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多伦辽代贵族墓葬揭开神秘面纱
作者:李佳霖 |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5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铁公泡子村村民在村子附近的小王力沟发现盗洞并报警。随之考古队的进驻和抢救性发掘,使一处沉睡千年的辽代贵族墓葬重见天日。因墓葬规格之高,出土文物之集中、精美,墓葬主人身份之显贵,这处辽代贵族墓葬入选了2015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淡蓝色带把玻璃瓶金花银镂空凤纹高翅冠高规格辽代贵族墓葬去年5月,在接到铁公泡子村村民发现盗洞的报警后,多伦县文物局和公安 ...
作者:李佳霖 |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5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铁公泡子村村民在村子附近的小王力沟发现盗洞并报警。随之考古队的进驻和抢救性发掘,使一处沉睡千年的辽代贵族墓葬重见天日。因墓葬规格之高,出土文物之集中、精美,墓葬主人身份之显贵,这处辽代贵族墓葬入选了2015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淡蓝色带把玻璃瓶金花银镂空凤纹高翅冠高规格辽代贵族墓葬去年5月,在接到铁公泡子村村民发现盗洞的报警后,多伦县文物局和公安 ...
来源:中国青年报吕文利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以后,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欢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丰硕的成果。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乐于看到这个结果,一些噪音也随之而起。比如,质疑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宣称中国搞“一带一路”首要目的是扩大在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抵消美国的地区指导作用等。其实,这种疑虑也见怪不怪,因为它脱胎于冷战思维,以及一些西方人惯有的非此即彼思维。不过,毕竟早就有西方学者能够清 ...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刘学堂 黄河流域的中上游,是世界远古彩陶文化的故乡之一。彩陶文化从这里出发,向周边传播的道路四通八达,其中西向传播开始的时间早,持续的时间长,走出了一条东西向的彩陶之路。新石器时代开始,彩陶文化从渭水流域向西,传播到了甘青河曲之地,由黄河上游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东部天山盆地,沿着天山山脉这座沟通东西文化的大陆桥缓慢向西流布,一路撒播着彩陶文化的种籽,这些种籽在天山山间沟 ...
摘要:西河郡美稷县是汉代北疆地区的战略要地。对于史学界所谓纳林村古城为汉代美稷故城的成说。笔者提出质疑并通过文献史料、实地调查和考古资料,认为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乡榆树壕古城实为美稷县故城。通过对汉代西河属国、使匈奴中郎将府的治所—美稷故城地理位置的考证,凸显出美稷县故城在两汉北疆地区拥有极为重要的军政地位,也使我们对两汉时期北疆 ...
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洛阳景教经幢是粟特移民后裔刻勒者为其母亲“安国”安氏夫人所建造的,经幢题刻将“母爱”提到一个主题,实际上是将神性与人性、慰藉与亲情融为一体,将“圣爱”世俗化播散在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之中。如果说儒家提倡“仁”,佛教提倡“善”,景教则弘扬的是“爱”,特别是“母爱”成为景教进入华夏国土后宣喻的伦理关切与人道精神,这也是耶稣基督要求门徒“爱人如己”(博爱)基础上的理想之爱,有别于儒家 ...
文章出处:“宗教艺术遗产”微信作者:刘文锁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地区和蒙古草原等地考古发现的几种类型的鹿雕像——岩画、鹿石、金属雕像等,论述了各种鹿像的表现形式、图像特征和文化意义,以及岩画与鹿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欧亚草原 鹿雕像 岩画 鹿石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 ( 项目号: 11&ZD1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
文章出处:中国甘肃网-鑫报作者:邵晓平在安特生甘青考古结束整十年以后,1934年10月2日,刚刚从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夏鼐,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取了留美公费生资格(考古学专业);此后,他又遵从李济先生“出国赴英较美为宜“的建议,将留学方向调整到了英国伦敦大学。在1934年10月至1935年7月夏鼐出国留学前的阅读书目上,可以看到摩尔根的《史前人类》、伯基特的《古石器时代》和《史前学》、柴尔德的《青铜时代》、奥斯本的《古 ...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贾昌明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四十余年间,日本学者对云冈石窟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尤其是1938年至1944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前身)的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等学者,对中国大同的云冈石窟进行了全面调查、记录及实测工作,并辅以小范围发掘,获取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日本战败后,经 ...
来源:科技鑫报 西夏王国的皇族出自党项羌拓跋部,其先祖原是唐、宋王朝的夏州节度使。从公元982年起,历经继迁,德明两代,党项贵州即为摆脱宋朝统治,建立独立王国而不懈努力。特别是1032年昊继位之后,更加快步伐,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标新立异,以区别于宋朝的礼制,包括:把唐、宋所赐的李、赵之姓改为“嵬名”:下秃发令;别服式;改革礼乐制度改革官制、兵制和行政建置;创制自己的文字;改元称帝等,使西夏的各项典章制 ...
来源:鑫报1923年9月15日,夜,西宁县(今青海省西宁市,当时属甘肃省管辖)附近的峡谷中,瑞典人安特生和包括西宁道警官在内的数名随从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强盗袭击”——在《黄土地的儿女——中国史前史研究》(安特生撰著,英国伦敦1934年英文初版)的书页里,记述着这个惊悚的过程:“透过黑暗,我看见了一个骑马人的轮廓,感觉到了身边的铁钉鞋,他决不是我们一行中的人;为了先发制人,我朝身边的黑影开了枪,在刹那间感到一股液 ...
来源:艺术史研究 作者:段晴新疆策勒曾破获一起文物盗掘案,追回了一批原出土于达玛沟托普鲁克墩遗址的壁画。这批壁画真实再现了古代于阗故地的高超艺术水平,凝练了曾经广为流传的传说、信仰,所描绘的符号象征意义明确。其中, 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配饰是飘带。 达玛沟出土壁画(策勒达玛沟) 一、王所居室,加以朱画 上面这幅壁画表达的意图非常明确。画师就是要表现一名赤身裸体的男子。既然赤身裸体,这名男子的身份该 ...
敦煌研究院丨孙毅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绕不开斗栱。“斗栱”是方形如斗状的木垫块和弓形的短木——“栱”组合后的总称,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位于屋身与屋顶之间,它们逐层纵横交错迭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承重托架,支撑起宽大厚重的屋顶,这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特的支撑结构。中国传统建筑中,斗栱是最受重视的部分,在古代记录建筑工程的典籍中,对斗栱的制作记述都十分详尽。在实际建造中,斗栱技艺的运用,直接关系 ...
文章出处: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7000多年前,即墨北阡、胶州三里河和赵家庄的“青岛人”已开启海洋文化,印证着青岛海上丝绸之路起航年代; 2000多年前,黄岛琅琊郡开始“上演”春秋和秦汉的繁华,琅琊台、古港遗址及众多历史遗存证明青岛是中国东方丝绸之路起航点之一; 1600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列国取经归来从崂山登陆,被称为“开创海上丝绸之路第一人”; 1300多年前,隋唐时期在黄岛大珠山巨石上留下神秘“石屋子” ...
来源:中国古代陶瓷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发展的伟大时代,唐朝立国以来,经历了24个皇帝,289年,其中最突出的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个皇帝。他们雄才大略,政治上极为自信,推行一整套有利于巩固国防、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的政策,使唐朝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武力强大、政治稳定,对外来文化并蓄兼收,使联络中西的丝绸之路空前活跃,海上交通线也不断开拓。唐朝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贸易,人员交往频繁。经济交往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13日 作者:张连银 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甘肃省和青海省(以下简称“甘青地区”)共有四个考古学文化与早期铜器有关,即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050年)、马厂文化(公元前2350—前2000年)、齐家文化(公元前2200—前1800年)和四坝文化(公元前1950—前1550年),时间跨度 ...
1984年,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墓地1号墓中出土了绘有人首马身的“马人”武士彩色毛织壁挂,鉴定年代为公元1-2世纪(约为东汉),这就是希腊神话中吹奏竖笛的半人半马兽(centaur)。整幅壁挂图案上,上部人马兽双手持长管乐器吹奏,肩头扬起的狮皮隐喻着勇敢,手中号角象征着对自己荣誉的传扬,马的四蹄比喻正在奋勇前行。壁挂下部为武士,他右手握矛像,高耸 ...
韩洋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 年3 月28 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中,圈定了18 个省份,吉林省位列其中。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的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
【方志新疆】汉至明代新疆军队组织体制 2016-03-02 方志新疆 方志新疆 方志新疆 微信号 Fzhi-xj 功能介绍 介绍新疆地情 汉代至明代,西域军队因多寡、任务不同,体制编制也有很大差别。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西域诸国军事组织汉代,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内外,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有大小几十个政权。这些政权都设有军事机构,有些官吏由汉王朝晋封和委派,有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 ...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徐龙国 2012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考古队在西安市未央区梨园路中段北侧抢救性发掘一处粮仓遗址,该遗址位于唐长安城外西北部,现属未央区大白杨村,遗址北部紧邻唐代的梨园遗址,应在唐代禁苑之内(图一)。已发掘4座粮仓,又在其周围探出6座粮仓。粮仓底部和残存的炭化谷物之中出土了手印砖和“开元通宝”钱,谷物中和仓底防潮层内出土了布纹瓦。手印砖、布纹瓦与唐代含嘉仓遗址出 ...
成功申遗一年后,村民融入景区、保护更加规范、考古有序开展海龙屯,变得熟悉又陌生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和湖北神农架先后申遗成功,名列世界遗产名录。 就在一年前的7月4日,贵州遵义的海龙屯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时,文化版以《田野考古 每个日子都不平淡》为题进行了报道,介绍了申遗背后的准备工作和考古发掘。有人好奇,申遗成功除了给景区带来更响亮的名 ...
作者:白云翔 转自 在线文博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作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多样,但最根本的是人的移动,是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就东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来说,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可能早在7000年前的史前时代就已出现,到公元前10世纪以后逐渐兴盛起来。这不仅有西周初年“箕子 ...
1812年(嘉庆十七年)冬天的伊犁, 像无数平常的日子一样,惠远城的小巷从万里之外发配来了前湖南学政徐松(1781~1848年,字星伯)。这样的官阶、这样的文人,在此前此后的流放者中 不知有多少!但是,上天仿佛又注定了徐松将在成干上万的流放者中脱颖而出,从到达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走上了圆满着一个梦想的生命历程。 三十二岁以前的徐松,是通过科举求取功名富贵的无数清代文人之一。原籍浙江上虞的徐松幼年落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 ...
张君荣吕梦荻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张君荣 吕梦荻 丝绸之路以其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学者表示,丝绸之路是一个历史符号和历史记忆,它提供了很多专题性全球史研究,可以就宗教、移民、贸易、技术、观念、器物等领域进行研究。如何在全球史视野下以一种更为宏观的视角认识古代丝绸之路的价值,也成为新的 ...
澎湃新闻记者于淑娟2016-06-30 17:54 来自私家历史字号“丝绸之路”是近年在学界、媒体等领域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历史上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节点,西域(新疆)考古很早就成为中西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新疆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至今仍然相对滞后,还有些空白尚待填补。在“丝绸之路”以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是如何交流的?新疆内部不同地区之间、新疆与中原之间的文化交流,又有怎样的表现?近日,澎湃新闻(w ...
敦煌学,是1900年敦煌藏经洞及其文献发现之后诞生的一门学问,其研究对象开始于藏经洞文献,后逐步扩大,主要包括敦煌藏经洞文献和敦煌石窟艺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敦煌学起步较早,产生了罗振玉、王国维、陈寅恪、向达、姜亮夫、王重民等一批大师级的敦煌学学者,他们开拓了中国敦煌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为此后我国敦煌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敦煌藏经洞文献在发现后不久,就被西方探险家所攫取,流散于英 ...
2016-07-14 许永杰范伊然 考古汇 考古汇 微信号 kaoguhui 功能介绍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创办的考古汇平台;面向公众传播考古知识,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 中国南海的主要岛屿有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等。从远古时代起,我国人民便在这里生产、生活和繁衍,在岛屿上留下了相关活动的遗迹和遗物;随着航海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我国船舶经常往返于这片广袤的海域,由于航海技术的局限和自然环境的艰险,一些船 ...
潘立阁等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人物简介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师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等。 核心提示 早在二里头时期,就有“国家高科技产业基地”;都说“五都贯 ...
天梯山石窟塑像壁画虚拟复原保护研究 2016-07-09 建筑史 美术遗产 《建筑史》(第36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天梯山石窟塑像壁画虚拟复原保护研究① 张荣 李玉敏 李贞娥(韩国) 摘要:天 梯山石窟是我国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石窟文物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受到水库修建的影响,大多数文物被迫迁出,从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来看,最大程度上保护了 天梯山石窟文物。但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都受到了极大地破坏。近年来,随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天梯山石窟,俗称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称凉州)城南约50公里的天梯山上。这里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分布在西南峭崖绝壁间,四周环山,林木葱郁,川流纵横,景色宜人。 1953年的天梯山大佛窟(张清白摄影、李博提供) 天梯山石窟第13窟(大佛窟) 天梯山石窟约创建 ...
简论西南丝绸之路方 铁一、西南丝绸之路简况 “丝绸之路”是对古代中国与地中海地区之间国际交通线的俗称,因商品中有宝贵的中国丝绸而得名。其走向包括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又可细分为西南丝绸之路与岭南丝绸之路。本文主要叙述西南丝绸之路。 一般认为西南丝绸之路始于先秦,利用的高潮在汉唐时期。西南丝绸之路始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