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第三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 2020-09-28
为增进青年玉器研究学者间的沟通与了解,深入挖掘古代玉器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价值及内涵,促进玉器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于2020年9月25日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北京、浙江、湖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辽宁、甘肃等 10 余省市的考古科研机构 ...
李梅田教授《死亡考古学》南师大讲座纪要[...] 2020-09-26
2020年9月21日下午4:00-6:00,应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梅田老师在随园校区600号楼117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主题为《死亡考古学——关于墓葬考古研究的一点思考》的讲座。此次讲座是我校考古学系列讲座总第27讲(考古名家讲坛第十五讲)。讲座由王志高教授主持,刘可维副教授等校内外师生共计一百余人到场聆听 ...
人面蛇身:众神共享的标准像——《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讲座纪要[...] 2020-09-24
2020年9月21日下午,应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的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文化学者王仁湘先生在随园校区600号楼117报告厅,做了题为《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的讲座。讲座由王志高教授主持,徐峰副院长、陈声波副教授、刘可维副教授等校内外师生共计一百余人到场聆听。场下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过道走廊 ...
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 2020-09-24
2020年9月2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新发现。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年代距今8500-5200年,初步建立起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是我国北方地区较早的定居性聚落,出土距今7700年左右 ...
《城市考古与古建筑六题》讲座纪要——2020年“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系列报道(七)[...] 2020-09-21
2020年9月13日晚,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老师为“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师生作题为《城市考古与古建筑六题》的专题讲座。 讲座首先从宿白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考古》讲义中绘制的“个体建筑台基和木架”插图展开。李志荣老师指出,宿白先生在图中不仅清晰表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架构的关系,还特别强调了地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扬州城到泉州城考古[...] 2020-09-16
9月1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勃研究员,为讲解员培训班的学员们带来题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培训课程。汪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苏工作队、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的队长,长期主持扬州城遗址考古工作。为配合泉州申遗工作,从2019年9月起,主持发掘南外宗正司遗址和市舶司遗址。 “他山之石”——扬州城相关研究 汪勃老师从扬州考 ...
泉州出土的宋元陶瓷与海上丝绸之路[...] 2020-09-16
9月13日上午,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研究员,为我们泉州系列遗产讲解培训班带来题为《泉州出土的宋元陶瓷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课程。 栗建安老师主要从全国各地出土、福建省沉船出水、世界各地发现的泉州陶瓷等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大量实物的图片,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显示宋元时期泉州城是一个重要 ...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系列遗产讲解培训今天开班[...] 2020-09-14
9月12日上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讲解培训在泉州影剧院正式开班。市文旅局局长陈惠平出席开班仪式并做动员讲话。 陈局长从现实中个别不规范讲解案例出发,提出文化遗产讲解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亲自示范了部分遗产讲解要点,说明了知识储备对文化遗产讲解的重要作用,勉励大家珍惜这次培 ...
“敦煌晚期石窟研究”系列讲座内容举要[...] 2020-09-14
敦煌晚期石窟向称难治,关键在于民族更迭频繁,艺术风格继承性不明显,汉文文献记载稀少,回鹘与西夏洞窟常常被混为一谈,西夏与元代石窟又常常混淆不清,再加上藏传佛教对敦煌的长期影响,晚期石窟的分期断代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学术难题。但时代问题不解决,会对石窟艺术、绘画特征乃至与石窟相关的历史、宗教、文化问题的研究带来极大局限,甚至成为陷 ...
《汉魏洛阳城址的考察与思考》讲座纪要——2020年“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系列报道(六)[...] 2020-09-14
2020年9月9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钱国祥先生讲授了题为“汉魏洛阳城址的考察与思考”的专题讲座。钱国祥研究员长期从事汉魏洛阳城的发掘与研究,他在城市考古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心得。参加学习的有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学员、赤峰市文物干部、辽上京考古队队员和学生等。 依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勘 ...
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举办“敦煌与中外关系史”系列讲座[...] 2020-09-10
2019年12月,以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杨富学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中外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9ZDA198)获准立项,原计划于2020年4月举办开题报告会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计划不得不延期(推迟到10月10日在敦煌举办)。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和推动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课题组 ...
敦煌研究院第61、62期“敦煌读书班”简讯[...] 2020-09-10
2020年8月24日,敦煌研究院第61、62期“敦煌读书班”在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敦煌文献研究所一楼阅览室分上午、下午两个时间段如期举办。这是因疫情而中断8个月之久的读书班活动的继续,旨在活跃学术空气,推进学术发展。第61期“敦煌读书班”分别由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副主任、博导多洛肯教授、甘肃省博物馆李永平研究员进行主持和评议。西华师范大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中考古工作站在湘潭挂牌成立[...] 2020-09-10
9月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中考古工作站在湘潭市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出席挂牌仪式的主要领导有湘潭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颜晓媚,中共湘潭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杨铁桥,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熊建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副所长高成林,湖南省文物交流鉴定中心主任郭学仁,湘潭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湘汉,湘 ...
《安徽明中都遗址的考古实践与探索》研讨纪要——2020年“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系列报道(五)[...] 2020-09-10
2020年9月4日晚,“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学员研讨课第一节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考古工作站进行。本次研讨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志副研究馆员主讲,题目为《安徽明中都遗址的考古实践与探索》。王志长期负责明中都的考古工作,此次研讨他向大家全面介绍了这座重要都城的历史背景和概况、近年考古工作进展和新的学术认识。研修班师生和辽上 ...
漫谈考古学与中国美术史研究丨郑岩[...] 郑岩 2020-09-08
2020年8月28日上午9:30,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为清华师生带来“漫谈考古学与中国美术史研究”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30余位师生、线上会场近400人共同聆听了本场讲座。郑岩教授报告伊始,郑岩教授首先为我们厘定了一个概念,“美术史”是一个独立的人文学科,而非“美术”这个学科的历史。考古学和美术史学本是一 ...
Matthew Collins :古蛋白质组学在考古学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许祯津 2020-09-03
8月20日,剑桥大学考古系讲席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Matthew Collins教授通过Zoom在线直播的方式为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古蛋白质组学在科技考古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彩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杨益民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讲座,并在讲座结束了进行了点评和讨论。 Matthew Collins教授首先介绍了 ...
刘歆益 :功能与意义—旧大陆饮食系统的史前根源[...] 许祯津 2020-09-03
8月15日,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的刘歆益副教授以Zoom在线会议的形式为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师生、学术界同仁以及考古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以“功能与意义:旧大陆饮食系统的史前根源”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安婷老师主持。 刘歆益副教授以《宗子维城》与周代礼制改革开篇。历史文献明确记载了周代王公贵族用礼制 ...
讲座回顾丨小畑弘己:陶土压痕法的方法与理论[...] 尹祥,高雅云 2020-09-03
2020年8月12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18期)“陶土压痕法的方法与理论”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日本熊本大学小畑弘己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靳桂云教授主持,熊本大学高雅云同学进行翻译。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层层递进地介绍了陶土压痕法的研究缘起、研究方法及具体的研究状况。 第一部分中,小 ...
浙江省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召开[...] 2020-09-03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石窟寺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国务院加强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我省石窟寺遗址保护管理水平,2020年9月2日下午,省发改委、省文物局有关处室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全省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会议由省发改委社会处副处长俞洁主持,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四级调研员赵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新发现 | 山西离石信义遗址考古发现与收获[...] 赵辉 2020-09-03
信义遗址地形与地貌山西离石信义遗址的发现 为探索新石器时代末期 中原与河套两大区域文化交流、互动融合 以及不同建筑模式的空间分布提供了丰富资料 对于认识庙底沟二期文化向北传播的路线 以及与晋西北、陕北同时期文化遗存 之间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是考察两大区域文化之 互补发展趋势的重要线索 引起了学术界的 ...
响堂山石窟牵手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学术研讨会[...] 赵立春 2020-09-02
8月3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响堂山石窟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不同学科视野下的响堂山石窟研究”学术考察和研讨会召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文艺研究》杂志社、中国佛教协会《法音》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等十六位专家学者逐一发言,并发表了自己 ...
纪要 |【云端论坛10】南渡君臣:浙江南宋陵墓新观察[...] 朱睿晗 2020-09-02
南渡君臣浙江南宋陵墓新观察2020年7月10日下午,“云端论坛”第十期在线上平台以直播形式推出,主题为“南渡君臣:浙江南宋陵墓新观察”。文研院邀访学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刘未主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晖达做主题报告,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方诚峰、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 ...
《走向世界的中国考古》讲座纪要[...] 陈晓红 2020-09-01
01 《走向世界的中国考古》讲座纪要 2020年8月19日上午10点,应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带来题为《走向世界的中国考古学》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世界考古系列讲座”第十场,由张良仁教授主持。 一、 弘扬丝路精神--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考古1987至1990年,王 ...
讲座纪要||东南亚历史城市保护研究——以缅甸妙乌和因瓦古城为例[...] 伍惠璇,陈晓红 2020-09-01
讲座纪要||东南亚历史城市保护研究——以缅甸妙乌和因瓦古城为例 2020年8月18日上午10点,应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邀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教授、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实验室主任董卫分享了题为《东南亚历史城市保护研究——以缅甸妙乌和因瓦古城为例》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考古系列讲座”第九场由张良仁教授主持。 ...
2020海丝之路文旅博览会在沪举行推介会[...] 2020-08-31
8月25日下午,2020海丝之路(中国·宁波)文化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海丝之路文旅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推介会。新名字,新形式,传统展会不断升级为进一步突出“文旅深度融合”主题和宁波“海丝之路”始发港的区位优势,不断巩固“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文旅产业重要展会地位。2020年起,已成功举办4年的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和宁波国际旅游展正式 ...
“十四五”文物保护与传承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 2020-08-31
8月26日,文物保护与传承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文物保护与传承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总召集人、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庄文颖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王浩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信和院士,西北大学张宏福院士,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岳清瑞院士等专家出席会议。科技部社 ...
古人如何戍边?[...] 张晓龙 2020-08-27
1200多年前,唐朝士兵是如何在“大漠孤烟直”的边塞戍守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发掘与初步研究,正在解开这一谜团。 这次考古发掘的烽燧遗址,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南90公里处的荒漠中。去年9月到今年6月期间,考古学者在此展开考古发掘。
讲座回顾丨李旻副教授谈“高地龙山社会及其遗产”[...] 2020-08-27
2020年8月9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17期)暨山东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暑期学校系列学术讲座之“高地龙山社会及其遗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人类学系与亚洲语言文化系李旻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讲座。李旻教授首先介绍了为何使用高地龙山社会这 ...
《数字考古研究进展》讲座纪要——2020年“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系列报道(四)[...] 陈泽宇 2020-08-25
2020年8月18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为“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讲授了题为《数字考古研究进展》的课程讲座。刘建国研究员是数字考古领域的专家,他在考古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三维重建等方面均有独特心得。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包含数字考古定义与发展历程、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考古中的综合运用等方面。 数 ...
讲座纪要||《吴哥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文化遗产保护》[...] 晁蓉蓉 2020-08-24
讲座纪要||《吴哥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文化遗产保护》2020年8月11日上午10点,南京大学世界考古系列讲座之二《吴哥文明的核心价值及其文化遗产保护》顺利举行。本场主讲嘉宾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元林研究员,主持人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张良仁教授。 王元林研究员从海上丝绸之路谈起,引出吴哥古迹所在地柬埔寨的地理位置与发展历史。柬埔寨或高棉历史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