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大写西域]踏上库车 寻找龟兹

摘要: 来源:央广网 去南疆库车采访之前,先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库车撤县改市,将恢复古称:龟兹。一时间网上热议四起,后来证实这是条假消息。但此事绝非空穴来风,至少库车与龟兹的关系可见一斑。  对于库车的想象,更多的来自新疆作家刘亮程写的《库车行》,库车老城热闹的巴扎、大如车轮的馕,随处可见的驴车……新鲜而又模糊。  当《大写西域》采访组抵达库车时,一切想象都变得清晰、鲜活起来。黄昏时分的库车大桥腋下夹着 ...
来源:央广网

 踏上库车,寻找龟兹(记者:赵薇)

龟兹乐舞
去南疆库车采访之前,我先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消息,说是库车撤县改市,将恢复古称:龟兹。一时间网上热议四起,后来证实这是条假消息。但此事绝非空穴来风,至少库车与龟兹的关系可见一斑。
对于库车的想象,更多的来自于新疆作家刘亮程写的《库车行》,库车老城热闹的巴扎、大如车轮的馕,随处可见的驴车······新鲜而又模糊。
当我们《大写西域》采访组抵达库车时,一切想象都变得清晰、鲜活起来。

黄昏时分的库车大桥

腋下夹着大馕的维吾尔族老汉
黄昏时分,站在连接库车老城与新城的大桥之上,只见喧嚣的汽车、摩托车穿流不息,驴车的身影却很少见。可能不是巴扎日吧。不过,看看来来往往的人群也是一道风景,身着民族服装的妇女抱着孩子行色匆匆,而头戴小花帽的老汉腋下夹着大馕不紧不慢地走过······在大桥的两端分别有两座牌楼,一头写着:团结新桥;而另一头写着:龟兹古渡。
龟兹,你在哪里?
龟兹,丝路北道的明珠
据班固《汉书》记载:“龟兹国,王治延城。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
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员苗利辉告诉我们:龟兹古国在两汉文献记载中十分强大,它的势力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的库车、沙雅、新和、拜城等县,鼎盛时期可东抵轮台,西达巴楚。汉以后龟兹政治稳定,经济上发展绿洲农业,冶铁业发达,它的铁器在西域很流行,可“恒充36国之用”。

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员苗利辉(左)接受采访
作为西域大国,龟兹扼守丝绸之路北道中段咽喉,地处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冲,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这里相逢,使得龟兹的色彩浓烈而斑斓。但命运也把它放在了十字路口,它必须依靠某个大国的势力而生存,当这些大国的势力此消彼涨时,龟兹就如同墙头风吹的野草。面对压境的大军,龟兹王绛宾决定投向东方的汉帝国。
绛宾是龟兹王朝中第一个与汉结盟的君主,他与解忧公主之女弟史的联姻也加深、巩固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
绛宾按照汉律治理国家,学习中原文化,仿照长安的样式建设宫殿,整修城墙,铺设道路,使得龟兹成为丝路北道影响最大的国家。弟史则亲自掌管国家乐舞机构,让龟兹文化艺术结出了美丽的繁花。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龟兹王建倒向匈奴势力,东汉派班超平叛。永元三年(公元91年),汉和帝刘肇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幹为西域长史,并将常驻洛阳的龟兹侍子白霸送回了西域。班超胁迫龟兹贵族废掉了龟兹王尤利多,另立白霸为新龟兹王。之后,班超将西域都护府驻地设在龟兹它乾城。从白霸开始,龟兹延续了700年的白氏统治,直到唐朝末年被吐蕃吞没。
龟兹,梵音高唱的佛国
在如今的库车,寻找当年佛教的遗迹已不是那么容易。然而当你来到离库车不远的克孜尔石窟,沉睡千年的佛教艺术之花会带给你一种真切而又苍凉之感。在陡峭的崖壁上,密密麻麻的洞窟绵延数千米。早在汉代建安十年(205年),龟兹就仿照印度阿旃陀石窟的样式,开始在克孜尔崖壁上开凿石窟,时间比敦煌莫高窟早了一个半世纪。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佛教圣地和艺术宝库,却被长期冷落和沉埋于荒沙之中。直到上个世纪初被德国探险家冯·勒柯克发现,并窃取了300多块精美的壁画运回德国,克孜尔石窟才惊艳世界。
佛教艺术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渐,先后形成了三种样式,首先是被西域文化融化的西域模式,进而是进入阳关后被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夹击下形成的敦煌模式,最后才是进入中原后被彻底汉化的龙门模式。
在佛都龟兹,梵音高唱、袈裟飘逸的克孜尔无疑是一个中心。克孜尔这片陡峭的山崖,就是最早诞生西域模式的地方。
克孜尔石窟38号窟是整个石窟精华中的精华,它因较好保留了“天宫伎乐图”而身份倍增,一般游客是不允许参观的。经过有关部门特批,我们得以进入38号窟,但不能摄像,只许拍几张工作照。
当推开38号窟的大门时,我眼前一亮,仿佛时光倒流,来到一千多年前佛教的圣殿。抬头仰望,洞窟壁画上规则排列的菱形格十分醒目,一个菱格里就是一个佛教故事,这是龟兹的独创。这些精美的壁画,历经1700年颜色还那么鲜艳,湛蓝色用的是盛产于阿富汗的青金石颜料,价格昂贵,几乎与黄金等价,由此也看出龟兹国当时的国力。

龟兹研究院研究员苗利辉(中)在克孜尔38号石窟讲解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不仅往来着商贾,也留下高僧行色匆匆的身影。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完成了相同的伟业,他就是鸠摩罗什。玄奘自东往西去,鸠摩罗什是从西往东来。
在克孜尔石窟下,有一尊雕像,他身披僧衣,神态庄重而宁静,眉宇间透着无穷智慧,他就是佛教高僧、翻译家——鸠摩罗什。

克孜尔石窟下鸠摩罗什像
东晋建元二年(344),鸠摩罗什生于龟兹皇室之家。7岁时,鸠摩罗什随母亲剃度出家,到雀离大寺修行。9岁时,随母亲长途跋涉到达罽宾国,拜著名法师盘头达多为师。20岁时,回到龟兹的鸠摩罗什在王宫正式受戒,成为新建成的王新寺住持,并享受国师待遇。
然而这样一位高僧,却身不由己地成为数次战争争夺的对象,先是被前秦皇帝苻坚的大将军吕光俘获,后又成为后秦皇帝姚兴的座上宾。抵达长安后,姚兴以国师之礼对待鸠摩罗什,让他收弟子800,率领僧众3000宣讲佛法,年过半百的鸠摩罗什开始释放能量,思想和才华喷薄而出,他率领数千弟子共翻译大小乘经、律论35部294卷。鸠摩罗什连通了天竺、龟兹、中原的文化与佛教,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模式。
公元413年的一天,鸠摩罗什对徒弟说:“如果我所译出的经典不失佛意,身体火化后,惟舌不烂。”然后圆寂。据说,他的尸体火化之后,唯独舌头没有烧焦。又据说,今甘肃武威的罗什寺塔,便是安葬他舌头的地方。

编导赵薇、记者阿杰、录音师林强军在苏巴什佛教遗址采录音响。这里曾叫雀离大寺,出身王室的鸠摩罗什曾在此研习佛经。
龟兹,蜚声亚欧的乐舞之都
龟兹是音乐养育的国度,它曾诞生过著名的音乐家苏祗婆,他创作的《琵琶曲》被定为唐朝宫廷宴乐。在音乐史上,他与创作了《高山流水》的俞伯牙和弹奏《广陵散》的嵇康并驾齐驱,入列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
从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我们不难想象龟兹古乐的繁盛。在38号窟的壁画“天宫伎乐图”中,绘有笛、箫、箜篌、筚篥、五弦琵琶、唢呐等,有些乐器传入中原至今还在使用。
与龟兹音乐相伴而生的舞蹈——龟兹乐舞,最终使龟兹成了蜚声亚欧的音乐舞蹈之都。
霓裳羽衣舞,是中国音乐舞蹈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人称“天宫飞来的歌舞”。它的音乐、舞蹈、服饰,无不传神地描绘了虚无飘渺的仙境和婀娜多姿的仙女,给人身临其境的艺术美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诗赞叹:“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然而《霓裳羽衣舞》的创作来源就是龟兹乐舞。在唐明皇、杨贵妃的改编、倡导下,《霓裳羽衣舞》成了唐代最著名的宫廷乐舞。

龟兹歌舞团表演的《龟兹恋歌》
为了感受龟兹乐舞的魅力,我们来到龟兹歌舞团,观看了该团保留节目《龟兹恋歌》。十几位女演员怀抱琵琶,舞姿婀娜。舞蹈队队长玛日古丽已经跳了十几年的龟兹舞,她认为龟兹舞与维吾尔族舞蹈的最大差别就是曲与直的差异。龟兹舞的身体是S型曲线,比较弯、软,情绪含蓄。而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是身体拉长,比较直的感觉,跳起来热情奔放。
龟兹,是西域多种文明融合最为充分的地区之一,恢弘壮美的克孜尔石窟开凿于此,声名显赫的佛教翻译家鸠摩罗什成长于此,风靡于唐的龟兹乐舞诞生于此。
今天,“龟兹”这两个字已成为历史,但它所传播的信仰和文明已经硅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龟兹永存!
《大写西域》南线采访团在克孜尔尕哈烽燧合影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克孜尔尕哈烽燧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