仿制品(图一),该币直径17毫米,厚0.5毫米,重1.75克。金币出土在石椁内人骨的中部,大体与金戒指、耳坠在同一部位,而后者显然都是死者身体佩带之物。1与此前我国境内出现的其它拜占廷金币略有不同,该币正反两面均仿自拜占廷金币索里得的 ...
关于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金币仿制品的一点补充(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郭云艳)2003年陕西西安北周史君墓出土一枚金币仿制品(图一),该币直径17毫米,厚0.5毫米,重1.75克。金币出土在石椁内人骨的中部,大体与金戒指、耳坠在同一部位,而后者显然都是死者身体佩带之物。1与此前我国境内出现的其它拜占廷金币略有不同,该币正反两面均仿自拜占廷金币索里得的 ...
博雅哥说今天博雅哥带来的是本学期的通识核心课程之一“佛教艺术与考古:南亚与中国”的授课教师李崇峰教授的一篇关于菩提像的文章。菩提像系汉文术语,应指“珠缨宝冠、奇珍交饰”、偏袒右肩、结枷跌坐、作触地印之佛像,表现悉达多太子在伽耶菩提树下指名地神作证、行将成道前之形象。这位穿着华贵的太子,缨络庄严,宝冠繁复,项严宽大,臂圳精致。在印度现存早期佛教雕塑中,太子辞别车匿后从未发现佩戴任何饰物。依据玄类和王
姬路城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的城堡,是日本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城堡,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姬路城是日本100名城之一,与熊本城、松本城合称“日本三大名城”,也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巍峨的姬路城建造在海拔45.6米的姬山之颠,主要城郭(天守阁)高31米,远处望去,连立式望楼型的建筑群白墙黑瓦,错落重叠,城堡周围的松林郁郁葱葱,整个城堡像一只安然栖息在巨大松林中的美丽白鹭,所以此城又称白鹭城。位于姬路 ...
杜冬2018-07-21 19:10来源:澎湃新闻德木拉山口,海拔在4500到5000米之间,位于西藏林芝,喜马拉雅山东麓,318公路旁。作为茶马古道上的商路之一,它北面连接着如今号称东方瑞士的鲁朗,南面是紧邻着雅鲁藏布江的米瑞。往来拉萨与藏东的古道从这里经过,前往北京拜见清顺治帝的活佛们、遭到流放的罪人、清末的远征军、以及无数马帮都曾走过这条道路。德木拉山口,看得到工布拉尊雪山 本文图均为杜冬 图任何来到东巴才村的人,都不 ...
文、图 | seamouse2018-07-21 22:14来源:澎湃新闻世界杯期间,就着俄罗斯联邦给予购票球迷的免费Fan ID签证,我在所购场次的比赛间歇,乘火车转悠了这个巨大国度的几片区域。盛夏的辽阔北国,集中于欧洲部分的11个赛事城市,只有短短四五小时的黑夜。已经适应了枕日而眠的我,好奇地图上那些更北的荒原和湖泊,该有怎样一番日不落的景致?让基日岛入选世遗的两座18世纪木制教堂及钟楼于是,在7月6日第一场四分之一比赛和7月15日决 ...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究竟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对这一点恐怕并不甚了了。深入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丝绸之路与其说是一段史实,不如说是一个被塑造出的概念。而人们为何要塑造它?这个问题的背后蕴含着别样深意。本报记者 王昱 德国人为何提出“丝绸之路”概念 在时下流行的历史叙事中,“丝绸之路”作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被认为对塑造中国的汉唐盛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翻遍二十四史,却找不到“丝绸之路”或与之类似的词汇。事实上, ...
“敦煌五龙”之首索靖传奇文/ 远近 公元303年,西晋太安二年的秋天。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八王之乱”的战祸还正在中原大地蔓延。这一年河间王司马颙率部猛烈进攻洛阳。有一位65岁的朝廷老将,临危受命。他身先士卒,血染铠甲,率领雍、秦、凉三州义军与敌军奋勇交战,终于大破敌军。但不幸,老将身负重伤,最终不治去世,临终他目望西北,无限眷恋。朝廷追赠他为太常。后又加赠司空、安乐亭侯,谥号“庄”。那一
康昊2018-07-05 09:52来源:澎湃新闻2018年初春,阴雨连绵数天之后,披着时有时无的阳光来到拉文纳城外的一座陵墓处。陵墓孤零零地屹立在拉文纳的东北近郊,周围是一片广阔的草地。这块地方很早以前是近海的沼泽地,后来被填成陆地。只有零星的游客来访,故而显得静谧而寂寥,与城内那些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教堂相比,仿佛被遗忘的角落。大理石建造的白色陵墓为十边形建筑,顶部是一块整体的圆形岩石。整幢陵墓分为两层,如今里面都 ...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本文发表于《民主与科学》2018年第1期从丝绸之路考古再认识中国都城考古学优势 中国考古学,特别是都城考古学,有自己的学科发展脉络。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最早的城邑遗址,到秦汉帝国统一之后,建成了中国最早的封建帝国都城。中国都城规划有自己的特点,以隋唐长安城为例,它由三重空间组成:皇帝占据的宫城空间、官署府库等国家机构占据的皇城空间、一般人居住的外郭城
高田时雄(蒋立冬绘)日本著名东方学家、敦煌学家,原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高田时雄先生,近来出版了《近代中国的学术与藏书》(中华书局2018年5月版)一书。围绕着“书”与“文献”这两个关键词,高田先生向读者呈现了近二十年来他关于敦煌遗书和汉学文献的访书成果。目前,访书之旅还在继续,高田先生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所藏汉学文献和日本寺庙所藏古写本,并有了极大收获。此次访谈,既是对他的学术收获的一次展现,
北周考古的新发现:《北周田弘墓》述评《北周田弘墓》是一部考古发掘报告,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有关北周考古的为数不多的一部报告1。原州人田弘,是北周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周书》与《北史》中均有记载。他历经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做过北周柱国大将军、原州刺史,最后官至大司空、少师。1996年,为实现中日考古学界对于北朝、隋唐墓葬和丝绸之路的合作研究,由固原博物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共立女
点击上方“边疆时空”关注我们点击右上角“...”,分享精彩文章给朋友们作者简介谢必震1953年出生,历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中琉历史关系研究、闽台海上交通研究。先后赴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地进行学术交流,现为日本法政大学、日本琉球大学客座研究员。明初为了加强海防,政府大力发展造船业,扩充水师力量。强大的航海力量,造就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旷世壮举。郑和船队出访西洋
图/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清源观察团队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清源刚刚结束对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的现场报道,现在又有好消息和大家分享: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年度观察报告(2017)发布啦! 观察团队已坚持进行五年“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告”项目,并出版4本《大会年度观察报告》。 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观察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全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图/巴厘文化景观远景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刚刚结束的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沙特阿拉伯新申报项目“Al-Ahsa绿洲——不断进化的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专业评估机构ICOMOS对该项目曾给出“不予列入”建议,理由是这里现代灌溉设施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已不能反映出传统文明、传统做法和传统面貌。世界遗产名录中已有一定数量的灌溉遗产,然而目前这类遗产的价值特
图/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及芒景村翁基寨鸟瞰(摄影:马志民)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摘要:景迈山古茶林遗产构成要素之一的传统村落已有5座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ICOMOS主办的主题研究边会上,景迈山古茶林作为茶文化景观代表被中国代表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地的遗产保护工作者。本文是作者在景迈山遗产长期保护实践中对景迈山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思考。由于篇幅有限,文章分上下
在石窟、山崖和石碑上大规模地刊刻佛经,并且持续进行千年以上,在中华大地建成多处石刻图书馆,这是中国佛教信众在世界佛教发展史和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创造和不朽贡献。缅甸古都曼德勒石经院供奉的南传佛教石经著称于世,但只有729方,在数量上不及中国佛教(包括汉传和藏传佛教)石经的1/50,在时间上晚于中国汉传佛教石经一千多年,而且仅仅持续了6年(1871~1876年)。中国佛教石经始自甘肃省永靖县炳灵寺
鸟居龙藏(Torii Ryuzo)是日本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他一生擅长田野调查,著作颇丰,享誉中外。鸟居龙藏对亚洲人类学的影响可谓弥久深远,但是在中国,他更为人所熟知的学术研究是在考古学领域。 鸟居龙藏于1870年(日本明治三年)4月出生于日本阿波国(四国)德岛市。他小学二年级辍学,自修小学和中学课程 。16岁参加东京人类学会。18岁初识日本人类学界泰斗坪井正五郎,并得到坪井鼓励,同年创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对于大多数史学工作者而言,古都西安应当是学术生涯中去过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我也是如此,几乎每年都要前往一两次。按道理对于西安古城我应当非常熟悉,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因为每次到西安开会,会后考察的大都是城市周围散布的汉唐皇室和贵族的陵墓、寺宇以各种唐代的遗迹。作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为悠久的都城,西安这方面的遗迹确实不仅数量多,且“质量”也高,同时汉唐建筑宏大的气魄,往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无人机航拍器是指搭载摄像头的航拍设备,它更接近于航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军用飞机。与真正无人机飞机相比,它的功能单一,体积小,因此成本比较低,对使用者的要求更低。目前民用航拍无人机重量在2kg-10kg不等,可以搭载不同的摄影镜头,在开阔无信号干扰且天气允许的场景下的飞行距离可达5km,飞行高度500m-800m。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在民用
段红云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汉代西南边疆的西南夷有南夷和西夷的区别,西夷主要是氐羌系统的民族,内部又分为邛都夷、莋都夷、冉駹、白马氐、白狼、槃木、唐菆等众多的部分。随着汉代王朝国家建设的深入,这些民族群体的分布区都纳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郡县体系,所以汉王朝的边疆进一步扩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内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因为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问题,西夷与王朝国家的关系过程体现为冲突与调适。 ...
预防考古是法国近30年发展出来的一种考古形式,目前,法国90%的发掘项目是在预防考古的背景下进行的。预防考古即由专业考古机构预先对基建开发所占用土地进行古代遗存埋藏情况评估,在必要时组织专业考古人员进行发掘,而不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后再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多年不断的摸索和调整,预防考古在法国日趋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大量的古遗址被发现并被妥善保存下来,推动了法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深入。这些发
图/梵净山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本文刊发于2018年7月25日《人民日报》,转载自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文艺”,文字略有修订。 中国的遗产保护具有世界意义今年在巴林召开的第四十二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我国泉州(刺桐)史迹和梵净山这两个项目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泉州(刺桐)史迹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讨论,被认为具有世界遗产的潜在价值,但仍需做进一步工作,被要求补充材料。梵净
一、师贤造像太武灭佛时,任“道人统”的师贤“假为医术还俗,而守道不改”。文成帝复法后,十分器重师贤。在师贤重为沙门时,“帝乃亲为下发”,仍命其为道人统。在师贤的主持下,除修复了灭佛时被毁的大部分佛寺外,还“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这尊按照文成帝形象造出来的石像,被当作佛像加以供拜。紧接着,兴光元年(454),又在文成帝的敕令下,“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
成一农历史地理研究资讯摘 要:以往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都城城市形态的历史是一种前后相继的发展史,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对城市形态进行相似性比较,但这种方法在逻辑上存在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其结论是值得质疑的。基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历史并不一定就是事物、事件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存在发展阶段以及变化规律可循的“发展史”,而可能只是由一些不存在密切联系,只是在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的同类对象构成的 ...
冯兵 黄俊棚历史地理研究资讯摘要:隋唐五代时期运河开凿与运河城市勃兴相伴而生。运河改变沿线城市运动轨迹和方向,影响城市规模与等级、性质与结构及其分布、体系,以其特有沟通功能和经济文化价值成为城市兴起、发展和变迁主要推动力。运河城市形成,亦会强化运河运输、交流功能,维护运河正常运作,通过对运河不断开挖、疏浚和保养,强化运河经济功能,使其效能得以最大发挥,进而推动运河体系发展与完善。隋唐五代时期运河沿 ...
布哈拉(Bukhara),是乌兹别克斯坦城市,位于泽拉夫尚河三角洲畔,沙赫库德运河穿城而过,有2500多年历史,人口约25万,是中亚最古老城市之一。9至10世纪时为萨曼王朝首都,1220年为成吉思汗所侵占,1370年被突厥人帖木尔征服。16世纪中叶,乌兹别克人建都于此,史称布哈拉汗国。中国古书中所说的不花剌、新唐书中的戊地国、唐代昭武九姓中的毕国、安国,都是指布哈拉。 布哈拉曾是古丝绸
欧文·拉铁摩尔近来终于又重新被发现,其所钟爱的中国内亚边疆也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其代表作《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的学术影响力经久不衰。黄达远在《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中指出,拉铁摩尔关于中国边疆问题探讨的重大理论贡献之一,是其对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之间的过渡地带的发现,以及关于中国的统一性来自农业社会与游牧社会的互补共生关系的认识。这一过渡地带即拉铁摩尔所言的“长城边疆”:“从太平洋到帕米尔髙原,又从帕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敦煌民族史探幽》“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第一辑)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杨富学主编杨富学 著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年12月 第一版 2018年4月 第一次印刷开本:小16开页码:426页字数:421千字“目 录 丛书总序(杨富学) 第一章 少数民族对古代敦煌文化的贡献(1)第一节 “敦煌”“莫高窟”名出突厥语考第二节 ...
摘要:走廊地带地处多个地理板块的连接之处,再加走廊的构型特征,在走廊内外出现了一些边界。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边界,还是文化边界、民族边界,边界的出现意味着多元耦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以及新的共同体生成。河西走廊地处四大“地理—文化”板块之间,既是周边四大区域文化的边界,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耦合地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西北多民族共同体。这也是河西走廊的民族学意义,同时还为区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关 ...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2018年,致力于保护英格兰境内历史遗迹的公共机构“历史的英格兰”发布了一批保护建筑名单,这次入选的17个项目全部是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甚至不少建筑的年龄在“30岁”以下。 2016年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勒·柯布西耶跨越7个国家的17项建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同年20世纪著名建筑师赖特的10项建筑作品发还待议,建筑师“冲刺”“世遗”已是不争的事实。英国的现代建筑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