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杭侃:《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推荐
摘要: 真容巨壮、气势雄浑的云冈石窟,在中国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宿白先生在论述云冈石窟的重要性时说:“云冈石窟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又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它所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新模式,很自然地成为魏国领域内兴造石窟所参考的典型。所以,东自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西迄陕、甘、宁各地的北魏石窟,无不有云冈模式的踪迹,甚至远处河西走廊、开窟历史早 ...
真容巨壮、气势雄浑的云冈石窟,在中国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宿白先生在论述云冈石窟的重要性时说:“云冈石窟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又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它所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新模式,很自然地成为魏国领域内兴造石窟所参考的典型。所以,东自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西迄陕、甘、宁各地的北魏石窟,无不有云冈模式的踪迹,甚至远处河西走廊、开窟历史早于云冈的敦煌莫高窟亦不例外”,“云冈石窟影响范围之广和影响延续时间之长,都是任何其它石窟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情况,恰好给我们石窟研究者提供了对我国淮河以北的早期石窟(5世纪后半叶到7世纪前叶)进行排年分期的标准尺度。因此,云冈石窟就在东方早期石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研究东方早期石窟的关键;对它研究的深入与否,直接影响一大批石窟的研究工作”(图01)。
图01/北魏疆域(齐魏时期)及重要石窟分布图
正因为云冈石窟所具有的价值,自上世纪初云冈石窟重新被发现以来,学术界对于云冈石窟做了大量基础性的调查、发掘和学术性的研究工作,在洞窟的分期、造像的内涵与雕塑艺术的成就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如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云冈石窟的研究再深入一步,则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具体而言,每一个石窟群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情况、信奉群体等等的不同,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区别对待,加以研究。如龙门石窟,由于石质条件比较好,保存了大量的题记,这些题记成为我们研究龙门石窟时的重要依据;敦煌石窟的壁画和榜题,为敦煌石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云冈石窟历史上也存在不少碑刻和题铭,但是,随着岁月的侵蚀,这些碑刻和题铭大多已经消失了,所以,我们在研究云冈石窟的时候,就需要根据遗迹现象,找到进一步研究的方法。
图02/本书研究路线示意图
图03/云冈石窟窟顶发掘区域示意图
图04/云冈石窟西区东端斩山现状
大型石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云冈石窟这样的皇家工程,整体的设计和具体的施工都是有组织的进行的,而石窟开凿过程是以前学术界探讨得比较少的一个问题。彭明浩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不同时期的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开凿遗迹、壁面龛像的打破以及避让关系,和许多未完成窟龛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图02),提出了自己对于云冈石窟开凿过程的一些看法。在宏观层面上,他认为云冈石窟前临平城和盛京交通的道路,窟前没有过多的空间建造寺院,北魏时期的许多寺院建造在窟顶的山上,近年来已经不断有重要的发现(图03),龙门石窟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从中观层面上,他基于对石窟的外部崖面,包括斩山遗迹的考察,认为石窟开凿利用了河流下切形成的阶地断崖,这样可以减少石窟开凿的工程量(图04);在微观层面上,他根据每座洞窟残存的开凿遗迹,和龛像之间的组合、打破、避让、依附关系,梳理各种营造活动的先后次序,进而探讨整个石窟的开凿过程及其背后的规划设计思想(图05)。提出第一期的大像窟施工依就大像头、身、腿每一部分的设计高度,从上往下分层开凿,同时在不同高程的空余壁面开凿小龛;二期洞窟强化了外部立面形象的设计,多模仿木构建筑空间设计前室,并以竖向的塔、碑分隔各窟崖面。云冈一期至二期,石窟总体虽按组群整体规划,但各洞窟的空间形式却由像窟向室窟转变,开凿工程也渐由分层施工过渡到统一施工,对工程的控制力度逐渐加强,这些变化都影响到洞窟的施工结果(图06)。基于此,他还对洞窟的排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图05/第19窟前壁龛像分布
图06/第9窟主尊开凿所反映的过渡阶段特征
本文从石窟营造工程的角度,分析不同遗迹之间的关系,考察洞窟空间、形式的历时性变化,阐释各种变化的产生原因,可视为考古层位学和类型学在石窟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新的研究视角所得出的新观点,深化着我们对于云冈石窟的认识。
图01/北魏疆域(齐魏时期)及重要石窟分布图
正因为云冈石窟所具有的价值,自上世纪初云冈石窟重新被发现以来,学术界对于云冈石窟做了大量基础性的调查、发掘和学术性的研究工作,在洞窟的分期、造像的内涵与雕塑艺术的成就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如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云冈石窟的研究再深入一步,则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具体而言,每一个石窟群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情况、信奉群体等等的不同,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区别对待,加以研究。如龙门石窟,由于石质条件比较好,保存了大量的题记,这些题记成为我们研究龙门石窟时的重要依据;敦煌石窟的壁画和榜题,为敦煌石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云冈石窟历史上也存在不少碑刻和题铭,但是,随着岁月的侵蚀,这些碑刻和题铭大多已经消失了,所以,我们在研究云冈石窟的时候,就需要根据遗迹现象,找到进一步研究的方法。
图02/本书研究路线示意图
图03/云冈石窟窟顶发掘区域示意图
图04/云冈石窟西区东端斩山现状
大型石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云冈石窟这样的皇家工程,整体的设计和具体的施工都是有组织的进行的,而石窟开凿过程是以前学术界探讨得比较少的一个问题。彭明浩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石窟外部的山体崖面、不同时期的斩山遗迹,石窟内部的开凿遗迹、壁面龛像的打破以及避让关系,和许多未完成窟龛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图02),提出了自己对于云冈石窟开凿过程的一些看法。在宏观层面上,他认为云冈石窟前临平城和盛京交通的道路,窟前没有过多的空间建造寺院,北魏时期的许多寺院建造在窟顶的山上,近年来已经不断有重要的发现(图03),龙门石窟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从中观层面上,他基于对石窟的外部崖面,包括斩山遗迹的考察,认为石窟开凿利用了河流下切形成的阶地断崖,这样可以减少石窟开凿的工程量(图04);在微观层面上,他根据每座洞窟残存的开凿遗迹,和龛像之间的组合、打破、避让、依附关系,梳理各种营造活动的先后次序,进而探讨整个石窟的开凿过程及其背后的规划设计思想(图05)。提出第一期的大像窟施工依就大像头、身、腿每一部分的设计高度,从上往下分层开凿,同时在不同高程的空余壁面开凿小龛;二期洞窟强化了外部立面形象的设计,多模仿木构建筑空间设计前室,并以竖向的塔、碑分隔各窟崖面。云冈一期至二期,石窟总体虽按组群整体规划,但各洞窟的空间形式却由像窟向室窟转变,开凿工程也渐由分层施工过渡到统一施工,对工程的控制力度逐渐加强,这些变化都影响到洞窟的施工结果(图06)。基于此,他还对洞窟的排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图05/第19窟前壁龛像分布
图06/第9窟主尊开凿所反映的过渡阶段特征
本文从石窟营造工程的角度,分析不同遗迹之间的关系,考察洞窟空间、形式的历时性变化,阐释各种变化的产生原因,可视为考古层位学和类型学在石窟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新的研究视角所得出的新观点,深化着我们对于云冈石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