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云冈石窟于200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现存洞窟252座、石像51000尊,代表了5世纪至6世纪时期中国高超的佛教艺术成就。“昙曜五窟”整体布局严整,风格和谐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的第一个巅峰。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该石窟依山开凿,在武州河北岸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洞窟达51个,整个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个,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达17米,最小佛像仅有2厘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时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米。
云冈石窟的建造历史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到了唐代,据金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三)记载,当时有一位俨禅师“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673年)终于石室”。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
辽金时期,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灵岩大阁”(今第三窟外的阁楼),“自是,山门气象,翕然复完矣。”(《金碑》)。
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明代,大同云冈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
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
云冈石窟发展的三个阶段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北魏著名的高僧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这一时期(471-494年)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的建造是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历时40余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也就产生了所谓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主要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它所呈现的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第三阶段为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的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云冈石窟的历史价值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作为佛教艺术中最典型的大规模代表性作品,云冈石窟艺术在佛教意义的阐述和美术装饰设计的表现上,反映了公元5世纪以前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中所融汇贯通的思想品质和艺术精神。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它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最新评论
- 引用 IICC
云冈石窟(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曹立君)
象征皇权的第一、二窟(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王琬)
窟内飞天(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曹立君)
[原标题]云冈石窟 那些容易错过的精彩
大同云冈石窟,家喻户晓,这一山西“名片”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很多游客对于其中内涵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在咔嚓嚓的照相过后不经意地错过了。近日,记者采访了景区及专业人士,给您介绍云冈石窟中那些最易错过却很经典的文化,让您品味云冈石窟的精华和厚重。
象征皇权的双窟
第1窟-第2窟,他们位于石窟群的最东端,属于北魏中期造像。这两个洞窟外有共用前庭,同为方形平面洞窟,窟室中央各有四面雕刻的方形塔柱,周围壁面的造像布局及雕刻内容也大致相同,由此,这两窟被称为双窟。双窟在其他石窟寺中比较少见,云冈石窟中却不难找到,其实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据史料记载,北魏孝文帝年幼执政,其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当时人们称其二人为“二皇”或“二圣”,作为皇家主持修建的云冈石窟,这时期出现的大型双窟,其实就是当时皇权的象征。云冈石窟共有4组这样的双窟,除第1窟—第2窟,还有第5窟—第6窟,第7窟—第8窟,第9窟—第10窟。
“云冈六美人”与露齿微笑菩萨
进入第7窟,南壁明窗与拱门之间的长方形帷幕龛最引人入胜。这一龛楣由15个方格组成,里边雕着莲花。帷幕下对称雕刻着双手捧物的六位供养天,他们发髻高耸,面貌祥和,身形比例恰到好处,双肩飘带自然翻飞,成为云冈石窟造像龛在画面布局、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最突出的经典组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六位供养天被日本学者称为“云冈六美人”。
第8窟明窗的东西两壁,雕刻着树下坐禅的比丘形象。壁面所雕刻的两位坐禅比丘不仅以僧衣围着头顶,而且他们的头向一侧歪斜着,呈瞌睡状。云冈神僧的这种表现,更具写实性,反映北魏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时对真实生活的尊重。在比丘旁边,还对称雕刻了双手合十的供养菩萨形象,西侧站立者,高约两米,戴“半月”花冠,微笑露齿,形态自然轻松、雍容华贵,是云冈石窟唯一露齿微笑菩萨。
现存最早石窟魏碑题记
第9窟—第13窟,雕塑色彩异常华美艳丽,被称为“五华洞”。在第9窟,您一定要看一看明窗上方雕刻的八位飞天。飞天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统计云冈石窟共有飞天约2300尊。美丽婀娜的飞天围绕金色团莲旋转,其造型之巧妙,舞姿之优美,堪称云冈飞天之最。在前往第10窟途中,一定要留心一尊精美的小坐佛,他只有2厘米高,是云冈石窟中最小的佛像。
走进11窟,13.3米高的中心塔柱直达窟顶。东壁上方的一块黑色题记,称之为《太和七年造像记》,它是云冈石窟现存时间最早、文字最长的魏碑题记。该碑呈长方形,长78厘米,高37厘米,全文共336字,记载着北魏太和七年由京都平城研习佛义经理的善男信女54人“为国兴福,敬造石庙形象九十五躯及诸菩萨”的事迹。可见,这时云冈石窟的开凿已有民间佛教团体的参与。这块题记是中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魏碑题记,字体遒劲有力,气势浑厚。
云冈珍品千佛袈裟
第16窟-第20窟,是云冈石窟开凿时间最早、最为著名的五所洞窟。它们是由北魏时期的沙门统(负责国家宗教事务的最高长官)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由此得名为“昙曜五窟”。
来到第17窟,可以看到此窟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呈现在面前的交脚弥勒菩萨是云冈石窟交脚佛像之最。他高达15.5米,占据洞窟的较大空间。也许您奇怪了,为什么第17窟主佛要低于地面一米之深呢?关于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您不妨前往一探究竟。
在第18窟,主佛释迦牟尼高15.5米,雕刻细腻、生动。更为经典的是,大佛的袈裟上又雕有无数表情丰富、形神各异的佛像。据调查,国内外造像中,如此规模的千佛袈裟仅此一件,属云冈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