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留住被时光带走的印记:水野版《云冈全集》高清电子版免费下载

摘要:      鲜卑拓跋部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为缓和日益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必须寻求一种符合各方利益的统治思想。史载北魏开国诸帝,皆为佛、道并奉,也重用像崔浩那样的儒士,在儒释道的博弈中,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最终胜出,道人统(统辖僧徒)法果提出"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令如来”(《魏书· ...

  

  

鲜卑拓跋部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为缓和日益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必须寻求一种符合各方利益的统治思想。史载北魏开国诸帝,皆为佛、道并奉,也重用像崔浩那样的儒士,在儒释道的博弈中,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最终胜出,道人统(统辖僧徒)法果提出"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令如来”(《魏书·释老志》),这种“皇帝即如来”的思想被北魏佛教界长期继承。虽然如此,但佛教在北魏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下诏毁灭佛法,致使“土本官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演变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直到文成帝拓跋睿即位后,下诏复法,佛教又以更大的势头发展起来,云岗石窟的营造便是复法运动的重大举措。

云冈石窟的开凿按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起算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止,前后60多年。根据石窟的形制和造像风格,可分作三期:第一期开凿于文成帝时期,约公元460—465年,为著名的昙曜五窟(16—20窟);第二期开凿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约公元470- 494年,主要石窟有五组,其中四组双窟其中四组双窟(1、2窟,5、6窟,7、8窟,9、10窟),一组为三个窟(11—13窟);第三期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约公元494—524年,主要洞窟分布在20窟以西,中小窟龛自东迄西遍布崖面(4、14、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部小窟,4—6窟间小窟,大都属于这一期)。

对云冈石窟的研究自古有之,然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始于近代。1902年6月,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等在中国进行考察旅行,无意中发现了北魏石窟建筑群,随后他发表了《云冈旅行记》《支那山西云冈石窟寺》,引起世界学术界的注意与兴趣,中外学者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云岗石窟研究。法国的东方研究专家沙畹,将其收集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照片与图录,著成《华北考古学使命记》。中国学者陈垣、梁思成、周一良、戴蕃豫的文章,则重在解析云冈历史,介绍邻邦的研究成果,最初的探讨以云冈石窟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来源为主。

1938年~1944年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对云冈石窟进行深入调查,并将其摄影、实测、线描、拓片、论文等研究成果结集为16卷本《云冈石窟》臣著,1951年~1956年陆续出版。此套《云冈石窟》独有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非常珍贵,在云冈石窟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

如今再版的水野清一《云冈石窟》及新近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云冈石窟》价格非常人所能承受,而且有些洞窟因特殊原因一般人也无法全方位观摩,介于此,特将水野1938年~1944年间拍摄整理的电子图片分享,以便大家对云冈石窟造像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此套电子版清晰度较高,有需要者可文末扫码获取。

一、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是凉州佛教艺术的典型遗存,具有凉州造像的基本特征,又创造出新的风格。这五座石窟,平面皆作马蹄形(椭圆形),穹隆顶,每窟一门一窗,窗在上,门在下;外壁雕满千佛。主佛像都高逾10米,高肉髻,面相丰圆,颧骨不高,鼻梁高直,眉眼细长,两肩齐挺,身躯壮硕。佛像服装或右袒(受印度文化影响)或通肩 (受健陀罗影响)。袒右肩者,上身内着僧衹支,外披半袒右肩式袈裟,衣领边刻联珠纹及折带纹。普遍采用平直的雕法,侧重于整体造型,大面结构。

  

  

第20窟是最具代表性的云冈早期石窟,此窟大概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大佛结跏趺坐,高13.7米,石像上部风化较少,较为完整。主佛东西两侧各雕有一立佛,西立佛已经崩毁,现仅存东立佛。主佛高肉髻,方额丰颐,高鼻深目,嘴角上翘,大耳垂肩,两肩宽厚平直,着袒右式袈裟,内着僧衹支,边饰联珠纹。东立佛为磨光肉髻,耳朵垂肩,深目高鼻,颈短肩宽,着通肩大衣。造像衣纹凸起厚重,折带纹刀痕深刻而有厚重感,具有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带)造像艺术雄浑刚健的特点。在主佛身光外缘雕供养菩萨、飞天及比丘等。飞天头戴花冠,颈佩珠环,通体长裙,手捧鲜花,身段微屈,状已凌空但姿态依然端庄沉稳。

第19窟窟门向内收缩,为昙耀五窟中仅有。在窟门两侧东西高壁上各扩出一个侧耳洞,耳洞地面高出主窟丈余,洞内各雕一身善跏趺坐像,这种分窟安置主佛与胁持菩萨的布局是云冈石窟的新创举。主像结跏趺坐像,高16.8米,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佛像,佛像耳轮齐肩,气势凝重。左手置膝上,持“哈达”状的物品,在昙曜五窟中仅此一例。右手施无畏印,肘下方有一石柱支撑。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袈裟边饰折带纹,边雕环状忍冬纹。在19窟南壁雕有罗睺罗因缘,是云冈最早的佛教故事图像。因窟内禁止进入,现在一般人无法看到,水野的照片收录有完整的罗睺罗因缘图像,显得尤其珍贵。

18窟窟形为椭圆形平面穹窿顶。主尊佛像是一大立像,高15.5米,佛像昂首挺立,身躯雄壮,着“千佛袈裟”。据调查,在国内外的泥塑、彩绘、木刻、玉雕、铜铸、石凿的各类佛像中,迄今尚未发现有如此规模的千佛装束。本尊立佛两侧的胁侍菩萨,头戴莲花纹三珠冠,中刻小坐佛,冠下束发垂肩,薄唇含笑。在菩萨立像的外侧,东西两壁各雕一个胁侍佛。胁侍立佛头顶上方均罩华盖,赤脚踩踏莲座。此窟还有雕刻精美的释迎牟尼十大弟子,头部均为圆雕,体躯为高浮雕,下身完全消失在窟壁之中。

  

17窟平面属椭圆形,穹窿顶。主像为云冈最大的交脚坐像,头戴宝冠、身着璎珞、臂上有钏,胸前有一项饰,左右各向胸口延伸,似为口含珠的龙莽兽型胸带(这种双龙装饰一说是北魏常见习俗;一说是龙头缨,是转轮王的标志),右手仰掌,左手屈胸。此窟东西两壁各有一大佛像,东为坐像,西为立像,风格与主像不同。明窗东侧有“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题记,为研究洞窟开凿的时间提供了可靠的记录依据。

  

  

  16窟为昙耀五窟最东端的一窟,窟平面为椭圆形,顶为穹窿形。窟内主像为立于莲花座上的大立像,像高13.5米。造型英俊,身着厚重的毡披,胸前佩结带,大裙齐胸,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呈说法手印。从造像上可看出一种游牧民族风格,且有一派英武气概。此像发式为波状肉髻和发纹,佛发的正面有一组旋轮状发,正中的圆形物似乎表现的是髻珠,这是云冈石窟中特有的发式。

二、中期洞窟

  

  第二期开凿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约公元470- 494年,主要石窟有五组,其中四组双窟(1、2窟,5、6窟,7、8窟,9、10窟),一组为三个窟(11—13窟)。第二期营造的石窟无论在形制和造像风格上都呈现出“汉化”的特点:二期石窟的形制,平面多呈方形,并出现了前后室,顶部雕有平棊藻井;有的洞窟中部雕有方形塔柱,后璧凿有隧道式巡回参拜的甬道;汉魏以来分层分段附有榜题的壁面布局和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屋形窟、屋形龛)及装饰增多;利用开凿的石窟壁面雕造小龛的作法开始出现;造像已少有一期那样雄伟大像,佛、菩萨面相丰瘦适宜,表情温和恬静;佛装由印度式改为中原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出现褒衣博带式佛装。在此前后,菩萨像也采用头戴花蔓冠、身披帔帛、羊肠大裙下摆飞扬的新样式。四壁供养人行列,早期多为鲜卑人“夹领小袖”装束,晚期则穿汉族宽服。凸起的繁细衣纹,被简化的雕刻较深的直平阶梯式衣纹所代替,意在增强立体感和写实性。

  二期石窟多开凿时间相同、布局相近、内容相连的双窟,很可能和当时尊奉孝文帝拓跋宏、太皇太后冯氏“二圣”有关。

第1、2窟为一塔庙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凿于孝文帝迁洛前,据考证,辽代以前第1、2窟建有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明清时被誉为“石鼓寒泉”,属云中八景之一,因此第1窟又被称为石鼓窟。窟外壁明窗东侧题刻清代朱廷翰《游云冈石佛寺诗》,窟外两侧残存一座单层方塔。

第1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仿木构屋顶塔檐。下檐为仿一斗三升人字拱(雕刻为兽形和天人形)支撑的瓦垄屋顶,兽形一斗三升拱的左右两拱分别为狮子的侧面形象,栌斗为狮子头部的正面像。多臂神像替代补间铺作,肩部两手前伸,背部两手上举承托橑檐枋。(波斯的兽形柱头样式传入印度,以阿育王石柱最为闻名,之后在卡尔利石窟等处也盛行兽头柱饰。在云冈,这种兽头柱饰被运用于斗拱之上,也仅见于第1窟与第12窟。)下层四面均开佛龛,各龛应为单尊造像。上层四面均为楣拱龛,各龛分为三间。南面三尊像以坐佛为主尊,东、西面同为三尊像,以交脚菩萨像为主尊,北面破损不明。

第2窟外壁明窗上方及西侧题刻“山水有清音” “云深处”。窟内三层楼阁式塔柱居中,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门拱等仿木建筑构件,上层四角镂刻八角柱,顶部与窟顶相接。四壁分层分段布局,最上层雕刻天宫伎乐列龛,下面依次为禅定坐佛带、大型列龛、长卷式浮雕故事,最下层为供养人列像,南壁中央下开拱门,上开明窗。

  

  

  

  第5窟与第6窟是毗连一体的双窟。第5窟是中期开凿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洞窟,整体洞窟平面呈椭圆形,顶部为穹窿顶,现存大小造像2300余尊。窟中央雕有释迦摩尼坐像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膝上可站100余人,塑像着双领下垂袈裟,结珈趺座,通体经后世彩绘,身后的火焰纹背光直抵窟顶,气势雄伟壮观,其左右各雕一尊立佛,共同构成三世佛。前室北壁东侧坐佛头微低,长眉,细目,高鼻,薄唇,微露笑容,堪为雕刻精品。

  

  

第6窟是一座平面方形洞窟。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云冈石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