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察评定

  9月12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现场考察工作。考核包括现场踏查、公园管理方汇报、专家提问、专家打分和专家建议五个环节。在考察现场会上,专家组对大汶口文化及遗址公园的建设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并对下一步遗址公园的建设及完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是2010年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之一,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的“十二 ...

• 中俄联合考古完成马特盖奇克等遗址田野工作

  记者15日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由该研究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共同组建的联合考古队日前完成了“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的田野阶段工作,中俄双方现正式进入室内资料整理工作阶段。图为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队合影。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摄  2017年8月16日至9月9日,应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邀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派出专业技术力量赴俄罗斯,与 ...

• 国家文物局巡查组在苏州古典园林巡查评估遗产保护管理状况

作者:施春煜 9月11日—12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研究部部长燕海鸣及江苏省文物局文物处主任宋炯等一行4人,对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管理状况进行了巡查评估,燕海鸣担任巡查组组长。 在为期两天的评估过程中,巡查组认真详细地对9座遗产园林进行了现场调查,向管理处咨询了保护管理相关问题,并且与遗产监管中心逐项核对并讨论了《调查评估表》的各项指标,最后召开了总结座谈会。苏州古典园林监 ...

• 我与海龙囤的故事: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诞生

  过去5年,我以一线参与者的身份,见证了中国西南隅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诞生,以及一座全新的地方博物馆的出世,古老的文化遗产越来越亲切地融入现代生活。  2012年3月,正在四川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我,被所属单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成都喊回贵阳,主持遵义海龙囤遗址发掘。  2012年4月23日,我记得很清晰,那天我带着一支由5人组成的考古队 ...

•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来源:天津日报 若问明长城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在哪里?很多人绞尽脑汁,从辽东数到冀北,却忽略了一千公里的河西走廊。甘陇大地形似玉如意,“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地方有个山丹县,嵌在这块如意的中间。车子行驶在这一带的高速公路上,观云山苍苍,戈壁泱泱,此情此景或许最宜在暮色中凝望,才能吟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概。有长城的地方,就有文学。  路北两三百米处,是两道城垣和高速路一起并行延伸,便是汉明长 ...

• “江口沉银”599件文物将进京展出

  还记得张献忠“江口沉银”宝藏吗?随着对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先后出水各类器物三万余件,这些器物今在何处?有哪些类别?下一步如何打算?  根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官网发布的消息,初拟赴京参加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的文物共599件,器物类型主要为金器、银器、铁器、铜器、木器,其中共有91件文物变形严重,亟待保护研究与修复,其中就有金杯、金碗和银碗等。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证实此消 ...

• 一展美万年

  一棵树,有人用枝叶取暖,有人用树干盖屋,有人用树皮造纸,有人用板材做床,更有人用看似无用的根须做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各取所需琐琐碎碎,但无一不美好。“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有这样的观感。  在流变的时光里,美缓缓流淌  展览一般来说要么依时间为序,要么用时空为序,要么以逻辑为顺序,要么用不同的主题串联,“美·好·中 ...

•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跑出“良渚速度” 贡献“良渚力量”

  今天,《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文件》(以下简称申遗文本)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核,正式上机印刷,待印刷装订完毕,这套申遗文本将寄往法国巴黎,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预审。  良渚,美丽的水中小洲,典型的江南水乡。  距今5300—4300年,良渚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了非凡的物质成就、形象的刻画符号、统一的精神信仰、分化的社会阶层和完整的政权组织,创造了伟大的“良渚文明”。   ...

• 考古学家发现被海啸吞噬的古罗马城市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突尼斯国家遗产研究所考古学家近日发现了古罗马城市尼波利斯的水下废墟。该古罗马城市于公元365年7月21日因海啸被毁。  该废墟面积达20公顷,位于突尼斯东北部城市纳布勒附近海域。考古学家在废墟上发现了街道、纪念碑和用于储存鱼酱的罐子。据悉,尼波利斯建立于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语中是“新城”的意思。

• 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展在深圳博物馆开展

  9月12日,由深圳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馆主办,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博物馆、渭滨区博物馆协办的“周邦肇作——陕西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精华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展出到12月12日。  “周邦肇作”大意为周人建立西周王朝后铸造了众多的青铜器。本次展览根据参展文物的时代(商末周初、西周中期、西周晚期)、特征(纹饰、器型、功能、铭文)、出土地点(西周墓葬、窖藏),划分为周王 ...

•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圆满完成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田野阶段工作

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队合影8月16日至9月9日,应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邀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派出专业技术力量赴俄罗斯,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共同组建联合考古队,对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哈卡斯共和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代岩画和青铜时代墓葬进行了调查、试掘、测绘和拓片等相关田野工作。9月10日,中方工作队圆满完成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田野阶段工 ...

• 埃及新发现:3500年前御用金匠古墓

当地时间2017年9月9日,考古学家在埃及卢克索发现了一座埃及新王国时期古墓,古墓属于一名御用金匠。考古学家正在研究古墓中的木乃伊。摄影:NARIMAN EL-MOFTY, ASSOCIATED PRESS这座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古墓里的颅骨来自一名御用金匠。埃及当局表示,墓室中的文物将帮助考古学家找到那些尚未发现的墓穴。摄影:NARIMAN EL-MOFTY, ASSOCIATED PRESS这座3500年前的古墓里有着颅骨、木乃伊、陶器以及其他文物。摄影:NARIMAN EL-MOFTY, ...

• 大型历史文化长廊——“海天走廊”在广州白云机场启用

  中国文物报讯日前,由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白云机场“海天走廊”启用仪式暨广东省博物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白云机场航站楼负一层“海天走廊”举行。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和白云机场董事长邱嘉臣共同转动寓意“启航”的船舵把手,筹划了近一年的大型历史文化长廊——“海天走廊”正式开通使用,让旅客可以360度体验感受广州2000多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在开通仪式活动上,白云机场总经济师 ...

• 2017“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中国文物报讯8月27日至29日,“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暨学术研讨会在边陲重镇内蒙古二连浩特举行。“万里茶道”沿线8省区及部分省市文物部门专家学者100余人参会,蒙古国学者应邀参会并作学术发言。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童明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副主席郭旃、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佟国清、二连浩特市委书记田永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  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万里茶道”,是一条以运送茶叶为主的古商道。它起于福建武 ...

• “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完成首次文物修复

  新华社讯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历时3年多,对赵州桥30件栏板实施的抢救保护修复工程日前完工,这是这座千年古桥完成的首次文物修复。  历经千年岁月侵蚀,赵州桥栏板和构件遭受损坏。据赵县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李晋栓介绍,现在桥面上的栏板都是20世纪50年代一比一尺寸的复制品,真品由于多重因素掉进桥下的洨河里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文物工作者在 ...

• 古蜀文明专题讲座在悉尼举行 为澳民众解读东方文明之谜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于9日下午举办了一场“古蜀文明”专题讲座,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教授为广大中国历史文化爱好者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赵立在讲座前致辞(摄影 王一楠)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赵立在讲座前的致辞中表示,古蜀文化在数千年的中国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希望此次古蜀文明专题讲座能够使悉尼华侨华人和当地听众对中国四川古蜀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中澳文化的交 ...

• 在十八世纪荷兰沉船中发现珍贵银器等宝物

  近日,海洋考古学家称他们已经开始发掘在 1740 年沉没于英国海岸的荷兰船只残骸,并找回了其失踪船员的皮鞋、银器及遗骨。1740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宝船Rooswijk在前往现在的雅加达 (Jakarta) 的途中,不幸沉没。当时船上共有约 300 人,并携带了大量货物,包括银锭和铸币。在 2005 年发现其残骸后,大多数珍贵宝物已被成功打捞,但因为担心船体遭到流沙和水流解体的威胁,所以相关工作人员现 ...

• 西北大学与新疆多家单位签订文物考古工作合作协议

  8月上旬,我校校长郭立宏,副校长常江,校党委常委、党(校)办主任吕建荣等一行8人赴新疆看望慰问我校考古队期间,与新疆自治区和多个地、县各相关部门会谈,签署了多项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合作协议。  郭立宏一行先后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王卫东及相关部门围绕深化合作进行座谈,就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科研项目、沟通联系机制建设等方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负责人和西大校友座谈,就 ...

• 腾讯较真考古专题沙龙:追根溯源是共同追求

  随着盗墓题材的小说、影视剧的流行,大众对考古的认识产生了一些偏差,很多人误认为考古就是“官方盗墓”。针对这一现状。9月6日,腾讯新闻召开较真平台第三期线下沙龙——“溯源·较真”文物考古类沙龙,与考古专家、学者一同探讨如何更好的普及考古的社会意义。  《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题材小说相继影视化,让“考古”、“文物”等成为热词,“把文物上交给国家”更一度成为网上流行语。但考古等同于盗墓挖宝再上 ...

• 预审稿如期送到国家文物局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文本获阶段性成果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下,余杭区和良渚遗址管委会全力攻坚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日前,申遗文本(预审稿)已如期送到国家文物局,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申遗文本》的编制和上报,是良渚遗址申遗的首道关口。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申遗文本》需要在今年9月30日前送交世界遗产中心预审 ...

• 新疆两口奇特木棺开棺清理

  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和田洛浦县比孜里墓地中两口木棺进行了开棺清理,这两口木棺形制罕见、葬式奇特,加上它们保存完好,具有展览价值,去年4月,被考古人员从比孜里墓地运回。  两口木棺中,一口木棺可以自由开合,棺中有3具干尸,身着鲜艳的衣物,脸部裹有毛绣或丝棉的覆面,覆面下面有类似口罩一样的护颌罩,头部戴有花环,一具干尸的上衣还贴有亮闪闪的金箔;另一口形制相同的彩棺,是比孜里墓地中惟一一 ...

•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强调加强人文交流

  9月4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中国厦门举行第九次会晤,协商一致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宣言强调了人文交流在金砖国家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宣言表示,金砖国家将致力于弘扬多元文化,促进人文交流,深化传统友谊,为金砖合作奠定更广泛的民意支持基础。我们将拓展全方位人文交流,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金砖合作,促进各国文化和文明的互学互鉴,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深化传统友谊,让金砖伙伴关系的理 ...

• 鼓浪屿: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厦门岛南边的鼓浪屿,一座面积1.88平方公里的小岛,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并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鼓浪屿享有“海上花园”“万国别墅”“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等美誉,自1844年厦门正式开埠以来,鼓浪屿作为一个窗口,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全过程,其历史与自然环境都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弥足珍贵。它的历史充满人文主义情怀,它的现实彰显全球共享理念,它的未来已然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亲授鼓浪屿世界遗产证书

图/授牌当日鼓浪屿上空的彩虹(图片来自网络)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今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来到鼓浪屿,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世界遗产证书授予仪式上,亲自向厦门市颁发世界遗产证书。清源专门整理了总干事精彩致辞,其中提到鼓浪屿在拉近人民以及文化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和谐共存方面,是对源远流长的丝绸之路的传承,与“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鼓浪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对其所传承的包 ...

• 记卫聚贤在山西万泉西杜村汉代遗址的发掘

记卫聚贤在山西万泉西杜村汉代遗址的发掘 考古大家卫聚贤(1899-1989)先生是山西省万泉县(1954年万泉县与其东面的荣河县合并为万荣县)北吴村人,卫氏于1930 年冬在家乡山西万荣县西杜村阎子疙瘩以及1931 年荆村瓦渣斜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及研究成就,使他不仅成为我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成了山西籍考古第一人,从而跻身于中国考 ...

• 走向世界的中国考古

来源:文博在线建国以来,我国的考古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学科建设近乎空白,到现在整体的考古学文化框架基本建立。从人才紧缺到现在各个研究方向都人才济济,研究成果丰硕。然而中国考古学家们工作的重心一直都在国内,很少涉及到国外考古,国际考古事业的话语权都掌握在欧美等国家手中。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得到改善,中国的考古学家们逐渐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考古走向世界(以下按照地图的方向介绍)1 北方 ...

• 认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土司遗址

了解土司制度  要了解土司遗产,首先要了解“土司制度”,它是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承认当地统治者对地区的世袭统治的制度,有利于将中央很难派官吏直接统治的地区纳入到统治范围,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好处,直到明清采取“改土归流”前,土司制度都是维系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2015年7月4日(当地时间),在德国波恩召 ...

• 甘肃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西北经济发展的资料库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馆藏书画拓片。  读者在省图书馆查阅资料。省图书馆供图  省图馆藏——西北文献。  今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结束,我省可移动文物的各项数据也全新出炉。甘肃省图书馆除了25万余册古籍完成普查外,西北地方文献、书画碑帖、革命文献等普查也备受关注。  水电站建设、公路修建、《丝路花雨》编排……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都在省图书馆汇集,在文献中寻找各自的依据和渊源。 ...

• 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所在地的脱贫之路

8月的哈尼梯田一片金黄 陈静 摄  中新网昆明8月31日电 (陈静)31日一大早,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哈尼族青年普省木便忙个不停,刚把客栈游客的早餐张罗完,又着手准备下午的长街宴。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村民的生活也跟着越来越好。  元阳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它与哈尼梯田所在的其他三县金平、绿春、红河同为贫困县,曾面临着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劳动力流失等难题。但随着2013年哈尼梯田申 ...

• 古道博物馆再现青海灿烂历史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图为青海古道博物馆馆藏。 马丁 摄  中新网西宁8月6日电 (张海雯)“日月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国家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三大古道之一。博物馆的建设能让游客短时间之内了解青海的历史,直观感受青海灿烂的文化。”青海古道博物馆馆长刘砖6日告诉记者。  青海古道博物馆位于该省湟源县日月山景区,设有两个展馆,文物展览分为“文明传播 古道开拓”和“民族往来 道通中西”两个部分。图为青海古道博物馆馆藏。 ...

• 科学保护 为兵马俑“留住色彩”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举行

展览现场的秦俑其实,灰头土脸的兵马俑也是有“颜”值的!8月30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策划举办的“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将带领观众感受文物从“支离破碎”到“完好如初”、从“斑驳残迹”到“色彩斑斓”的变化。展览展期3个月。彩绘的陶俑、陶车马,彩绘的陶仓楼……展览现场,一批色彩斑斓的陶质文物让观众大饱眼福。展览分为“我们的敌人”“化零为整”“我们的方 ...

• 专家在秦俑彩绘中首次发现中国蓝 中国紫

展示的秦俑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工匠曾调出了两种特殊的色彩,“中国蓝”和“中国紫”,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中国蓝”和“中国紫”究竟是个什么颜色,却一直无人知晓。8月30日,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单位策划举办的 “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上了解到,文保专家们首次在秦兵马俑的彩绘中发现“中国蓝”和“中国紫”。  为啥从前一直“灰头土脸”?  长期以来,秦兵马俑一直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印 ...

• 李大伟:长城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实践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李大伟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从碰撞、防御到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由多种遗存及其所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景观,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古老的长城保留至今受到自然和人为多重病害影响,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古稀老人,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长城保护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媒体上出现 ...

• 2017年度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顺利结业

刘曙光副局长作主题报告结业仪式合影文研院与元阳县签署合作协议8月25日,国家文物局与ICCROM联合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红河学院承办的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学院顺利结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出席结业仪式并致辞。ICCROM遗址部项目主管加米尼•维杰苏里亚(Gamini Wijesuriya),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杨德聪,红河州副州长谭萍,红河学院校长甘雪春,中国文化 ...

• 2017年宁夏青铜峡鸽子山史前遗址考古发掘

  鸽子山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5月12日,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再次开展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联合组队联合进行。除此以外,还有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共计16人参加。一、工作情况  ( ...

• 李约瑟与1958 年的访华考古研究之旅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著名科技史学者,著七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被认为是当代研究古代中国科技史的最高水准,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书中广泛收集各种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因撰写此书的需要,并为了广泛收集资料,尤其是一些文物考古资料,李约瑟 ...

• 考古学家在17世纪的木乃伊上发现寄生虫

  据外媒报道,由于使用了特定的木乃伊制作方法,可追溯到17世纪的一具朝鲜王朝木乃伊大体上仍保持完好。考古学家2014年年底在韩国清道郡的一个古墓中发现了这具木乃伊。根据研究人员,木乃伊身份也已揭晓,是一位名叫李劲的男性,出生于1580年,并在1642年11月去世。在对木乃伊进行CT扫描后,研究人员指出,木乃伊肝脏部位有一大堆不明物体。  由于研究人员无法从CT扫描中确定有关物体的任何其他内容,因此他们对木乃伊进行了 ...

• 连续降雨影响时有山石滑落 兰州炳灵寺景区暂停接待游客

中国甘肃网8月27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首席记者 刘蔚霞) 26日,记者从永靖县旅游局获悉,受连续降雨影响,炳灵寺景区时有山石滑落,为确保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从即日起,炳灵寺景区暂停接待游客。请各旅行社和广大游客及时调整行程计划,近期不要前往炳灵寺景区旅游,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 【考古】中国最早马的证据、西天山面积最大的建筑组合都在这里发现

来源:光明日报洪水冲来了白色石头阵大块大块的云朵让草原一会阴,一会晴,一会又是雨。清沏见底的小溪哗啦啦唱着歌从身边流向远方。眼前巨大的白色石头,如一条河,阻挡了我们前行的脚步。跨过它,眼前就出现了让人发出惊叹声的遗址——呼斯塔遗址。呼斯塔,蒙古语为:生长着桦树的地方,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东北约40公里的阿拉套山南侧。当我们来到这片神秘的草原时,脚底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石头围起的墓葬痕迹,抬 ...

• 郑州迎来又一考古界盛会——大咖汇聚绿城 共论中国考古

 聚焦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  继去年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在郑州成功举办,郑州又迎来了考古界的一大盛事——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昨日开幕。全国40多所高校和文博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齐聚郑州,共襄盛会。  2016年5月21至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成功举办。这次大会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年来首次举办的国际性、大规模、开放式的高端学术盛会,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 ...

• 中国考古专家汇聚新疆温泉 研讨发掘呼斯塔遗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呼斯塔遗址考古团队领队贾笑冰博士向国内考古专家介绍呼斯塔遗址前期发掘情况  8月20日至21日,国家文物局考古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局等部门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高校和6个相关省市文物考古部门组成的40多位考古专家学者汇聚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实地考察呼斯塔遗址并现场座谈,围绕呼斯塔遗址前期发掘成就及今后考古发掘研究应注重的 ...

• 新疆温泉县发现青铜时代大型聚落遗址

  8月20日至21日,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机构和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在新疆温泉县呼斯塔遗址考察并举行现场座谈会。经过实地考察,与会考古专家确认了呼斯塔遗址是目前在西天山发现和发掘的规模最大、级别相对较高、拥有聚落围墙和大型石构建筑群落以及南北哨所等军事防御体系的青铜时代典型聚落遗存。出土的遗迹遗物反映了距今3600年前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业的生活形态,是农牧业转 ...

• 隋唐《佛僧经行图》碑刻

  《佛僧经行图》石碑,发现于河南洛阳附近,规格为25 厘米×50 厘米×85厘米,碑三面刻有佛僧像,均采用线刻的手法(见拓片图)。其中僧人身像略显清瘦, 比例匀称, 头面却浑圆饱满, 衣纹质感柔和轻薄; 僧人或一手略向前伸,一足略向前跨,步态轻盈,或合手回望,是为僧人经行修法。  此碑刻像风化严重,参考隋唐时期的石刻佛教造像,从其拓片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遥影。佛教艺术不仅在造像的技巧和风格上推 ...

• 四川成都考古发现蜀汉皇宫可能在天府广场附近

石犀牛  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首都,成都的三国遗存在全国名列前茅。刘备在成都称帝之后,皇宫位于何处?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刘备的皇宫在武担山,然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新发掘成果显示了另一种可能:蜀汉皇宫很有可能就在天府广场附近。  大量发现  涂朱瓦当和吉祥语地砖展现高贵等级  史料记载,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武担山,位于今江汉路)。关于蜀汉宫城的位置,已故的三国文化专家罗开玉曾认为,刘备改 ...

• 江苏盱眙考古发现大量跨度千年文物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在县城棚户区改造时发现大量跨度逾千年的文物遗迹。截至目前已勘查古建筑30处,包括8000米南宋古城墙、都梁宫遗址,近千米明清淮河石堤遗迹以及古城核心区水系主要建筑。据悉,当地政府将在此地规划建设古城遗址公园,还原历史古城。(图片由周海军 摄)8月22日,工作人员在对都梁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8月22日,在江苏省盱眙县棚户区改造现场,工作人员戚家坤(左)、刘刚在对三星桥进行考古勘查这是8月 ...

• 千年运河 传承乡愁

  千年大运河,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因其丰富多彩的超大型线性活态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流淌的运河水,将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以及园林文化、江南水乡文化、水利航运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等串联起来,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多样、独具魅力的运河文化。  江苏境内,运河全长690公里,沿线城市拥有全省60%的人口、66.3%的经济总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运河遗产,在江苏人的改革创新中,不 ...

• 国家文物局调研评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为进一步摸清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展示、利用以及旅游现状,研究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思路,国家文物局于8月至10月开展2017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研评估工作。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研评估内容包括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基础工作、保护管理、旅游与开发等方面,重点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履职尽责情况,总结保护管理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 ...

•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保护修复工程开工仪式

  8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尼泊尔政府副总理兼外长马哈拉共同出席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震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保护修复工程开工仪式。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以及随团访问的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务院研究室领导陪同出席。  开工仪式在九层神庙工程现场举行,汪洋副总理与马哈拉副总理为开工铜牌揭幕,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尼泊尔政府文化、旅游与民航部 ...

• 开启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 ——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观察

展会展出的3D打印的莫高窟第328窟彩塑  8月10日,建筑遗产保护行业的年度盛会——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建博会是第二届,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主办。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对记者表示,传承至今的建筑遗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繁荣发展的有力见证。遗产保护工作者应在深入研 ...

•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

  8月15日,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宣布,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近日被中蒙两国联合考察队确认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  成吉思汗大学校长拉哈巴苏荣告诉新华社记者,这处汉字摩崖石刻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当地有关专家学者几经探究,但一直未能成功解读。2014年,蒙方把这一情况告诉中国内蒙古大学著名蒙古学家齐木德道尔吉,并邀请他到蒙古国进行实地考察。  据拉哈巴苏荣介绍,今年7月下旬,成吉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