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文物修复:古卷轴烧焦了也能看?

作为死海古卷出土以来最古老的希伯来卷轴,恩戈地卷轴(Ein Gedi Scroll)的秘密在科学家的努力下终于大白于天下。科学家通过对右侧原始的恩戈地卷轴进行扫描,得到了左侧经过修复的数字展开图。其尺寸可以参考图中的硬币。供图:SEALES ET AL. SCI. ADV. 2016; 2 : E1601247撰文:Michael Greshko  大约1500年前,大火肆虐着死海西岸的一个绿洲,世代相传了数百年的犹太社区毁于一旦。小镇犹太教会堂的藏经柜受损严重,其中的羊 ...

• 河中的邪神,4200岁

“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这个雕像是独一无二的,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类似遗存。”图片:帕维尔 · 哲门 弗拉迪米尔 · 博布罗夫专家说,在古老的西伯利亚雕像中,从来没见过这种”凶残和愤怒的独特表达”。渔夫尼古拉• 塔拉索夫,55岁,当他将渔网浸在都德河钓鲤鱼和鲫鱼时,他完成了具有纪念意义的 “捕获”,这条河就在他家附近的科麦罗沃州季苏尔。 没钓到鱼,却捕获到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石头——一个已经成为化石的雕像,也是他 ...

• 偷车贼引出公元2世纪石棺

DHA PhotoDHA照片Police teams looking to find a stolen truck in Bursa'sIznik district have discovered a sarcophagus at an olive grove, belonging tothe Late Antiquity period.警察在土耳其布尔萨的伊兹尼克区搜寻被盗卡车时,在一片橄榄林中意外发现一座属于古典时代晚期的石棺。According to reports, the incident to

• 古埃及木船首次发现金属部件

2016年8月31日,埃及考古学家默罕默德·瓦尔(Mohamed Anwar)在位于首都开罗南郊胡夫金字塔后方的修复实验室中,对来自法老胡夫第二艘太阳船的某些部件进行研究。(AA照片)考古学家周三表示,在吉萨金字塔附近一处发掘地点发现的一块木头首次表明古埃及人曾使用金属造船。考古学家在一艘船的部分组件中发现了环形和U形金属钩,这艘船与埋在大金字塔附近的胡夫“太阳船”于同年被发掘。王室陵墓旁的坑穴中埋藏着若干太阳船,它们 ...

• 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展

8 月23 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大同博物馆承办的“西京印迹——大同辽金文物展”,在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与京城观众见面了。西京,辽国都城,今山西大同。原为唐云州。辽太宗时,后晋石敬瑭割云州与辽国,升为节度使州,成为辽国重要军事重镇。重熙十三年(1044 年),升为西京,府名大同。其城仿照长安城的形制修建,方圆二十里,建有敌楼、栅橹。城门东为迎春门,南为朝阳门,西为定西门,北为拱极门。城北有 ...

• 木乃伊皮肤蛋白揭示古埃及人死亡之谜

一组国际研究人员近日在距今4200多年的埃及木乃伊的皮肤和肌肉组织样本中识别出上百种蛋白质,发现了一些疾病的迹象,很有可能正是这些疾病导致了他们的死亡。 发表于《自然科学会报》的文章称,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发现,从古代木乃伊组织分离出来的蛋白质透露出了炎症、免疫应答甚至可能是癌症的信号。 研究者从三具收藏在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的木乃伊身上采集了四种皮肤样本和一个肌肉活组织检查。 这些木乃伊可以追溯到第一中 ...

• 耶路撒冷锡安山发现罕见罗马金币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负责该项目的考古专家希蒙·吉布森,詹姆斯·泰伯和拉斐尔·刘易斯博士刚刚宣布,他们在考古现场发现了一枚罕见的金币,其上刻有罗马皇帝尼禄的头像。Shimon Gibson, James Tabor, and Rafael Lewis.“这枚金币十分特别,”吉布森说,“因为这是在耶路撒冷的科考过程中首次出土这种金币。”“通常我们只有在私人收藏中见到这种金币,因此对于这种金币的起源一直没有 ...

• 土耳其西北部土出于2,100岁的西布莉(安那托利亚女神)雕像

一个罕见的大约2100岁的西布莉(安纳托利亚女神)大理石雕像,被发掘出土于黑海沿岸的奥尔杜省西北部。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西布莉雕塑坐在她的宝座上,重达200公斤,高约110厘米。这座雕像也是第一个在原土耳其属地发现的大理石雕像。这个古代的艺术品是被一个由25个考古学家组成的团队在有着2300年历史的KurulKalesi发现,负责发掘工作的考古学系教授SüleymanYücelŞenyurt说:"我们不停地继续着工作。两天前发现了一个非同 ...

•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红红火火,可你知道丝路的源起吗?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红红火火,可你知道丝路的源起吗?斯文·赫定著述的《丝绸之路》一书,该书详细记述了其西域探险的经历及对中国边疆的研究与考察成果。 时间一如砂砾,将过去掩埋在深深的沙土之下,直到被某双眼睛发现,重新发掘出来。二十世纪初的某一时刻,沉睡在千年沙土之下的过去被惊醒了。如果它有一双眼睛,那么它会发现周遭的一切与它被埋藏的时候已经全然不同,那是在1700年前,但它的颜色仍然靓丽簇新。 ...

• 别样的世界——2016洪都拉斯科潘遗址发掘

 转眼之间,社科院考古所科潘考古队已在洪都拉斯科潘遗址发掘了两个年度。一片片绿色的森林,诉说着玛雅文明的辉煌,连接着城市的过去与未来。沉浸于这座废墟之中,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祥和静谧与盎然生机,体会来自遥远国度这别样世界的别样美。蝴蝶爱测量、认识我吗晒晒太阳四脚蛇我也要看看我也要学电脑作者:彭小军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 2016年丝绸之路昆仑道·河源道综合科考带队专家巫新华专访

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发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腾讯、网易等媒体参与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活动”即将于9月1日至10日在新疆开展。  科考团一行将登上古丝绸之路的制高点帕米尔高原,途径和探访叶尔羌河干流与支流全程、亚欧大陆最早的曲曼拜火教文化遗址、高僧法显和玄奘取行经的瓦罕走廊通道等地,深入梳理中华 ...

•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盛大开幕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  9月20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等5家单位主办,外交部等13家单位协办的备受瞩目的文化盛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主席发来的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致辞,甘肃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林铎主持。  ▲ ...

• “丝路于阗——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展览将于9月18日隆重开幕

首页展览资讯即将展出丝路于阗--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展览时间:2016.09.20-2016.11.20 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为了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的号召,突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作用,新疆博物馆将于9月20日推出“丝路于阗——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200余件精品文物,包括各类陶制、木制生活用品、钱币、纺织品、壁画、木简木牍、各类雕塑造像等,一件件珍贵文物,无不透露着细致的做工和精炼的手法,呈现出中西文化 ...

• 全国政协调研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座谈会现场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太华讲话省政协主席冯健身主持座谈会省政府副省长夏红民汇报甘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励小捷在座谈会上发言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出席座谈会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作专题汇报  9月9日至9月13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太华带领全国政协调研组来到甘肃省,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专题调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方立 ...

• 巴姆:丝绸之路上的古城

1975年拍摄的巴姆古城 供图/美联社 雨林    巴姆位于卢特沙漠的边缘,靠近伊朗与巴基斯坦边境。在那里有很多桉树,出门在外的澳大利亚人见了一定会勾起浓浓的思乡情绪。另外,成排的海枣树将这个城市衬托成沙漠中的一个绿洲。但是,真正使巴姆与众不同的是,它拥有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古城。城中的大多数建筑是在沙法维王朝时(1502年-1722年)建造的,但也有些建筑是在12世纪前建造的“绝品”。据称,这些古老建筑已在这次地震 ...

• 库车发现唐代砖道 青砖印有“质量二维码”

近日,库车县文物局接到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库车老城大巴扎建筑工地地面以下5米多深处挖出了青砖铺的路面,砖块同现在不一样,很可能是文物,库车县文物局介入,进行保护性清理。在现场,库车县文物局请来的专家正在对路面进行清理,青砖路距地表面约5.7米,清理出的砖路长达13米,宽约1米,路面砖的排列一横一纵很有规律,中间还有两个用砖铺成的圆形图案,砖表面看和其它砖没什么两样,每个砖的背面都有一个手掌纹图案,这在当地 ...

• 连日行走瓦罕走廊 专家质疑玄奘东归公认的明铁盖线路

车行进在前往明铁盖山谷的瓦罕走廊上 摄影:黎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探寻丝路密码•溯源中华文明 —— 2016丝绸之路综合科考队5日来到了中巴边境地带的明铁盖。一直以来,方方面面都认为玄奘西天取经后东归路线中经过了明铁盖,但科考队领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巫新华博士对此表示了质疑。科考队当日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出发,沿瓦罕走廊行走,先后在大唐将军高仙芝经行碑、玄奘经行碑和马可波罗经行碑停 ...

• 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 统万城的未解之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漫漫的毛乌素沙漠南部,至今仍然矗立着一座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的都城遗址,尽管历经1600多年沧桑,但雄奇的墩台角楼,残联的城垣“马面”(指城墙每隔一定距离突出的矩形墩台),以及2月28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最新发现的“虎落”(最初指篱笆,用来保护城邑或营寨)遗迹,让这座茫茫荒漠中拔地而起的城池,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它就是我国东晋时期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 ...

• 撒马尔罕 一个文明的废墟

人民网记者 徐星瀚图文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是中亚地区最为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西汉时期西域康居国,隋唐时期昭武九姓的康国,都是很早就与中国有往来,在撒马尔罕,中西方文明交汇,各种民族不断碰撞、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包容文化。13世纪,从哈喇契丹人统治下挣脱的撒马尔罕被新兴的花剌子模统治,花剌子模在这里建立新都(旧都玉龙杰赤,现在土库曼斯坦境内),后来因为花剌子模苏丹摩诃 ...

• 西安市文物局举办西安市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

9月9日,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管理水平,普及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及监测等方面的知识,由西安市文物局主办,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承办的西安市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工作培训班在陕西省军区招待所举行,来自汉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大雁塔等5处世界遗产地,西安城墙、明德门遗址、兴庆宫遗址等10个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遗产管理单位及钟楼、鼓楼、丰镐遗址、阿房宫遗址、杜陵、中国汉传佛教祖庭、 ...

• 印度埃洛拉石窟

转自:网易摄影http://pp.163.com/species/pp/14855041.htmlspecies器材:NIKON CORPORATION - NIKON D7000拍摄于:海外 印度, 发布于:2015.05.07 03:49

•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召开

  为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模式,加强丝路沿线国家博物馆之间在文物资源整合、展览活动策划、科研项目协作、社会教育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务实合作。9月7日下午,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物馆隆重召开。来自丝绸之路沿线14个国家、19个省市的59家博物馆(国内41家,国外18家)馆长,文博系统各级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文化促进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以及 ...

• 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 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2016年9月9日,参加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等结束了历时九天的田野考察,从喀什返回乌鲁木齐。  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于2016年9月1日至9日在帕米尔高原展开。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近二十位一流学者参与,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古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最大规模的田野综合科考。 ...

• 穿越瓦罕走廊(且行且思)

9月5日,科考队要调查的是瓦罕走廊。  这条走廊太特殊了。约定俗成的说法是:瓦罕走廊总长约400公里,近100公里在中国境内。在中国段2500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0多个山口分别通向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三国。这是一条横亘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天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古以来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贸易的关键通道……照片为科考队正在翻越瓦罕走廊明铁盖达坂。瓦罕走廊总长约4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古以来便是东 ...

• 新疆泉水沟与都木都厄布得格遗址首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2016年7月6日-9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师生对新疆泉水沟、都木都厄布得格两处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并对附近地区的铜矿和其它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领队魏坚教授及泉水沟遗址发掘队人员    泉水沟遗址,地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八十四团五连辖境,南距博乐市约7公里,位于天山山系阿拉套山南麓冲积平原,北距冲积扇顶端约16公里,南距博尔塔拉河约8.5公里。遗址所在台地基座

• 中国最大规模丝绸之路科考收获重大发现

 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参与组织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9月1日在新疆喀什启动。本次科考活动为期10天,旨在对昆仑以及与昆仑有密切关联的河源文化等进行更科学的梳理分析,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综合田野科考。  近日,综合科考队在塔什库尔干一处2500年前的拜火教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参加科考的大咖们纷纷表示,这个遗址的发现与拜 ...

• 考古专家:新疆莎车县亚克艾日克烽火台让人感动

来源:国际在线烽火台全景摄影:黎萌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黎萌)莎车县亚克艾日克乡阔若勒村以西500米处,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亚克艾日克烽火台所在地。9月1日,“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的第一天,包括有十几名国内顶尖历史、地理和考古专家在内的科考队一行来到这里,追忆历史,探寻中西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据介绍,该烽火台共两座,始建于唐代,现在看到的是清朝时在原来基础上进行增补和修缮后保留到今天的模 ...

• 塔什库尔干县有座石头城

来源:中华网(石头城远景)石头城有很多,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县也有一座。与其说塔什库尔干县有座石头城,倒不如说先有了石头城,再有塔什库尔干县。塔什库尔干,塔古克语就是“石头城”的意思。(站在草滩上拍摄石头城的旅行者)这座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北、塔什库尔干河岸边高地上。现存晋唐时期城址、寺院、居址和清代的官署。石头城分内外两部分,外城方圆3600平米,已遭严重破坏,只能见到城墙、炮台和民居的残址。城 ...

• 瓦罕走廊,古代丝绸之路要冲

来源:国际在线国际在线报道(记者任杰):在中国2.2万余公里长的漫长陆地边境线上,位于西部边境的一条狭窄走廊,无疑是一个特殊地段——它就是瓦罕走廊。这条走廊连通中国和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历史上,是中亚、南亚文明与华夏文明往来的交通干线,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最关键路段。连接中国与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来自网络)中阿、中巴的边界通道站在中国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县的瓦罕走廊山口,面前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片开阔谷 ...

• 倾听帕米尔高原(且行且思)

文章出处: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杨雪梅 过去几天,由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科考队伍,一直行走在昆仑山与叶尔羌河之间。巍巍的昆仑山在车的右侧,大部队沿着河的左岸逆流而上。随后,科考队还将深入探访曲曼拜火教遗址以及高僧法显和玄奘取经行经的瓦罕走廊通道等地,深入梳理多元文明交融的细节。用脚步丈量真实的历史遗存,在行走中与多元文明对话。  “汉使穷河源”不仅是 ...

• 全国政协来宁考察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建设情况

9月6日,全国政协来宁考察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建设座谈会在银川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考察团团长刘晓峰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政协主席齐同生主持会议,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汇报我区推进丝绸之路生态文化建设情况,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洪洋出席会议。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生态文化建设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全过程,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深入推进美丽宁夏建设,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绿 ...

• 夏人尚黑与昆仑的文化意义

来源:中国甘肃网作者:冯玉雷9月4日,王子今教授发两次微信,显示考察团返回到塔什库尔干。下午,参加考察团的昆仑论坛秘书长谢平加我微信,又发来一些考察图片。9月5日凌晨,收到叶舒宪先生发来的《叶尔羌河的玉石与中国西部玉矿资源区》及配图,他在信件中说:“昆仑山里常常没有信号,今日住进塔县的宾馆,赶忙半夜起来写出小文。”田野考察非常辛苦,但为了写出现场感受的真实信息,叶老师常常写稿子到半夜或者凌晨爬起来写稿 ...

• 红其拉甫告诉你巴铁有多铁

来源:中华网(站在国门外,正在拍照的科考队员,最右侧就是巴方军官)在今年的梅雨季节里,湖北连续遭遇了六轮强降雨,大量农田被淹,房屋倒损,灾害损失掺重。正当此时,巴基斯坦政府决定向湖北省受灾地区捐赠1万吨大米,首批22吨大米8月22日空运至天河机场,其余部分大米近期将通过水路运至阳逻港。(红其拉甫山口海拔接近5000米,山顶常年积雪)这则新闻一出,“巴铁”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词汇和话题。而所谓“巴铁”其实是一 ...

• 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8月2日至12日,由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巴州和静县、伊犁州新源县承办的“丝绸之路天山道枢纽路网实地综合考察活动”顺利推进并取得圆满成功。此次科考活动由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李军担任领队。 此次科考活动,汇聚历史考古、地理环境、遥感科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巴伦台黄庙、察汗努尔达坂、那热德古墓、阿勒吞古城等十余处遗址,走访二十余乡镇村、行程数千公里,新获“那热德太阳崇拜”、“青铜高圆足环牛祭盘”等发现。此 ...

• 来自丝绸之路的感动“用我的寂寞换来边疆安宁”

来自:中华网探寻丝路密码•溯源中华文明——2016丝绸之路综合科考活动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科考活动为期10天,旨在对昆仑以及与昆仑有密切关联的河源文化等进行更科学的梳理分析,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综合田野科考。在科考行进的途中,记者途径一个叫库祖的边境检查站。核心事实在中国西部边陲的茫茫昆仑山中,有个名叫库祖的边境检查站。这里地形险要,四面环山,地处塔里木河上游——叶尔羌河和其支 ...

• 三秦伽蓝记:被鸟粪保护了千年的唐宋经卷

工作人员对神德寺塔内保存的经卷进行修复。专家发现《金光明经》里的“民”字,均缺了一笔。而这样故意写错字,应是出于避李世民讳的目的

• 三秦伽蓝记:百年老照片中的明代西安第一寺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敬泽昊金胜寺的山门,如今已难觅踪影了。金胜寺前精美的石牌坊。“伽蓝”——意为僧院,即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是佛寺的统称。北魏时期的杨衒之曾以《洛阳伽蓝记》为题,记录了洛阳佛教的兴盛。作为中国佛教另一大重镇,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同样拥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这里寺院佛塔林立,八大宗派六个都在陕西。从古至 ...

• 三秦伽蓝记:法门寺琉璃器背后的中西交流

从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蓝色琉璃法门寺扩大琉璃器陈列空间 将展示更多域外文物

• 三秦伽蓝记:让康有为深陷“盗经”漩涡的卧龙寺

卧龙寺(资料图)“伽蓝”——意为僧院,即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是佛寺的统称。作为中国佛教另一大重镇,西安,乃至整个陕西,拥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

• 三秦伽蓝记:鸠摩罗什与“三寸不烂之舌”

敬泽昊新疆库车克孜尔石窟前树立的鸠摩罗什像,这里是他的故乡

• 首都师范大学“从考古资源到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考古研学”考察第二季圆满结束

 继2015年丝路考古研学考察活动圆满结束之后,首都师范大学“从考古资源到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考古研学” 考察再次启程,开展了又一轮的体验式学习。在学校教务处和团委指导下,此次活动继续由历史学院、公众考古学中心策划主办,学生社团青年考古人学社承担了具体的组织工作。本年度考察团队还被列为学校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入选2016年度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 “‘一带一路’国际交流行动”百强团队。   考察团队共有1 ...

• 探河源,上昆仑 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之一

来源:中国甘肃网冯玉雷  9月1日,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正式启动,参加此项考察活动的叶舒宪教授说,26辆越野车载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的古丝绸之路研究专家、考古学家及相关新媒体记者,浩浩荡荡,开往帕米尔高原。  综观丝绸之路全段,有两大“路结”:其一,是昆仑山脉、 ...

• 中国驼马队重走丝绸之路之吉尔吉斯斯坦见闻

来源:新华社近日,由中国的54峰骆驼、10匹马、15辆汽车和50余人组成的长达1.5公里的跨国仿古驼马队,分别从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口岸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计划以徒步方式继续“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的行程,用一系列文化活动增进中吉两国人民的友谊。  8月24日,新华社记者专程探访了这支中国驼马队。此次中国驼马队进入吉境内休整的第一个营地,选在离首都比什凯克25公里外的市郊。22日,骆驼、马和人员陆续抵达后,驼马队选择暂 ...

• 北宋《长安图》补绘完成 大唐长安地图原来是这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华商报讯(记者 张小刚)北宋年间吕大防绘制的《长安图》是现存最可靠的唐长安地图,但后来毁于战乱成为遗憾。近日,该图补绘完成,完整的《长安图》石刻碑首次现身建大校园。原图残片仅存不足三分之一公元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屋木也一起运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唐长安城就此被毁。公元1080年,距唐长安城被毁176年后,北宋名士吕大防据前朝遗图绘制了石刻《长安图》,被认为是 ...

• 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媒体发布会

来源:中华网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名誉理事长张景安先生致辞本次科考队伍成员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强大阵容,将循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中心等一线新疆考古工作者精选的探访路线“探河源、上昆仑”,登上丝绸之路的制高点帕米尔高原来深入梳理中华文明的根脉与流变。此次科考已为国内史学界、文化界关注、同时正逐渐为新闻界聚焦,科考 ...

• 开放是丝路繁盛的基础

【光明日报】开放是丝路繁盛的基础——访丝路文化研究专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本报兰州7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周 龙 方 莉 宋喜群)“张骞凿空西域之前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模样?”“敦煌为什么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最繁盛的地方?”“蔚为大观的丝路文化对于今天有什么启示?”……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本报全媒体采访团21日一早就登门拜访了丝路文化研究专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郑炳林。“其实丝绸之路早就是畅通 ...

• “一带一路”,激活区域发展潜力

美好的愿景,理想的蓝图,需要以真诚互信为基础,希望沿线各国坦诚相见,真诚沟通,做到心智联通、思想畅通“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发布,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在国际上,成为各国探讨合作的重要依托框架;在国内,为扩大投资和拓展市场机遇提供了平台。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对“一带一路”的错误认识,比如,有人称中国是在向外“撒钱”;也有人宣扬中国是在挑战现行国际秩序;还有人散播“中国试图垄断区域市场”的观点。这些错误 ...

• 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是多元的,华夏文明是多源的。甘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宝库,其文化资源绵延不绝,成为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典型标志之一。有关伏羲的神话、传世资料与考古发现的互证为探索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伏羲是“人文始祖”,由于有丰富的远古神话和文献记载,伏羲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根文化之说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仍缺乏考古学上的证据。近年来,甘肃境内有关伏羲文化的神话传说资料和传世文献资料不但得到进 ...

• 湖南考古人员发掘孟加拉佛教遗址 揭开中世纪古城面纱

2016-08-30 中国文物网 毗诃罗普尔遗址出土造像在藏文史料中,那措•崔臣杰瓦在对藏传佛教的鼻祖之一、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尊者的颂词中,曾提到了阿底峡的诞生地:毗扎玛普热(今译为毗诃罗普尔)。

• “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将于9月启动

 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考察”将于9月1日至10日在新疆启动。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是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的发起单位之一,也是该中心的副理事长单位。  本次科考队伍成员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并邀请新闻界媒体记者同行,途径和探访叶尔羌河干流与支流全程,共同通过 ...

• 第七届青春onlie行两岸“相约敦煌 映像丝路 ” 我们来啦!

合影(你好台湾网 图)你好台湾网敦煌8月10日消息(记者 陈静 李觐如)8月10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你好台湾网承办的第七届“你好台湾网·青春Online行两岸”活动于今日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台湾的18位选手相聚在敦煌,展开为期十天的探访体验之旅。选手们互相拍照留念(你好台湾网 图)上午,选手们来到了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大家都对莫高窟的历史沿革、建筑结构、艺术价值叹为观止。尽管景区内禁止拍照,但不减选手们 ...

• 大型4K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首播大热

近期,一部《奇域:探秘新丝路》横空出世,引发了网络间的话题热议。据了解,该片在腾讯视频上线仅6天播放次数即突破1000万,豆瓣网评分更超过9分。在今夏的文化市场,它的出现犹如一阵清风,吹散沉闷,令观者悦目怡情,心灵涤荡。此次《奇域:探秘新丝路》取得不俗的收视效果和优质口碑,除了内容、品质“真材实料”以外,手法上敢创新、风格上接地气,也是本片获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因素。据介绍,出品方江苏有线最初策划这个项目的 ...

• “丝路情长”大型综艺晚会在哈萨克斯坦上演

新华社阿拉木图8月29日专电(记者周良)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牵头主办的大型综艺晚会《丝路情长》29日晚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举行

• 专家初步确定新疆奇台县石城子古城是汉代“疏勒城”

汉代“疏勒城”遗址究竟在哪里,一度在学术界引起争议。8月27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博物馆等8家单位的、从事秦汉考古和新疆历史文化等领域研究的专家经过论证,初步确定石城子古城是汉代“疏勒城”。

• 敦煌研究院在兰州举办“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系列学术讲座

近日,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刘进宝和比利时伽利略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铁力·马海思(Thierry Marres)应邀在敦煌研究院兰州院部敦煌艺术馆分别作了题为《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话说陈寅恪》和《中国与西方:生活于世界的四种方法——解读法国人类学家菲利普·德斯科拉(Philippe Descola)所著超越自然和文化》的学术讲座,来自兰州各界文史爱好者和敦煌研究院近百人聆听讲座,并与两位主讲人进行了互动交流。这是敦煌研究院举办的 ...

•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汉阳陵南阙门遗址  自从唐代的李白写下了“西风残照,汉家陵闕”的著名词句后,咸阳原上的“汉家陵阙”——西汉帝陵,就一直是人们凭吊与感怀历史的首选。据文献记载及考古调查,汉代的帝陵在封土四周都建有高大雄伟的门阙,但保存得最好的当数汉阳陵的南阙门。  阙是中国古代设置在城垣、宫殿、祠庙、陵园大门的高层建筑物。因这种建筑一般左右分列,对称建设,中间形成缺口,好似建筑物的大门,故称阙门或阙楼。它最 ...

• 汉唐丝绸之路的要地——凤翔

凤翔“南控褒斜,西达伊凉”,为历代州、郡、府之治所,是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凤翔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关中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汉唐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引来了伊朗、印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方的商贾,商人成群结队向中原地区贩运珠宝、玉石之类,再由中原地区带回丝绸布匹,因此将这一长期形成的物资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凤翔新发现的唐代波斯商人墓葬和石棺床,充分说明其长期 ...

• 国内考古专家齐聚新疆奇台县石城子古城遗址

    新疆奇台县石城子古城遗址航拍图。遗址位于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东北、河坝沿村南的麻沟梁上,地处天山前山丘陵地带。地理坐标:北纬43°37′0″,东经89°45′45″,海拔1770米。古城依地势而建,北高南低,起伏较大。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约280米、南北长约380米,总面积约110000平方米。其中北城墙和西城墙保存较完整,东、南部临深涧,涧底有麻沟河向东绕北经黑沟流向新户梁。  天山网讯(记者李娟摄影报道)8月27 ...

• 丝绸之路与俄罗斯种族文化遗产

俄罗斯博物馆人种学展览 在当今世界,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使欧洲和亚洲国家的互惠互利合作更有效。在中国进行展示和展览是在项目的历史上迈出了新步伐。 从古代开始,欧洲南部地区和俄罗斯亚洲地区就与丝绸之路最重要的部分丝绸之路的北部紧密相连。北部路线的作用在西方和东方贸易往来在崩溃的边缘,政治极其不稳定时大大增强。展示一条作为国际贸易动脉的北部路线的特性是最重要的人道主义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展览的服务概念 ...

• 让被湮没的中世纪古城“重见天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纪实

文章出处: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龙军在藏文史料中,那措·崔臣杰瓦在对藏传佛教的鼻祖之一、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尊者的颂词中,曾提到了阿底峡的诞生地:“东方萨霍尔殊胜地,坐落一座大城镇,名叫毗扎玛普热(今译为毗诃罗普尔),城中便是大王殿,宫殿辉煌宽又广,人称金色胜幢宫。”   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的发现,证实了藏文史料所指古城的存在。从2014年开始,经过中国和孟加拉国考古专家联合组成的考古队长达两年的考古发 ...

• 川陕考古研究院探寻南方丝绸之路走向

今年7月,一部凝聚十年心血的考古报告《越南义立冯原文化遗存发掘报告》正式出版。始于2006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在越南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可谓国内考古机构第一次在国外独立完成的田野考古,具有中国考古走出去的破冰意义。

• 考古发现填补青藏高原丝路缺环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仝涛 百余年来,“丝绸之路”的内涵经历了不断扩展和外延的过程,已经远远超出了19世纪后期李希霍芬提出时的界定。当初,这位德国地质学家提出的“丝绸之路”,实际上指的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陆地丝绸之路,而且仅限于官方开通、沟通中国与西方世界、穿越新疆沙漠绿洲地带的陆路交通干线。数十年后,这一“浪 ...

• “新疆”改名为“西域”的建议欠妥

“新疆”改名为“西域”的建议欠妥  网上传有一个贴子,有专家建议改名“新疆”为“西域”,以显示其历史及人文内涵,以利于发展旅游业。  本文不想考证“西域”一词的由来与沿革,只想简单说一下其众所众知的含义。从汉代设“西域都护府”后,狭义的“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 ...

• 西域要镇乌鲁木齐 积淀千年丝路文明

千百年前,在中原各大城市,一队队来自世界的驼商,把一捆捆的生丝和一匹匹绸缎,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装裹,然后浩浩荡荡地组成商队,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的武威,穿过河西走廊,走进茫茫的西域古国境内。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