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从山海关到玉门关:走近长城关塞

摘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陆航“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关塞是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一座座关塞见证了千年风雨沧桑,许多惊心动魄的重大战役都与长城关塞的得失有关。自2007年开始,本报记者东临沧海,西出阳关,沿长城走向,临雄关漫道,从大海到大漠,寻觅一个个在历史的云烟里斑驳风化的传说,领略历经千年、被无数文人墨客和戍关将士魂牵梦绕的重重关塞风貌。  山海关 旌旗逶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陆航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关塞是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一座座关塞见证了千年风雨沧桑,许多惊心动魄的重大战役都与长城关塞的得失有关。自2007年开始,本报记者东临沧海,西出阳关,沿长城走向,临雄关漫道,从大海到大漠,寻觅一个个在历史的云烟里斑驳风化的传说,领略历经千年、被无数文人墨客和戍关将士魂牵梦绕的重重关塞风貌。

  山海关 旌旗逶迤碣石间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山海相济,地势天成,紧锁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又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关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分别为“镇东门”、“迎恩门”、“望洋门”、“威远门”。城墙外围绕着一条护城河。关城东门和西门外分别筑有罗城,南门和北门外分别筑有翼城。关城周围,烽火墩台星罗棋布。

  长城研究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艾冲告诉记者,以前人们误认为明代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其实,从山海关北边一直到鸭绿江边,还有1000多公里的明长城。据《明史·兵志》记载:“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从1990年开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曾组织人员进行数次考古发掘,在鸭绿江畔的虎山村和虎山发现了墙台及长城遗址。2009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权威发布了明代长城资源调查数据: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首次确认明长城东部起点不是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唐人高适《燕歌行》记述了当年山海关的猎猎旌旗。“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明戚继光镇守蓟州长城一线长达16年,他的《出榆关》展现了自己率军出关作战的雄壮场景。万历中期,中国北方女真族崛起,黄洪宪《山海关》中有:“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1644年,李自成与吴三桂大战山海关石河,清军入关,明清两朝更迭。山海关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古战场之一。

榆关抗战纪念碑位于山海关南门旁,这里苍松翠柏,绿茵如织。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馆长王雪农介绍,1933年1月,日本侵略者调动了关东军精锐第8师团3000多名步兵攻打山海关,出动飞机8架、军舰2艘、装甲车3列、坦克20辆、野战炮40门从陆海空进攻山海关。当时驻守山海关的东北军第九旅626团奋勇抵抗。榆关抗战是中华民族第一次以长城为依托抵御外国侵略者的大规模战斗。

  硝烟散尽,顺着南门城墙一路走去,就是悬挂着“天下第一关”牌匾的靖边楼。当年位于东南城隅的魁星阁已被战火摧毁,20世纪80年代在这里重建了靖边楼,南门的望洋楼也在战斗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近年山海关人民又重建了望洋楼,但是南门城墙上大大小小的弹孔依然见证了那场战役的惨烈。

  戚继光主持修建的入海石城,如龙首探海,名曰“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东5公里,是长城关塞中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军事防御,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明长城似乎由此从渤海中一跃而起,向西跨越崇山峻岭,蜿蜒8000公里。记者登临“老龙头”澄海楼,眺目西望,关山重重;举目东望,海浪滔天。清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回响耳边: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居庸关 饮马流泉落日低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从昌平驱车西行,进入峡谷,峰回路转。在落日余晖中,遥看苍茫的群山,云海茫茫。居庸关上,杜鹃啼鸣,景色如画。

  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同为北京西北的门户。早在战国时代,燕国就扼控此峡谷。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居庸关,在昌平州西北,去延庆州五十里。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夹峙,巨涧中流,悬崖峭壁,称为绝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据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徐卫民考证,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徙居庸徒”。后来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

  到了明代,随着中国北方蒙古族瓦剌部的日益强盛,居庸关成为军事要塞。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修筑居庸关城,“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发生于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出居庸关北征瓦剌的土木堡之变,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土木堡之役,明军大败,英宗被俘。

  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景泰年间,居庸关关城扩大加固,设水陆两道门,南北关门外都筑有瓮城。关城防御体系自北而南由岔道城、居庸外镇、上关城、中关城、南口五道防线组成,而居庸关则是指挥中心。负责关城守御的是隆庆卫,配有盔、甲、长枪、弓、箭等军械和火器。当时不仅关城建筑完备,还设有衙署、仓储、书馆、神机库等各种相关设施。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

紫荆关 戍楼高并朔云平

  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合称“内三关”。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紫荆关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记者发现,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董理告诉记者,关于紫荆关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其时称为“五阮关”。秦汉称上谷关,北魏称子庄关,隋唐称白壁关,后来改称为“浦阴陉”,被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初还叫过“金坡关”,由宋朝中叶始改称今名。相传当时关城内外遍布紫荆树,盛夏荆花绽开,香飘数十里。

  紫荆关在秦汉时仅是一座土石混筑的小城,后来历代虽有修建,但基本沿袭旧制。明代朱元璋于洪武初年根据将领华云龙的建议,对旧城进行改筑时,建紫荆关新城一座。新、旧两城墙体皆为花岗岩条石,用青砖封顶并砌筑垛口。洪武之后,经永乐、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直至崇祯,紫荆关不断被修筑,成为较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明代尹耕诗作《紫荆关》中描述“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紫荆关条石砌筑的雄壮关门上嵌有石匾两重,上重题为“河山带砺”,下重题为“紫荆关”,字迹苍劲有力,浑厚古朴,落款署“万历丁亥聊城傅光宅书”。

  紫荆关有城门9座,水门4座,里外城相连,城门环环相套。第一道门建在西山峡谷,关墙由关门向两翼伸展,直达顶峰绝壁,此关门现已塌毁仅存遗址。过此关门,便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古道,盘道顶端两山相间谷地建有南天门。城墙东起万仞山顶,经南天门至奇峰山山顶。

  雁门关 甲光向日金鳞开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以要塞、险峻和历史上多战事闻名,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

  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展示了雁门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其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蜿蜒起伏,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直至黄河边。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传说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又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军侵华时焚于战火。雁门关上的对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也已化为灰烬。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峰说,《吕氏春秋》记载:“天下九塞,勾注其一”,战国到唐,此处以勾注塞闻名。唐开始设关,勾注塞由雁门关所代替。宋代雁门关为防御契丹之重地。元朝取消关隘设防。明洪武七年(1374),因元废古雁门关,遂移筑关城于今地。古雁门关在勾注山巅,岭前为大和岭口,后为白草口,距现在雁门关数里,古今雁门关截然两道:古雁门关道,由大和岭到白草口;今雁门关道,由南口到新广武。

  关塞与城池构成长城军事防御据点。雁门关与新、旧广武唇齿相依。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时南下,必首攻广武,后图雁门。

  1937年10月,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在雁门关地区对日军汽车运输队进行了伏击战斗,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一度切断繁峙至忻口间交通,取得雁门关大捷。如今在雁门关内,展出了大量关于雁门关抗日战争和雁门关大捷的图片、实物。 

  嘉峪关 古戍盘雕大漠风

  从兰州出发,记者驱车沿312国道向西,经过武威、永昌,驰骋在张掖山丹境内。每隔几十米或几百米,就能看到黄土夯筑的明长城墙体和零星散布的烽燧,间或有汉长城的沟壕在明长城墙垣的空隙中隐约显现。这些自汉、明时代就矗立在此的长城,成为312国道边戈壁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南侧;汉长城由壕沟和烽燧构成,虽年代久远,仍清晰可见;明长城由黄土版筑而成,墙垣断断续续地绵延数里;汉、明长城平行延伸。

  “长城和关塞不仅仅是防御工程,也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文化景观,虽然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断壁残垣,但它与茫茫戈壁连成一片,形成壮阔的历史人文画卷,使每一个站在这片遗址前的中国人都会感到震撼。”在山丹长城遗址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感慨道。

  继续西行。越野车穿过广阔的戈壁,远远就望见一座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的关城屹立于荒漠之中。清代宋伯鲁《入关》有诗云:“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关城上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翘起的飞檐、悬空的构件伸向蓝天,关城下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眼前便是“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9年。这里地势险要,南边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边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15公里,为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段清波告诉记者,明洪武五年,征虏大将军冯胜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建嘉峪关。《秦边纪略》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关城建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烽台等组成关城;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内城东西二门外,有瓮城回护;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个字。

  嘉峪关不似居庸关、雁门关、娘子关等处在两山之间。它矗立于茫茫戈壁的边缘,平地起城,更显雄壮。清末,被贬赴伊犁的林则徐途经嘉峪关时写道:“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1873年,左宗棠在收复伊犁时途经嘉峪关,提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匾,悬挂于嘉峪关楼上。

  嘉峪关与山海关两关关城极为相似。前者坐东向西,后者坐西向东。两个关城的四方城门、城堡、烽火台,均壁垒森严,设防严密,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一条弯弯曲曲的简易公路把记者引向大漠深处。在嘉峪关关城往南7公里处,祁连山山脚下的讨赖河北畔,一座孤立在荒漠中的高大墩台映入眼帘,这就是当地居民所谓的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天下第一墩”的烽火台。但是,据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艾冲考证,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并不在此处,而是在其西南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红泉墩。

  如果把明长城比作一条翻山越岭的长龙,那么“老龙头”石城就是“龙头”,这“红泉墩”烽燧当是“龙尾”。首尾呼应,大气磅礴。

  玉门关与阳关 孤城遥望

  唐代诗人李白曾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令无数读书人神往。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诗句中描绘了当时西北戍边将士在大漠风沙中的磨炼。

  甘肃酒泉公园内有两株左公柳,高六丈余,三人才能合抱。传说左宗棠入新疆平叛时,命士卒遍植杨柳于途,“浓荫如幄,枝拂云霄,连绵数千里”,时人谓之“左公杨”、“左公柳”。杨昌濬诗颂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经过漫长的驱车、跋涉,我们来到独伴无尽黄沙的玉门关,这座大漠孤城却因千年风吹雨淋,只留下一段段支离破碎的黄土城垣。玉门关关城方形如盘,北面、西面有门,北门外不及百米即是疏勒河。

  古道蜿蜒,雄关屹立,吸吮着醇厚燥热的边关气息,在戈壁深处的玉门关旧址旁,段清波告诉记者,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西汉王朝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重要关隘。1998年10月,敦煌博物馆曾在玉门关旧址南侧的遗址文化层中挖掘清理出一批汉简,为研究和考证玉门关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置身古关边塞,举目远眺,长城蜿蜒,胡杨挺拔,这里曾有遍地的烽火、弥天的狼烟、生锈的铠甲、甲光向日的孤城、关山月夜的羌笛、婉转低回的雁阵、缚龙伏虎的苍鹰……还有丝绸之路上的驼铃悠悠,人欢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虽然这座古玉门关随着漫漫黄沙早已湮没于历史深处,玉门关却因王之涣、阳关也因王维而名传千古。

  迎着大风和黄沙,记者到达阳关旧址。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之中,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沙丘上。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就从烽燧下穿过,而阳关城则埋在戈壁滩十几米深的沙土之下。

  “随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长城和关塞已经失去作为边疆防卫的军事作用,雄关建筑也随之荒废,这是历史的必然。”段清波说,中国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国家,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的范围及其建立的政权疆域和政区,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政区的一部分。关塞虽然已消失或残缺,但留下了传奇和沧桑,它们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正是这些关塞,见证了一个地方千年的变迁,见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记者 陆航

 

分类信息

作者:陆航

更多信息...

玉门关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