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多学科 多角度 推进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及淮河古代文明研究

摘要:  5月25日-26日,为期两天的“淮河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进入主题发言和研讨环节,27位代表围绕蚌埠人头像的研究、蚌埠双墩文化内涵特征及其相关区域考古学对比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与举措等内容开展深入讨论,为推进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双墩文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5月25日-26日,为期两天的“淮河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进入主题发言和研讨环节,27位代表围绕蚌埠人头像的研究、蚌埠双墩文化内涵特征及其相关区域考古学对比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与举措等内容开展深入讨论,为推进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双墩文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会议现场

  蚌埠人头像的综合研究

  会上,15位学者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美术史、民俗学等方面对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进行了多角度、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研究。

  双墩陶塑人头像是一件距今7300多年前的陶塑人像艺术珍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阚绪杭研究馆员从发现、研究和解读等角度对双墩陶塑人头像进行介绍。他认为双墩陶塑人头像额头圆形和脸颊刺点两组刻纹应该归于双墩陶器刻划符号类,其中人头像两组刻纹应是“天文历法”标志性符号,在淮河流域从7300年前双墩陶器刻划符号到钟离君柏墓实物遗迹几乎是一脉相承,是淮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大顺研究员介绍了红山文化人体雕塑发现史,并对人像的功能进行分析。他表示人兽组合及借助动物沟通天地神人在中国延续时间长且具有普遍性。神与巫在祭祀中的不同角色(对象和使者),应严格加以区别,但又有巫神转化。他提出以通神取得政治权力,是中国文明起源独有的特点,提供了解开中国文化和文明起源的钥匙。

  石峁、良渚和石家河玉石神像人像额首冠面上出现的装饰,都属于头徽一类的装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认为良渚、红山文化等一系列的发现表明,头徽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史前末期,不仅已经出现,而且成为了流行风。头徽的流行,可能是在良渚时期形成的趋势。由于双墩遗址陶人面的发现,似乎说明头徽的出现还有更早的源头。头徽既是不同文化不同部族的象征符号,从政体或军武上互相区别,体现一种对立与对抗。他表示这可能是文明曙光确立的体现。

主持人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朱泓教授以人头像是写实作品为前提,从体质人类学角度对距今7000多年前的陶塑人头像进行分析,综合该塑像所反映的颅面部形态特征来分析,其具有低而宽阔的面形、明显突出的眉弓、较厚的唇部、较大的眼裂和欠发达的上眼睑皱褶。这些特征似乎均与先秦时期“古中原类型”居民比较相似。而从现有的古人骨资料来看,这一古代类型的居民在先秦时期曾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蚌埠市博物馆徐大立副研究馆员从双墩遗址的发现、陶塑人头像的出土背景、陶塑人头像的性别认识、陶塑人头像雕题纹面的意义的角度出发,对双墩遗址陶塑人头像进行解读。他认为双墩遗址丰富遗存反映了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曙光,该遗址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源头,其中蚌埠双墩遗址陶塑人头像的“雕题”与“纹面”符号,是目前人类雕题纹面习俗最早的实物例证。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顾万发研究馆员对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进行初步释读。他认为双墩陶人面饰圆点应是学术界早已言明的纹面习俗。他指出该陶人的纹面主要在一般所谓的法令区,其中一个作用是增加视觉威严,这与其具备神性的身份也是相符的。依据海南黎族民俗学材料,面纹在颊能带来“福魂”,他表示这也利于理解双墩陶人纹面的吉祥胜意。

 

学者发言

  此外,上海大学中文系黄景春教授提出双墩遗址出土的雕塑人头像应跟陶刻符号结合在一起来解读,但这需要更多本地的新材料和新发现来支撑,这对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提出了新的要求。贵州中医药大学吕春瑾博士对双墩陶塑人头像以及华夏文明的基本理念进行诠释。

  除了上述角度外,此次会议还从美术史及民俗学角度对人面像面部纹饰和美学价值进行研究。安徽省美协徐晓虹副主席从美术史的角度出发,指出双墩文化雕塑手法独特,个性鲜明。极具地域特性的纹面使其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对于现代艺术创作具有启示作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小兰博士则试图通过解读双墩陶塑人头像表情的图像志及其艺术文化史内涵来引出对“最古老的微笑”这一猜想所具有的文化史意义的阐释。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杨士林委员对双墩陶塑人物头像面部纹饰进行分析,他认为双墩、凌家滩、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的人像面部纹饰具有演进关系。中国南海博物馆辛礼学副研究馆员根据现代民俗学研究成果和现有的文献考古资料,对纹面雕题现象产生的原因、含义以及意义作了初步探索。当代纹面产生原因主要有七种:繁衍需要、驱邪避魔、识别标志、成年的标志、审美需要、女子贞洁、表彰英勇。7000年前的双墩先民是在女子即将成年时对其进行纹面的,他推测其纹面原因应也为以上几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邹锋教授通过分析世界范围内新石器时代雕刻的特点,认为雕题纹面像反映了7300年前社会生活和祭祀活动的需求,同时也是史前生活观念的具体化。双墩纹面像运用抽象化和风格化的手法,将真实形象概括成了极其简洁又可辨识的形象,直到今天看来仍颇具现代感。中国美术馆黄丹麾研究馆员对蚌埠双墩文物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他表示“双墩文化”与“双墩遗址”这一对考古学范畴的提出,为“双墩史前美学”的建立奠定了考古学基础。他以双墩出土的红陶盆、陶罐、兽形盘、鹿角勾形器、灶形器座、猪形雕塑、刻划符号以及陶塑女人头像等文物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索了这些文物的造型特征以及视觉语言手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陈培一秘书长通过对蚌埠史前雕塑人头像分析,指出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具有重大的价值。

学者发言

  双墩文化的内涵特征与相关区域考古学对比研究

  双墩遗址是淮河流域史前文化颇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存,9位学者分享了他们对于双墩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相关区域考古学研究的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东助理研究员介绍了蚌埠双墩聚落考古新进展。2013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陆续开展了淮河中游史前遗址考古调查和双墩遗址的聚落考古工作,发现双墩聚落旱稻混作,兼及狩猎采集野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初步的定居社会。除了原始农业,与定居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驯化、陶器制作和磨制石器技术都有了长足发展,这在刻划符号中有明显的反映。通过分析刻划符号的载体,他判断刻划符号的创造者很可能就是聚落内的陶工,他们同时也是早期定居社会中各种技艺和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研究员阐述了他对双墩遗址思考。双墩遗址中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了我们对7300年前史前文化的认知程度。他通过对双墩遗址及其出土器物的研究,初步推断双墩遗址应为早期祭坛遗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研究馆员从七千年前双墩文化的图画和景观进行分析。双墩文化图画内容几乎包括了当时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尤其是不同形式和结构的房子等象形图画。他表示双墩(图画)符号并非单一的个体刻划,而是需要结合遗址环境和生业、聚落格局、出土器物等来看的一个整体。对它的整体观察,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图画)符号和原始文字研究的极佳个案,为勾画七千年前的图景提供了素材。

  随着良渚玉器的大量出土和深入研究,完整的“神徽”图像成为解读良渚玉器造型的钥匙,其所反映的“寓像于形”的设计理念,对于认识一些造型抽象的史前玉器很有启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斌研究馆员通过对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和龙山文化“牙璧”这两类玉器的形式进行解构分析,从“寓像于形”的观察角度,对其内涵进行图像学的阐释。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熊增珑研究馆员对辽宁朝阳市半拉山墓地出土的人像进行分析。半拉山墓地同时出土了陶质、石质及泥塑人像14件,是单个冢体内发现人头像最多的。通过研究,他认为半拉山墓地出土的写实的男性头像可能与祖先崇拜有关,而出土的怀孕女性泥塑则反映了红山先民的生殖崇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从淮河流域与西辽河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双墩遗址出土史前人像、凌家滩遗址出土史前人像、西辽河流域出土史前人像、淮河流域与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阐释。他表示淮河流域与西辽河流域属于南北不同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区,文化面貌和生业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阶段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相似的文化因素,两个区域间应具有文化上的交流。最后他通过系统梳理两个区域间发掘出土的史前人像,对其出土背景、造型特征、使用功能、演变序列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个区域间史前文化交流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族氏铭文代表着古代的一种社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严志斌研究员对殷墟妇好墓出土玉立人与庸器相关问题进行介绍。他指出考古所见的玉人形象中,跪姿、双手后缚及站立或跪坐、双手不作约束的玉人有“庸器”的性质,一方面是为铭功,另一方面也是人殉的替代。如妇好墓M5:373玉人像,纵然同体表现了男、女之性,其性质仍然还可能是族人事于妇好的人俑。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史前考古取得了新进展,为重新审视和解读这一区域史前文化的文明特质提供了基础。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林留根研究员对淮河中下游史前文化的文明特质进行探寻。他表示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都证明,黄河、长江流域两大文化系统之外,在淮河流域确实存在一个自有源头、自有文化特征、自有发展道路、相对独立的淮夷族群和淮文化大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张居中教授对蚌埠双墩文化的内涵特征与相关区域考古学进行对比研究。根据研究表明双墩文化与贾湖文化的文化面貌有不少相似之处,两者之间应具有密切的文化联系。由于双墩文化晚于贾湖文化,又共同分布于淮河流域,具有相似的环境背景,可以推测双墩文化至少是曾受到贾湖文化的强烈影响,甚至很可能是贾湖文化的后继者之一,是在继承部分当地顺山集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学者发言 

  新思路、新方法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十分多样,3位学者为我们提供了“模型”思想、“记忆理论”、“实验金石学”的新思路。

  原始艺术的解读有着天然的难度,“模型”思想的应用有助于发现艺术实体中的相关性,以相同或相似的“模型”建立形式或意义上的联系,为阐释原始艺术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途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朱雪菲研究馆员通过个案分析对“模型”思想进行说明,她表示“模型”思想是考古学“透物见人”总目标下的一种颇具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虽然“模型”思想并不能使对原始艺术进行的考古学阐释成为定论,但能增加阐释的视角,提升阐释的可信度。

  遗址公园作为承载记忆的场域,传播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它通过文化的传承,向民众展示传统文化,增强地域和国家层面的认同,达到文化共识。日本关西学院周丹博士介绍了蚌埠双墩遗址的价值并对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出建议。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为双墩文化与钟离文化两大阐释区。她表示可通过遗址公园的建设,彰显蚌埠地区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民众的文化自豪感、民族认同感。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魏离雅女士介绍了金石艺术与石质遗产的拓制行为研究。她通过实施椎拓行为的案例,表示这种实验引起了一种“实验金石学”,以艺术家的观念为主体,面对古典石刻遗迹,进行空间重组的方式来实践。椎拓的方式,在这里超越了作为“复制”与“纪录”的层面,而成为一种独立艺术观念的表达。

  发言结束后,进入专家讨论研讨环节。8位专家在双墩遗址出土人面像环境、双墩遗址性质、淮河流域文明进程化程度、文物出版、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交流。

专家研讨

谢兵主持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暨新闻发布会由安徽省蚌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兵主持,刘国祥研究员做闭幕式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会议主题突出,聚焦陶塑人面像、双墩文化及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双墩文化与相关区域考古学对比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成果丰硕,对于推进双墩陶塑人面像研究、双墩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扩大双墩考古项目的学术影响、社会影响乃至国际影响意义重大。他表示双墩陶塑人面像具有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需要不断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同时,他再次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新闻发布会上,学者对记者的提问做出了精彩回答。

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国祥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旨在汲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促进学术交流,进而推动蚌埠陶塑人面像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