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 郑岩 | 重读北齐娄叡墓壁画

  摘 要:山西太原北齐娄叡墓壁画既是从北魏平城时代开始建立的一套新图像系统发展的结果,又是一组富有艺术个性的作品,对于探索美术考古研究与传统绘画史写作相融合的可能性与具体方法,有着重要价值。从其墓道特殊的结构可推定壁画的施工方法,建立起名家画稿与壁画之间的联系;从壁画风格还可窥见这一时期绘画“感神通灵”观念在艺术实践中的具体表 ...

•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二辑)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二辑)作者:郑岩/巫鸿/朱青生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年: 2013-8-2页数: 408定价: 85.00装帧: Paperback丛书:古代墓葬美术研究ISBN: 9787535664631内容简介2011年,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召开了“第二届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与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

•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增订版)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增订版) 作者:郑岩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 2016-10-1页数: 325定价: CNY 110.00装帧: 精装丛书:考古新视野丛书ISBN: 9787501047772内容简介本书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墓进行了综合研究。书中所讨论的壁画取其广义,不仅包括彩绘壁画,还包括如模印画像砖壁画等使用其他材料和技术制作的壁面装饰,此外还附带讨论了装饰有画像 ...

• 破碎与聚合-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

破碎与聚合-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 作者:郑岩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副标题: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出版年:2016-8页数:172定价:260装帧:精装ISBN:9787531076759破碎与聚合的创作者郑岩作者目录序一范迪安序二杨中奎破碎与聚合——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新观察郑岩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的主要发现张柏寒肖诗颖图版附录一二十年来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研究主要成果目 ...

• 中国出土壁画全集

中国出土壁画全集作者:徐光冀/汤池/秦大树/郑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2012-1-20页数:2274定价:3980.00元装帧:精装丛书:中国出土大系ISBN:9787030307200内容简介壁画墓出土的墓室壁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深藏地下的绘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历史的真实面貌。由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10巨册《中国出土壁画全集》,向世人展示了新中 ...

•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 作者:郑岩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标题: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出版年:2013-2-1页数:424定价:50.00元装帧:平装丛书:北京大学艺术史丛书ISBN:9787301217948内容简介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种种的假设,见于制度、宗教、仪式和书写,更直接呈现于墓葬之中。墓葬既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处所,又是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的集合体,还可以被理解 ...

•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作者:郑岩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标题: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出版年:2022-1页数:400定价:98.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108071965内容简介这是一次将艺术和历史打通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的尝试。艺术史著作卷帙浩繁,博物馆更是包罗万象,对特定题材、风格、技术、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们几乎忘记了所面对 ...

•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五辑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五辑作者:巫鸿/郑岩/朱青生主编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年:2022-7页数:254定价:¥95.00装帧:精装丛书:古代墓葬美术研究ISBN:9787535692047内容简介墓葬美术是从中国远古至近代历时最久、植根最深的一个礼仪美术传统,无论是时间的持续还是地域的伸延,在美术史中都无出其右者。它也是考古信息最为丰富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系统,包括建筑 ...

•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一辑)作者:郑岩/巫鸿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2011-9页数:370定价:78.00元装帧:平装丛书:古代墓葬美术研究ISBN:9787501032563内容简介《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1辑)》主要内容简介:墓葬美术是传统中国历时最久、植根最深的一个礼仪美术传统,无论是时间的持续还是地域的伸延,都在世界美术史上无出其右。它也是考古信息最为丰富的一个 ...

•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作者:郑岩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年:2002-12页数:301定价:26.00元装帧:简裝本丛书:考古新视野丛书ISBN:9787501013593内容简介本书对于魏晋南北朝壁画墓进行了综合研究。书中所讨论的壁画取其广义,不仅包括彩绘壁画,还包括如模印拼镶砖壁画等以其他材料和技术制作的壁面装饰,此外附带讨论了装饰有画像的葬具。上编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 ...

• 董家庄汉墓

董家庄汉墓【作 者】郑岩,姜彦文编著【出版项】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2014.01【ISBN号】978-7-209-08044-6【中图法分类号】K878.84【原书定价】660.0【主题词】汉墓-考古发掘-安丘市【参考文献格式】 郑岩,姜彦文编著. 董家庄汉墓.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01.内容提要:本书集中展示了安丘董家庄汉墓的挖掘成果。第一部分对董家庄汉墓进行了介绍 ...

• 郑岩丨关于传统绘图的一点思考

  郑岩老师从个人经历、学术史回顾两大部分探讨了传统绘图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问题,并从历史人文主义的角度反思了科学考古绘图的局限性和时代性,提出考古绘图作为观看方式和阐释方式的见解。他指出,考古测绘不完全是技术性问题,需要从人文的视角对考古测绘观念进行批判思考。具体而言,考古绘图是一种观看方式和解释方式,对绘图部分的取舍与对描述对象 ...

• 郑岩 | 弯曲的柱子 ——陕北东汉画像石的一个细节

1996年,陕西神木大保当东汉墓群出土一批重要的画像石,曾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我感兴趣的是其16号墓墓门外侧门楣下层画像的一个细节。这幅画像刻有多个历史故事,人物的活动围绕着三根柱子展开,奇特的是,这些柱子并非笔直挺立,而是婉婉委蛇,其两侧的边缘为上下反复的不规则的波浪线,轮廓线以内还有若干细小的曲线,如云似水(图1、2)。在建筑中起着 ...

• 郑岩 | 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试论墓葬壁画与传统绘画史的关联

一1994年,陕西省富平县吕村乡朱家道村一座古墓被盗,考古工作者随即进行了调查。据调查者报道,该墓位于唐高祖李渊献陵陪葬墓区内,是一座4米见方的单室墓,由于随葬品和墓志已佚,墓主身份不明,从人物服饰、发式等方面判断,其年代为盛唐。墓室内绘有壁画,保存尚完整。其西壁绘一组水墨山水六曲屏风(图1),东壁绘乐舞(图2),北壁绘两具横长的屏风 ...

•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早期山水画的考古新发现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早期山水画的考古新发现郑岩对于“起源”的执着,是治史者的基本姿态。就山水画的研究而言,《游春图》、《溪岸图》等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有可能是流传至今最为古老的画作。至于山水画发轫时期的历史,传统上则只能依据文献典籍的记载去追念,而难以落实于图像。这篇小文试图重拾一个老话题——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但所 ...

• 龙缸与乌盆:器物中的灵与肉(下)

龙缸与乌盆:器物中的灵与肉(下)郑 岩2. 乌 盆与《龙缸记》不同,在另一个故事中,器物自始至终完好无损。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是元杂剧《盆儿鬼》,全称为《玎玎珰珰盆儿鬼》,又作《包待制断玎玎珰珰盆儿鬼》,作者不详(图12、13)。在明人臧懋循编《元曲选》中,全剧四折一楔子,写汴梁人杨从善之子杨国用找人算卦,卜得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为躲 ...

• 龙缸与乌盆:器物中的灵与肉(上)

龙缸与乌盆:器物中的灵与肉(上)郑 岩摘要:器物的历史不只是风格变化的历史。艺术史所讨论的对象除了通常意义上完整的艺术作品,还应包括对器物的文字性描述以及在说唱、写作、表演之间不断转换的文本。细读清人唐英《龙缸记》与元代以来不断发展的《乌盆记》文本可以观察到,将人的灵魂、肉体与器物进行意义的关联的做法,既有其特定的文化传统,也 ...

• 学术文摘丨考古发现的三国绘画

考古发现的三国绘画郑岩 三国的故事说不完。绘画史上最有趣的一个,见于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四:曹不兴,(中品上)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 01此事更早的版本见于《三国志·吴书·赵达传》刘宋裴松之注所引《吴录》 02 。作为绘画史专门著作的《历代名画记》除了讲故事,还列出南朝画家谢赫以及唐人 ...

• 学术文摘丨东汉孝堂山石祠的观者及其他

东汉孝堂山石祠的观者及其他郑 岩多年前,我曾讨论过汉代祠堂和墓葬画像观者的问题,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兴趣。但今天看来,当时的思考是比较粗浅的,实际上还有相当大的讨论空间。本文借研读《孝堂山石祠》一书的机缘,重拾这个话题。图1\济南长清区孝里铺孝堂山东汉石祠山东济南长清区孝里铺镇孝堂山东汉石祠(图1)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记 ...

• 郑岩丨漫谈中国早期艺术中的花卉

  郑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我几年前指导的一位研究生喜欢插花。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山西侯马东周铸铜遗址出土的一块六瓣花朵纹泥模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泥模的每个花瓣内大多装饰四个小圆点,而其中一瓣却异乎寻常地多出一个圆点。工匠的这个“差错”在纵横排列的十八个花朵中一次次重复,只是方向不同(图1)。她由此推测,一些复杂的纹样 ...

• 黄石崖——佛教石窟在山东地区的传播

  黄石崖造像群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西南螺丝顶山主峰西侧。螺丝顶又名罗袁寺顶、罗庵寺顶,海拔约350米。其东南连接撅子山,向东连接羊头山、平顶山。西北隔一山谷与千佛山相对,山谷间为市区南部的旅游路。  今济南市在北朝时期行政区划变动较大,《水经注·济水》:“济水又东北,泺水入焉,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城南 ...

• 郑岩:刘敦愿与中国早期美术研究

人物简介:刘敦愿(1918-1997),湖北汉阳人,知名历史学家、美术理论家、考古学家。1944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师从秦宣夫教授学习绘画。刘敦愿的学术研究以对中国早期美术和考古的探索用力最深。他从欧洲考古学兴起和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对于古典时期艺术品的搜集与研究的历史,来讨论考古学与古代艺术研究的关系。其目标是参照西方古典美术史的 ...

• 郑岩 | 多相之维:考古学与美术史的跨学科观察

作者:郑岩来源:《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6期 汉武梁祠汉画像(图源:网络)我读书时学的是考古学,又在博物馆工作过十几年,曾经有少量的机会参加田野调查和发掘,后来在美术学院教书,从事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研究。“考古学与中国美术史研究”这个话题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也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这个题目很大,我仅结合个人的研究和体验来谈一些看法,与 ...

• 北朝葬具孝子图的形式与意义丨郑岩

2020年11月23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日知”系列讲座第22期将以直播形式在线下、线上同时举行,具体地点为公共教学楼1203。讲座题目为“闭门论车:关于秦始皇陵铜车马的思考”,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乌云毕力格主持。  秦陵铜车马于1978年6月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约20米的地方勘探出土,共两辆,是继秦兵马俑 ...

• 响堂山上的释迦摩尼佛

释迦牟尼佛石像  年代:北齐  尺寸:高164cm,宽62cm  质地:石  出自响堂山石窟  上海博物馆藏释迦牟尼佛面相丰润端庄,二眼俯视,稍稍内收的唇角,蕴含着亲切的笑意。  圆肩宽胸,衣裙刻划洗练流畅,结跏趺坐于极为少见的双层莲花座上。造像背光上的圆形头光共分莲花纹、线条形弦纹及外层的河莲纹图案,最外缘是熊熊燃烧的火焰纹,在火焰纹 ...

• 考古学提供的仅仅是材料吗?

  郑岩 得一堂古美术 2019-08-09...编者寄语:  美术史论/艺术史论的学科内容,并不是大众常谈的所谓“美学”  20世纪初以来,以田野调查和发掘为基础的中国近代考古学在许多学科中不同程度地留下了印记,而这种印记在美术史学中尤为明显。在今天,对于中国美术史,特别是早期美术史的研究,无论进行宏观的观察, 还是作微观的分析,都必须将与之密 ...

• 唐韩休墓壁画乐舞图的绘制过程丨郑岩

唐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庄村,2014年发掘。韩休曾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部尚书等职,卒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其夫人柳氏,出身河东世家,天宝七年(748年)卒,与韩休合葬于少陵原。该墓甬道和墓室内大部分壁画保存较为完好,我曾讨论过墓室北壁的山水屏风和东壁乐舞图的题材与形式,本文再对乐舞图的绘制过程略作分析。乐舞图占据墓室整 ...

• 郑岩 | 逝者的“面具”——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

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 郑岩本文原载于郑岩:《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19-265页  2004年在陕西西安北郊上林苑住宅小区基建工地发掘的北周天和六年(571)康业墓是近年来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墓志称墓主康业为康居国王后裔,曾任魏大天主等职。墓内发现一具带有围屏的石床,围屏上有阴线刻的画像,局部残 ...

• 漫谈考古学与中国美术史研究丨郑岩

2020年8月28日上午9:30,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为清华师生带来“漫谈考古学与中国美术史研究”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30余位师生、线上会场近400人共同聆听了本场讲座。郑岩教授报告伊始,郑岩教授首先为我们厘定了一个概念,“美术史”是一个独立的人文学科,而非“美术”这个学科的历史。考古学和美术史学本是一 ...

• 郑岩:河西墓葬壁画题材分析

文/郑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 汉一唐 普通墓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嘉峪关市新城镇观蒲村西南的戈壁上“果园——新城墓群”素有“地下画廊”之称,出土文物有画像砖、丝绸、陶器、钱币、铜器等。其砖画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画技巧妙,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有农耕、采桑、宴居、出行、操练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 ...

• 郑岩:访司马迁祠与墓

11月9日到10日,第四届伯鸿书香奖专题文化游活动——《史记》主题游在司马迁故里陕西韩城开展。通过中华书局和三联中读招募而来的幸运读者和特邀专家一同探寻太史公的足迹。今将此次访古之旅的游记分享给各位读者,让我们在历史现场获取新知。第一次到韩城,赶上大雾天。过了芝水桥,仰望千尺高岗之上的太史公祠与墓,如瞻天上宫阙,真感到“过往如他乡” ...

• 郑岩 | 葬礼与图像

-以两汉北朝材料为中心-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和制度,涵盖从始死到葬毕虞奠的整个过程,按照李安宅的划分,则有葬前、葬、葬后三个先后相继的阶段【1】;与之相似,高崇文将其分为装敛仪节、埋葬仪节和葬后祭祀仪节【2】。考古学和美术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下的墓室、墓地中的庙祠以及墓仪石刻等遗存, 却较少涉及丧葬的其他环节,如葬礼。因为时间性、 ...

• 【研究】郑 岩丨论唐韩休墓壁画乐舞图的语言与意象

2014年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新庄发掘的唐代韩休夫妇墓已有简要报道。该墓甬道及墓室内的壁画保存较为完好,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我初步讨论过墓室北壁壁画中的山水屏风,以及东壁乐舞图的绘制和修改过程,本文再对乐舞图的形式加以分析。图1 陕西西安唐韩休墓东壁乐舞图壁画(采自《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6期,第100页) 韩休墓东壁的乐舞图高233厘米,宽396厘 ...

• 古代墓葬中的壁画是画给谁看的(郑岩)

   从赞助人和创作者的主观意愿来说,墓葬壁画一方面是为死者的灵魂而设,另一方面也为当时的一部分生者而画。观者的问题,涉及对墓葬壁画的主题和 功能的理解,主人和厨师总是看客下菜,观者不同了,壁画题材和形式也会有微妙的变化。注意到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墓葬壁画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古代墓葬壁画,学者们常用的一句话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当然是用来看的,但是,当千百

• 赏析丨唐代韩休墓壁画乐舞图的绘制过程

唐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庄村,2014年发掘。韩休曾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部尚书等职,卒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其夫人柳氏,出身河东世家,天宝七年(748年)卒,与韩休合葬于少陵原。该墓甬道和墓室内大部分壁画保存较为完好,笔者曾讨论过墓室北壁的山水屏风和东壁乐舞图的题材与形式,本文再对乐舞图的绘制过程略作分析。乐舞图乐舞图占据墓室整个东壁,宽3.92米,高2.27米,是迄今所知唐墓壁画同类题材中规模最 ...

• 考古发现中的三国绘画 想象中的彼岸世界

关于三国绘画的记载,唐人张彦远有《历代名画记》,该书是绘画史方面的专门著作。除了曹不兴、杨修和徐邈,张彦远在书中还列出了其他几位“善画者”的名字,包括魏少帝曹髦、大司农桓范,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蜀汉之诸葛亮、诸葛瞻父子等。三国绘画史上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历代名画记》就转述了梁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魏国的一个故事: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魏明帝游洛水见白獭爱之,不可得。邈

• 专访|郑岩:恢复文物原有的身份与记忆

该如何去描述一件文物?常见的考古报告中或许会这样讲:“I式:2件。AL:35,泥质灰陶。侈口,方唇,粗颈,广肩,颈肩转折明显,收腹,平底。肩部有一对带状斜竖耳。口颈10厘米,通高22厘米,最大腹颈14厘米,底径7.8厘米。”而这种言简意赅的准确更像是医院的化验报告,并无多少可读性,或许看到以下的文字读者更容易生情:小链子轻轻摆动,羽光花影凌凌 ...

• 郑岩 | 论“半启门”

  内容提要:“半启门”(以往习称“妇人启门”)是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刻中常见的一个画面,从汉代开始出现,唐辽宋金元时期再度盛行。本文讨论了这种图像的形式特征,以及这种形式与古代墓葬意义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妇人启门、古代墓葬、图像形式   一  双扉安设的门,一扉关闭,另一扉微微开启,一位女子从缝隙间露出半身。     这是中国古 ...

• 郑岩:说“窥窗”

东汉王延寿所作《鲁灵光殿赋》描写了西汉鲁恭王刘馀在曲阜城所建灵光殿的建筑与壁画,是研究汉代美术史的重要文献。赋中许多描述,往往可以与考古发现相对照,如其中“神仙岳岳于栋间,玉女窥窗而下视”一语的“窥窗”,便屡屡见于考古发现,并且跨越了不同的时代,成为一种富有意味的形式。   年代与灵光殿较为接近的一个例子是河南焦作白庄 121号墓出土的一件彩绘陶楼(图1)。这件高112 厘米明器共有四层,所表现的是一处豪 ...

• 独家首发 | 郑岩:唐墓壁画最大乐舞图的奥秘

开年大戏《怒晴湘西》引发“盗墓剧”热潮,而在现实世界里,盗墓贼也曾“有助于”考古发掘。2013年被发现的唐玄宗时期丞相韩休之墓,即是源于考古人员从警方缴获的盗墓团伙的移动硬盘中,发现了此墓葬的壁画照片。  今天,活字君和书友们分享的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岩对韩休墓壁画上所绘“乐舞图”绘制过程的分析。通过郑岩教授对这一迄今所知唐墓壁画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的作品的研究,我们得以了解盛唐时期长安的绘画风格

• 郑岩:这才是代表西汉最高艺术水平的绘画考古发现

西安理工大学壁画墓东壁中部人物《西安西汉壁画墓》序郑 岩《西安西汉壁画墓》一书报道了2004年发掘的西安市东南郊西安理工大学1号墓和2008年发掘的曲江翠竹园2号墓两座重要的壁画墓。这两座墓此前曾有简报发表,虽只是大鼎一脔,但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有关汉代壁画墓的论述,对两墓多有涉及。此次材料全面刊布,全豹在目,无疑有助于相关研究的 ...

• 郑岩: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续前文)

来源:丝绸之路考古 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郑 岩(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学系)(续前文)三 傅家画像石图像解读傅家画像石采用了屏风的形式,这些石板的界限及封闭性的画像边饰强调了每一画幅独立存在的意义,即每一个画面都可以被相对单独地观察。但另一方面,这些画像属于一个共同的空间,彼此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会存在许多关联。目前对于画像石配置关系的复原虽然获得最后成功,但要意识 ...

• 郑岩: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

来源:丝绸之路考古 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 ——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 郑 岩 (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学系) 近年来随着考古资料日新月异的发现,入华粟特人美术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1999年7月在山西太原晋源区王郭村发现隋代开皇十二年(592)虞弘墓带有贴金加彩浮雕画像的汉白玉石棺(图1)。据墓志所记,虞弘为鱼国人,曾奉茹茹国王之命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后出使北齐,在北齐、北周和隋为官,北周时曾任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