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第三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在北京召开

摘要: 6月2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暨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主办单位、国家文物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物报社、文物出版社等单位的嘉宾代表和来自近百家文博单位、社会文保组织、企业和媒体代表的20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论坛 ...

6月2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论坛暨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主办单位、国家文物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物报社文物出版社等单位的嘉宾代表和来自近百家文博单位、社会文保组织、企业和媒体代表的20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

image001.jpg

论坛现场

image002.jpg

论坛现场

主旨演讲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詹长法主持。

image003.jpg

詹长法


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做了题为《文物保护利用:怎么看?怎么干?》的主旨演讲。

如何看待文物保护利用,励小捷在发言中谈到,励小捷在发言中谈到,文物利用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一是为社会公众之目的,二是有利于增进对遗产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利用与保护应该是统一的。

image004.jpg

励小捷

对于如何做好“文物利用”,励小捷认为应该有“四粱”“八柱”需要做好,所谓“四梁”是文物合理利用的基本任务,“八柱”是保证文物合理利用的底线和措施。


文物合理利用的基本任务四粱,首先要进一步扩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度,这也是利用的基础,其次要促进馆藏文物的利用,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文物价值的传播,对于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可以通过经营性利用实现升值。


谈及日前广受关注的“文物资产化问题”,励小捷认为这是一件好事。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单位是可以考虑的,特别是对于有条件利用而尚未利用的部分非国保单位的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传统村落,可以考虑经营性利用以实现价值提升。


保证文物合理利用的底线和措施的“八柱”,包括“文物合理已用要以保护为前提;以服务公众为目的;以文化价值优先为导向、以科学精神和社会公德为准绳、公布文物利用的负面清单、制定文物合理利用的规范性文件、改革体制机制,为文物利用创造良好氛围做到保护和利用相统筹”等八方面。


文保社会组织如何在文物合理利用中充分发挥作用,励小捷也给出四方面的建议,社会力量可以在“积极参与调查整理与研究,宣传普及推广、参公益性或经营性的活动利用、参与制度设计”等四方面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阶段,自来文物保护利用政策、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四位专家分别做了发言。

国家文物局政策研究处处长彭跃辉做了《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价值彰显和路径选择》发言,谈到了文物保护利用的“文物保护任务与文物保护队伍不平衡,文化消费需求升级与文物利用有效供给不平衡,社会参与积极性与文物领域开放度不平衡”等三个问题,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政策的“共识难、制定难、落实难”三个问题,并从政策制定角度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image005.jpg

彭跃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做了题为《谁谓古今殊——文化遗产资源与当代设计》,介绍了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关联的看法,并介绍了北京大学近年通过“源流运动”在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和利用统方面的工作与经验。

image006.jpg杭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苏杨做了题为《案列解读合理的“理”、适度的“度”》,通过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分析了对国家政策中关于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利用中的合理、适度的理解。

image007.jpg

苏杨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陈履生做了题为《如何“活”,怎样“化”》的发言,他谈到了博物馆在文物展示、文创开发方面存在的形式单一、同质化、过度科技化等问题,也谈了自己对于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看法。他谈到“活”是很容易的,但是“化”是很难的,应该提升的文化自觉、提升管理能力,才能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image008.jpg

陈履生

联盟成立仪式

在下午举行的联盟成立大会上,首批九家联盟单位代表共同启动,励小捷当选首届联盟轮值主席,励小捷介绍了联盟情况与正在开展的工作,并介绍了联盟今后工作安排。据了解,目前已有成员单位70余家,还有很多组织在不断申请加入,预计到年底将会有200家。

image009.jpg启动仪式

image010.jpg

重庆巴渝公益发展中心主任吴元兵作为联盟代表发言

案列分享

案列分享环节,9位来自不同单位的嘉宾分享了各自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案例与经验。

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王维山分享了鼓浪屿在文化遗产情况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image011.jpg

王维山

上海文物局文物保护管理处舒晟岚介绍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上海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的问题和管理实践中的经验。

image012.jpg

舒晟岚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晶介绍了在各地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工作与经验。

image013.jpg

王晶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介绍了协会在参与到古籍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

image014.jpg

刘惠平

香港信和置业有限公司中国业务总经理黄若红以大澳警署改造成大澳文物酒店为案例,介绍了他们在推广社会文化保育方面的工作。

image015.jpg黄若红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乡统筹委员会副会长孙君介绍了他们在做古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工作和思考。

image016.jpg

孙君

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副理事长丁援介绍了他们在开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无界”系列活动中的工作和思考。

image017.jpg

丁援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杨秀清介绍了敦煌在保护石窟方面,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腾讯公益合作推出的“敦煌数字供养人”项目。

image018.jpg

杨秀清

山西文博志愿者之家创办人李强介绍了他们组织在保护山西文物和山西文物活化利用中所做的工作。

image019.jpg

李强

最后,基金会理事长董琦作总结发言。


本届论坛论题内容丰富成都、参与机构数量与参与人数都超过了前两届,一方面说了活动得到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文保工作中。特别是这次会场成立的联盟,将社会力量组织起来、统一起来,让组织管理工作更专业,问题反馈和信息沟通更流畅,也让个人和组织力量能更好发挥,希望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促进之下,能够建立文物管理部门与社会力量的沟通机制,让更多组织力量参与进来,做好文物的活化利用,充分利用各种创新的形式与手段,驱动文物保护工作更多更好向前发展!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鼓浪屿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