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讲座 | 赵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表达、专业体验和现实思考

摘要: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表达、专业体验和现实思考2018年5月9日晚7点,首都师范大学“文化遗产青年学人讲坛”第十三讲在首都师范大学文科楼408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赵云带来题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表达、专业体验和现实思考》的报告。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范佳翎老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师生以及来自各遗产保护机构的同行学者约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首师大考古 世界遗产之声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理论表达、专业体验和现实思考

2018年5月9日晚7点,首都师范大学“文化遗产青年学人讲坛”第十三讲在首都师范大学文科楼408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赵云带来题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表达、专业体验和现实思考》的报告。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范佳翎老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师生以及来自各遗产保护机构的同行学者约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概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未来需持续探索的问题3个主要部分。既着眼于当下全球视野下世界遗产的保护,又落实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最后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长期和当前、全人类和个体利益的选择问题提出对未来工作的思考。讲座条分缕析并结合一个个生动而具体的世界遗产保护工作案例,引发听众们积极地思考和回应。

(讲座现场照片)

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赵云老师从全球视野下阐释世界遗产的保护概况,围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以及突出普遍价值(OUV)的具体内涵,探讨世界遗产是谁的遗产,如何成为世界遗产以及为什么全人类要保护世界遗产。赵老师指出《公约》 不是旨在保护所有有意义或价值的遗产,而是保护那些从全球范围看具有最突出价值、最具有代表性的遗产,OUV旨在凸显世界遗产在全球视野下的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

(PPT截图)

赵老师介绍了在公约框架下,目前国际上所提倡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方法和实践操作。从对比申报世界遗产过程中缔约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主要责任到分析世界遗产委员会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指导文件,肯定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缔约国的引导、指导地位。具体来看,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流程可分为准备阶段、申报阶段、管理阶段3个阶段。准备阶段的指导文件包括:《世界遗产名录:填补空白 - 未来行动计划》(ICOMOS 2005)、《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标准纲要》(ICOMOS 2008)等;申报阶段主要依据《世界遗产申报筹备指南》、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编写申遗文本等工作;管理阶段重要指导文件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指南》等。此外,赵老师还介绍了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专业咨询机构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所开展的关于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宪章等文件和一系列专题性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我们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资料。

(ICOMOS部分专题性研究成果)

赵老师接着又介绍了中国自1985年正式加入《公约》后,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实践。在法律层面上,中国围绕世界遗产建立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行业标准等多层次立体保护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格局,并探索性地形成包括议事协调制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以及监测预警系统等在内的管理体制。在保护理念上,2000年发布、2015年修订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实现了我国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原则的对接。在保护现状上,根据近3年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遗产自身的价值特征保持良好;申遗承诺履行情况基本稳定;机构与能力建设现状较好。这体现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PPT截图)

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

从专业咨询角度来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包括前期研究、资源调查、申遗文本、规划设计、遗产监测、阐释推广等方面。赵老师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和中国大运河三个世界文化遗产为案例,分享她多年来从事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的经验,她强调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兼具专业性和社会性的事业,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保护人员和全社会的共同推进。

案例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重要地位:我国申报的第一个岩画类世界遗产;第一个按照“有机演进的残遗(或化石)景观”这一子类型进行申报的项目,也是广西的第一项世界文化遗产。

申遗难点:价值标准的确定。

(PPT截图)

重大突破:岩画艺术与文化景观这两个范畴都体现出的优秀品质的交融,造就了该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的突出普遍价值。

申报策略:以文化景观类型进行遗产申报。

(PPT截图)

(资源调查工作)

保护现状

1、申遗后良好的本体保护与监测。

2、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益的冲突依然严峻。

案例二: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重要地位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的完美产物——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在确保和谐的状态下达到了极致。

申遗难点:遗产构成的确定。

解决策略:关联性的建立——四素同构的体系。

(四素同构的体系)

四素同构:“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 的空间格局形成了科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通过传统的稻作生产得到延续。“四素”形成的格局一直处于演变中,但森林、梯田、村寨和水系之间的关联原理和持续互动的关联形态完整地保留至今。

保护管理现状: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状况面临传统文化流失、不适当的旅游经营、水田抛荒等问题,会导致哈尼梯田本身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的降低,造成遗产价值受损。

保护管理思路

(PPT截图)

保护成果

1、推介传统稻米,建设遗产地农副产品品牌,保护传统红米生产。

2、建设传统种养模式示范基地,筹备农户合作社——推广稻鱼鸭种养模式。

3、在垭口、阿者科两个村子进行传统民居改造的实践。

4、开展多样化遗产教育和宣传活动——绘本、音乐、歌舞。

5、国家文物局、ICCROM——2017年度世界遗产监测培训班落地元阳县。

......

存在问题与农民建房利益的冲突。

传统民居建造成本高且没有洗手间,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所需。

(文化遗产保护与居民住房需求的冲突)

解决措施:

1、外在:政府的引导。拆迁整顿,具有强制性。

(PPT截图)

2、内在:发挥传统保护机制的作用。尊重民间信仰,重视精神领袖;融合现代和传统管理机制,引导、发展村规民约;修复、优化传统产业。

(PPT截图)


案例三:大运河


重要地位: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大运河在整体概念和建造上都有重要性,是世界运河史上的里程碑。

工作难点

1、大运河是什么?通过调研发现,大运河主线河道保存完整度达到80%,且到清代的历史沿革保存现状较好。

2、管理权限的问题。不仅涉及到水利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多个部门交叉管理问题,还面临部分河段无部门监管状态。

3、在申遗阶段,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大运河保护的威胁。

申报策略:基本存在全线申报和部分申报两种观点。在通过对比分析国际上申报世界遗产的运河以及全面考虑大运河的压力与现状等问题的基础上,最终确立系列遗产申报策略——选取代表性河段构成系列遗产进行申报——这是能够满足世界遗产有关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的优选申报策略。

(PPT截图)

总体策略整体保护,部分申遗

1、坚持整体保护策略。

河道与遗产点共同组成遗产段落,不可分割,并得到系统保护。将已确认的全部河道与遗产点列入保护对象,但不局限于传统的文物保护单位模式。

2、建立实事求是的管理框架。

充分考虑在用功能和活态遗产特性,将在用水工设施项目纳入遗产保护与维护规划、防洪治理项目纳入遗产防灾规划、输水和航运项目纳入遗产利用规划。

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协调管理,在不改变现状管理格局的条件下,理顺管理机制和机构。

(PPT截图)

并最终完成对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的认知:共364项遗产。河段总长度3166公里,其中主线长度约2681公里。重要点段:1522公里。世界遗产构成:85项遗产,1011公里 。管理规定:1932个字。

保护成果:保护规划体系的建立。研究制定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第一阶段规划编制要求》和《大运河遗产保护第二阶段规划编制要求》。各阶段、各级规划相互衔接、各有侧重,共同构建了对全国范围内大运河遗产实施全面保护的整体性政策。

总体来看,由《总规》支撑的大运河遗产整体保护机制和基于重要点段而确定的世界遗产申报策略,为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全球世界遗产领域中新类型遗产、大型系列遗产的申报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与经验。

存在问题:遗产保护与沿线开发利益的冲突。

大运河开发违建现象)

新的契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以大运河遗产为核心,对大运河流经区域进行遗产资源整合和保护利用综合统筹的重要国家战略。

(PPT截图)

三、未来需持续探索的问题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一直面对着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全人类利益和个体利益如何选择问题。赵老师指出遗产保护与众多利益相关者相关联,但是多数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都与“世界遗产保护需求”之间有较大的协调空间。

(PPT截图)

通过国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对比研究发现,这种不匹配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普遍问题。这反映出面临利益相关者诉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需要我们对各种各样的制度和组织框架、社会远景、知识形式、价值(对当代及后代的价值,通常是相互冲突的)以及其他因素加以评估。这些因素通常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确立和保持可持续的管理方法则更为困难,克服这一挑战对管理文化遗产的未来至关重要。

(遗产可持续管理的需求)

最后赵老师指出面对挑战,我们应该尽量协调文化遗产、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由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思路转变为各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思路并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一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而非仅仅是世界遗产保护需求;从“全民遗产”(全人类的共有财富)的角度解读“世界遗产保护需求”要求我们从形式化的或边缘性的公众参与保护转变到实实在在的、深层次的公众参与治理。

(讲座现场热烈讨论)

本次讲座以一个世界遗产保护者的专业工作为视角,分享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和体验,并对未来的需持续探索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益选择问题做了深度探讨。对我们未来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本文转自公众号首师大考古)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