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古蜀文明专题讲座在悉尼举行 为澳民众解读东方文明之谜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于9日下午举办了一场“古蜀文明”专题讲座,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教授为广大中国历史文化爱好者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赵立在讲座前致辞(摄影 王一楠)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赵立在讲座前的致辞中表示,古蜀文化在数千年的中国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希望此次古蜀文明专题讲座能够使悉尼华侨华人和当地听众对中国四川古蜀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中澳文化的交 ...

• 在十八世纪荷兰沉船中发现珍贵银器等宝物

  近日,海洋考古学家称他们已经开始发掘在 1740 年沉没于英国海岸的荷兰船只残骸,并找回了其失踪船员的皮鞋、银器及遗骨。1740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宝船Rooswijk在前往现在的雅加达 (Jakarta) 的途中,不幸沉没。当时船上共有约 300 人,并携带了大量货物,包括银锭和铸币。在 2005 年发现其残骸后,大多数珍贵宝物已被成功打捞,但因为担心船体遭到流沙和水流解体的威胁,所以相关工作人员现 ...

• 西北大学与新疆多家单位签订文物考古工作合作协议

  8月上旬,我校校长郭立宏,副校长常江,校党委常委、党(校)办主任吕建荣等一行8人赴新疆看望慰问我校考古队期间,与新疆自治区和多个地、县各相关部门会谈,签署了多项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合作协议。  郭立宏一行先后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王卫东及相关部门围绕深化合作进行座谈,就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科研项目、沟通联系机制建设等方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负责人和西大校友座谈,就 ...

• 腾讯较真考古专题沙龙:追根溯源是共同追求

  随着盗墓题材的小说、影视剧的流行,大众对考古的认识产生了一些偏差,很多人误认为考古就是“官方盗墓”。针对这一现状。9月6日,腾讯新闻召开较真平台第三期线下沙龙——“溯源·较真”文物考古类沙龙,与考古专家、学者一同探讨如何更好的普及考古的社会意义。  《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题材小说相继影视化,让“考古”、“文物”等成为热词,“把文物上交给国家”更一度成为网上流行语。但考古等同于盗墓挖宝再上 ...

• 预审稿如期送到国家文物局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文本获阶段性成果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在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下,余杭区和良渚遗址管委会全力攻坚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日前,申遗文本(预审稿)已如期送到国家文物局,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申遗文本》的编制和上报,是良渚遗址申遗的首道关口。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申遗文本》需要在今年9月30日前送交世界遗产中心预审 ...

• 新疆两口奇特木棺开棺清理

  近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和田洛浦县比孜里墓地中两口木棺进行了开棺清理,这两口木棺形制罕见、葬式奇特,加上它们保存完好,具有展览价值,去年4月,被考古人员从比孜里墓地运回。  两口木棺中,一口木棺可以自由开合,棺中有3具干尸,身着鲜艳的衣物,脸部裹有毛绣或丝棉的覆面,覆面下面有类似口罩一样的护颌罩,头部戴有花环,一具干尸的上衣还贴有亮闪闪的金箔;另一口形制相同的彩棺,是比孜里墓地中惟一一 ...

•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强调加强人文交流

  9月4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中国厦门举行第九次会晤,协商一致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宣言强调了人文交流在金砖国家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宣言表示,金砖国家将致力于弘扬多元文化,促进人文交流,深化传统友谊,为金砖合作奠定更广泛的民意支持基础。我们将拓展全方位人文交流,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金砖合作,促进各国文化和文明的互学互鉴,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深化传统友谊,让金砖伙伴关系的理 ...

• 鼓浪屿: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厦门岛南边的鼓浪屿,一座面积1.88平方公里的小岛,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并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鼓浪屿享有“海上花园”“万国别墅”“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等美誉,自1844年厦门正式开埠以来,鼓浪屿作为一个窗口,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全过程,其历史与自然环境都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弥足珍贵。它的历史充满人文主义情怀,它的现实彰显全球共享理念,它的未来已然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亲授鼓浪屿世界遗产证书

图/授牌当日鼓浪屿上空的彩虹(图片来自网络)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今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来到鼓浪屿,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世界遗产证书授予仪式上,亲自向厦门市颁发世界遗产证书。清源专门整理了总干事精彩致辞,其中提到鼓浪屿在拉近人民以及文化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和谐共存方面,是对源远流长的丝绸之路的传承,与“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鼓浪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对其所传承的包 ...

• 记卫聚贤在山西万泉西杜村汉代遗址的发掘

记卫聚贤在山西万泉西杜村汉代遗址的发掘 考古大家卫聚贤(1899-1989)先生是山西省万泉县(1954年万泉县与其东面的荣河县合并为万荣县)北吴村人,卫氏于1930 年冬在家乡山西万荣县西杜村阎子疙瘩以及1931 年荆村瓦渣斜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及研究成就,使他不仅成为我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成了山西籍考古第一人,从而跻身于中国考 ...

• 走向世界的中国考古

来源:文博在线建国以来,我国的考古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学科建设近乎空白,到现在整体的考古学文化框架基本建立。从人才紧缺到现在各个研究方向都人才济济,研究成果丰硕。然而中国考古学家们工作的重心一直都在国内,很少涉及到国外考古,国际考古事业的话语权都掌握在欧美等国家手中。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得到改善,中国的考古学家们逐渐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考古走向世界(以下按照地图的方向介绍)1 北方 ...

• 认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土司遗址

了解土司制度  要了解土司遗产,首先要了解“土司制度”,它是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承认当地统治者对地区的世袭统治的制度,有利于将中央很难派官吏直接统治的地区纳入到统治范围,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好处,直到明清采取“改土归流”前,土司制度都是维系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2015年7月4日(当地时间),在德国波恩召 ...

• 甘肃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西北经济发展的资料库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馆藏书画拓片。  读者在省图书馆查阅资料。省图书馆供图  省图馆藏——西北文献。  今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结束,我省可移动文物的各项数据也全新出炉。甘肃省图书馆除了25万余册古籍完成普查外,西北地方文献、书画碑帖、革命文献等普查也备受关注。  水电站建设、公路修建、《丝路花雨》编排……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都在省图书馆汇集,在文献中寻找各自的依据和渊源。 ...

• 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所在地的脱贫之路

8月的哈尼梯田一片金黄 陈静 摄  中新网昆明8月31日电 (陈静)31日一大早,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哈尼族青年普省木便忙个不停,刚把客栈游客的早餐张罗完,又着手准备下午的长街宴。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村民的生活也跟着越来越好。  元阳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它与哈尼梯田所在的其他三县金平、绿春、红河同为贫困县,曾面临着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劳动力流失等难题。但随着2013年哈尼梯田申 ...

• 古道博物馆再现青海灿烂历史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图为青海古道博物馆馆藏。 马丁 摄  中新网西宁8月6日电 (张海雯)“日月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国家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三大古道之一。博物馆的建设能让游客短时间之内了解青海的历史,直观感受青海灿烂的文化。”青海古道博物馆馆长刘砖6日告诉记者。  青海古道博物馆位于该省湟源县日月山景区,设有两个展馆,文物展览分为“文明传播 古道开拓”和“民族往来 道通中西”两个部分。图为青海古道博物馆馆藏。 ...

• 科学保护 为兵马俑“留住色彩”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举行

展览现场的秦俑其实,灰头土脸的兵马俑也是有“颜”值的!8月30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策划举办的“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将带领观众感受文物从“支离破碎”到“完好如初”、从“斑驳残迹”到“色彩斑斓”的变化。展览展期3个月。彩绘的陶俑、陶车马,彩绘的陶仓楼……展览现场,一批色彩斑斓的陶质文物让观众大饱眼福。展览分为“我们的敌人”“化零为整”“我们的方 ...

• 专家在秦俑彩绘中首次发现中国蓝 中国紫

展示的秦俑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工匠曾调出了两种特殊的色彩,“中国蓝”和“中国紫”,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中国蓝”和“中国紫”究竟是个什么颜色,却一直无人知晓。8月30日,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单位策划举办的 “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上了解到,文保专家们首次在秦兵马俑的彩绘中发现“中国蓝”和“中国紫”。  为啥从前一直“灰头土脸”?  长期以来,秦兵马俑一直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印 ...

• 李大伟:长城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实践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李大伟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从碰撞、防御到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由多种遗存及其所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景观,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古老的长城保留至今受到自然和人为多重病害影响,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古稀老人,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长城保护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媒体上出现 ...

• 2017年度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顺利结业

刘曙光副局长作主题报告结业仪式合影文研院与元阳县签署合作协议8月25日,国家文物局与ICCROM联合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红河学院承办的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学院顺利结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出席结业仪式并致辞。ICCROM遗址部项目主管加米尼•维杰苏里亚(Gamini Wijesuriya),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杨德聪,红河州副州长谭萍,红河学院校长甘雪春,中国文化 ...

• 李约瑟与1958 年的访华考古研究之旅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著名科技史学者,著七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被认为是当代研究古代中国科技史的最高水准,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书中广泛收集各种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因撰写此书的需要,并为了广泛收集资料,尤其是一些文物考古资料,李约瑟 ...

• 考古学家在17世纪的木乃伊上发现寄生虫

  据外媒报道,由于使用了特定的木乃伊制作方法,可追溯到17世纪的一具朝鲜王朝木乃伊大体上仍保持完好。考古学家2014年年底在韩国清道郡的一个古墓中发现了这具木乃伊。根据研究人员,木乃伊身份也已揭晓,是一位名叫李劲的男性,出生于1580年,并在1642年11月去世。在对木乃伊进行CT扫描后,研究人员指出,木乃伊肝脏部位有一大堆不明物体。  由于研究人员无法从CT扫描中确定有关物体的任何其他内容,因此他们对木乃伊进行了 ...

• 连续降雨影响时有山石滑落 兰州炳灵寺景区暂停接待游客

中国甘肃网8月27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首席记者 刘蔚霞) 26日,记者从永靖县旅游局获悉,受连续降雨影响,炳灵寺景区时有山石滑落,为确保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从即日起,炳灵寺景区暂停接待游客。请各旅行社和广大游客及时调整行程计划,近期不要前往炳灵寺景区旅游,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 【考古】中国最早马的证据、西天山面积最大的建筑组合都在这里发现

来源:光明日报洪水冲来了白色石头阵大块大块的云朵让草原一会阴,一会晴,一会又是雨。清沏见底的小溪哗啦啦唱着歌从身边流向远方。眼前巨大的白色石头,如一条河,阻挡了我们前行的脚步。跨过它,眼前就出现了让人发出惊叹声的遗址——呼斯塔遗址。呼斯塔,蒙古语为:生长着桦树的地方,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东北约40公里的阿拉套山南侧。当我们来到这片神秘的草原时,脚底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石头围起的墓葬痕迹,抬 ...

• 郑州迎来又一考古界盛会——大咖汇聚绿城 共论中国考古

 聚焦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  继去年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在郑州成功举办,郑州又迎来了考古界的一大盛事——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昨日开幕。全国40多所高校和文博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齐聚郑州,共襄盛会。  2016年5月21至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成功举办。这次大会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年来首次举办的国际性、大规模、开放式的高端学术盛会,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 ...

• 中国考古专家汇聚新疆温泉 研讨发掘呼斯塔遗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呼斯塔遗址考古团队领队贾笑冰博士向国内考古专家介绍呼斯塔遗址前期发掘情况  8月20日至21日,国家文物局考古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局等部门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高校和6个相关省市文物考古部门组成的40多位考古专家学者汇聚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实地考察呼斯塔遗址并现场座谈,围绕呼斯塔遗址前期发掘成就及今后考古发掘研究应注重的 ...

• 新疆温泉县发现青铜时代大型聚落遗址

  8月20日至21日,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机构和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在新疆温泉县呼斯塔遗址考察并举行现场座谈会。经过实地考察,与会考古专家确认了呼斯塔遗址是目前在西天山发现和发掘的规模最大、级别相对较高、拥有聚落围墙和大型石构建筑群落以及南北哨所等军事防御体系的青铜时代典型聚落遗存。出土的遗迹遗物反映了距今3600年前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业的生活形态,是农牧业转 ...

• 隋唐《佛僧经行图》碑刻

  《佛僧经行图》石碑,发现于河南洛阳附近,规格为25 厘米×50 厘米×85厘米,碑三面刻有佛僧像,均采用线刻的手法(见拓片图)。其中僧人身像略显清瘦, 比例匀称, 头面却浑圆饱满, 衣纹质感柔和轻薄; 僧人或一手略向前伸,一足略向前跨,步态轻盈,或合手回望,是为僧人经行修法。  此碑刻像风化严重,参考隋唐时期的石刻佛教造像,从其拓片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遥影。佛教艺术不仅在造像的技巧和风格上推 ...

• 四川成都考古发现蜀汉皇宫可能在天府广场附近

石犀牛  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首都,成都的三国遗存在全国名列前茅。刘备在成都称帝之后,皇宫位于何处?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刘备的皇宫在武担山,然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新发掘成果显示了另一种可能:蜀汉皇宫很有可能就在天府广场附近。  大量发现  涂朱瓦当和吉祥语地砖展现高贵等级  史料记载,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武担山,位于今江汉路)。关于蜀汉宫城的位置,已故的三国文化专家罗开玉曾认为,刘备改 ...

• 江苏盱眙考古发现大量跨度千年文物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在县城棚户区改造时发现大量跨度逾千年的文物遗迹。截至目前已勘查古建筑30处,包括8000米南宋古城墙、都梁宫遗址,近千米明清淮河石堤遗迹以及古城核心区水系主要建筑。据悉,当地政府将在此地规划建设古城遗址公园,还原历史古城。(图片由周海军 摄)8月22日,工作人员在对都梁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8月22日,在江苏省盱眙县棚户区改造现场,工作人员戚家坤(左)、刘刚在对三星桥进行考古勘查这是8月 ...

• 千年运河 传承乡愁

  千年大运河,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因其丰富多彩的超大型线性活态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流淌的运河水,将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以及园林文化、江南水乡文化、水利航运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等串联起来,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多样、独具魅力的运河文化。  江苏境内,运河全长690公里,沿线城市拥有全省60%的人口、66.3%的经济总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运河遗产,在江苏人的改革创新中,不 ...

• 国家文物局调研评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为进一步摸清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展示、利用以及旅游现状,研究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思路,国家文物局于8月至10月开展2017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研评估工作。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研评估内容包括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基础工作、保护管理、旅游与开发等方面,重点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履职尽责情况,总结保护管理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 ...

•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保护修复工程开工仪式

  8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尼泊尔政府副总理兼外长马哈拉共同出席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震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保护修复工程开工仪式。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以及随团访问的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务院研究室领导陪同出席。  开工仪式在九层神庙工程现场举行,汪洋副总理与马哈拉副总理为开工铜牌揭幕,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尼泊尔政府文化、旅游与民航部 ...

• 开启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 ——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观察

展会展出的3D打印的莫高窟第328窟彩塑  8月10日,建筑遗产保护行业的年度盛会——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建博会是第二届,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主办。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对记者表示,传承至今的建筑遗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繁荣发展的有力见证。遗产保护工作者应在深入研 ...

•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

  8月15日,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宣布,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近日被中蒙两国联合考察队确认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  成吉思汗大学校长拉哈巴苏荣告诉新华社记者,这处汉字摩崖石刻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当地有关专家学者几经探究,但一直未能成功解读。2014年,蒙方把这一情况告诉中国内蒙古大学著名蒙古学家齐木德道尔吉,并邀请他到蒙古国进行实地考察。  据拉哈巴苏荣介绍,今年7月下旬,成吉 ...

•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首次实现高精度数字化“测体”

  8月17日,记者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万尺布宫毫厘探微——精细化测绘在布达拉宫保护中的应用》初期成果,日前亮相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得到了诸多建筑遗产保护同行及观众的高度关注。  “该项目在去年6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启动,这标志着西藏首次且最大规模的高精度数字化测绘在文物保护中正式落地。”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觉旦17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这一测绘项目仍在进行中,将在未 ...

• “寻迹文成公主 重走唐藩古道”大型自驾游活动圆满收官

2017年7月24日,在比如县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四川、西藏、重庆营地与自驾游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寻迹文成公主,重走唐蕃古道”大型公益自驾游团队从天府之国成都出发,经过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道孚、甘孜、德格和西藏的江达、昌都、洛隆、边坝历时7天,行程达2000公里,参与自驾游车辆近50辆,参与人数100多人,至此中国川藏北线G317+S303目前有历史记录的最大规模自驾游车队,顺利抵达藏东昌都,平安抵达比如县。此 ...

• 错彩镂金特展:一部简略中国黄金工艺史

  错彩镂金——陕西珍藏中国古代金银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特展,持续到2017年9月24日。  展览虽小但是却很精,一进门就能看见八件法门寺出土器物,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  展品为陕西省60件来自不同机构的中国古代金银器,时间跨度从西周至于唐代,兼顾宋元明清等其他时期的文物。  以黄金工艺为主要线索介绍中国金银器发展历程,展览分为“西风东渐分蹀铸“、“一统天下尽错鎏”、“花舞大唐金粟钿”、“翠缕风华觅 ...

•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车马坑进行保护加固

8月7日,工作人员在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主馆车马坑内进行清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8月7日,工作人员在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主馆车马坑内对马骨进行除尘清理和保护加固。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近期,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对主馆车马坑进行保护加固。据介绍,此工程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施,包括对主馆车马坑坑壁、马车、马骨进行保护加固,以及车马坑微环境监测等内容。    2003年洛阳市在王城广场进行 ...

• 良渚遗址:在申遗“赶考”路上冲刺

良渚遗址申遗范围基本明确为“良渚古城+瑶山遗址+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图为良渚古城遗址效果图。(良管委供图)  “目前,良渚遗址申遗第一阶段材料文本的编纂和翻译已进入冲刺阶段,9月中旬,将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预审。”酷暑中,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杭州良渚遗址申遗工作的热度。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良管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考古发掘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次良渚遗址申遗范围和以前相比有 ...

• 埃及新发现三座古墓,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导语:新发现的文物横跨了埃及历史上数十年时间。这意味着,这些古墓可能是城市大型墓地的一部分。这个石棺是在托勒密王朝时代的坟墓里被发现的,发现地点位于开罗南部明亚市的阿尔卡绵萨拉维地区。摄影:EGYPTIAN MINISTRY OF ANTIQUITIES, AP撰文:Michael Greshko  埃及文物部宣布,在埃及东北部发现了三座石棺,每一座都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发现地点位于开罗以南约200公里的阿尔卡绵萨拉维地区,靠近塞马卢特。文物部官员 ...

• 走进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考古工作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掘现场进行航拍。新华社发  中国最早的宫城、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掘以来,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不断改写着中国之最,也刷新着考古和历史学者的认知。随着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即将全面开工建设,二里头遗址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半世纪发掘揭开“真容”】  出河南偃师城区往南,沿洛河向西不远,就是二里头村。 ...

• 中蒙考察队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封燕然山铭》

  今天,《封燕然山铭》刻石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的消息发布后即备受关注。澎湃新闻记者随即联系了此次中蒙联合考察队的中方专家、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他在会议的间隙向记者简短介绍了摩崖石刻发现的相关问题。《封燕然山铭》刻石拓片照  齐木德道尔吉教授是蒙古学方面的著名学者,曾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对于杭爱山此处的摩崖石刻,他透露说,其实,这处摩崖石刻蒙古国方面在1990年代既已发现,也做 ...

• 光明日报:千年文脉奔涌不息 ——江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砥砺奋进的五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大运河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  2017年2月24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1797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90公里,占了三分之一,江苏有8个地级市、近一半的人口沿运河而居。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苏加大力度 ...

• 头条 | 2017建博会,中国的世界遗产,你来监测

中国的世界遗产,你来监测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Heritage Preservation International-Shanghai),将于8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作为本次展会的支持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展区是E01-E04。在这里,你将身临其境地体验一把文物工作者的日常——古建保护、文物修复、参加培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展位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展厅

• 【申遗】七县达成申遗联盟“闽浙木拱廊桥”全面发力申遗

▲鸾峰桥畔签约▲申遗联盟成立近日,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相继申遗成功。振奋人心的消息不断传来,同时也令人联想到,从2012年11月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22座“浙闽木拱廊桥”,如今申遗进展如何,当务之急还要做好哪些功课?▲鸾峰桥畔签约距离既定的2022年正式申遗入世只有五年不到的时间,浙闽两省四市七县廊桥申遗如何发力?在昨日召开的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寿 ...

• 厦门将成立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

8月2日上午,厦门市举行鼓浪屿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总结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大会。据悉,厦门市将成立专门的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对世界文化遗产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与管理。福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出席并讲话,市长庄稼汉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东、市政协主席张健出席。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裴金佳说,鼓浪屿申遗成功,既是对我们前期申遗工作的肯定与褒奖,更是对今后保护工作赋予了更大责 ...

• 江西洪门水库水下考古再次展开 摩崖造像“身世”将揭晓

  在时隔近7个月后的8月1日,抚州南城洪门水库的水下考古工作再次重启。南城洪门水库摩崖造像附近究竟是否建有庙宇、建于哪个朝代,洪门水库一带的明代益藩王墓地是否与摩崖造像有所联系,或可以通过二次水下考古的发掘揭开谜底。考古人员正在水下查探  10天水下考古摸清摩崖造像全貌  2016年11月小坝维修,南城县洪门水库水位出现近20年来最低值,湖内一处石壁中发现一尊摩崖造像。据当地居民介绍,水库区域过去为硝石镇旧 ...

• 四川石渠发现明代壁画与雕塑 专家称填补多项藏传佛教研究空白

  8月2日,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罗文华的团队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真达乡嘛达村嘛达寺内一座长期封闭的护法殿内,发现相当完整的明代壁画和泥塑雕像。这是迄今为止石渠县境内发现的最为重要的藏传佛教遗存之一。此次发现填补了藏传佛教研究的多项空白。  据了解,近年来,甘孜地区虽然有明代的经堂碉发现,但主要集中在甘孜州的康定与丹巴二县,此次石渠的发现是甘孜州最北是最西的明代藏传佛教壁画和雕塑 ...

• 北京世园会考古发现完整魏晋家族墓 已发掘1143座 时间跨度2000年

  历时一年,位于延庆的北京世园会地下考古发掘已近尾声。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文研所获悉,截至目前,世园会考古勘探面积达262万平方米,勘探发现古代墓葬1146座,已发掘1143座。6座魏晋时期的家族墓葬保存完整,这在北京的考古发现中非常少见。   世园会紧邻地下文物埋藏区   北京世园会的工地为何变成了考古现场?世园会考古负责人戢征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规 ...

• 青海通天河流域发现21个岩画群 最早可追溯至2600年前

  8月1日,记者在青海西宁举行的玉树岩画国际论坛上获悉,该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流域目前已发现21个岩画群,其中最早可追溯至2600年前。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和人类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青海省玉树州文体局局长王东梅介绍,2013年至2016年,玉树藏族自治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