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将于5月中旬在厦门开馆
新华社讯记者5日从故宫博物院获悉,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将于5月13日在厦门鼓浪屿落成开馆,这也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设立主题分馆。 据介绍,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80平方米。开馆首展——“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览”将展出藏品219件(套),文物种类涵盖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珐琅器等多种类别,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 ...
新华社讯记者5日从故宫博物院获悉,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将于5月13日在厦门鼓浪屿落成开馆,这也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设立主题分馆。 据介绍,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80平方米。开馆首展——“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览”将展出藏品219件(套),文物种类涵盖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珐琅器等多种类别,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 ...
中国文物报讯让观众动手拼出“镇馆之宝”、制作动漫进行考古科普……一个个灵动的创意让以往面孔严肃的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变身观众的知心伙伴,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着近年来各级博物馆引进新的文化理念,运用高科技等手段创新博物馆传播方式的丰硕成果。 巧用“斜坡效应” 培养忠实“粉丝” 拼出“镇馆之宝”、上手修复文物……浙江省博物馆至今已免费开放13年,今年又启动首届“观众节”。 “博物馆免票不是一免 ...
中国文物报讯6月2日,《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正式出版发行仪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以及该书部分编写人员出席发行仪式。 《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编著,故宫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的一批北京城中 ...
人民网讯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迎接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景区纷纷推出了多项独具当地特色的活动,景区免费游览、各式展演展览、文化晚会……一时间,遗产这个概念以一种近似狂欢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不过业内专家表示,“遗产日”只有一天,它的出现,更多扮演的应该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而不仅仅是一场各 ...
新华社讯长城伫立在我国已有数千年,这古老的城墙跨越了15个省级行政区域,随着群山万壑延绵起伏,犹如一条横卧的巨龙,记录了历史中无数的刀光剑影和厮杀声,也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由于长城体量大,保护管理难度也很大。在此,怎样保护这条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巨龙,也成为一个难题。 今年是长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30年、也是国家实施长城保护工程逾十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日前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等联合 ...
6月12日,观众在成都博物馆观展。 新华社讯2017年6月11日,“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为中国观众带来数百件见证了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历史的“彼得夏宫”文物。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8月27日,期间免费对公众开放。
拍摄现场 扬州晚报讯2013年,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被认定为隋炀帝墓的消息,引起了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摄制组来到扬州聚焦隋炀帝墓,拍摄并播出了纪录片《隋炀帝墓:争论与真相》。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成果也同样受到该栏目的关注,昨天,《探索·发现》摄制组就开始在扬州拍摄,聚焦萧后冠保护。据编导透露,纪录片《皇后凤冠复生记》有望本月底播出。 《探索·发现》摄制组再来扬 聚焦萧后冠 ...
浙江在线讯“长桥塔影、湖滨水乐、钱塘追月、日月同辉……”刚出炉的杭州“夜十景”让大家领略了杭州夜晚的美丽;但你一定不知道,南宋时期的杭州人,在没有绚烂灯光与恢弘建筑交相辉映的夜晚,也有个看夜景的好去处! 6月20日,记者与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一同爬上了南高峰,准备为大家揭开杭州又一考古新发现——南高峰塔的面纱。 南高峰在西湖南山满觉陇村北、毗邻烟霞三洞,与北高峰一起合称“双峰插云 ...
南京博物院讯2017年6月9日,南京博物院“帝国盛世——沙俄与大清的黄金时代”特展在特展馆揭开帷幕,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江苏省文化厅厅长 徐耀新、罗斯联邦国立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雅诺夫斯基、山西博物院院长石金鸣、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小群、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以及来自文化系统、海关、公安、消防、禄口机场和媒体界的嘉宾共同出席 ...
6月23日,观众在文物展上参观。 文物展上展出的“三彩印珍珠地贴兽面纹凤首壶”。 文物展上展出的“金树”。 新华社讯 (记者 刘潇)6月22日起,“瞻礼大唐——‘一带一路’背后的器用”文物展在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展出,展品选取了反映唐代人社会与生产生活的金银器、铜器、玉器、瓷器陶器等各种材质的文物共90件(组)。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22日。
图为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进行发掘工作。 中国新闻网讯2002年,位于河南新郑的郑国贵族墓地考古发现了春秋时期郑国墓葬3000多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 郑国车马坑景区负责人介绍,其中的郑公大墓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郑国墓葬中最大的贵族墓葬,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所有郑国墓葬中发现的第一例有墓道的墓葬,此墓主人系春秋晚期的郑国国君。 ...
南方日报讯记者从“南海I号”博物馆(又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获悉,由于馆内正在实施的申遗保护展示工程仍在进行,原计划今年6月30日工程完工并开馆迎客,现经阳江市政府同意,闭馆时间延长至8月15日。这意味着,下月中旬“南海I号”博物馆将完成申遗改造工程,以全新面貌迎客。 根据改造方案,申遗保护展示工程包括:博物馆入口大厅以南宋风格的“港口码头”为主题元素实施改造;考古挖掘工作区以“海洋世界”为 ...
2017年6月30日,海内外游客在敦煌莫高窟观光游览,体验敦煌文化艺术。 人民网讯进入火热的七月,敦煌旅游持续升温,被誉为沙漠中美术馆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也突破了每日限额发售6000张接待量。敦煌莫高窟从7月1日起启动应急参观模式,7月单日启动,8月双日启动。应急日莫高窟将最多发售应急参观门票12000张,参观内容为莫高窟窟区实地参观(4个实体洞窟及博物馆群),应急参观门票价格为100元/人,提前一天售票 ...
鼓浪屿:“海上花园”,步步皆是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色的山梁,美丽的少女 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华沙消息: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当地时间2日在波兰开幕,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分别申请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消息称,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34处申遗项目,包括7处自然遗产项目、26处文化遗产项目和1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项目。 中国青海省的可可西里和福建省的鼓浪屿在列,分别申请自然 ...
Bridges physically and symbolically connect places, communities and cultures; they remind us of divisi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providing the means for unification. This conference seeks to explore heritage of bridges –not only as remarkable physical stru
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文物修复的过程一定令你印象深刻,而将于18日开幕的新疆文物修复成果展中,文物修复工作室也将让你直观了解文物修复保护过程。7月3日,在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中心,泥塑壁画修复工作室工作人员姚敏正在对一件彩绘泥塑骑马侍女俑进行表面除尘。 (记者蒋晓摄) 作为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社会活动之一的《指尖炫舞 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修复成果展》正在有序筹备,7月18日将在 ...
会议名称:跨文化遗产保护(Preserving Transcultural Heritage:Your Way or My way?)时间:2017年7月5-8日地点:葡萄牙,里斯本主办方:葡萄牙ICOMOS、里斯本大学论文截止日期:2016年8月31日信息来源:https://congressartis.wordpress.com/papers/
中国史前与先秦时期人类生活方式研讨会Symposium of Lifewayin Prehistoric and Early China会议日程会议时间:2017年7月4日至6日会议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学院咖啡吧会议主办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会议协办方:浦江博物馆(文章来源:浙大文博)
考古学家正在土耳其内夫谢希尔进行挖掘工作,这些庞大的隧道网络和地下室位于一座拜占庭时期的城堡之下。 摄影:MURAT KAYA,阿纳多卢通讯社/盖蒂图片社撰文:Jennifer Pinkowski 面对入侵者,卡帕多西亚人早就知道该藏身何处:地下城。他们从凝灰岩,即一种柔软的火山灰岩石中,凿出了250个地下庇护所。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房屋建筑工程竟揭开了卡帕多西亚地区的一处避难所,而且很有可能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这里位于土 ...
撰文:Sarah Gibbens 这座古墓位于闻名世界的帝王谷附近。一组埃及考古学家首次进入后就获得了“重大发现”。 在这座拥有3500年历史的古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木乃伊,10个木棺以及1,000件墓葬雕塑。这座古墓修建于埃及第十八王朝,考古学家认为它属于古埃及地方官、贵族阶级成员乌瑟哈特(Userhat)。 埃及国家古物部在对古墓进行发掘时获得了这些文物,而这也是人们首次探索这座古墓。 埃及国家古物部部长Khaled ...
“身穿白大褂,手握手术刀、镊子、棉签时,好似医生;在工地现场勘测、分析检测、药剂封护时,又像在做实验的化学分析师;拿起画笔,调色绘画时,又是美术师;淘沙、抹灰、和泥,配比材料时,又成了泥瓦匠……”河南古代壁画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保护中心主任、壁画修复师杨蕊这样形容她的工作。 技艺无捷径,一路有艰辛 在许多人眼中,壁画修复工作是非常神奇而美好的。但事实上,壁画修复过程十分严苛、繁杂和精 ...
作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章来源: 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系组织召开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遗产国际专家工作会”。受主办方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理事陆琼、清华大学教授吕舟、中山大学副教授朱铁权等专家学者参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研究员燕海鸣代表柴晓明院长及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组参加了会议。 会上,专家就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时空框架 ...
20天的科考今天接近尾声,专家学者汇聚新疆库尔勒对”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科考进行了研讨。本次科考队于6月2日从库尔勒市出发,途径小山道、阿拉沟古道、狼塔古道、巩乃斯古道、石林道、大裕勒都斯草原古道、阳霞古道等,发现了西外里古城遗址、博格达沟沟口遗址(包热聚落遗址)、哈勒尕特拜尔其尔遗址、察汗乌苏沟口哨卡遗址、阿木尔滴水墓、巴音塔拉胡须墓、伙什托里盖墓地、“方城”遗址、那热得郭勒 ...
6月10日是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湖北神农架启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召开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并在会上完成了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授牌。澎湃新闻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今年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在波兰召开,可可西里和鼓浪屿有望纳入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最具突出价值的自然区域和文化遗存,也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和文 ...
2017年5月6日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成立大会”音乐展演活动继续进行。本场音乐会“从声音中寻觅历史——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伊朗五国传统音乐专场”中,五个国家的专业演员们身负文化交流的重任,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安平教授的主持下,向观众们热情展演了他们国家的传统音乐精华。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布哈拉丰富的音乐文化包括古典和民间音乐,其中有两个不 ...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7月2日,CHCC的世界遗产大会观察团即将前往克拉科夫,第5次参加世界遗产大会。在大会期间,我们将陆续推出精心策划的“现场直击”系列报道,第一时间帮各位梳理遗产大会的内容和精华,更深地感悟世界遗产的魅力。图/CHCC团队编写的《世界遗产观察报告》提前看看“清源”准备的内容吧~7月4日 世界遗产大会开幕7月6日 世界遗产保护状况综述7月7-9日 中国申报项目(可可西里、鼓浪屿)介绍7月10日 201 ...
为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6月27日,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俊民,咸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宏兵,市文广新局局长郭群星,市文明办副主任李元军,市政府办副调研员李瑞秦出席了开馆仪式。开馆仪式由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杜俊霞主持。市文物旅游局机关全体成员,局属各单位领导,咸阳博物院全体成员,志愿者、学生、市民代表约150人参加了活动。 咸阳古渡 ...
SHAPE \* MERGEFORMAT 十六国北朝佛教研究生论坛 来自海内外18所大学的青年教师、博士后、博士及硕士,共28位学员,2017年6月底聚集北京大学,参加由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北大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十六国北朝佛教与民族”研究生暑期学校。该项目属于2017年度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现定于2017年6月30日下午,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该暑期学校的研究生论坛,欢迎有 ...
记者从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了解到,备受各界关注的第七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将于6月20日在临夏州永靖县盛大开幕。届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相关省份旅游行业人士将汇聚一堂,在客源互送、线路共建、目的地共推等方面加强横向合作,进一步提升丝绸之路旅游甘肃黄金带的品牌影响力,向全世界展示“绚丽甘肃、人文甘肃、养生甘肃、如意甘肃”四大主题旅游品牌形象,展示“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 ...
陈列在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千年干尸(6月13日摄)。近日,在柴达木盆地西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镇,考古人员发现一具距今1700年左右的干尸,保存十分完好。据专家介绍,该干尸出土的地点位于古丝绸之路青海道上,是青藏高原上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一具干尸。新华社记者 吕雪莉 摄陈列在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千年干尸(6月13日摄)。
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座规模宏大的古祭坛重现天日。这座祭坛保存完整,曾被用来祭拜太阳。考古学家分析,这座祭坛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是当地人崇拜天空和太阳的证明。祭坛位于古丝绸之路沿天山向南的重要通道上,其建造方式与古代中原王朝的祭天场所有很多相似之处。考古学家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祭坛,对中原地区的历史有更多了解。撰文:Sarah Gibbens 在中国西北部的偏远之地,一座新发掘的3000年前的太阳祭坛为我 ...
导语:尼姆鲁德(Nimrud)曾是新亚述帝国(neo-Assyrian Empire)的首都,但数千年来的战乱令其日渐凋敝。阿加莎•克里斯蒂正在拍摄一件精美的象牙雕刻古物,像这样的古物在尼姆鲁德发现了数千件。它们大多来自地中海沿岸的城市,主要用于装饰,其中既有战利品,也有贡品。摄影:BETTMANN ARCHIVE/GETTY IMAGES撰文: A. R. Williams 尼姆鲁德位于伊拉克北部,英国考古学家马克思•马洛温在调查当地一处新亚述时期的 ...
中国网南充6月30日讯(王波)近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阿尔弗雷多·孔蒂一行来到阆中,就阆中蜀道申遗工作进行了考察。 考察过程中,阿尔弗雷多·孔蒂一行先后来到该市华光楼、水码头客栈、胡家院、贡院以及张飞庙等处,对各处古迹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貌保护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对古迹、遗址的科学规划与日常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悉,蜀道是历史上出蜀入关的重要交通道路。而阆中是古蜀道上重要 ...
近日,乌审旗旗委邀请中国经济信息社专家前来乌审旗就萨拉乌苏遗址申遗工作进行前期调研和评估。专家组先后赴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萨拉乌苏“一河三园”展览馆及牧民考古向导范金山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与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就萨拉乌苏遗址申遗工作前期评估、程序步骤、专家组建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该旗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产业发展成果,同时表示萨拉乌苏遗址地质地貌独特、文 ...
作者:徐雪 刘玉桃来源:中新网兰州近日,敦煌画师李玉在家中临摹莫高窟壁画。 徐雪 摄 十五年前,初踏敦煌土地的李玉,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来莫高窟“圆梦”,洞窟里精美绝伦的绘画让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就再没有离开的念头。” 经历了十多年的拜师学艺、刻苦练习后,李玉如愿成为了专业的壁画临摹师。喜穿素衣、偏爱安静、不善用电子产品……这让她成了朋友们眼中的“老古董”,“壁画中的艺术文化气息会潜移默 ...
“长桥塔影、湖滨水乐、钱塘追月、日月同辉……”刚出炉的杭州“夜十景”让大家领略了杭州夜晚的美丽;但你一定不知道,南宋时期的杭州人,在没有绚烂灯光与恢弘建筑交相辉映的夜晚,也有个看夜景的好去处! 6月20日,记者与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一同爬上了南高峰,准备为大家揭开杭州又一考古新发现——南高峰塔的面纱。南高峰塔遗址 ...
李倕是谁?她的墓葬中出土过什么样的文物?出土后的文物又经历了怎样奇妙的故事? 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那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中,你应该能够找到答案。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2017年6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科技成果展”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堪称一次“丝绸之路
“确实没有一件文物上会写张献忠的名字,也不太可能会写。我们发现了一些金银容器,但也不能确认张献忠是否用过。但我们发现了张献忠册封妃嫔的金册,可以确定是张献忠的妃嫔用过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公众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领队刘志岩副研究员在复旦大学说。 “复旦文博讲堂·古代艺术与文化遗产系列讲座”第10场前不久邀请到刘志岩副研究员在复旦大学博物馆颖琴厅做了题为 ...
检查莫高窟第130窟壁画塑像保护工程 6月23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到甘肃省敦煌市、瓜州县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闫亚林参加调研,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等陪同调研。 宋新潮副局长一行深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石窟及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对文物保护管理、开放利用、安全、监测、保护维修项目实施等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重点对莫 ...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此前因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备受瞩目。这座秦汉时祭祀天地五帝的大型祭祀遗址究竟还蕴藏着多少秘密?6月25日,记者从血池遗址考古工地获悉,陕西省考古人员日前在这里首次发现了“畤”字陶文,这是迄今为止对“畤”文化遗存属性判断的最直接实证。 发现 残片上有“畤”字陶文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凤翔县文物旅游局等单位联合组队,于本月初启动了血池遗址 ...
6月19日,“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总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向本报记者透露,考古人员在新疆那热德发现一处太阳祭坛遗址,距今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 那热德遗址群位于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山间盆地北部、巴音布鲁克镇东北17公里的那热德沟口内的草滩中,地表有明显的丘状土堆、石围土墩、土石堆、石围标志,共计17座。2016年8月,在一次小规模的考古活动中,那热德遗址群中一座形制巨大的土墩 ...
甘肃省文物局 6月23日下午,第二期全国长城保护管理培训班在敦煌圆满结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做了“如何认识长城遗产”授课后出席结业仪式,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出席结业仪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闫亚林主持结业仪式。 此次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甘肃省文物局协办,敦煌研究院承办。培训班自6月19日开班,来自全国长城沿线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马黎6月22日到9月24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时装馆临展厅,可以看到丝绸之路上你很熟悉的几位大咖,钱报记者先把他们的名片推给你——秦始皇兵马俑。备注:我是彩色的;哈萨克斯坦萨尔马特女祭司(公元前6至前5世纪);新疆尉犁营盘M15男子。备注:我就是大名鼎鼎的营盘男尸,但这次来的是我身上的服饰;大唐公主李倕。备注: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五代孙女;敦煌莫高窟320窟里的飞天;……光看这几位,就觉得有 ...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敬泽昊来自西方的琉璃瓶,是唐代的奢侈品。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这是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用来赞美琉璃器的诗句。相对而言,烧制琉璃器的技术在古代中国发展比较滞后,所以当丝绸之路开通,出自西方的琉璃器便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成为备受中国人喜爱的“奢侈品”。国家主席在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专门提到了由 ...
“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 展览 暨学术报告会在中丝博开幕 2017-06-22 中国丝绸博物馆 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三周年之际,“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 展览暨学术报告会开幕式于6月22日上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银瀚厅隆重举行。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协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 ...
第八届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国际论坛The 8thInternational Forum of Spatially Integrate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7年6月,中国南京)(一号通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RSAC,http://www.rsac.org.cn/)、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https://cpgis.org/)主办,河海大学承办的“第八届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国际论坛”定于2017年6月下旬在南京举办,6月23日为会议论
纪璐考古汇图片来源:法新社/卡勒德•德苏基近日,埃及古物部宣布该国考古学家在明亚省(Minya) 沙漠墓穴中发现了17具古埃及木乃伊,堪称开罗以南地区“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古物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写道,在埃及中部明亚省图纳杰贝 (Touna-Gabal) 地区追寻古墓通风井踪迹后,考古学家在一系列墓穴巷道内发现了多具非王室木乃伊。古物部称,除这些木乃伊之外,他们还发现了一张金片、两张写着古埃及世俗体 (Demotic) 文 ...
一座神秘的土堆引起了2017丝绸之路天山古道巴音布鲁克路网实地综合考察队队员们的注意,最终的科考结果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个巨大的土堆竟然是有3000年左右历史的神秘祭坛。 土堆中间虽然已经坍塌,但站在周边的土堆上仍可以看出,这个中心土堆十分庞大,是个规规矩矩的圆形。外围还有一圈用石头填成的花样圈,平铺在地面。再向外,又是一个同心圆土堆,再向外,仍然是一个同心圆。同心圆外,还有一圈用石头单独围个小圆圈 ...
河北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遗迹,曾荣获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专家认定为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佛寺遗址之一,但它究竟是哪座皇家佛寺?一千多年的沧桑变迁使其成为一个谜。近日,多年的谜底揭开,经过考古专家多年研究,根据遗迹、遗物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确认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就是近1500年前北齐武成帝高湛建造的邺都首寺——大总持寺遗址。 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 ...
图为南高峰塔塔基遗址。杨曦摄 近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南高峰塔考古发掘最新成果。今年1月至6月,配合景观提升改造工程,该所进行保护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100平方米,发现南高峰塔塔基、道路、塔院(荣国寺)建筑基址等,并出土少量瓦当、滴水、塔砖等建筑构件。据出土遗迹、遗物特征判断,南高峰塔塔基、建筑基址为宋代遗迹。 南高峰、北高峰是杭州西子湖畔群山中最为有名的两座。不少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