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大同北魏平城丝路遗珍(上)胡人乐舞与毡帐

摘要:   北魏定都大同短短百年 (398-494 年 ),逐渐统一了北方。随着各地区移民的迁入,平城地区显示了多种文化因素集聚的现象,主要有拓跋鲜卑本民族文化,十六国文化,东晋南朝文化,还有西域外来文明①。1970 年,大同轴承厂发现的北魏遗址出土鎏金錾花银碗 1 件,鎏金高足铜杯 3 件,八曲银洗 1 件。1981 年,大同小站村封和突墓出土狩猎纹银盘 1 件。1988 年,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07出


  北魏定都大同短短百年 (398-494 年 ),逐渐统一了北方。随着各地区移民的迁入,平城地区显示了多种文化因素集聚的现象,主要有拓跋鲜卑本民族文化,十六国文化,东晋南朝文化,还有西域外来文明①。1970 年,大同轴承厂发现的北魏遗址出土鎏金錾花银碗 1 件,鎏金高足铜杯 3 件,八曲银洗 1 件。1981 年,大同小站村封和突墓出土狩猎纹银盘 1 件。1988 年,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07出土鎏金錾花银碗、磨花玻璃碗和素面银罐,M109出土鎏金錾花高足银杯和素面银碗②。以上所述均是丝绸之路泊来品,王银田等专家学者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分析。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城东城南一带科学发掘的数量颇多的北魏时期墓葬中出土了具有明显西域外来文明特征的器物,如陶制伎乐俑、胡俑、骆驼俑、驴俑、毡帐模型、金银器、玻璃器等,这些器物具有浓厚的中亚、西亚风格,下面分别简述之。

  一 . 舞俑和伎乐俑

  《魏书·乐志》载:“世祖破赫连昌,获古雅乐,及平凉州,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后通西域,又于乐署”。③《隋书·音乐志》也记载:“疏勒、安国、高丽并起自后魏平冯氏(北燕),及通西域,因得其伎” 。④北魏灭北燕是 436 年,说明在太武帝太延年间,西域人的乐伎已经到达平城。


图1:沙岭壁画墓 M7北壁车马出行图

  2005 年发掘的沙岭壁画墓 M7(435 年)北壁车马出行图有六名吹角的军乐,还有抬鼓、吹奏、杂耍的男女乐伎及额上缘橦及倒立的百戏。两组抬鼓之人,四人头戴垂裙皂帽,身穿短襦,腰系带,后面抬鼓人手拿一鼓槌,边走边敲上有伞盖装饰,下有圆形鼓架的鼓。右列抬鼓队列之后跟随手中分别持古筝、琵琶、长笛、腰鼓的一行四人。再后面有杂耍的乐伎:有额上缘幢,一人着红色衣袖,仰面朝天,额上顶一木橦,上有一翻飞之人,左侧边上有一着白色上衣,绿色裤子作保护状的人;旁边二人其中一人在下,另一人在上,双手撑住下面人的双肩,作倒立动作;另有二个侏儒,亦在杂耍队伍中行进(图1)。

  2000 年发掘的雁北师院 M2 出土伎乐女舞俑 2 件,女乐俑 8 件。M5(477 年)出土马上乐俑 2 件。M52 出土女舞俑 2 件。2013年发掘的御昌佳园M113 和 2014 年发掘的华宇 M10 都出土有女乐俑。

图2:雁北师院 M2 出土伎乐女舞俑

图3:雁北师院 M2 出土伎乐女舞俑

  雁北师院 M2 出土的 2 件伎乐女舞俑,泥质灰陶,位于墓室中部,头戴黑色风帽,面目圆润,五官清秀,耳有饰物,上着左袵交领窄袖长襦,左手在前,将长袖舒展扬起,右手在后,将长袖尽情甩开,其中一女舞俑外罩半袖衫(图 2、3)。  

图4:雁北师院 M2 :1


  雁北师院 M2 出土的 8 件女乐俑,均位于墓室中部,泥质灰陶,通体彩绘,面部丰满,细眉长眼,面带微笑,端庄大方,耳垂有饰物,头戴黑色风帽,均身着左袵交领窄袖长襦,跽坐奏乐,高 19 ~ 20厘米。M2:1,双手上举至肩部左侧,似演奏横笛(图4)。


图5:雁北师院 M2 :2(左);图6:雁北师院 M2 :3;(中)图7:雁北师院 M2 :4(右)


图8:雁北师院 M2 :5(左);图9:雁北师院 M2 :6;(中)图10:雁北师院 M2 :7(右)


  M2:2,双手置于膝上,似演奏古筝类乐器(图 5)。M2:3,双手位于胸腹部,似演奏箜篌(图 6)。M2:4,双手置于嘴部前方,似在演奏筚篥(图 7)。M2:5,双手置于腹前,似在演奏鼓类乐器(图8)。M2:6,双手置于嘴部前方,似在演奏胡笳(图 9)。M2:7,双手置于腹前,似在演奏琵琶类乐器(图 10)。M2:8,双手上下斜对,似在演奏钹类乐器(图 11)。 


图11:雁北师院 M2 :8

  雁北师院 M5 出土马上乐俑 2 件,均位于墓室东侧,泥质灰陶,上有彩绘,身穿黑色左袵交领窄袖长襦,下身着黑色窄腿裤,双腿紧贴马腹部自然下垂,精神抖擞地骑于马背上,高度 30 厘米左右。M5:86,左手弯曲向前曲握,右手半握,似在演奏大型笳(图12)。M5:103,双手臂弯曲举到肩高,应为演奏排箫(图13)。  


图12:雁北师院 M5 :86(左);图13:雁北师院 M5:103(右)


  雁北师院 M52 出土女舞俑 2 件,泥质灰陶,都位于耳室,一件头部残缺,另一件头戴风帽,耳朵有圆形饰物,颈上配饰物,身着左袵交领窄袖长襦,右手向前,将袖舒展扬起,左手向后,将长袖尽情甩出,舞姿优美(图 14)。  

图14:雁北师院 M52 出土女舞俑


图15:华宇M10出土3件女乐俑

  华宇M10出土3件女乐俑(图15),M10:3 和 M10:5位于墓室内石椁门外东侧,M10:9位于墓室内石椁门外西侧。女乐俑均为泥质红陶,坐姿,头戴黑色垂裙皂帽,身穿交领窄袖长襦,长襦涂白,襦边有黑线填红边饰,襦内着长衣,下饰红色条纹,脸部均涂白,着靥装,表情不一,非常生动,高度 20 厘米左右。女座俑M10:3 头部微下垂,左手上,右手下,吹竖笛状。女座俑M10:5 头部微右倾,目光向左,双手放于嘴部高处,持横笛吹奏。女座俑M10:9右腿膝盖微抬,露出右脚,双手手心朝下,做出双手抚古筝状。  


图16:御昌佳园M113出土2 件女舞俑

  御昌佳园M113出土女舞俑 2 件(图16)M113:11、21 泥质灰陶,头戴风帽,顶部有“十”字形刻痕,帽与帽裙间有扎带一周,帽的后部有八字形刻痕,表示在帽的后部扎带系结,身着左袵交领窄袖长襦,内穿曳地长裙,女舞俑右手在前,将长袖舒展扬起,左手在后,将长袖尽情甩开。面部圆润丰满,面带微笑,耳垂有圆形饰物,表情自然。高度24 厘米。  


图17:御昌佳园M113出土女乐俑

  御昌佳园M113出土女乐俑 6 件(图17),泥质灰陶,6 件女俑均为坐姿,头戴黑色风帽,顶部有“十”字形刻痕,帽与帽裙间有扎带一周,帽的后部有八字形刻痕,表示在帽的后部扎带系结,耳带饰物,高度 18 ~ 19 厘米。M113:7、35 身着右袵交领窄袖长襦,M113:16、17、18、37(图 18)身着左袵交领窄袖长襦,女乐俑面容秀丽。M113:7,双手举至肩部,手心相对,应为演奏横笛类乐器。M113:16,身体前倾,右膝略撑高,左手低,右手高,应是弹奏古筝。M113:17,嘴微张,微笑。一鼓置于双膝上,右手应持鼓锤,作击鼓状。M113:18,头微抬,微笑。双手置于腹部,左下右上,应为演奏鼓类乐器。M113:35,上半身略左转,面带微笑。随身一曲颈琵琶,应是弹奏曲颈琵琶俑。M113:37,上半身前倾。右手残,依据左手状,应吹奏筚篥或者箫。


图18:御昌佳园M113:37

  司马金龙墓(474、484 年)耳室和前室北部出土女乐俑 12 件,高约 15 ~20.5厘米,黑色垂裙皂帽,身着交领窄袖长袍,跽坐,姿态不一,或双腿跪坐两手前平举,或右腿前斜跪,或双手向左侧举作击拍状。

  宋绍祖墓和司马金龙墓都有明确纪年,均是北魏平城时期流行的砖室墓。御昌佳园 M113是刀把形土洞墓,华宇M10是方室土洞墓,M113 和 M10墓葬形制虽然不是北魏平城后期流行的砖室墓,但是与宋绍祖墓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陶制伎乐俑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御昌佳园 M113 伴随乐俑还一同出土了陶制的乐器。这些乐俑所持乐器种类繁多,有笛、筝等中原传统乐器,筚篥、箜篌、琵琶、鼓、钹等西域输入乐器。

  二.胡俑  

  近年来雁北师院M2、M5、 华 宇M10、御昌佳园M113和司马金龙墓出土有一定数量的胡乐俑,云波路壁画墓东壁绘有胡乐俑。根据沙岭北魏壁画墓北壁绘画内容,前有奏乐乐伎,后有杂技,说明乐伎和杂技在北魏平城时期娱乐活动中经常是一起出现的。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胡乐俑,这里单独列出胡俑描述之。  


图 19:雁北师院 M2 出土乐队伴奏的乐舞百戏组合

  雁北师院 M2 出土 9 件胡俑,位于墓室中部和南部,泥质灰陶,头戴黑色风帽,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袍边底部侧摆开叉,腰系革带,肚、臀外凸,深目高鼻,具有西域人的特征,胡俑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立姿,是一组以杂技表演为主,旁有乐队伴奏的乐舞百戏组合(图 19)。“缘橦”杂伎俑位于墓室中部,由一额上顶橦的胡俑(M2:13)和高竿上表演的二童子(M2:17、18)组成。胡俑高 26.8 厘米,两小俑分别是 6.6 和 10.4 厘米。其余胡俑高度 25 - 27 厘米。M2:11,头部向上扬起,双手平展举至头部两侧,应为保护者。M2:14,双手臂向前举至肩部左侧,两手心相对,似在吹奏横笛。M2:15,双手臂弯曲向前置于腹部,双手相对,似在演奏鼓类乐器。M2:22,左臂自然下垂,右臂内弯上举,双手残失。嘴巴大张,疑似喊口号。M2:25,两臂向前弯曲,左手手心向上,右手半握,似在拔琵琶类乐器弦。M2:75,双手臂弯曲向前,两手自然平展置于腹部,手心相对,似在演奏鼓类乐器。  


图20:雁北师院M5 出土4 件胡人伎乐俑

  雁北师院M5 出土4 件胡人伎乐俑(图20),均位于墓室东侧中部,泥质灰陶,头戴黑色风帽,深目高鼻,身穿交领窄袖长袍,腹、臀外凸,高度 22~27 厘米。M5:89,双臂弯曲前伸,双手作托物状。M5:98,头高高扬起,嘴巴大张,双臂佚失。M5:104,头及左臂不存,右臂弯曲于胸前,右手平展,似在演奏管状乐器。M5:105,右臂向上弯曲,右手平展,左臂佚失,似在演奏排箫类乐器。  


图21:华宇M10出土4件胡乐俑(其三)

  华宇M10出土4件胡乐俑(图21),泥质灰陶,立姿伎乐俑,头戴黑色风帽,深目高鼻,腰系革带,肚臀外凸,袍边底部侧摆开叉,足蹬高靴,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服饰姿态各不相同,M10:25 在石椁内门旁,其余在石椁外门两侧,高度28~29 厘米。M10:4 头部高高扬起,双臂弯曲叉腰,身着白色圆领窄袖长袍,红色边饰,袍身绘红色花卉图案,额正中有一圆形孔,应为顶橦之处。M10:10 身着红色圆领窄袖长袍,袍上绘有白色花卉图案,双手臂向前举至左侧肩部高度,双手半握手心相对,应在吹奏横笛。M10:13 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红色边饰,袍身上绘红色竖纹,双臂佚失,嘴部微张,似在吹竖笛。M10:25 身穿白色圆领窄袖长袍,红色边饰,袍身上绘红色花卉图案,头部双臂佚失,动作不详。  


图22:御昌佳园M113出土胡俑7 件

  御昌佳园M113出土胡俑7 件(图22),均为深目高鼻,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革带,肚臀外凸,袍边底部侧摆开叉,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足蹬靴,M113:42头戴风帽,其余胡俑均头发挽成发髻于额顶上,高度 22~26 厘米。M113:6,双臂内弯上举,高及颈部,手心朝下,应为吹筚篥胡俑。M113:12,右臂失,左臂微上举,出土时身边有一陶质五弦,应为弹奏五弦胡俑。M113:22,头微右扬,双手臂弯曲向前,高及腹部,手心相对,做出击齐鼓状。M113:23,双手举于胸前,手心朝里,吹奏排箫。M113:34,头微左倾,双手举于腹前,手心相对,应为击打鼓一类乐器。M113:42,双手臂向前举至左侧肩部,手心相对,应为吹奏横笛。M113:30,头部高抬,仰面朝天,右手高抬至额头扶竿,左手叉腰,应是额上缘橦。  


图 23:云波路壁画墓东壁宴饮图屋宇左侧胡乐人物

  2009 年 4月发掘的云波路壁画墓东壁宴饮图屋宇左侧有一组胡乐俑,头戴黑色风帽,身着圆领长袍,下着束腿裤,着黑靴,这组胡乐俑手中所持乐器依次为琵琶、横笛、排箫、细腰鼓和行鼓(图 23)。  

  司马金龙墓出土有 8 件胡俑,主要集中在前室。戴风帽,身穿圆领窄袖长袍,侧摆开叉,深目高鼻,黑色胡子,双手前平举或左手上屈。  

  M113胡乐俑随身一起出土了陶质乐器,进一步证明了胡乐俑所演奏乐器种类的真实性。胡人不仅演奏着西方乐器,也演奏着中原传统乐器,如M2:14 演奏横笛,M5:105演奏排箫,这些都是丝路文化交流的真实反映。

  三 . 陶制骆驼俑、驴  

  北魏平城时期墓葬出土器物或者墓室所绘壁画中常常出现骆驼和驴的形象,有的陶驴背上还负有粮袋或者装物篓子,有的骆驼被胡俑牵着。  

图24:雁北师院M2 出土陶驴(M2:38)

图25:雁北师院M2 出土陶骆驼(M2:35)

图26:雁北师院M2 出土陶骆驼(M2:39)

  雁北师院M2 出土陶驴1件(M2:38),高 17.2 厘米,位于墓室中部,泥质灰陶,立姿(图24)。陶骆驼2件(M2:35),高 28.5 厘米,位于墓室中部,站立,背上双驼峰,昂首嘶鸣状(图25)。陶骆驼(M2:39),高 14.9 厘米,位于墓室中部,驼卧姿,嘴部嘶鸣状(图26)。  


图27:雁北师院 M5 出土陶骆驼(M5:150);图28:陶驴 (M5:69)

  雁北师院 M5 出土陶骆驼 1 件(M5:150),高 17.8,位于墓室南侧,骆驼前腿跪伏在底座上,残损严重(图27)。驴 2 件,(M5:69),高 22.8 厘米,位于墓室东侧北部,直立,后背置鞍,鞍上驮一鼓胀的白色布袋,布袋上方正中绘布袋入口处,布袋外形略鼓,表示布袋装满东西(图 28)。(M5:145),高 19.3 厘米,位于墓室南侧,背上置一鼓胀的红色布袋,布袋上方正中绘有囊口,布袋鼓鼓,说明袋中物品满满(图 29)。  


图29:雁北师院 M5 出土陶驴(M5:145)

图30:田村M1 出土陶质胡俑

图31:田村M1 出土陶骆驼

  田村M1 出土陶质胡俑1件(M1:68),大眼,高鼻,黑色络腮胡,身着圆领胡服,鼓腹,腰部以下残。残高 24厘米(图30)。陶骆驼俑1件(M1:69),应被胡俑(M1:68)所牵,小耳,圆眼,四肢直立,双峰,尾已佚失,残损严重。高 23.4 厘米(图 31)。司马金龙墓前室北部出土有骆驼,双峰,昂首站立。  


图32:文瀛路壁画北侧棺床立面绘胡商牵驼图

  文瀛路壁画北侧棺床立面绘胡商牵驼图,胡商深目高鼻、卷发,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间束带,足蹬长靴,左手执僵,右手握鞭,牵一头双峰骆驼(图 32)。  

图 33:陈庄 M1 出土陶骆驼


图 34:陈庄 M1 出土陶驴

  陈庄 M1 出土骆驼俑 1 件(M1:7),泥质灰陶,立姿,驼背两侧各挂一编织的篓子,残高 12.3 厘米(图 33)。驴 1 件,(M1:9)泥质灰陶,驴背上置鞍,鞍上置粮袋,高 7.8 厘米(图 34)。  


图35:司马金龙墓出土的胡人牵驼俑

  以上所述真实地反映了北魏平城时期丝路贸易往来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胡俑牵着的骆驼和驴,司马金龙墓出土的胡俑牵驼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这种交通运输方式(图 35)。

  四 . 陶制毡帐


图36:雁北师院M2 出土方形帐房(M2:73)(左);图37:圆形帐房 (M2:86)(右)

  雁北师院M2 出土方形帐房2 件,(M2:73),面宽 23.4、进深 25.3、高26.1 厘米,位于墓室中部,长方体,向上逐渐收分,顶部似用毡覆盖,中间有天窗两个,中下部开门,门高11.1、宽 5.6 厘米,门楣向前突出且比门框宽,上面彩绘红色门簪 3 个,门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窗户,帐房的两侧面各有一个长方形窗户,后壁浮塑一条绳索,一端分叉固定,另一端穿过一圆环直通天窗,表示这条绳索的松紧可以随意调节(图36)。方形帐房(M2:87)同(M2:73),面宽 21.2、进深 23.1、高 26 厘米。位于墓室中部。圆形帐房 1 件(M2:86),直径 24.6、高 18.2 厘米,位于墓室中部,由下部圆形的围壁和上部隆起的顶盖两部分组成,帐房底部呈圆形,围壁正中开门,门宽6.2、高 8 厘米,门楣向前突出且比门框宽,上绘两枚红色门簪,用毡或其它织物覆盖在伞形支架上,形成了呈半球形的隆起顶盖,顶部正中绘圆,外径 6.9 厘米。圆的外围有 13 条红线呈放射状下垂,围壁绘9 个花形挽节,示意多道绳索从上到下全方位的绑缚固定(图 37)。  


图 38:华宇M10 出土陶毡帐(M10:1)


图 38:华宇M10 出土陶毡帐(M10:17)


  华宇M10 出土陶毡帐2 件,2 件毡帐形制基本一样,泥质灰陶,位于墓室内石椁门外两侧,(M10:1)近正方体,向上逐渐收分,顶部似用毡覆盖,有天窗两个,正壁中下部开门,门高 14.8、宽9.2 厘米。门帘卷起,门两侧各开一个窗户,陶毡帐的两侧各开两扇窗户,有挑檐,后壁浮雕一条绳索,一端分叉固定,另一端穿过一圆环直通天窗,表示这条绳索能起到控制天窗开启的作用。高 32.4、长 26.4、宽 26.6 厘米(图 38)。陶毡帐M10:17,高 32.8 厘米(图 39)。

  御昌佳园 M96 出土毡帐 1 件,M96:3,位于棺外南偏西,泥质灰陶,结构与华宇M10 出土的两个陶毡帐相同。长26.7、宽 25.4、残高 24.5 厘米(图 40)。  


图40:御昌佳园 M96 出土毡帐(M96:3)(左)

图 42:华宇 M10出土汉式陶屋(右)


图41:沙岭壁画墓壁画所绘汉式房屋

  沙岭壁画墓壁画上绘有汉式房屋又出土陶制毡帐模型(图41),华宇 M10既出土有汉式陶屋(图 42)也出土陶制毡帐模型,鲜卑族本身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毡帐,定都平城后逐渐实行汉化政策,但汉式房屋和毡帐仍然同时并用,毡帐在北魏平城时人们的生活中诸事可用,可以用于郊外祭祀当作宴息场所,可以设于田野用于打猎、宴饮使用,还可以用于婚宴或者战场上,当然更可以成为东西方丝绸之路上的人们路途中歇息的工具。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5年第3期,原文标题:《大同北魏平城丝路遗珍》)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