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云冈石窟发现之时
编者按:
1902年6月,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等在中国进行考察旅行,他提前查阅了有关云冈石窟的史料,当踏入云冈石窟的庙门,他惊讶地发现这里竟保存着最为壮观的北魏石窟建筑群,其艺术形式直接来源于西方,并且在这里找到了日本推古式的源头。随后,他发表的《云冈旅行记》《支那山西云冈石窟寺》,引起,世界学术界的注意与兴趣。今我院考古研究室主任王雁卿将伊东忠太的文章《云冈石窟发现之时》译出,让大家对当时云冈石窟的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我决定去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留学,三月下旬从东京出发,第一站目的地是中国。先暂住在北京,后来去山西省旅行。顺路经过明陵、张家口等地,到大同时已经是这一年的六月十七日。
当时中国的旅行我完全摸不着方向,但去大同是有理由的。之前先查阅了大同的历史,大同是北魏拓跋氏的首都,称之为平城。之后为辽代和金朝的西京,所以今天的大同怎么也应该有可以参观的古迹,即使北魏时代的东西全然消失了,也应该还有辽代或金朝的建筑物,所以立志要去大同。
大同之后,本想会见知府,恰巧不在,于是与知县龙璜会面。此人极其亲日,他的侄子在日本京华女学校就读,所以很快就见到了,他对此地各种事情滔滔不绝。从龙先生这里了解到许多事情,说在大同市内有辽金时代的古寺。而且龙先生说在大同西三十里处有个地方叫云冈,那里有石窟寺。听说是北魏时代创立的,但不是专家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北魏的。云冈石窟当时还未被世人所知,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所以很感兴趣,马上借了大同县志开始查阅,看到相关记事,由此可以考证还真的可能是北魏的遗物流传至今。
于是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就从大同城出发了,快马加鞭往云冈方向行进。确实是大规模的石窟寺,太震惊了!这正是北魏的遗物,我欢喜雀跃,手舞足蹈,不知所措!本来是没抱什么期待地来大同,意外地看到漂亮的北魏遗迹,真是万幸。
在一个叫武周川的河畔,旁边是连绵的山丘,其山麓开凿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石窟,内部也雕刻着大小众多的佛像和装饰雕刻的纹样,全是北魏时代的作品。于是,我们开足马力,又是踏步测量,又是摄影,又是素描,这一天连吃饭的空也舍不得腾出来就没吃饭,一直考察到日落。而且不仅是我自己,同行者都愿意在此多停留几天,能够充分地进行调查,可旅行的日程早已预定好了,变更有困难,只在此地呆了一天就走了,非常遗憾!
以上是我初次踏上云冈之地,接触到这个古迹的实情。于是,山西旅行结束后,回到北京,急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知友,寄稿建筑杂志。之后三年留学生涯结束回到日本,在《国华》杂志上发表了云冈发现之事,告之艺术界。
如此,云冈石窟的发现——如果说“发现”是僭越,那么可以说是最早的介绍,应该说是我在三年的留学中最好的成绩。因为我的介绍,云冈故迹为世人所知。
尔后,去此地调查的人络绎不绝。研究也日益增进,如法国的沙畹,关于此古迹浩瀚的摄影作品也公布于世。还陆续有专家来到此地,逐步进行研究使之闻名于世。
关于此石窟寺的建筑、雕刻及艺术的价值已经被世界认可,无须多言,对于其性质则有自己的考量,云冈杰作感觉在中国固有的艺术上相当明显地融入了西域艺术。最有兴趣的是,发现了属于欧罗巴系代表样式的爱奥尼亚、科林斯式柱头。这些不用说一定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唐草纹样确实是西域艺术的感化物。还有这些西域艺术,是从西方亚细亚经中央亚细亚来到此地或是从印度经中亚等等来进行融合的。
云冈佛像等样式全然与日本飞鸟朝时代的相同,且更强烈。北魏的首都从大同即平城迁洛阳,洛阳时代开凿著名的龙门石窟寺。所以云冈与龙门相比要早近乎百年,更加厚重伟大。
另,包括近期大同研究者在内,也有看轻龙门艺术与西域艺术的关系的人,我却并不那样想。只是暂时没有就此论述的空暇时间,今后准备进行充分的研究,而且陆续会发现新的材料。
总之,云冈石窟寺与今日的敦煌、龙门共同可以说是中国在世界性的古迹,许多的造物作为世界的艺术品应该极为珍贵地保存。然而现在依我所见,柱子以及佛像等之上甚至涂泥加以改窜,其样式用新的描绘代替,施赋野卑的色彩。我们热切希望这种丑化的部分要想办法复原,今后禁止人们随意泛滥上手,保护其完全的古老形态。据听说最近龙门石窟寺散乱荒芜,真心不希望云冈也再重蹈覆辙。
— END —
© 云冈石窟官微
作者 / 伊东忠太 王雁卿(译)
编辑 / 付 洁
编审 / 王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