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南林交龙泉寺

7-0818-3-116.南林交龙泉寺.元至清.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古建筑..第七批龙泉寺,位于北董乡南林交村中。属于元代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明清进行重修。龙泉寺座北向南,占地面积2475平方米,该寺面宽为五间,进深两间,悬山顶,筒瓦铺盖,琉璃脊首,斗拱五铺作,批竹昂,殿前设月台,寺有轻微破坏。 ...

• 长春观

7-0817-3-115.长春观.元至清.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建筑..第七批   长 春 观(第四批省保)  时代:元  地址:绛县陈村镇东荆下村  据清光绪版《绛县志》记载,创建于元延七年(1320年)。历代均有修缮。现仅存元代建筑玉皇殿和清代建筑三清殿。玉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施四根粗木柱,木柱上承粗圆木通额,通额上施斗五铺作双下昂 ...

• 南庄玉皇庙

7-0814-3-112.南庄玉皇庙.元至清.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古建筑..第七批

• 襄垣昭泽王庙

7-0810-3-108.襄垣昭泽王庙.元、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建筑..第七批 襄垣昭泽王庙(第四批省保)  时代:元、明  地址:襄垣县城南街  又名龙洞庙,始建于唐乾宁元年(894年),后历经各代增修。现仅存正殿、献殿。  正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斗五铺作双下昂,梁架结构为前乳对后四椽通檐用三柱。 ...

• 东许三清庙献殿

7-0806-3-104.东许三清庙献殿.元.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古建筑..第七批 三清庙献殿,位于高显镇东许村西。属于元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清庙献殿,始建于元代延祐年间,历代有修葺。三清庙献殿座北向南,面宽三间,进深两间,总面积为96平方米。献殿单檐悬山顶,斗拱四铺作筒瓦铺顶。该殿由于年久失修有轻微的破坏。 ...

• 庄头天仙庙

7-0805-3-103.庄头天仙庙.元.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古建筑..第七批   天 仙 庙(第四批省保)  时代:元、明、清  地址:壶关县晋庄镇庄头村  宋建隆元年(960年)创建,明清屡有修葺,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钟鼓楼、过亭、香亭、正殿等。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  正殿面阔、进深均三间,单檐悬山顶, ...

• 帖木儿塔

7-0803-3-101.帖木儿塔.元.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古建筑..第七批   帖木儿塔(第四批省保)  名称:元  地址:阳曲县杨兴乡史家庄村  帖木儿塔共由三座塔组成,中为石塔,东西为砖塔,均为元代建筑。  东塔为武德将军云南腾冲路、达鲁花赤也先帖木儿墓塔,塔为三级密檐式,平面八边形,高约7米;中塔为史公仲显墓塔,为五层八棱墓志铭石塔,高2.9米, ...

• 宋村永兴寺

7-0798-3-096.宋村永兴寺.金、清.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古建筑..第七批 宋村永兴寺的公布所在地为山西省,公布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批号为7-0798-3-096,公布地址为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 。宋村永兴寺又名重兴寺,位于垣曲县华峰乡宋村东部。寺院坐北面南,一进院落,南北长121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为4840平方米。现存有正殿、东耳房、砖塔。该庙始建年代不 ...

• 尹西东岳庙

7-0792-3-090.尹西东岳庙.金至清.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古建筑..第七批 尹西东岳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尹西村东,占地面积约2378平方米,是金代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尹西东岳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东侧设跨院,中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天齐殿,两侧为妆楼、廊房、耳殿。东跨院为关帝庙。天齐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平面呈方形,面阔 ...

• 高平嘉祥寺

7-0791-3-089.高平嘉祥寺.金至清.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古建筑..第七批  嘉 祥 寺(第三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高平市城东北10公里的赤祥村  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951―953年),宋元明清各代屡有增修。  寺建于村西,地势较高,环境幽雅,“寺为降祥之区,村为受祥之地。”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现存建筑有观音殿、前殿、三佛殿、东西配殿、厢房等 ...

• 襄垣永惠桥

7-0790-3-088.襄垣永惠桥.金.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建筑..第七批  永 惠 桥(第三批省保)  时代:金  地址:襄垣县城北门与北廓门之间甘水河两岸  永惠桥俗称北关桥。据清乾隆县志载:永惠桥始建于金天会九年(1131年)。历经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清道光十九年(1838年)多次维修。现存永惠桥及附属文物五龙庙山门、正殿、乐楼。  永惠 ...

• 麻衣寺砖塔

7-0786-3-084.麻衣寺砖塔.金.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古建筑..第七批

• 上贤梵安寺塔

7-0782-3-080.上贤梵安寺塔.宋、明.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古建筑..第七批   梵安寺塔(第四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文水县孝义镇上贤村  俗称上贤塔,宋崇宁五年(1106年)建,明隆庆五年(1571年)修葺。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45米。下部直径为16.6米,顶部直径8.3米,塔身外观七层,内十三层,平面八角形,边长6.3米。塔内中空,一至七层檐下均仿 ...

• 运城太平兴国寺塔

7-0777-3-075.运城太平兴国寺塔.宋.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古建筑..第七批太平兴国寺塔(第三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盐湖区安邑镇内  原建有太平兴国寺,塔属寺内禅师之墓塔,故又称“太平兴国寺舍利塔”,寺已不存。据《山西通志》载:塔建于宋嘉八年(1063年)。又乾隆年间《安邑县志》载:“明嘉靖乙卯地震从顶裂至七层,宽尺许,至万历间地震复合” ...

• 南阳村寿圣寺塔

7-0776-3-074.南阳村寿圣寺塔.宋.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古建筑..第七批 寿圣寺塔(第三批省保)  时代:唐、宋  地址:万荣县里望乡南阳村  原系寿圣寺附属建筑,寺已毁。仅存塔。塔坐北朝南,为八角十一层楼阁式砖塔,总高30余米。塔身一层砖雕仿木结构,柱头施五铺作双抄斗,二层以上无斗,叠涩出檐。每层正面辟圆形拱门,二至六层每面辟两个方形洞窗 ...

• 万荣旱泉塔

7-0775-3-073.万荣旱泉塔.宋.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古建筑..第七批   旱 泉 塔(第四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万荣县孤山西麓  原为孤山槛泉寺附属建筑,现寺己毁,唯塔尚存,为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建造。塔平面方形,为十一级密檐式砖塔。高约31.2米。塔基为须弥座束腰塔座。一层南面辟拱门,一至四层塔檐下,仿木构砖雕斗,五层以上迭涩出檐。 ...

• 中里庄八龙寺塔

7-0774-3-072.中里庄八龙寺塔.宋.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古建筑..第七批   八龙寺塔(第四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万荣县荣河镇中里庄村  塔原为八龙寺附属建筑物,现寺已毁,仅存塔一座。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约23.9米。平面正方形,实心。底座高0.62米,边长3.65米。一至五层辟有砖券拱门,一至六层塔檐下皆施仿木构斗,七层上筑宝顶。 ...

• 万荣稷王山塔

7-0773-3-071.万荣稷王山塔.宋.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古建筑..第七批   稷王山塔(第四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万荣县三文乡稷王山顶  塔耸立在稷王山顶峰,据塔内铭碑记载,建造于宋元二年(1807年),塔为七级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边长2米,高23米。一层塔檐仿木构砖雕斗,其余各级皆叠涩出檐,塔顶残损。远观其塔像一棒槌,俗称 “棒槌塔”。 ...

• 张村圣庵寺塔

7-0772-3-070.张村圣庵寺塔.宋.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古建筑..第七批   圣庵寺塔(第四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临猗县北景乡张村  原为圣庵寺内建筑,寺院已毁,仅塔独存。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约11.62米。一层正面辟门,塔内中空2.5米,以上各层皆为实心。一层塔檐下仿木结构砖雕斗,二层以上叠涩出檐,塔身收分不大。 ...

• 闾原头永兴寺塔

7-0771-3-069.闾原头永兴寺塔.宋.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古建筑..第七批

• 北阳城砖塔

7-0769-3-067.北阳城砖塔.宋.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古建筑..第七批   北阳城砖塔(第四批省保)  时代:宋  地址: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  据塔内所嵌石佛题记,该塔由北阳城村村民解武为其母奉佛建造,建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塔为七级方形砖塔,高5米。塔基嵌有1尊释迦牟尼石佛像。以上各层皆为叠涩出檐。 ...

• 慈寿寺塔

7-0711-3-009.慈寿寺塔.明.北京市海淀区.古建筑..第七批 慈寿寺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又名八里庄塔、玲珑宝塔,仿天宁寺塔而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西八里庄北里3号玲珑公园内。慈寿寺塔因建于慈寿寺内,故俗称慈寿寺塔,当地人又称玲珑塔。明万历四年(1576年),始建慈寿寺塔。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修缮。清光绪年间寺废,只留慈寿寺塔和塔 ...

• 八卦营墓群

7-1964-2-009.八卦营墓群.汉.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古墓葬.归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卦营城址.第七批 八卦营墓群 : 汉代阵亡将士墓葬群。位于甘肃民乐县永固乡八卦营村东南,西北距县城约15公里。墓葬分布在背背山、簸箕凹山、直岭岭山、路沟山、乱疙瘩山等五座小山上。每座小山从山脚至山顶都有十分密集的墓葬。从已出露地面墓葬看,大多为沿山脚挖的 ...

• 拜其尔墓地

7-0695-2-179.拜其尔墓地.青铜时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伊吾县.古墓葬..第七批拜其尔古墓群位于伊吾县城东4公里处的拜其尔村南的一处山梁上,是与甘肃河西走廊四坝文化有密切关联的墓葬群, 拜其尔古墓群的分布面积较大,大约有三万多平方米。该墓地自西向东可分为三部分,共有古墓葬近百座。其墓形制有圆形石堆墓、圆形石围墓和石棺墓等三种,石棺皆 ...

• 李氏家族墓地

7-0681-2-165.李氏家族墓地.清.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古墓葬..第七批 李氏家族墓地位于陕西省大荔县沙苑中部 的八鱼乡八鱼村,东北距县城约15公里; 北距 羌白镇2公里,地势平坦。2000年底一座石墓被村民发现,县、市文物 部门立即派人现场保护。2001年初由陕西省考 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局、大荔县文管会组成联 合考古队,对李氏家族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 掘。 ...

• 宁强羌人墓地

7-0680-2-164.宁强羌人墓地.宋至清.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古墓葬..第七批 地址:宁强县 宁强县胡家坝村据了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羌族人就从甘肃一带迁移到宁强西部,在宁强县仍居住着少量羌族人后裔。宁强羌人石板墓葬主要分布于宁强县境内的嘉陵江及其支流白水江流域,广坪镇、青木川镇、阳平关镇、代家坝镇和庙坝等镇分布最为密集,普查中已经发现了 ...

•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7-0679-2-163.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北宋.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古墓葬..第七批蓝田吕氏家族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五里头村,墓地营造于北宋哲宗熙宁七年(1074年),使用至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形制呈东北高西南低、东北宽西南窄“倒置酒瓶”状,主要由墓园兆沟、墓葬群、家庙遗址、神道四部分组成。墓园入口开于西南端,周围环 ...

• 李茂贞墓

李茂贞墓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陵园乡陵园村,从2001年开始,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对其进行科学发掘和资料整理,共发现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各种文物共七百三十五件(组),其中铜器绝大多数鎏金。7-0678-2-162.李茂贞墓.五代.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古墓葬..第七批

• 兴宁陵

7-0676-2-160.兴宁陵.唐.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古墓葬..第七批

• 李重俊墓

7-0674-2-158.李重俊墓.唐.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古墓葬..第七批李重俊墓位于富平县宫里乡南陵村北。李 重俊,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后宫所生,圣历元年 (698年)封义兴郡王。神龙元年(705年)封卫 王,拜洛州牧,赐实封千户。寻迁左卫大将军, 兼迁遥授扬州大都督,神龙二年(706年)秋,被 立为太子。李重俊性虽明果,没有贤能的老师指教,办 事没有行为准则。以秘书监杨璬 ...

• 北周成陵

7-0673-2-157.北周成陵.南北朝.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古墓葬..第七批

• 商洛崖墓群

7-0671-2-155.商洛崖墓群.汉至清.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镇安县、柞水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古墓葬..第七批 商洛崖墓群:位于商州区杨峪河镇老虎崖的峭壁,商洛崖墓多位于险峻之处,多数都是选择在河流两岸面水背山的陡峭崖壁上开凿,尤其是在大水系与小支流交汇处分布得较密集。距离地面高度从十来米到300米不等。大体可分为单室墓、双室墓、 ...

• 薄太后陵

7-0669-2-153.薄太后陵.汉.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古墓葬..第七批

• 走马梁汉墓群

7-0668-2-152.走马梁汉墓群.汉.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古墓葬..第七批走马梁墓群位于榆林市牛家梁镇边墙村, 处在古城滩村的汉代城址周围,由走马梁、塌崖 畔、驮水梁三个墓区组成,时代为西汉中晚期至 东汉。走马梁墓区位于城址西南1公里处,面积约 120万平方米。墓葬基本分布在明长城两侧的沙 区里,由于雨水冲刷及流沙掩盖,地面上已经看 不到墓的任何痕迹。1999 ...

• 顺荡火葬墓群

7-0664-2-148.顺荡火葬墓群.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古墓葬..第七批顺荡火葬墓群  在距云龙县城70多公里的最北端,有一个古老的小集镇,无论是由县城沿沘江直上,还是从兰坪顺沘江而下,它都会突然间奇迹般跳跃在你的眼前———它就是古老神秘的顺荡井。  顺荡火葬墓群就位于云龙县白石镇顺荡村的莲花山上,火葬墓群坐西朝东,墓葬多为横向排列 ...

• 瓦石悬棺

7-0663-2-147.瓦石悬棺.唐.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古墓葬..第七批 瓦石悬棺唐威信县长安乡瓦石村棺木崖和白虎岩上,悬棺挂于数百米的悬崖绝壁上,现悬棺3具,复制4具后计7具,从山下仰望万仞绝壁上的悬棺,给人的绝非仅是震憾的感觉,而是神秘和有待进一步考证的未知象征。 ...

• 罗汉山古墓群

7-0662-2-146.罗汉山古墓群.东汉至唐.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古墓葬..第七批罗汉山古墓群 位于麒麟区三宝镇西南约2公里处,年代东汉至唐初,2000年6月,对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座“梁堆”墓由封土和地下墓穴两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木漆器、鎏金、车马饰件以及“大泉五十”钱币等,文化内涵丰富。2013年3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

• 金莲山、学山遗址群

7-0661-2-145.金莲山、学山遗址群.春秋至汉.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古墓葬..第七批 金莲山、学山遗址群 位于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年代春秋至汉,与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大体为同一时代,是迄今为止云南所发现的规模较大的一处青铜时代的墓葬群。金莲山出土器物以陶器和青铜期为主,但出现了专为随葬而制作的青铜明器以及其它的一些特殊器物。学山的调查, ...

• 万家坝古墓群

7-0660-2-144.万家坝古墓群.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古墓葬..第七批 万家坝古墓群 位于楚雄市万家坝村青龙河畔,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遗址,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掘古墓79座,均为竖穴土坑墓.出土陶器,玉石,玛瑙,绿松石等文物共1245件,其中以5件铜鼓最为珍贵,被命名为"万家坝型铜鼓",经"碳14"测定,距今已2600年左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 ...

• 清真先贤古墓

7-0640-2-124.清真先贤古墓.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古墓葬..第七批 广州先贤古墓旧称“蕃人冢”,俗称“回回坟”或“响坟”。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城外流花桥畔。相传为唐时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师艾布·宛葛斯来华传教逝世后,营葬于此。墓园拱门嵌额为唐贞观三年(629)所建,据陈垣考证,当为唐永徽三年(652)。后经多次修葺,清代重建。天方正学据清代蓝子羲 ...

• 许衡墓

7-0619-2-103.许衡墓.元.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古墓葬..第七批

• 后晋显陵

7-0616-2-100.后晋显陵.五代.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古墓葬..第七批

• 魏明帝高平陵

7-0615-2-099.魏明帝高平陵.三国.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古墓葬..第七批

• 汉献帝禅陵

7-0614-2-098.汉献帝禅陵.东汉.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古墓葬..第七批

• 安阳高陵

7-0613-2-097.安阳高陵.东汉.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古墓葬..第七批  一 引言  曹操高陵位于河南安阳西北约15公里的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该地西依太行,北临漳河,南倚南岭。西高穴村向东7公里为西门豹祠遗址,14公里余为邺城遗址。东临安阳固岸北朝墓地,隔漳河向北为讲武城遗址和磁县北朝墓群。  由于该墓葬西面是砖场取土区,墓圹西部填土被下挖 ...

• 后士郭壁画墓

7-0610-2-094.后士郭壁画墓.东汉.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古墓葬..第七批

• 刘崇墓

7-0609-2-093.刘崇墓.汉.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古墓葬..第七批

• 苌村汉墓

7-0608-2-092.苌村汉墓.汉.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古墓葬..第七批

• 固岸墓地

7-0607-2-091.固岸墓地.战国至宋.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古墓葬..第七批

• 李洲坳东周墓葬

7-0589-2-073.李洲坳东周墓葬.东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古墓葬..第七批李洲坳东周墓葬位于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李家自然村茅屋组李洲坳山东坡,为东周时期古墓葬。该墓为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原封土高约12米,封土底部为圆形,直径30-35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在封土的正中下方位置,挖有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穴。墓穴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1.3-11.7 ...

•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

7-0534-2-018.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东汉.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古墓葬..第七批

• 小黑石沟墓群

7-0532-2-016.小黑石沟墓群.西周至战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古墓葬..第七批 小黑石沟墓群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小黑石沟村,是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大遗址。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时间约介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自1985年以来共对小黑石沟遗址进 ...

• 薛嵩墓

7-0529-2-013.薛嵩墓.唐.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古墓葬..第七批 薛 嵩 墓(第一批省保)  时代:唐  地址:夏县水头镇大张村北300米  薛嵩、名尹,字嵩(?―772年),河东万泉(今万荣县)人。薛仁贵之孙,曾平安禄山之乱,任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相州刺史,照文军节度史,封平阳郡王。  该墓坐北朝南,占地832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天井、过洞、壁龛、墓 ...

• 元上都遗址(扩展项目)

7-1950-1-007.元上都遗址(扩展项目).元.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古遗址.归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上都遗址.第七批

• 茶马古道

7-0516-1-516.茶马古道.唐至民国.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古遗址..第七批 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商道。它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是我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线性遗产。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西藏、青海和甘肃等省区。此次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茶马古道 ...

• 塔里他里哈遗址

7-0481-1-481.塔里他里哈遗址.商至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古遗址..第七批 塔里他里哈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在青藏公路546公里里程碑北。塔里他里哈蒙古语为五个山包之意,小山包之间为一广场,山包上及广场地面皆散布有陶片、杂骨、石器、毛织物,但广场内较稀少。山包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坑及木柱房屋等遗迹。所 ...

• 三角城遗址

7-0475-1-475.三角城遗址.西周至春秋.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古遗址..第七批金昌三角城 : 沙井文化城址。位于金昌市双湾乡尚家沟村。墙垛泥土垒筑,南北154米,东西132米,残高3—5米。向南开门。城内灰层厚约2.7米,出土石球、石斧、磨盘、磨棒、玛瑙碎片及大量夹砂粗红陶片。城外发现同时期房居遗址、窑穴、墓葬等。原省保1-4批。

• 辛店遗址

7-0474-1-474.辛店遗址.商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古遗址..第七批辛店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为一处商周时代的辛店文化遗址。1924年被发现。遗址分为辛店村骆驼崖与石郭家村石家坪两个片区。经钻探、发掘证实,骆驼崖为居住区,面积9600平方米;石家坪区为墓葬区,面积10.7万平方米。。出土陶器以夹砂红褐陶或黄陶为主。辛店遗址是辛店文化命名地,内 ...

• 马家塬遗址

7-0471-1-471.马家塬遗址.新石器时代、战国.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古遗址..第七批 马家塬墓地自2006年始共发掘墓葬60余座,发掘整理工作仍在进行中。墓地年代为战国晚期,其族属与秦人羁縻下的某支西戎有关,墓葬的规格和等级较高,应是戎人首领及贵族墓地。马家塬墓地以独特的形制、华丽的车舆、豪华的服饰以及一大批珍贵文物而著称,充分体现了 ...

• 桥村遗址

7-0470-1-470.桥村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周、汉.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古遗址..第七批一、遗址概况桥村遗址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西北约 20 千米的西屯镇北庄村桥村社(图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遗址西至居民聚居区、东至芦子沟上沿、北至驼沟南侧、 南至碾场沟北侧,南北长约 1000、东西宽约 700 米,总面积约 70 万平方米。遗址范围内断面上暴露有多 ...

• 火石梁遗址

7-0467-1-467.火石梁遗址.新石器时代、商.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古遗址..第七批一、遗址概况火石梁遗址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大庄子乡头墩村,东距头墩村约 12 千米,西南距金塔县城约 50 千米,西南距缸缸洼遗址 10 千米。经调查,遗址位于新月形沙丘之上,遗址周围沙漠化严重,遗址东北部低洼处现在开垦为农田,从调查和钻探结果判断,遗址所在沙丘下存在湖相沉 ...

• 缸缸洼遗址

7-0466-1-466.缸缸洼遗址.新石器时代、夏、商.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古遗址..第七批

• 新庄坪遗址

7-0463-1-463.新庄坪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古遗址..第七批

• 磨沟遗址(含墓群)

7-0462-1-462.磨沟遗址(含墓群).新石器时代至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古遗址..第七批

• 半山遗址

7-0460-1-460.半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古遗址..第七批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的遗址。位于甘肃省和政县洮河西岸的二级阶地上。半山遗址是若干墓地和居住址的总称,包括瓦罐嘴附近的居住址、瓦罐嘴墓地、半山墓地、边家沟墓地、王家沟墓地和半山以南瓦罐嘴以东的一个墓地,彼此相距1~2公里不等,处于被冲沟切割成 ...

• 安仁瓷窑遗址

7-0456-1-456.安仁瓷窑遗址.宋至元.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古遗址..第七批

• 尧头窑遗址

7-0454-1-454.尧头窑遗址.唐王清.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古遗址..第七批

• 潼关故城

7-0453-1-453.潼关故城.唐至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古遗址..第七批潼关古城,从始建至唐代,两经迁徙,三地设防,城池多变,设施不一。东汉建立初期,废秦在河南灵宝县创建的函谷关。武帝和献帝先后迁关于河南新安及弘农衡山岭。献帝又于建安年间,迁关于潼关上南门外,即今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一带。潼关之名,始自于此。其建筑情况,志书缺少记载。从其 ...

• 银州故城

7-0450-1-450.银州故城.秦、汉、唐.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古遗址..第七批银州城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党岔乡北庄村内。海拔920米。测点位于北门遗址处,测点地形为坡地。城址地处无定河中游和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上,无定河在其东北2公里处收汇榆溪河,形成三角地带,地势平坦,为交通要道。银州城是一座始建于北周的古城遗址,原名骢马城,唐 ...

• 祋祤宫遗址

7-0447-1-447.祋祤宫遗址.秦至西汉.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古遗址..第七批 祋祤宫遗址,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西独冢村,遗址东西约2500米,南北约3000米,东临浊浴河,西临清浴河,地表留存大量的绳纹板瓦、绳纹筒瓦、空心砖、回纹方砖等建筑材料残片。祋祤宫遗址,村西有夯土台,高4米,南北长52米,东西宽12米。夯土层厚5~11厘米不等。村民在耕作时曾发 ...

• 秦直道遗址延安段

7-0446-1-446.秦直道遗址延安段.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富县、甘泉县、志丹县.古遗址..第七批秦直道黄陵至安塞段 : 秦直道始筑于公元前212年。《史记·秦始 皇本纪》载: “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 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也载:“始皇欲 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 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秦直道在 延安境内,经黄陵、 ...

• 秦直道起点遗址

7-0445-1-445.秦直道起点遗址.秦.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古遗址..第七批

• 刘家营遗址

7-0444-1-444.刘家营遗址.战国至秦汉.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古遗址..第七批刘家营遗址位于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刘家 营自然村,系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遗址。南有鲤 鱼山为屏蔽,北部月河环绕东流,遗址与五里镇 隔河相望,交通便利。遗址地势平坦,横贯刘家营、毛湾两个自然 村落,面积约40万平方米,局部为农耕地和现 代村落建筑覆压。在南北宽近1公里,东西长约 2.5公 ...

• 澂邑漕仓遗址

7-0443-1-443.澂邑漕仓遗址.春秋至西汉.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古遗址..第七批澂邑漕仓遗址 : 澂邑漕仓遗址位于蒲城县东北约28公里处, 洛河西岸平坦的二级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3公 里,东西宽约1.5~2公里。在整个台地的地面 上,随处可见春秋一秦汉时期的陶片、瓦当。遗 址中心区域位于西头村东侧,在长约300米的曲 折断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长达150多米的灰 层 ...

•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

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东周至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古遗址..第七批 潼关十二连城是当地著名文物遗址,又名烽火台,俗称墩台,位于距潼关县城东约3公里的禁沟西岸,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时代原定为唐代到清代之间。后有学者认为其时代上限应在汉魏时期或早到西周。历史据介绍,潼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位于秦、晋、豫三省要冲的黄河、渭河交汇处 ...

• 茹家庄遗址

茹家庄遗址属于西周时期遗址,位于神农镇茹家庄村南约70米处的清江河东岸二级阶地上,西距清江河约1000米。东至蒙峪沟口,南至宝鸡桥梁厂家属区北门,西至清姜路,北至茹家庄三组。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 万平方米。曾采集有西周时期的高领袋足鬲、折肩罐等残片,纹饰有绳纹、弦纹,同时发现有西周时期的墓葬、车马坑、灰坑等。1988年11月发现一座 ...

• 赵家台遗址

7-0440-1-440.赵家台遗址.商、西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古遗址..第七批赵家台遗址位于岐山县蒲村乡赵家台村的孔 头沟东岸台塬之上,西南距岐山县城约9公里。岐 蒲公路从遗址北面穿过。遗址面积约4.4万平方 米,其中心区域曾为取土场,因而破坏较为严重。 壕壁上暴露有陶窑、灰坑等文化遗迹,分布密集, 地层堆积较厚。20世纪80年代至今,宝鸡市考 古队、陕西省考 ...

• 郑家坡遗址

7-0439-1-439.郑家坡遗址.商.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古遗址..第七批咸阳西60公里,有一处4500年以上的大型城垣遗址,这就是上个世纪被考古界称之为“九十年代考古界重大发现。”的武功郑家坡先周遗址。 郑家坡遗址,位于武功漆水河东岸塬边上,北起桥东村,南止庙底村,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600米。在这座先周时期的城垣遗址上,考古学家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和见 ...

• 桥镇遗址

桥镇遗址,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桥镇村东北约10米处的台塬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出土了龙山时期的陶器残片、石器和破碎的白灰居住面。该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筒瓦,以追溯到四千年以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建筑陶瓦,把中国用瓦历史提前了一千年,堪称“华夏第一瓦”。筒瓦为研究中国建筑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7-0436-1-436.桥镇遗址.新石器时 ...

• 古邰国遗址

古邰国遗址在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是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西周—战国—秦汉等不同文化时期的大型居住遗址。传说曾是我国农业始祖后稷 “教民稼穑”之地。7-0435-1-435.古邰国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宝鸡市扶风县.古遗址..第七批

• 益家堡遗址

益家堡遗址位于扶风县城关镇益家堡西南台原上。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1978年后因平整土地而破坏较严重,是一处含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的居住遗址,发现有商代殷墟一期的青铜器、兵器及鬲、罐、豆等陶器。7-0434-1-434.益家堡遗址.新石器时代、商.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古遗址..第七批

• 宝山遗址

7-0433-1-433.宝山遗址.新石器时代、商.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古遗址..第七批宝山遗址位于城固县城北4公里处的湑水 河北岸,地属宝山乡宝山村。遗址纵贯城固、洋 县两县交界处的汉江支流湑水河流域,是陕南地 区惟一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据不 完全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至1990年,在城固 县的龙头镇、吕村、五郎庙、湑水村、莲花、苏 村、宝山,洋县的 ...

• 水沟遗址

7-0432-1-432.水沟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战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古遗址..第七批水沟遗址位于凤翔县糜杆桥乡水沟村东100 米的小塬之上。相家河与水沟河在原头交汇,形 成一个三角地带。遗址正处在两河冲击形成的小 平原上,东北高,西南低,呈台梯坡状。遗址分 布于村东、村北两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在 此范围内文化堆积较厚,大约2~4米,暴露袋 状灰坑、房址及陶 ...

• 紫荆遗址

7-0431-1-431.紫荆遗址.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古遗址..第七批紫荆遗址 : 紫荆遗址位于商州东南约7公里紫荆村附近 丹江南岸的第二台地上,1953年发现,1977~ 1978年西安半坡博物馆为了解丹江流域的原始 文化面貌,与区图书馆组成联合考古队,首次对 紫荆遗址进行发掘。1982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 古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田野考古实习再次进行发 掘。两 ...

• 碾子坡遗址

7-0430-1-430.碾子坡遗址.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古遗址..第七批碾子坡遗址1. 经济生活与生产用的工具。碾子坡先周 居址中出土食后残余的如牛、马、羊和猪等骨头 数量特别多,其中又以牛骨为多见,约占全部兽 骨的一半以上,这一现象似表明周人这时期以养 牛为主的畜牧业是相当发达的,它应是当时社会 经济生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因素。农业生产在 ...

• 南沙遗址

7-0429-1-429.南沙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古遗址..第七批南沙遗址位于华县县城西约5公里的石堤河 西岸台地上,在南沙村与安家河村之间,面积约 40万平方米以上。遗址向南2公里为华县南塬, 东南2.5公里为五龙山,石堤河从五龙山西边的 石堤峪流出,经遗址东侧后向北4公里注入渭 河,此地依山傍水,台塬相间,水流充足,是先 民良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 ...

• 鱼化寨遗址

7-0428-1-428.鱼化寨遗址.新石器时代.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古遗址..第七批

• 何家湾遗址

7-0426-1-426.何家湾遗址.新石器时代.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古遗址..第七批何家湾遗址位于西乡县板桥乡何家湾村西,西 距西乡县城约5公里。北距阳平关—安康铁路2公 里,南距板桥乡2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7°47′ , 北纬33°01′ 。遗址分布在泾洋河北岸二级台地 之上,高出现河床10米左右。遗址南北长300米, 东西宽150米,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该遗址是1959年首 ...

• 杨家坟山遗址

7-0425-1-425.杨家坟山遗址.旧石器时代.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古遗址..第七批

• 龙王辿遗址

7-0424-1-424.龙王辿遗址.旧石器时代.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古遗址..第七批 龙王辿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龙王辿村北,是旧石器时代遗址。2005~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陕西省宜川县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进行了7次发掘,发现30000余件石制品及一些动物骨骼和多处与人类生活加工相关的遗迹现象。龙王辿遗 ...

• 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

7-0423-1-423.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旧石器时代.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古遗址..第七批 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在南洛河流域的调查中,发现旧石器地点300余处,采集各类石制品13000余件,相邻的丹江上游商州市腰市盆地4处,采集各类石制品870余件。另外在洛南盆地发现花石浪龙牙洞洞穴遗址1处,并对其进行持续三年的发掘,共获得哺乳动物、鸟类和水生动物化石 ...

• 小恩达遗址

7-0421-1-421.小恩达遗址.新石器时代.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古遗址..第七批

• 玉溪窑址

7-0420-1-420.玉溪窑址.元至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古遗址..第七批 玉溪古窑址 位于红塔区红塔山脚的瓦窑村,年代元至明,古瓷窑遗址分古窑、平窑、下窑,出土瓷片、残瓷器、残窑具上万件。发现龙窑2座。1号窑长28.8米,3号窑长33.8米,顺坡上爬,窑头低、窑尾高、形状似龙,古称龙窑。玉溪古窑的青花瓷器的纹饰与景德镇青花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明 ...

• 银梭岛遗址

7-0419-1-419.银梭岛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古遗址..第七批 银梭岛遗址 位于大理市海东镇洱海东南,年代新石器-商,遗址分布于岛的北部,中心区文化堆积保存较好。遗址的中、上层堆积中含有大量的螺壳和遗物,其中以陶片最多,根据颜色和质地,陶器可分为夹砂橙红陶、黄陶、夹砂灰陶等。获取了大量的小动物骨骼和小件器物等, ...

• 海门口遗址

7-0418-1-418.海门口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古遗址..第七批 海门口遗址 位于剑川县甸南镇海门口村北,年代新石器,剑湖出水口的海尾河西岸。在已探明的50000多平方米遗址范围内,木桩柱分布密集区面积约20000平方米。共清理木桩柱约4000根及少量横木,其中房址两座,同时发现的遗迹还有火堆、成组灰白色石块、人骨坑、 ...

• 大墩子遗址

7-0417-1-417.大墩子遗址.新石器时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古遗址..第七批 大墩子遗址 位于元谋县元马镇莲华村,年代新石器时代,从大量出土的磨制石器看,当时的农业虽较粗放,但已发展到原始的锄耕阶段。粳稻已是当时的重要作物。大墩子出土的炭化粳稻和发现储藏谷糠与禾草类粉末的窖穴,说明云南种植水稻的历史很早。遗址的文化堆积较厚,内涵 ...

• 玉水坪遗址

7-0416-1-416.玉水坪遗址.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古遗址..第七批 玉水坪遗址 位于兰坪县通甸镇玉水坪村,年代旧石器,采集和征集到磨制石器、陶片、骨饰、动物骨骼等。发掘发现,洞内遗址的上层堆积为新石器文化层;下层堆积为旧石器文化层,堆积中包含大量的打制石器、石核、动物骨骼。遗址为研究澜沧江流 ...

• 大河遗址

7-0415-1-415.大河遗址.旧石器时代.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古遗址..第七批 大河遗址 位于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年代旧石器时代,出土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片等成品石制器和半成品石料,以及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貘、猕猴、虎、黑熊、鬣狗等动物化石,还发现用火遗迹——灰坑及大量烧土、烧骨和人工铺成的砾石地面,发掘出2枚古人牙化石。大 ...

• 元谋古猿化石地点

7-0414-1-414.元谋古猿化石地点.旧石器时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古遗址..第七批 元谋古猿化石地点 位于元谋县,年代旧石器时代,共发现竹棚、小河、雷老古猿化石出土地点三处,含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出土古猿化石标本2296件,其中头骨1件,完整颌骨1件,上下颌骨残段26件,单枚牙齿化石2268枚。时代为最晚中新世,与禄丰古猿相比,时代大体相当 ...

• 五粮液老窖池遗址

7-0411-1-411.五粮液老窖池遗址.明至清.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古遗址..第七批位于宜宾市翠屏区城区内的鼓楼街和长春街。现存“长发升”及“利川永”酒坊建筑为明清砖木结构,抬梁或穿斗式屋架,小青瓦屋面,占地面积共约2718平方米。五粮液老窖池遗址是我国现存保存完好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群之一,是中国名酒五粮液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历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