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长白山神庙遗址

8-0029-1-029.长白山神庙遗址.金.吉林省安图县.古遗址..第八批

• 霸王朝山城遗址

8-0028-1-028.霸王朝山城遗址.汉至唐.吉林省集安市.古遗址..第八批

• 东团山遗址

8-0027-1-027.东团山遗址.汉.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古遗址..第八批

• 大海猛遗址

8-0026-1-026.大海猛遗址.周至唐.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古遗址..第八批

• 农安五台山遗址

8-0025-1-025.农安五台山遗址.新石器时代、周.吉林省农安县.古遗址..第八批

• 后套木嘎遗址

8-0024-1-024.后套木嘎遗址.新石器时代、周.吉林省大安市.古遗址..第八批

• 和龙大洞遗址

8-0023-1-023.和龙大洞遗址.旧石器时代.吉林省和龙市.古遗址..第八批

• 萨尔浒城遗址

8-0022-1-022.萨尔浒城遗址.明、清.辽宁省抚顺县.古遗址..第八批

• 卧龙山山城遗址

8-0021-1-021.卧龙山山城遗址.隋、唐.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古遗址..第八批

• 三燕龙城遗址

8-0020-1-020.三燕龙城遗址.十六国.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古遗址..第八批

• 张店古城遗址

8-0019-1-019.张店古城遗址.汉.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古遗址..第八批

• 鸽子洞遗址

8-0018-1-018.鸽子洞遗址.旧石器时代.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古遗址..第八批

• 丰州故城遗址

8-0017-1-017.丰州故城遗址.辽金元.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古遗址..第八批

• 岔河口遗址

8-0015-1-015.岔河口遗址.新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古遗址..第八批

• 解梁故城遗址

8-0011-1-011.解梁故城遗址.东周.山西省永济市.古遗址..第八批

• 南梁古城遗址

8-0009-1-009.南梁古城遗址.周.山西省翼城县.古遗址..第八批

• 碧村遗址

8-0007-1-007.碧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山西省兴县.古遗址..第八批

• 峙峪遗址

8-0006-1-006.峙峪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古遗址..第八批

• 西土城遗址

8-0005-1-005.西土城遗址.金.河北省康保县.古遗址..第八批

• 贝州故城遗址

8-0003-1-003.贝州故城遗址.宋.河北省清河县.古遗址..第八批

• 丰图义仓

Ⅲ-496.丰图义仓.清.陕西省大荔县.古建筑..第六批 丰图义仓,清代建筑,位于大荔县朝邑镇南 寨子,西距大荔县城17.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06′,北纬34°47′。丰图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光 绪十一年(1885年)竣工。由清廷东阁大学士阎 敬铭 (原朝邑县人) 倡 修。此仓是仿照当时苏 州丰备义仓及陶文毅公 义仓各章程,由官督而 绅办之。筑成后,绘图 ...

• 姜氏庄园

Ⅲ-495.姜氏庄园.清.陕西省米脂县.古建筑..第六批米脂姜氏民宅 : 姜氏民宅位于米脂县桥河岔乡刘家峁村, 背靠峰峦,面向深沟,依山就势,大气磅礴,占 地面积40余亩,是黄土高原现存最完整的城堡 式窑洞民宅。姜氏民宅为姜姓家庭的私宅。姜姓始祖姜 思政,华阴县人,木匠,明嘉靖年间(1522~1566 年)移居米脂,繁衍生息,后世兴旺。十二世姜 耀祖,主要通过务农、经商 ...

• 咸阳文庙

Ⅲ-493.咸阳文庙.明.陕西省咸阳市.古建筑..第六批

• 玉皇后土庙

Ⅲ-490.玉皇后土庙.明至清.陕西省韩城市.古建筑..第六批玉皇后土庙位于韩城市龙门镇西原村。始 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的《补修玉皇后土庙并 建立玄帝庙及葺理山门戏台碑记》载: “玉皇后 土之庙,由来久矣,其创建之时无缘考据 …… 天顺七年间重为之修焉。右有三义庙,系正(景) 泰四年起建。左有玄帝庙,成化元年创立。” 梁 下有清嘉庆二十三年重修的题记 ...

• 扶风城隍庙

扶风城隍庙:位于扶风县县城东大街,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重修。自南而北中轴线上有戏楼、山门、木牌坊、八卦亭、献殿、正殿、寝殿、藏经楼及两侧厢房、配殿、钟鼓楼等,高低错落分布有序。庙内现存南北朝、隋、宋、金、元、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碣、造像碑、经幢、石造像数十通。Ⅲ-489.扶风城隍庙.明至清.陕西省扶风县.古建筑. ...

• 张良庙

Ⅲ-488.张良庙.明至清.陕西省留坝县.古建筑..第六批张良庙位于留坝县城北15公里的紫柏山下 庙台子街上,系明清古建群,紧依川陕公路。张良(? ~前186年),字子房,号鹤洞。战 国时韩国(今河南禹县)人。本姓姬,未留真名, 人称姬公子。其祖父开地、父平都曾 “五世相 韩”。张良年少时,曾重金收买刺客杀秦始皇,事 败逃亡,从此改名易姓,隐居下邳(今江苏睢宁 县北 ...

• 周公庙

周公庙:是为纪念周公旦而修建的专祠,位于岐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是中国同类建筑中存世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庙。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为纪念曾助武王灭商立国、辅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旦,下诏在其制礼作乐的“卷阿”创建周公祠。Ⅲ-486.周公庙.明至清.陕西省岐山县.古建筑..第六批

• 吴堡石城

Ⅲ-485.吴堡石城.明至清.陕西省吴堡县.古建筑..第六批吴堡古城位于吴堡县宋川 镇东北5公里处的山峁上,东 临黄河,西为沟壑,南为陡坡, 北接后山梁。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30′,北纬37°30′。吴堡旧城始建于北汉,为 吴堡寨,宋亦为寨,金正大三年 设吴堡县于此,元、明、清至民 国各代,一直为吴堡县城。1945 年移县治于宋川镇,旧城遂为 城关镇的一个行政村 (城 ...

• 五门堰

五门堰遗址位于城固县许家庙镇东南一里 处,南距县城15公里,其西侧有龙门寺古庙一 所,现为五门堰水利管理站住所。五门堰是我国 古代重要水利设施之一,是截湑水河流而成。传 说始建于西汉初年,系萧何、曹参所创,又传初 建于新汉王莽时期。三国时,诸葛亮屯兵汉中, 劝农讲武,实行耕战政策,兴修水利,引水灌田, 对五门堰“踵迹增筑”。以后各朝代都相继维修、 扩 ...

• 北营庙

Ⅲ-483.北营庙.元.陕西省韩城市.古建筑..第六批北营庙位于韩城市古城区金城大街北段西 侧,是主祀关帝的庙宇,因庙在城之北,故名北 营庙。从城内陈氏家谱记载“元至正年间与邑人 程、张、高三户建立北营庙”,及庙内现存的元 至正十四年所立的上至三皇五帝下至于金的《历 代名医之图》碑,可以佐证庙始建于元至正年 间。北营庙坐北面南,总面积1160平方米,现 ...

• 法王庙

Ⅲ-482.法王庙.宋至清.陕西省韩城市.古建筑..第六批法王庙位于韩城市北10公里西庄镇的西南 方。据元至元年间《法王实行碑记》(无存)所 载,系北宋真宗乾兴三年(1024年)、实际是仁 宗天圣二年建庙。王钦若监工,历代重修。清同 台年间陕回白彦虎军至韩,将寝殿烧毁,光绪十 五年重建。该建筑是祭祀韩城人房寅的庙宇。法 王庙坐北向南,是一组规模恢宏、建筑雄伟 ...

• 长安华严寺塔

Ⅲ-474.长安华严寺塔.唐.陕西省西安市.古建筑..第六批 华严寺是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位于今西安城南十五公里的少陵(杜陵)原半坡,居高临下,俯瞰樊川。唐代樊川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诗人杜牧在《望故园赋》中写道:“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华 ...

• 平措林寺

Ⅲ-469.平措林寺.明.西藏自治区拉孜县.古建筑..第六批

• 敏竹林寺

Ⅲ-468.敏竹林寺.明.西藏自治区扎囊县.古建筑..第六批

• 查杰玛大殿

Ⅲ-467.查杰玛大殿.元至清.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古建筑..第六批 查杰玛大殿即类乌齐寺大殿,为类乌齐寺主体建筑,也是类乌齐寺最著名的景观。大殿面积为3334平方米,大殿分为花殿、红殿和白殿,共三层,另加大金顶,高度为48.5米,竖立大小柱子180根,其中64根大柱高约9米,需2人合抱。

• 会泽会馆

Ⅲ-464.会泽会馆.清.云南省会泽县.古建筑..第六批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团体,一般订有行业规条,共同遵守,以保持信誉,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居。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一些作用。 下面,介绍云南省会馆的几处国保、省保单位: 会泽会馆 位于会泽县,清雍正时期,会泽出的铜占 ...

• 寿国寺

Ⅲ-463.寿国寺.清.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古建筑..第六批 寿国寺 位于维西县康普乡向阳村,藏语称“扎史达吉林”,为迪庆目前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69年)重建,保存完整,气势恢宏。大殿为三重檐攒尖顶殿堂建筑,外观为汉式阁楼,内部则是藏式格局。整个建筑群建筑及彩绘 ...

• 长春洞

Ⅲ-462.长春洞.清.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古建筑..第六批

• 双龙桥

Ⅲ-461.双龙桥.清.云南省建水县.古建筑..第六批 双龙桥 位于建水县城西5里处,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因此俗称“十七孔桥”。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远看犹如一艘楼 ...

• 曼短佛寺

Ⅲ-460.曼短佛寺.清.云南省勐海县.古建筑..第六批 曼短佛寺  清 勐海县勐遮镇曼短村,始建于公元950年,是小乘佛教传入后建的最早佛寺之一。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窝苏"等建筑群组成。大殿阔4间,宽约10米,深8间,长约18米。大殿是拍梁、穿斗结合的梁架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上下两檐都是五面坡。平面布局不用檐柱,四面偏厦是墙抬梁, ...

• 孟连宣抚司署

Ⅲ-459.孟连宣抚司署.清.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古建筑..第六批孟连宣抚司署  位于孟连县娜允古镇允贺罕寨。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刀氏被封为孟连宣抚司,该衙署正式成为宣抚司署。清末衙署被焚,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修,为砖木结构,建在南垒河西岸的金山上,门庭居高临下,气势庄严,高大的门前有 ...

• 金龙桥

Ⅲ-458.金龙桥.清.云南省丽江市.古建筑..第六批 金龙桥 位于古城区七河镇金安村,又名梓里江桥、梓里桥,号称“金沙江上第一桥”,建于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由提督蒋宗汉捐资建造,由桥身、两岸桥台、两岸锚碇、两岸驳岸、两岸桥廊、两岸休息场地等组成。桥身全长138.48米,桥面宽度为3.2米,由18根铁链作为主索悬系在金沙江两岸,每根铁链由约500个 ...

• 沙溪兴教寺

Ⅲ-457.沙溪兴教寺.明至民国.云南省剑川县.古建筑..第六批沙溪兴教寺 位于剑川县沙溪镇寺登街(含寺登街古建筑群),是国内现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大殿内有明代佛教壁画12铺,是滇西少有的明代重要建筑之一。大殿古称大雄宝殿,坐西朝东,东西进深14.58米,南北顺深18米。重檐歇山式九背顶,上下檐均架斗拱飞角。 ...

• 西门街古建筑群

Ⅲ-456.西门街古建筑群.明.云南省剑川县.古建筑..第六批西门街古建筑群 位于剑川县金华镇西门街,包含七曲巷四合天井的何宅,五马坊明代古建张宅、赵薄藩故居光禄第、原古谯楼下明建武将军府第鲁宅、昭忠祠、何可及故居、张勉宅院、王英家宅、何桂枝宅院、段学颜宅院、陈家大院、张时宜家宅及赵将军宅院。各院落历史格局原貌保存完好,平面布置紧凑,功能 ...

• 朝阳楼

Ⅲ-455.朝阳楼.明.云南省建水县.古建筑..第六批朝阳楼 位于建水县临安路,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当时建水城的东城门楼。楼有三层,五开间,三进间,回廊周通,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在顶层檐下,东面悬有清代书家“雄镇东南”几个大字。西面悬摹唐朝书法家草圣张旭“飞霞流云”狂草榜书。2006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保山玉皇阁

Ⅲ-454.保山玉皇阁.明.云南省保山市.古建筑..第六批保山玉皇阁位于隆阳区太保山的山腰,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一座明代汉族风格的古建筑,为3层重檐斗拱建筑,由36根高大的圆柱支撑,顶部全是梁架半拱,渐次往上收拢成八卦形,至屋顶为太极图。屋顶系金黄琉璃瓦铺就,外观飞檐翅角,看上去端庄大方,气势雄伟。2006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龙华寺

Ⅲ-453.龙华寺.明至清.云南省姚安县.古建筑..第六批龙华寺    明至清 姚安县光禄镇西山麓,始建于后唐天祐年间,蒙诏世隆时期,康熙五十七年(1717年)火毁,土司高映厚及住持和尚寂空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火毁再建。两次火毁都未涉及大悲殿(圆通楼)及后轩,仍为明代建筑。砖雕遍布建筑的各个部位,为省内其他的建筑所罕见。大殿采用硬山顶 ...

• 黑龙潭古建筑群

Ⅲ-452.黑龙潭古建筑群.明至清.云南省丽江市.古建筑..第六批 黑龙潭古建筑群 位于古城区黑龙潭公园,包括文明坊、一文亭、解脱林、光碧楼、古戏台、锁翠桥、龙神祠、得月楼、五凤楼。五凤楼(又名法云阁),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高20米,为三叠八角飞檐楼阁,共有20个啄天飞檐,从各个角度看,都见五个飞角,就像五只欲飞的凤凰,故名"五凤楼"。 ...

• 真庆观古建筑群

Ⅲ-451.真庆观古建筑群.明至清.云南省昆明市.古建筑..第六批 真庆观古建筑群 位于昆明市白塔路与拓东路交叉路口,年代明至清,明永乐初年,道教长春派创始人,谪滇“高道”刘渊然(1351年~1432年)即居此观阐道。宣德四年(1429年),黔国公沐晟兄弟出资,刘渊然的高徒蒋日和主持扩建。洪熙元年(1425年),真武阁改名真庆观。现存真庆观由真庆观、都 ...

• 州城文庙和武庙

Ⅲ-450.州城文庙和武庙.明至清.云南省宾川县.古建筑..第六批 州城文庙和武庙 位于宾川县州城镇,文庙坐东向西,面对笔架山,为一进四院,由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后宫(又称崇圣祠)及南北两院、名宦乡祠等建筑呈梯形建造构成。现存的照壁、棂星门、乡贤祠、中堂、大殿等大部分建筑仍保存完好。与文庙相对而建的是武庙,供奉的是我国历史上象 ...

• 安宁文庙

Ⅲ-449.安宁文庙.元至明.云南省安宁市.古建筑..第六批 安宁文庙位于安宁市连然街,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曾有文明坊、照壁、泮池等7进6院共22座建筑物。现仅存大成殿和崇圣祠两处主体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大成殿气势恢弘。大成殿一侧的碑林里,12块高近两米的砂岩石碑上镌刻着元、明、清时期安宁经济社会、人文教育方面的发展历程。200 ...

• 宝山石头城

Ⅲ-448.宝山石头城.元.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建筑..第六批 宝山石头城 位于玉龙县宝山乡宝山村,金沙江峡谷中,因百余户人家聚居在一座独立的蘑菇状巨石之上而得名。丽江纳西族居民辟岩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随势打成,古朴自然,奇绝无穷,三面皆是悬崖绝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仅有南北两座石门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险之城。公元1253年 ...

• 指林寺大殿

Ⅲ-447.指林寺大殿.元至清.云南省建水县.古建筑..第六批指林寺大殿位于建水县临安镇文庙社区临安路西段,始建于元代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明永乐年间扩建,坐南朝北,分布面积530平方米。现存正殿、牌坊。正殿为五开间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屋架,回廊式建筑,面阔23米,进深21米,全殿由32根巨柱支撑。斗拱硕大,檐角飞翘,为我省年代较早的古建筑之一。殿 ...

• 秀山古建筑群

Ⅲ-446.秀山古建筑群.元至民国.云南省通海县.古建筑..第六批 秀山古建筑群 位于通海县城南,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现尚存八大古建筑群,共计63个单体建筑,被誉为“云南省古建筑博物馆”,主要包括:涌金寺、清凉台、玉皇阁、普光寺、三元宫、土主庙(田勾町王庙)、万寺宫和白龙寺。秀山仰亭,楚图南手书“秀山”石碑一通,上有通海人祁山手书“仰 ...

• 曹溪寺

Ⅲ-445.曹溪寺.明至清.云南省安宁市.古建筑..第六批曹溪寺位于安宁市温泉镇龙溪路,年代明至清,始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宝华阁位于中轴线上天王殿与观音殿间,占地面积180平方米,殿宇雄伟,具有宋元特征的古建筑风格。殿中供有宋代大型木雕“华严三圣”像,并有“曹溪映月”奇观,誉称“天涵宝月”。在建筑技法上融合了官式及地方做法,建筑形式独特 ...

• 文昌阁和甲秀楼

Ⅲ-439.文昌阁和甲秀楼.明.贵州省贵阳市.古建筑..第六批

• 资中文庙和武庙

Ⅲ-428.资中文庙和武庙.清.四川省资中县.古建筑..第六批武庙,又称关帝庙,是古代供祀三国时关羽的庙宇,位于风景秀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重龙山脚下。资中武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同治时先后三次修葺,建筑布局与文庙相似。武庙占地面积3731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608.8平方米,由外月池、照壁、七星门(以上毁)朝贡殿、关圣殿、偏殿武星殿(启圣宫 ...

• 庞统祠墓

Ⅲ-424.庞统祠墓.清.四川省罗江县.古建筑..第六批【北关楼】白马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边沿鹿头山上。公元907年,朱全忠篡唐,同年九月,王建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蜀政权,后移鹿头关于绵江西岸的绵水镇(今黄许镇),亦称“绵水鹿头关”,并将此关改名为白马关。白马关内的庞统祠墓是安葬和祭祀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庞统的地方,是四川修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三 ...

• 波日桥

Ⅲ-423.波日桥.清.四川省新龙县.古建筑..第六批波日桥堪称桥梁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康巴第一桥”,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乐安乡境内,横跨雅砻江,气势雄伟、壮观。波日桥始建于清朝,由杰出的藏族建筑大师唐通吉布承担设计,他指挥工人在峡谷深涧、江水湍急的雅砻江上风餐露宿几个月才完成。从侧面看,波日桥有着粗犷的圆弧桥墩,整齐美观的桥台,木 ...

• 望江楼古建筑群

Ⅲ-420.望江楼古建筑群.清.四川省成都市.古建筑..第六批【崇丽阁】它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因其临江而建,所以民间称其为望江楼,该楼修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取晋代大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中“崇丽”二字,以称赞望江楼宏伟美丽。全楼总高27.9米,为全木穿榫结构,朱柱彩绘,碧瓦黄脊,翼角凌空,鎏金宝顶,屹 ...

• 松格嘛呢石经城和巴格嘛呢石经墙

Ⅲ-418.松格嘛呢石经城和巴格嘛呢石经墙.明至清.四川省石渠县.古建筑..第六批

• 犍为文庙

Ⅲ-417.犍为文庙.明至清.四川省犍为县.古建筑..第六批犍为文庙位于乐山市犍为县城区玉津镇南街,现存建筑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历经明清两朝近六百年修缮扩建而成。犍为文庙占地2.4万平方米,坐北向南,对称布局,以山东曲阜孔庙为典范,合于礼,规乎制。在南北贯通长200米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布:万仞宫墙、灵星门、泮池、大成门、拜台、大成殿、启圣 ...

• 宝梵寺

Ⅲ-416.宝梵寺.明至清.四川省蓬溪县.古建筑..第六批宝梵寺,位于四川省蓬溪县宝梵镇宝梵村境内,始建于北宋,称罗汉院。宋英宗赵曙赐名,义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明景泰元年重建。建筑面积为1852平方米,大雄殿气宇轩昂,蔚为壮观,建国后古建筑学者赞其"设计精细,结构严谨,形式美观,基础牢固",誉为明代中期建筑的佳作。宝梵寺,大雄宝殿内 ...

• 开善寺正殿

Ⅲ-415.开善寺正殿.明.四川省荥经县.古建筑..第六批   介绍:开善寺大殿于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善寺正殿建成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为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开善寺原是瓦屋山佛教圣地的第一寺院,“开善”二字是取其现功进山朝佛的香客从此静心归佛,开始行善之意。开善寺坐西南朝东北,背依小平山 ...

• 醴峰观

Ⅲ-412.醴峰观.元至民国.四川省南部县.古建筑..第六批 位于南部县大坪镇金星村,又名李封观,建于元代。醴峰观所处皇后山梁有古井数口,井泉甘洌,素有醴峰之称,观因峰名;古井被西晋末年大成国皇帝李雄所封,观建于封井之上,故又名李封观。醴峰观为单体斗拱建筑,坐北朝南,现仅存正殿,占地面积133平方米,单檐歇山式顶,抬梁房架,梁上题有:“大元 ...

• 眉山报恩寺

Ⅲ-411.眉山报恩寺.元至清.四川省眉山市.古建筑..第六批 眉山报恩寺,位于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高丰村3组,始建于唐,元泰定四年(1327)重修,清乾隆年间整修,大殿做法古朴、简洁,保留了宋元时期建筑风格,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大叉手逗脊,构件做工精细,梁枋线条流畅,梁架上多施童柱、驼峰等,雕刻精美,斗拱极具特色,构造精巧,造 ...

• 淮口瑞光塔

Ⅲ-404.淮口瑞光塔.宋.四川省金堂县.古建筑..第六批瑞光塔位于金堂县淮口镇郊。始建于东晋,已有1600多年历史,南宋曾进行过培修,仿木楼阁式,通高33米,素砖建造,黄泥、白灰浆砌。塔有2层塔基,素面须弥座,塔身方形13层。底层6.8米见方,四角有半圆砖柱,各层渐次收缩,直至塔顶。底层四方开门。门下设阶梯式踏道7级,每层均为四楹三开间。底层有斗模 ...

• 无量宝塔

Ⅲ-402.无量宝塔.宋.四川省南充市.古建筑..第六批 势若文笔镇狂澜无量宝塔无量宝塔全景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拍摄的白塔塔身东南面十层建隆万寺塔匾白塔一层塔心室藻井无量宝塔,俗称白塔,建于北宋建隆年间(960年—963年),无量宝塔是四川境内最早的砖塔之一,无量宝塔建成以来,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漂淋和多次地震,至今只有五十七分倾斜,这说明古代 ...

• 彭州佛塔

Ⅲ-401.彭州佛塔.宋.四川省彭州市.古建筑..第六批彭州有一个巨大的佛塔群,多数隐立于深山密林之中。其中云居院塔、正觉寺塔、镇国寺塔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塔都因寺得名,在历经千年风霜和人为破坏之后,寺庙已经不在,只剩这些幸存的塔子,长满荒草的塔身仍然庄严屹立,默默地代言着北宋时期辉煌的建筑艺术和彭州那段兴盛的历史。彭州 ...

• 武当山建筑群

Ⅲ-369.武当山建筑群.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古建筑..第六批

• 洛阳山陕会馆

Ⅲ-354.洛阳山陕会馆.清.河南省洛阳市.古建筑..第六批 洛阳山陕会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九都东路,馆址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五千平方米,始建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会馆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前密后疏,建筑错落有致,由仪门、琉璃照壁、山门、舞楼、拜殿、正殿等建筑组成。作为豫西地区为数不多的保存 ...

• 祖师庙

Ⅲ-353.祖师庙.明.河南省洛阳市.古建筑..第六批

• 悟颖塔

Ⅲ-350.悟颖塔.明.河南省汝南县.古建筑..第六批

• 仓房香严寺

Ⅲ-349.仓房香严寺.明.河南省淅川县.古建筑..第六批

• 望京楼

Ⅲ-348.望京楼.明.河南省卫辉市.古建筑..第六批

• 许昌文峰塔

Ⅲ-347.许昌文峰塔.明.河南省许昌市.古建筑..第六批

• 阳台宫

Ⅲ-346.阳台宫.明至清.河南省济源市.古建筑..第六批

• 千佛阁

Ⅲ-345.千佛阁.明至清.河南省武陟县.古建筑..第六批

• 白云寺

Ⅲ-343.白云寺.明至清.河南省辉县市.古建筑..第六批 白云寺位于辉县市薄壁镇白云寺村北部。肇建于唐,原名“白茅寺”,五代末年旧址重建,又称“梦觉寺”。元至元二十年(1283)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修并改名“白云寺”,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元代石塔白云寺为千年古刹,佛事活动曾数度兴盛至极,从而留下佛塔座座,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塔林景观。 ...

• 关林

Ⅲ-342.关林.明至清.河南省洛阳市.古建筑..第六批 关林,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 ...

• 洛阳周公庙

Ⅲ-341.洛阳周公庙.明至清.河南省洛阳市.古建筑..第六批

• 叶县县衙

Ⅲ-340.叶县县衙.明至清.河南省叶县.古建筑..第六批

• 百家岩寺塔

Ⅲ-338.百家岩寺塔.金.河南省修武县.古建筑..第六批

• 崇法寺塔

Ⅲ-336.崇法寺塔.宋.河南省永城市.古建筑..第六批在河南、山东、安徽交界的咽喉地带,有一座城市名为永城。在这里,佛法曾十分兴盛,留下众多著名的佛教建筑,其中,在老城区东北角就有一座佛塔,号崇法寺塔,历经千年,仍驻世间。据说,隋唐时,这里已经有一座寺院,名为崇法寺;到了北宋时,为了弘扬佛法,寺僧们大兴土木,从1093年开始兴建地宫,到109 ...

• 宝严寺塔

宝严寺塔.宋.河南省西平县.古建筑..第六批

• 胜果寺塔

Ⅲ-334.胜果寺塔.宋.河南省修武县.古建筑..第六批

• 两程故里

Ⅲ-330.两程故里.宋至明.河南省嵩县.古建筑..第六批

• 尉氏兴国寺塔

Ⅲ-329.尉氏兴国寺塔.宋至明.河南省尉氏县.古建筑..第六批据悉,兴国寺塔兴建于宋代,取宋太宗"太平兴国"年号为名,原本这里也有一座"兴国寺",只不过后来毁于战火,只有这座佛塔保存至今。兴国寺塔是一座砖塔,塔身内外均用青砖砌筑,砖与砖之间衔咬,塔体结实稳固。从塔身基座往上,第一层最高最阔,然后依次递减,到了第八层有一个宝瓶式铜刹 ...

• 乾明寺塔

乾明寺塔.宋.河南省鄢陵县.古建筑..第六批

• 阎庄圣寿寺塔

Ⅲ-326.阎庄圣寿寺塔.宋.河南省睢县.古建筑..第六批佛教东传,先至河南,后到全国。在佛教进入中土的1000多年中,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佛教建筑,佛塔最为常见。而河南共有古代佛塔530多座,占中国佛塔数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既有声名远播的开封铁塔,也有许多珍贵的佛塔却鲜有人知。在商丘睢县后台乡阎庄村,有一座通高22米的圣寿寺塔,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风 ...

• 法行寺塔

Ⅲ-324.法行寺塔.唐至宋.河南省汝州市.古建筑..第六批

• 泰山古建筑群

Ⅲ-319.泰山古建筑群.明至清.山东省泰安市.古建筑..第六批

• 建瓯东岳庙

Ⅲ-303.建瓯东岳庙.清.福建省建瓯市.古建筑..第六批 建瓯东岳庙,又称东岳行宫,位于福建省建瓯市建安街道东门村城东郊,始建于晋,重建于明,现在建筑为清代。建瓯东岳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587.6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金刚殿、阎罗殿、勾栏、圣帝殿、大奶殿和两侧厢房。大殿主梁仍有“嘉庆十九年(1814年)建”墨书。现存建筑群,古朴宏大、工艺精 ...

• 妈祖庙

Ⅲ-300.妈祖庙.清.福建省莆田市.古建筑..第六批 妈祖庙,即“湄洲妈祖祖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妈祖文化的起源地。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妈祖庙建筑群以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的主庙道,从山门、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 ...

• 闽东北廊桥

Ⅲ-296.闽东北廊桥.清.福建省屏南县、寿宁县、柘荣县、古田县、武夷山市.古建筑..第六批

• 西陂天后宫

Ⅲ-289.西陂天后宫.明至清.福建省永定县.古建筑..第六批

• 泉州港古建筑

Ⅲ-283.泉州港古建筑.宋至元.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古建筑..第六批

• 镇海堤

Ⅲ-281.镇海堤.唐至清.福建省莆田市.古建筑..第六批 镇海堤,原名东甲堤,位于荔城区黄石镇境内,蜿蜒横卧在兴化湾南岸木兰溪入海口,全长6公里。镇海堤以抵御海潮,围垦埭田,造福于民存世,黄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镇69个村共25万人口,22.5万亩田地受益。可谓历经沧桑,迄今已有1200多年。它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 ...

• 天童寺

Ⅲ-257.天童寺.明至清.浙江省宁波市.古建筑..第六批 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25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佛教禅宗五大名山之一,号称“东南佛国”。全寺占地面积7.6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8万余平方米。有殿、堂、楼、阁、轩、寮、居30余个计999间。寺院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太白山下,“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东、西、北三 ...

• 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

Ⅲ-250.白云庄和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明至民国.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奉化市.古建筑..第六批浙东学派史迹(白云庄及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白云庄白云庄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白云公园内,始建于明代。它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庄园,因其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人称白云先生,卒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