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在中俄两国文化部的支持下,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合作推出的“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展于6月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 “2016汉传佛经传译国际学术研讨会”今日在莫高窟开幕

6月15日,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院和木鱼基金会联合主办,由察哈尔学会协办的“2016汉传佛经传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敦煌研究院正式启幕并举行了开幕仪式,研讨会于6月15日至18日在敦煌隆重举行。120余位国内外汉传佛学专家首次齐聚敦煌,针对在佛教国际化过程中,汉传佛典翻译成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的现状、译经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翻译后的佛典的使用和传播的方式,及未来走向等一系列议

• 推动丝路旅游创新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陕西省旅游局与省委党校特于“七一”前夕,在丝路起点西安联合举办了全省旅游行业“扎实开展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 筑梦 一带一路 丝路起点品牌”为主题的学习教育座谈研讨会

• 黔渝桂等地专家学者携手 探访古代西南丝绸之路

6月20日起,来自黔渝桂等地的专家学者携手对古代西南出海丝绸之路贵州段进行实地探访考察。

• 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监测 管理平台通过专家组验收

姑苏晚报报讯(记者 李婷)昨天下午,由苏州文物保护管理所委托第三方开发的“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管理平台”通过项目验收,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 探访魅力丝路古国乌兹别克斯坦 体味历史的厚重

来源: 人民网-旅游频道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刘佳)奇妙的古迹、大大小小的宣礼塔和清真寺,在乌兹别克斯坦漫步古城,徜徉在中亚文明里。

• 韩休墓《山水图》 首次亮相竟在盗墓贼优盘里

来源:西安日报社韩休墓《山水图》局部 (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张宇明 摄唐韩休墓《山水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很少人知道,《山水图》第一次被世人所知,竟然是公安机关在一个盗墓分子的优盘中发现。昨日上午,全国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研讨会在西安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提到这幅《山水图》时说:“这幅壁画如果离开韩休墓,连基本的断代都会成为学术疑点。”从盗墓分子手中抢回多幅珍贵壁画昨天,全国打 ...

• 陈粟裕:佛国梵像--于阗佛教图像的发现与研究

  2016年6月17日(周五)晚上7点,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文志论坛第51期暨“走进图书馆”系列讲座第33期“佛国梵像——于阗佛教图像的发现与研究”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活动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 ...

• 西域36古国,你都领略过吗?

朋友圈张口闭口的出疆出国,新疆就有36个古国,保证你连一半都没去过,何夸口出国?

• 张掖市召开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推进会议

召开全市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推进会,市文物局局长汪永虎主持会议并讲话,黑水国遗址、骆驼城遗址及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等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

• 联合国公布今年29项遗产申请 中国两项在列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宣布,今年共有29项遗产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其中包括申请自然遗产的中国湖北神农架和申请文化遗产的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

• 国家文物局ICCROM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开班

6月21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共同承办的“ICCROM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在颐和园正式开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ICCROM保护与项目部主管加米尼·维杰苏里亚(Gamini Wijesuriya),国家文物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来自国内外的全体学员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詹长法主持。    顾玉才代表 ...

• 海峡两岸丝路西域物种技术传播与文明对话学术研讨会开幕

来自海峡两岸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出席会议,发言。 杨东 摄来自海峡两岸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出席会议,发言

• 弘扬法显文化 传承丝路精神

6月22日-24日,“法显大师——一带一路的先行者”研讨会在五台山举办,中国佛教界代表与斯里兰卡佛教界代表团一行14人共同参加了研讨会。该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斯里兰卡佛教友好交流,巩固中斯佛教的传统法谊,纪念“海上丝绸之路”与中斯佛教友好先驱——法显大师,继而弘扬丝绸之路文化精髓,助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建设。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高僧大德、学者和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就“法显大师西行求法的历史事迹、精神品格、功 ...

• 商丘市召开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商丘段保护与展示工作推进会

2016年6月24日上午,商丘市政府召开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商丘段保护与展示工作推进会,会议听取了睢阳区政府、夏邑县政府发关于大运河商丘段两处世界文化遗址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

• 乌苏市开展天山深处文物调查工作

2016年6月14日-18日,乌苏市文物管理所人员借助跟随中央电视台《天山脚下》摄制组拍摄赛力克提牧场蒙古族、哈萨克族牧民转场纪录片的契机深入赛力克提牧场位于天山深处的夏牧场进行了野外文物调查工作。

• 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到乾陵文物管理处调研

6月21日中午13点左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的陪同下来乾陵就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进行实地调研。

• 新疆哈密地区烽燧维修保护工程(一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16年6月20日至22日,国家文物局委托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对新疆哈密地区烽燧维修保护工程(一期)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 “存量规划”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方法思考学术论坛

本文转自“旧城吃喝玩乐地图”微信公众号2016年6月15日,由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市规划委详规处和北京市规划院城市所协办的《“存量规划”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方法思考》论坛在北京规划委召开。会议由北京城科会名城学委会主任杜立群主持,北京名城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跃做开场白,来自北京、天津、武汉的业内专家分别结合自身实践进行专题报告,探讨各地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应的策略,并 ...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大会——旅游发展合作对接会成功举办

6月17日由新华社、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大会——旅游发展合作对接会在洛阳举行。

• 姚爱兴调研西夏陵申遗工作时强调:围绕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标,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6月20日,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率自治区文化厅和银川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实地调研西夏陵申遗工作。 姚爱兴先后来到西夏博物馆、综合管理中心建设和环境整治、文物本体保护现场调研,并召开调研汇报会,听取了文化厅、银川市关于西夏陵申遗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姚爱兴副主席充分肯定了申遗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西夏陵申遗是自治区重大文化工程,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各任务单位要排除外在 ...

• 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海拉尔召开

6月19至20日,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暨哈克文化人文历史纪录片开机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举行。

• 哈密:石人子沟遗址群泉儿沟遗址展开考古挖掘

  中新新疆网6月16日电(罗洁 左娟 杨文娟)位于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的石人子沟遗址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发现的东天山地区规模最大的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之一。在中央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支持下,石人子沟遗址群泉儿沟遗址展开考古挖掘。  泉儿沟遗址是距今3000多年 ...

• 丝路古城布哈拉与中国的千年之缘

  波依-卡扬广场全景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孙娟、岳文良布哈拉):公元前2世纪,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古代陆上通道开始出现。这条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古代商道以汉代古都长安为起点,一路向西延伸,穿越中亚腹地,通往欧洲。它不仅促进了沿线地区的发展,也促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千年古城布哈拉就是古代丝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见证了古老商道在历史上的繁华与衰落,经过2500多年历史的冲刷依然保持 ...

• “丝路国际论坛2016”在波兰首都华沙成功举行

6月20日,国家主席、波兰总统杜达在华沙共同出席丝路国际论坛暨中波地方与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发表题为《携手同心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

• 吉尔吉斯《丝路新观察》报记者感受新疆斋月生活

来源:中国新闻网6月2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国际大巴扎(市场),一位爱美的姑娘正在试戴一副耳环。 刘新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2日电 22日出版的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报登载了该报记者感受新疆斋月的文章。文章称,斋月里,乌鲁木齐的穆斯林民众平静祥和、自由自愿,让人想起自己的祖国。  文章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生活着2300余万人,其中穆斯林人口就超过1000万 ...

• 中乌两国携手保护丝路文物

  乔云飞(左一)向乌方工人讲解施工图  中乌双方讨论项目进展  中乌文物保护工作者合影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蒋习):22日主席在塔什干接见了在乌兹别克斯坦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中方工作者团队,其中就包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所所长、项目负责人乔云飞。“作为中国人,能参与修复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遗产的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作为一名工程师,能亲手把世界文化遗产修复好,不妄辛劳”,接受记者采访时,乔 ...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大会——丝路旅游发展合作对接会在洛阳举行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大会——丝路旅游发展合作对接会在洛阳举行,共同探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与发展。

• “数字技术与古文化遗址”——2016年文化遗产智慧化保护研讨会在湖南澧县圆满召开

2016年6月7日至8日,来自文物保护和古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博考古单位及企业代表共百余人汇聚澧县,在《数字技术与古文化遗址——2016年文化遗产智慧化保护研讨会》上积极建言。

• 雒树刚部长考察中国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

6月20日,正在乌兹别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的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专程赴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乌尔根奇市,考察中国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

• 北庭学研究院揭牌 “智援”新疆北庭文化发扬光大

北庭学研究院22日在北庭故城遗址所在地新疆吉木萨尔县揭牌。“北庭学”是以北庭故城遗址为基地和学术平台,用现代眼光和全新的学术视角,在过去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 ...

• 比什凯克举办第一届中亚和南高加索孔子学院国际论坛

比什凯克今日(6月20日)开启第一届中亚和南高加索孔子学院国际论坛。

• 走进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国考古人

北京时间昨天晚上,主席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在这座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国,他将会见一群中国考古人。三年前,习主席出访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两国签署联合宣言,愿进一步加强和拓宽科技、文化、人文领域的合作。此后,一批中乌联合的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应运而生。这也是中国考古人第一次走到中亚,扛起考古铲,重走丝绸路。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搞不清,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去寻找的游牧民族该如何读音。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

• 陕历博馆藏铜矛或源于中亚 4000多年前传入中国

陕历博收藏的的塞伊玛—图尔宾诺铜矛,对于研究早期东西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此矛形制特征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矛有明显的差异,国内发现稀少,却与俄罗斯阿尔泰地区的赛依玛—图尔宾诺铜矛相似。”在最新的一期《考古与文物》上,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贺达炘公布了对该馆收藏的一件铜矛的研究成果。他认为这把铜矛流入中国,可能与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东西方文明交流有关,其蕴含的学术价值需要学术界作进一步 ...

• 真实“九层妖塔”被盗墓者盗毁过半

《九层妖塔》是由盗墓小说《鬼吹灯》改编的一部电影,电影主要讲的是探险人员探秘九层妖塔的过程。于是有很多人好奇,精绝古国中真的有九层妖塔的存在吗?答案是存在的,那么在什么地方呢?小编来为大家揭晓答案。血渭一号大墓是青海古墓群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我国1996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座古墓的在当地藏族人之间流传着不吉 ...

• 发掘丝路千年史 共筑中乌交流新通道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 6月中下旬的撒马尔罕,错落的土黄色小房子和雄伟的青绿色琉璃尖顶在蓝天白云下交相呼应。这座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心脏”地带的中亚古城,既包含了突厥文化特色,又融合了波斯风情,还具有中国建筑格局。  撒马尔罕时下的室外温度已高达40摄氏度。在市郊,来自中国西北大学的考古专家王建新正带领团队发掘一处古代月氏人的大型墓葬。为保护墓葬,考古队在现场围起一座临时板房,房内记录和测量仪器完备, ...

• 学者科考队将探访罗布泊

6月21日,复旦-瑞南“一带一路”中心主任、复旦-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侯杨方,将率复旦大学、敦煌研究院联合考察队从甘肃省敦煌出发,开展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  此次考察为侯杨方所从事的精准复原丝绸之路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考察队将以重寻一段已经消失的丝绸之路为目标,从敦煌境内的玉门关一路西行,然后入阳关,围绕罗布泊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细节考察。  侯杨方介绍,罗布泊周边在汉代为重要的军 ...

• 谁是古丝路上的“维和”第一人

回顾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就有“维和”部队的存在了。成龙大哥的电影《天将雄师》,讲述了保护丝绸之路和平的故事。其实电影中的故事并非完全杜撰,是有历史的原型在其中。

• 中国博协管理专委会2016年年会在西安举办

6月20日上午,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专委会主办,上海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2016年年会暨换届大会在西安拉开帷幕。

• 文化复兴:古老的文化遗产对接最新现代数字传媒技术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等文化遗产,它们是助推民族文化复兴的宝贵资源,也是现代科技促成的重要事业和成就之一。  作为文化与文明的基因种子,多年来在对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发现、保护与认知的考古、文保以及博物馆展示传播等方面,不仅充分借助了现代科技的“显微镜”、“放大镜”作用,也大量运用了现代数字化记录、保存和传媒技术,从而使得文化遗产不断地走出历史的尘封,走出象牙之塔,走进现代 ...

• 探秘中亚古伊斯兰帝国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语:Oʻzbekiston Respublikasi,英语: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简称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

• 首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数据及信息安全研讨会召开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我国当前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为了研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大数据和信息安全如何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在大数据与信息安全研究的引领作用,6月1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数据及信息安全研讨会在新疆财经大学举办。 本届研讨会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数据、信息安全等国家重点关注领域为主题,围绕数据中心网络、云计算架构与安全、大数据营销与品牌的 ...

• 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旅游节今晚开幕

以“畅游绚丽甘肃,发展丝路旅游”为主题的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将于今晚8点在甘肃大剧院盛大开幕,本台卫视频道将直播旅游节开幕式盛况。

• 中塞举办“多瑙河和新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段雪莲):当地时间6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16 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多瑙河和新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 “2016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旅游十佳”榜单发布

20日,由国家旅游局和甘肃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在兰州开幕。2016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旅游十佳榜单发布

• 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将在6月20日开幕

 中国兰州网5月4日消息 5月3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视频动员大会上获悉,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将于6月20日至7月20日在兰州举行。副省长、组委会主任夏红民出席动 ...

• 文化点亮世界”系列活动之“丝路之光·人文精神”兰州专场论坛成功举办

文化点亮世界系列活动之“丝路之光·人文精神”兰州专场论坛在兰州新区成功举办。来自中法两国的艺术家、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艺术创作和文化发展

• 从汉唐雄风到时代强音公众教育中延伸丝路文明

在陕历博奔向未来数字空间展上,许多能够互动的展品吸引小学生们参与(资料图片)。

• 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在西安举行,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也同步上线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是人类交流时必不可少的基础保障。“语言服务”作为一个近几年才被广泛使用的名词,是在传统翻译行业基础上所建立起的新兴产业。

• 第三届“丝路国际论坛”年会6月20日—21日将在波兰华沙举行

本报记者 李慧莲  第三届“丝路国际论坛”年会6月20日—21日将在波兰华沙举行,正值主席访问波兰期间。作为该论坛最主要的发起方和主办方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会前接受了媒体采访。访谈不算长,不过透露出的信息内容丰富,值得关注。按记者个人的理解,在这篇访谈中,李伟在解读主席此次访问波兰的重要意义、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以来成就的同时,实际上也回答了人们关心的关于“丝路国际论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