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挖掘生态项目和考古项目的文化价值——意大利世界遗产总数全球第一的秘诀

  七月初在波兰召开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最大的悬念是中国与意大利谁会成为世界遗产的第一大国。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双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遗产总数达到了52处。而意大利则凭着一项扩展项目和一处联合申遗使自己世界遗产总数继续保持第一。  意大利的扩展项目是2007年的“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森林”。这一项目在2011年已经扩展成为“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森林和德国古山毛榉森林” ...

• 340余件(套)珍贵文物汇聚河北博物院 讲述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水波纹银盏、汉代青铜独角兽、彩绘骑马男俑、鎏金铜骑马俑、鎏金镂刻吉祥纹饰马鞍……7月28日下午,《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在河北博物院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在工作人员还在布展时,笔者提前走入河北博物院进行了现场探访。《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于7月28日下午在河北博物院展出。图为开展前工作人员正在精心布展。 记者耿辉摄  整个展览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半月地带·早期文明”“通达海路· ...

• 台北故宫释出文物图像供商业使用

  人民网讯台北故宫博物院昨日表示,将首次免费释出典藏文物的图像供商业使用。此次开放典藏的文物图像,包括三宝翠玉白菜、肉形石及毛公鼎等图像可供下载,还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怀素的自叙帖、莲花温碗等。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大突破性举措。  即日起台北故宫Open Data专区“文物查询下载”及“精选图像下载”中的图像,无需申请,不限用途,不需付费,大众可直接下载使用。“文物查询下载”中书画类及器物类多达70000 ...

• 文化遗产让鼓浪屿更美好

  中国文物报讯当地时间7月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处,继续居于世界前列。  1987年,中国拥有了长城、北京故宫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三十年后,代表国际文化交流成果、近现代文明底色和富含活态遗产基因的鼓浪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跨度和品类特色,更趋广博 ...

• 国家文物局局长谈世界遗产:别把申遗成功当“政绩”

  新华网讯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  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在申遗的道路上已走过30余年。作为世界遗产大国,我们应如何看待世界遗产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下一步,我国该如何应对即将实行的新的国际规则?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  世遗 ...

• 吐鲁番洋海墓群抢救性文物保护基础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并通过初验

管理用房建设完工  吐鲁番政府网讯7月中旬,吐鲁番洋海墓群抢救性文物保护基础建设项目竣工。吐鲁番市文物局及相关单位组成验收组对照设计方案对该项目开展验收。通过检查,该项目各项施工建设内容均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通过初验。  吐鲁番洋海古墓群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火焰山南麓,200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妥善保护该遗址区地下尚未发掘的大量文物遗存,提升洋海墓群保护与管理水平,在自治区发改委和文 ...

• 圆明园如园遗址二期考古完成 路面和大殿有大面积过火痕迹

圆明园如园含碧楼遗址台基前,考古人员发现一处清嘉庆皇帝的御笔石刻,露出地面的部分刻有“朱华翠盖满池”字样,嘉庆帝书法可从中一窥。实习记者 武亦彬摄   北京市文物局昨日宣布:历时10个月的圆明园如园遗址二期考古完成。两千平方米发掘面积内,出土上千件文物,嘉庆年间修的路网,类似现代环岛的路口再现。考古人员发现,路面和大殿遗址都有大面积过火痕迹。  去年10月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市文研所在这片遗址进行考 ...

• 高大伦揭秘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工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为成都市民揭开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工作背后的故事  发掘面积达20000平方米,共计出水各类文物30000余件。前不久,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文物出水让世人瞩目。而数百年来流传在成都平原的张献忠宝藏童谣,更是让人对考古发掘充满好奇。昨日,在四川省图书馆的巴蜀讲坛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为成都市民揭开这段考古发 ...

• 外媒:IS武装分子撤离时在叙古城文物周边布雷

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叙利亚城市博物馆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武装分子在从古城鲁萨费撤离时,在当地很多历史文物周边布下了地雷。报道称,鲁萨费的文化价值等同于著名的古城巴尔米拉。两周前,鲁萨费被“伊斯兰国”武装份子控制,之后叙利亚政府军将该市夺回,这座有着超过15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由此重见光明。但叙利亚城市博物馆管理局工作人员指出,撤退的武装份子在鲁萨费大多数历史文 ...

• 稀世真品现芳容——圆明园考古挖掘现场见闻

 1996年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3次大规模考古。园区100多处景点、240多万平方米陆地面积,目前只发掘完成5万平方米。但即便如此,也已发掘出5万多件(片)文物。乾隆年间的铜鎏金象首、嘉庆御笔石刻、圆明园所留唯一一尊“地天母”铜像……每件都无比珍贵。  笔者7月14日上午来到圆明园考古挖掘现场,一睹为快。  葫芦范残片和雕刻工艺  “这是我们今早刚发掘的,叫葫芦范”。一进圆明园的如园,到了新赏室遗址,北京市文 ...

• 让文物“活”起来

修复的壁画。王一坤摄/光明图片  文物刚出土时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美吗?它们出土时是什么样子?7月18日,一场与众不同的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开幕,它把这些问题和秘密一一解答给所有的参观者。这个名为“指尖炫舞 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的开幕,彻底让文物“活”了起来。  本次文物保护修复展将持续至10月30日,将展出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精品文物,包括壁画、 ...

• 人类最古老的通用“语言”——2017中国贺兰山国际岩画文化艺术节看点

宁夏贺兰山拥抱石处人面像岩画  7月16日,宁夏银川,分布于贺兰山东麓27个山口和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的上万幅岩画吸引着全球岩画专家齐聚于此。这些史前印记和分布于全球的岩画资源一起,记录着整个人类的童年。  然而,这些跨越大洲大洋的图像语言却并非孤立存在。专家认为,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现象,同时又有源与流的不同,很多岩画点、岩画块、岩画线、岩画带及其大区域都有内在的联系 ...

• 美国加州大学莫妮卡·史密斯教授作《印度佛教探源》的学术报告

2013年10月18日,美国加州大学考斯丁考古学院莫妮卡•史密斯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题为《印度佛教探源》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陈星灿副所长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清华大学等机构的考古学及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者聆听了精彩的演讲。 莫妮卡教授在地中海、美国西南部和印度次大陆从事田野考古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城市和早期佛教,她目前主持距今2000年的印度东部Sisupalgarh古城的发掘。莫妮卡 ...

• 揭秘圆明园中的如园考古为何意义非凡?

  为什么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眼中,如园是近年圆明园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遗址?为什么它“意义非凡”?  为什么在课题组成员张利芳这位女博士眼中,发现延清堂粉彩地砖比挖出金银财宝更兴奋?这些如今依然精美的地砖,到底揭开了清代皇室的什么秘密?  道路、湖泊及泊岸等遗址陆续发现  如园考古为何“意义非凡”  在圆明考考古中,如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1996年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了 ...

• 陕西秦都咸阳城遗址首次发现民居建筑,出土器物有制作者戳印

  7月9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长兴村附近开展考古发掘时,考古人员在秦都咸阳城遗址首次发现了民居建筑,出土器物有制作者留下的戳印,是秦代工商管理制度“物勒其名”的反映。  长兴村所在地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都咸阳遗址范围,曾发现大量水井、陶窑、窖穴、儿童葬等遗迹,出土有秦诏版、“北库”铺首、六国货币等重要遗物。发掘的房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出土的陶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 ...

• 陕西富平发掘唐高祖曾孙李道坚墓 出土山水壁画或为中国现存最早

  1994年元月,当时的陕西省富平县文管会在吕村乡朱家道村的唐高祖献陵陪葬墓区发现一座被盗唐墓,文物局干部井增利抢拍了墓室壁画照片并发表,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但因为种种原因,该墓一直未进行科学发掘,直到去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这座墓进行了发掘,让这批精美的壁画重见天日。  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人名叫李道坚,系唐高祖曾孙。他的祖父李灵夔,因参与越王李贞起兵的事情泄露,被武则天流放而后自杀。而他的父 ...

• 广西柳州风情港正南门城墙遗址考古发掘硕果累累

正南门遗址出土的唐代“波斯陶”,证明柳州作为一个水陆交通枢纽,在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货物流散到内陆的其中一个支点。通讯员陈艾宇 摄  18年接力长跑、近两年漫长工作、3个月室内整理、上万件文物……柳州市博物馆在风情港内正南门遗址的西面和北面250平方米区域,展开了柳州历史上首次桂中商埠专项大型考古活动。近日,此次考古发掘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许多重大发现为破解柳州历史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其中一片来自波斯的 ...

• 窥见“万园之园”曾经的气派——圆明园遗址最新考古发现披露

  灵动的“鎏金铜象首”、精致的“雀笼黄釉琉璃”、古朴的“嘉庆御制刻石”、精美的“粉彩瓷砖”等,圆明园废墟之下这些“高大上”的皇家文物,终于重见天日。  日前,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公布了近年来的考古挖掘成果,并首次向公众展出100余件“有故事”的文物,从中可窥见“万园之园”曾经的气派。  圆明园的三次考古发现  坐落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 ...

•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考古发掘再获重要发现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黄河北岸的二级阶地上,是我国首次发掘的大型史前灾难遗址。该遗址一系列的重要考古发现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配合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 号保护棚后期建设补充区域、排污管道、88 号样板房等建设区域,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县博物馆组成喇家遗址联合考古队,在2013-2015 年度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于2016 年6 月至12 月进行了为期6 ...

• 山西陶寺北墓地遗骨之谜有望揭开

  专家从两千多年前的尸骨上成功提取出DNA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一座古墓,它是陶寺北春秋晚期一座高等级的墓葬,显示了墓主人显赫的地位。在这座墓葬中,有一具女性的“特殊”骨骼,她究竟是谁?正值壮年的她为什么会突然死去,她腹中的胎儿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6月26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体质人类学专家从这具骨骼上成功提取了纯净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溶液,将进行测序和研究,希望能够对这两千多年前的人骨进行亲 ...

• 如园,一个特别的存在——圆明园考古发掘出保存最为完好的园林遗址

  入了伏的北京,烈日炎炎,每挪一步,都挥汗如雨。在如园考古发掘现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却笑曰:这天正是“烤”古好时节。他指着如园平面图说:“由于如园偏居长春园东南一隅,保存状况较好,是圆明园近几年发掘的首座仿江南园林遗址,也是圆明园考古发掘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园林遗址,意义非凡。”  在圆明园考古中,如园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如园的前世今生  如园位于圆明园之一的长春园东南一 ...

• 江苏扬州甘泉山汉墓群将进行考古调查

  第三批江苏大遗址预备名单公示,其中扬州地区有两个,分别为:邗江甘泉山汉墓群和仪征庙山汉墓。目前,庙山汉墓考古调查勘探工程正在进行中,记者从邗江文物部门获悉,甘泉山汉墓群即将进行考古调查,或将解决一些历史谜团,通过此次考古调查获得的成果,将与本区域城市规划衔接,预留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提升空间,避免文化遗产遭受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上有七峰如斗”  汉广陵国王侯家族墓葬群  甘泉山汉墓群是 ...

• 陕西42处长城遗址新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国际在线 榆林神木长城杨家城段(庞博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近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省42处长城遗址新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公布40处,扩展项目2处。其中,战国秦国长城遗址6处,战国魏国长城遗址3处,隋代长城遗址3处,明代长城遗址30处。   据了解,在保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进行工程建设。因特殊情况需要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必须依法严格履 ...

• 鼓浪屿申遗成功 福建揽四项世界遗产居华东之冠

更多世界遗产资讯,请关注微博:爱世界遗产鼓浪屿申遗宣传片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刚刚宣布,厦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Kulangsu)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是福建省第4项世界遗产,中国第36项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一项海岛世界遗产。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面积3.162平方公里,包括鼓浪屿全岛陆地范围及岛屿周边礁石所界定的海域范围范围。缓冲区8.86平方公里,包括对遗产区产生直接影响的周边区域。鼓浪 ...

• 意大利世界遗产总数达53项,中国以总数52项依旧名列第二

正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对今年各国新的申遗项目已审议结束。“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获悉,今年共新增20项世界遗产,包括3项自然遗产,17项文化遗产。中国申报的两个世界遗产项目可可西里、鼓浪屿获得通过后,世界遗产数量为52项,曾短时间达到世界第一。然而由于此前世界遗产数全球第一的意大利(共51项),在本次大会上同样新增了一个遗产项目——意大利还和克罗地亚、黑山共同申报的“15至17世纪威尼 ...

• 西咸新区现西魏时期墓葬 出土国内迄今最早西方货币

日前,西咸新区发现一西魏时期墓葬,墓葬内发现迄今最早的西方货币。近日,在西咸新区摆旗寨村墓群考古发掘中,一座西魏时期的墓葬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名叫陆丑的墓主人的心怀:虽生不能回故乡,死后也要与乡土器物陪伴。该墓葬出土180余件或完整或残缺的彩绘陶俑,不仅让考古人员惊讶墓主人的富足,也一点一点认识了墓主人的精神世界。这些彩绘陶俑,除了与墓主人身份职位关系紧密的武士俑之外,更多是一些有着外族人体貌特征的胡人 ...

• 世界遗产武夷山扩展项目铅山申遗成功

作者:严若虚文章来源: 江西日报 波兰当地时间7月9日19时10分,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这也意味着,铅山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前,江西省的庐山、三清山和龙虎山(中国丹霞)分别于1996、2008和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铅山武夷山成功申遗后,成为全国第五个、江西省首个世界文化与自 ...

• 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

  中国文物网讯6月30日,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柳贡慧共同为基地揭牌,并为基地学术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  关强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肯定了北京工业大学文化遗产防灾减灾科研团队在防灾减灾和文物建筑保护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他说, “十三五”期间,文物保护要实现从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设立 ...

• 海口旧州开元寺遗址考古调查结果出炉 遗物多为明清时期

海口旧州开元寺遗址出炉的遗物  海口网7月6日消息为了加强海口旧州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深度挖掘旧州古城及其周边的文化底蕴,促进旧州旅游文化的开发和发展,日前,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海南州府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邀请,组织相关文博专家对旧州开元寺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通过调查,进一步明确了开元寺遗址位于现今旧州镇辖区内,具体位置为联丰村委会卜创坡经济社,发现的遗物多为明清时期。  据当地老人回忆,砖塔位 ...

• 粉彩地砖为何是意外收获?揭秘圆明园考古

延清堂大殿粉彩地砖,表面呈黑色,是因为过火的缘故。  中国青年网讯 从1996年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古。20余年来,发掘了5万多件(片)文物,考古发掘工作还将继续进行。  最近的一次考古发掘始于201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团队,先后对桃花洞遗址、大宫门遗址、养雀笼遗址、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等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在圆明考考古中,如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 ...

• 申遗成功 担子更重

  人民日报讯7月7日至8日,在波兰召开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双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处。在我国首批世界遗产诞生30周年之际,连续多年申遗成功的光环之下,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不断提升中国世界遗产保护水平。  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1987年诞生首批6处世界遗产,从世界遗产数量跃居世界第二到同时拥有大运河、丝绸之路这 ...

• 圆明园迎来历史规模最大考古发掘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现在进行的发掘自2013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为圆明园遗址史上最大规模的发掘项目。日前,这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圆明园面积3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 ...

• 随笔:申遗频告捷 遗产保护任务更艰巨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随笔:申遗频告捷 遗产保护任务更艰巨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  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喜讯,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分别于7日和8日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由此达到52项。  中国迄今在申遗上取得的亮丽成绩,展现出一个文明大国的深厚内蕴,展现出一个美丽国度的多娇风姿,值得国人为之自豪,也必将更加坚定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

• 对中国的世界遗产来说,旅游开发是最大威胁

要点速读地方政府不仅将世界遗产当作是一颗摇钱树,还是重要的政绩。很多人只看中世界遗产的知名度与经济效益,却忘了要按照国际规定开展保护。中国世界遗产数量是不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为后代保存好人类文明的硕果。中国申遗大队都排到几十年后了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并于1978年确定了首批12处世界遗产,并列入《世 ...

• 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逝世:一种特殊的爱定格到永远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名誉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忠培,于2017年7月5日9时4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张忠培 摄于二〇一四年六月 本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张忠培,1934年生于湖南省,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从苏秉琦、林耀华。1961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吉林大学任教,后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他自1958年开始先后参与主持了十余处重要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和成百处 ...

• 烽火中的西南古迹考察

 今年上半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受到各方的关注。目前,出水文物已超过万件,不但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而且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就设在彭山县汉崖墓博物馆内,这不能不让人回想起上世纪40年代初,中国考古人在抗战烽火中所进行的川康古迹考察。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科学考古主要集中在中原,以安阳殷墟的十五次发掘和山东龙山的城子崖为代 ...

• 张忠培 考古大先生

张忠培先生生前整理书稿。高蒙河供图  7月5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官网发布讣告: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名誉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忠培先生于2017年7月5日9时4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那个拄着拐杖、讲一口长沙话的先生就这么走了?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考古文博界乱了方寸。在故宫官网的讣告下,超过10万人次的网友以不同方式向先生致敬。  开创墓地田野考古的领先范式  张忠 ...

• “考古大先生”张忠培的最后三卷书

 7月5日上午,大概十点左右突然看到故宫博物院发布的讣告: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名誉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忠培先生于2017年7月5日9时4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那个大家已经习惯了的、讲一口长沙官话但声音宏亮随时会打断你的倔老头儿怎么会忽然走了呢?  没有人愿意相信。5月5日上午,张忠培先生还在故宫的宝蕴楼为杜伦大学考古系师生一行上了一堂生 ...

• 文物大省山西保护文物:正在与时间赛跑

  中国新闻网讯日前,中国壁画学会专家奔走在山西运城稷山等地,实地考察古代壁画精品,为文物保护、修复“开方治病”。此间,文物大省山西正在与时间赛跑,保护海量文物。  山西“国保”数量位居中国首位。长期以来,面对海量文物,尽管官方不断加大经费,但时常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在这种背景下,山西推出“文明守望工程”,希冀启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  根据相关方案,山西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 ...

•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年内将启动

  长沙晚报讯辛追夫人、太傅贾谊、定王台这些长沙历史文化中著名的人物和地名,其实都与历史上的“汉长沙国”有关。3月28日,记者从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委员会召开的论证会上获悉,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于年内实质启动,“十三五”期间完成建设。届时,市民们不仅可以参观汉代陵墓的遗迹和文物,还可以体验考古、汉服和汉式婚礼,充分领略汉文化的魅力。  汉文化构成长沙文化的重要部分  为什么叫“汉长沙国” ...

• 国家文物局组织文物保护专家到甘肃调研长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讯3月23日至25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由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 “长征文化线路保护策略研究” 综合三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杜凡丁,规划师杨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门梁杰等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对甘肃省长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开展现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与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人员就“长征文化线 ...

• 埃及考古重大发现 发现木乃伊与彩绘木棺

  中新网讯当地时间4月18日,埃及卢克索,埃及考古学家最近在南方的卢克索西区挖掘一个3500年前的墓葬时,发现了8具木乃伊与彩绘木棺,同时还有上千个陪葬雕像。考古专家称此为近几年来古埃及文物极为重大的新发现。

•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将于5月中旬在厦门开馆

  新华社讯记者5日从故宫博物院获悉,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将于5月13日在厦门鼓浪屿落成开馆,这也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设立主题分馆。  据介绍,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80平方米。开馆首展——“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览”将展出藏品219件(套),文物种类涵盖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珐琅器等多种类别,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 ...

•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如何开启心灵之旅

  中国文物报讯让观众动手拼出“镇馆之宝”、制作动漫进行考古科普……一个个灵动的创意让以往面孔严肃的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变身观众的知心伙伴,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着近年来各级博物馆引进新的文化理念,运用高科技等手段创新博物馆传播方式的丰硕成果。  巧用“斜坡效应” 培养忠实“粉丝”  拼出“镇馆之宝”、上手修复文物……浙江省博物馆至今已免费开放13年,今年又启动首届“观众节”。  “博物馆免票不是一免 ...

• 《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正式出版发行

  中国文物报讯6月2日,《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正式出版发行仪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以及该书部分编写人员出席发行仪式。  《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由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编著,故宫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的一批北京城中 ...

• 首个“双料”遗产日来临 专家建议更多遗产地永久性免门票

  人民网讯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迎接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景区纷纷推出了多项独具当地特色的活动,景区免费游览、各式展演展览、文化晚会……一时间,遗产这个概念以一种近似狂欢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不过业内专家表示,“遗产日”只有一天,它的出现,更多扮演的应该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而不仅仅是一场各 ...

• 长城:不改变原状才是保护

  新华社讯长城伫立在我国已有数千年,这古老的城墙跨越了15个省级行政区域,随着群山万壑延绵起伏,犹如一条横卧的巨龙,记录了历史中无数的刀光剑影和厮杀声,也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由于长城体量大,保护管理难度也很大。在此,怎样保护这条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巨龙,也成为一个难题。  今年是长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30年、也是国家实施长城保护工程逾十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日前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等联合 ...

• 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

  6月12日,观众在成都博物馆观展。  新华社讯2017年6月11日,“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为中国观众带来数百件见证了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历史的“彼得夏宫”文物。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8月27日,期间免费对公众开放。

• 央视聚焦萧后冠修复 《皇后凤冠复生记》有望本月底首播

  拍摄现场  扬州晚报讯2013年,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被认定为隋炀帝墓的消息,引起了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摄制组来到扬州聚焦隋炀帝墓,拍摄并播出了纪录片《隋炀帝墓:争论与真相》。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成果也同样受到该栏目的关注,昨天,《探索·发现》摄制组就开始在扬州拍摄,聚焦萧后冠保护。据编导透露,纪录片《皇后凤冠复生记》有望本月底播出。  《探索·发现》摄制组再来扬  聚焦萧后冠 ...

• 南宋时的杭州人都在哪看夜景?这个考古新发现告诉你

  浙江在线讯“长桥塔影、湖滨水乐、钱塘追月、日月同辉……”刚出炉的杭州“夜十景”让大家领略了杭州夜晚的美丽;但你一定不知道,南宋时期的杭州人,在没有绚烂灯光与恢弘建筑交相辉映的夜晚,也有个看夜景的好去处!  6月20日,记者与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一同爬上了南高峰,准备为大家揭开杭州又一考古新发现——南高峰塔的面纱。  南高峰在西湖南山满觉陇村北、毗邻烟霞三洞,与北高峰一起合称“双峰插云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