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陕西唐大明宫含耀门遗址发掘记

摘要:   陕西唐大明宫含耀门遗址发掘记  《考古》1988年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  含耀门是大明官含元殿以东出人宫廷的主要宫门之一,位于含元殿东侧第二道宫墙的中部,距含元殿遗址221米。含耀门北对第三道宫墙的崇明门,南对第一道官墙昭训门,再南即出宫城南面的望仙门(图一)。  含耀门遗址紧邻市区,部分门址已被民房占爪,为 ...

  陕西唐大明宫含耀门遗址发掘记

  《考古》1988年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

  含耀门是大明官含元殿以东出人宫廷的主要宫门之一,位于含元殿东侧第二道宫墙的中部,距含元殿遗址221米。含耀门北对第三道宫墙的崇明门,南对第一道官墙昭训门,再南即出宫城南面的望仙门(图一)。

  含耀门遗址紧邻市区,部分门址已被民房占爪,为防止再破坏,于1987年4月90开始进行发掘,至5月25日发掘结束,发掘面积为65。平方米。参加发掘者有马得志、冯孝堂等同志。

  一、地层

  门址一带过去为农田,近几年因附近居民增多,门址上面形成了通路,因此破坏较严重。这里地层简单,揭去地面表土后,即露出门址及其两侧的夯土墙址。这一带因平整农田,地势变得平坦,在唐时此处为龙首原的南坡,地势北高南低,是一坡地,因此,门址北侧的唐代地面较门南侧地面高出0.8米多,故门址以南的地层堆积较厚,可以分为三层。今以南侧地层为例,其堆积情况如下。

  第一层:为表土层,厚0.25-0.35米,在平終土地后形成为现代路面层。

  第二层:是近代扰乱层,土色黄褐,厚0.3—0.45米,深为0.55-0.7米。土质较纯,无甚杂物。

  第三层:为门废毁后的堆积层,厚0.45-0.8米,深1.05-1.4米。土色灰褐,杂有大量唐代砖.瓦残块及少许瓷片。在门道内有烧过的木灰及红烧土块等。门道两侧的夯土墙亦被火烧过,形成一层红烧土面,可知

  第三层之下,即为唐代地面层,距现在地表深1.2-1.4米。地面下一般即为黄生土,个别部分呈褐色土,为当时平整地面形成的活土,其下亦皆为生土。

  二、门址

  门为南北向,北偏东1°30'。门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6.4米,南北宽12.5米(图版叁,1、2)。

  门分为东、西两个门道,西门道的南部被民房占压,只发掘了北半部,东门道作了全部发掘(图版肆,1;图二,)。从发掘的现象可知,门被烧废毁后,又遭扰乱和破坏,但门的形制尚清楚可辨。

  门址平座分为两端门墩及门道和二门道之间的隔墙等三部分。皆为黄土版筑,外包砖皮,包砖厚0.3米。两端门墩东西各宽6.2米(加包砖,以下同),南北12.5米。残存高北侧为0.25-0.35米(从唐代地面算起,以下同),南侧1.16米(图版肆,2)。在南北两侧的包砖壁外,有散水遗迹,因破坏散水宽度不详。中间隔墙宽(厚)3.9米,南北长12.5米,残存高北端0.45,南端1.2米。

  东门道宽5.15米,进深12.5米;西门道宽4.95米,较东门道略窄,只发掘了北部6米长一段。东门道内有车辙遗迹,西门道无车辙。

  门道内两侧的柱石及门槛等皆破坏无存,但石础的坑位尚清楚。东门道两侧各有九个石础坑,间距为1米左右(中一中),当是排义柱的石础坑位(图三)。在门道北部边),东、西各有一个规整的长方形坑,可能是门框(立頰)的石础坑位(图四)。西门道与此相同。看来门是安在门道的偏北部,不是安在正中。

  门的形制,与过去发掘的唐代各门基本相同,也是木构架门道,只有规模大小之差。从出土的瓦与瓦当等看来,门上可能建有门楼。

  门墩两端与版筑官墙衔接,官墙宽5.9米。发掘的一段墙址,两侧均有包砖,南侧部分包砖壁残存高1米多。

  在门址南面,由门墩两端向外各6.7米,东、西各有一道向南去的版筑墙址,墙的北端与门址两端的宫墙(第二道宫墙)衔接。墙宽(厚)4.5米,残高0.65米。东墙在探方内的部分长为8米多,探得向南延出15米后,即进入厂房区内,随停止钻探(以后继探)。西墙只发掘了一条探沟,验证也有与东面相同的墙址。两墙东西相距39.9米,向南可能直至昭训门或更向南去也未可知。尚待进一步探査验证之。这两墙之间,形成一条南北胡同式的街道,将左右的建筑予以隔绝,成为严密的封闭式,从而更突出了大明宫中轴线的形势。

  以上为含耀门址的大体情况。此外,在门址北侧发现柱础石两个,础坑一个及一部分铺砖。两个柱础石位于东门道北口外的东西两侧,紧挨门墩的北壁。东边的石础为方形,长、宽各54厘米,厚15厘米,中有一圆形桦眼,直径12厘米,深10厘米。在础的东北50厘米处,有两块铺砖。西边的一个石础,在门道隔墙北端的东北角处,石础长56、宽51、厚15厘米,无禅眼。在此础的西侧2.5米处,即口道隔墙的西北角处,有柱础坑一个,础已失,只存坑位。在西门墩的北侧未见石础或坑位,只有一部分铺砖。上述石础和铺砖等,均建在唐代早期地面之上,高出早期地面10厘米左右,是晚于门址而后建的遗迹。因破坏较甚,已看不出建筑形制。但从石础、铺砖以及下面压有早期地面,并依附于门墩的情况看来,是在唐中、晚期于含耀门北侧增加的建筑遗迹。

  三、由土遗物

  遗物大都出在门道内及门两侧的第三层堆积中。遗物以砖瓦最多,瓷片很少;此外在门道中出小铜佛2件及陶质浮雕佛像2件。分别予以简单介绍之。

  砖有长方砖和方砖两类。

  长方砖出土最多,大都是残块,皆为青灰色。部分完整者,其大小有三种:①长30、宽14、厚5.5厘米;②长32、宽14、厚4.5厘米;③长32、宽16、厚7.5厘米。长方砖表面印有“匠作官砖”及匠人姓名者,共23块(图版伍,6)。砖背面印有手印纹者共9块。余均光素无纹饰。

  方砖有莲花纹方砖和素面方砖2种,皆为残块,无一完整者。其中莲花纹方砖共30块,素面方砖7块。

  瓦有板瓦和筒瓦。皆为残片,多数是青灰色,少量表面为黑色、光亮的所谓“青抿"瓦。

  瓦当共20件。除1件完整外(图版伍,4、5),余均为残片。

  瓷片共出黑、白瓷片45片。多为碗,盘残片,壶(注子)柄和壶咀各1件。

  小铜佛2件(图版伍,3)。1件造像较完整,通高10.5厘米。这种小铜佛像在青龙寺、西明寺及皇城含光门的门道内均出过。另1件,残高6.5厘米。即所谓“化佛”,为七连像,仅残存四像,在西明寺遗址中出有同样小铜像多件(图版伍,7)。

  陶佛像2件。一般称''善业泥像",皆为泥质红陶,呈长方形,一面为浮雕佛像,全是模制。较大的一件,高8、宽6.2、厚1.3厘米。较小的一件高7、宽4.3、厚1厘米(图版伍,1、2)。这种陶像在西明寺遗址发现很多,含光门遗址内也出现过。

  以上为含耀门遗址的发掘和出土遗物的大体情况。在大明官南部的三道官墙上共有这样的宫门六座,分别在中轴线的两侧,向北直通内廷。含耀门是其中的一座,从发掘的情况看来,门的规模相当大,门外有东、西二墙夹道,显得官廷门禁特别*严。过去发掘过的唐代各门址均为一、三或五个门道,都是单数,而含耀门却为两个门道。不知各宫门都是如此,抑或因特别需要而独含耀门设两个门道?尚待发掘其它门址验证之。

  在门址南的两道平行南去的官墙,可能直至昭训门,或更南至望仙门一带。这两道墙的发现很有启示,对复原大明官南部的布局形制,提供了依据。

  大明宫南部多被市区建筑占压,许多遗迹尚待进一步勘査,希望能逐步将其探査清楚。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关键词:大明宫,含耀门

分类信息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

更多信息...

关键词:大明宫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