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陵邑在西汉时期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陆航
陵邑,又称陵县,是通过迁徙大量人口聚居在帝陵旁而形成的行政区域。它以帝陵、后陵为中心,满足古代帝王修筑庞大陵寝园林、保护陵寝以及祭祀的需要,是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特殊行政区,陵邑存在于西汉王朝的大部分时段,它与西汉京师长安关系密切,对整个西汉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秦开创陵邑做法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记载:“园邑之兴,始自强秦。”秦始皇在骊山下修建寿陵时,即于公元前231年,就在寿陵东北十里设置了陵邑——丽邑。近年来,秦俑考古队在秦始皇陵附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刻有“丽邑”的瓦当,在始皇陵园发现刻有“丽邑五斗崔”、“丽邑二升半八厨”等铭文的残陶片。“秦和两汉时期,盛行在器物上作铭纪年。特别是从汉武帝开始采用年号,使得各种纪年器物更不断增多。帝陵周围出土的瓦当陶片有时会发现纪年或陵邑的文字,这使秦汉考古的断代有可靠的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说,“由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各种史书对秦和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详细记载,调查发掘所得的实物资料可以与文献记载相对照。”
秦始皇开创陵邑的做法,为西汉王朝所承袭。“秦代帝陵陵邑主要是为帝陵修筑工程而设置的,而西汉帝陵设陵邑,则是为了供奉陵园和迁徙关东大族、达官巨富,巩固中央统治,繁荣陵邑附近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陵邑是随着陵园建制的发展和陵祭等礼乐制度的完善逐步形成的。
陵邑发展形成社会特色
在帝陵旁设置陵邑,以保证陵园各项用度及陵区的繁荣,是西汉前中期一度奉行的制度。刘邦为消弭东方的反抗势力,大量迁徙关东豪强到关中,其中很多人被迁至长陵。此后,惠帝、景帝、武帝、昭帝均在陵旁置邑(文帝、宣帝也置陵邑)。
长陵邑位于今咸阳市秦都区韩家湾一带,同长陵陵园南北相邻。记者在现场发现,两千年后的地面上仍保存着城址的南、北和西城墙部分遗迹。文献记载,长陵邑有5万多户,近18万人。就人口密度而言,超过了都城长安。汉陵考古队原队长焦南峰说,陵邑内大面积的汉代建筑遗址分布,大量汉代砖瓦残块堆积,以及当时各种生产工具、陶器、铜器等汉代遗物的出土,许多地下水管道的发现,都足以说明这里曾人口殷盛。
长陵邑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卫北方少数民族的攻击,有助于维护西北边区的政治稳定,使得西汉最大的外患得以解决。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刘军民说,长陵位于汉长安城北,横亘于长陵和长安之间的中渭桥又称渭桥、横桥,是当时军队出征、物资输送、联系后方的要道,成为都城长安的北门锁钥。由甘泉宫所在的云阳再向北,有秦直道直通北边的长城防线。长陵邑还和其以西的安陵邑一起,共同控制着北向甘泉宫的驰道。
长陵邑同陵园南北相邻,从文帝开始,陵邑同陵园距离加大,少者一二里,多者五六里。
汉武帝建置茂陵后,曾三次徙民于茂陵邑。所徙居民为全国各地的豪杰、官吏和家产巨丰的家族。王子今认为,西汉陵邑广聚天下“英俊”,吸取来自不同区域的文化营养,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创获突出,形成文化中心,获得文化领导的地位,甚至成为社会舆论中心。
“陵邑的作用一是供奉陵园,二是迁徙关东大族、达官巨富,以便强本抑末、巩固中央集权统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说,由于统治阶级中大批有钱有势者迁到陵邑,改变了当地人口政治、经济和文化素质。汉宣帝曾把“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迁到杜陵邑。因此,西汉中、晚期,全国政治中心在三辅;三辅中心在诸陵邑;诸陵邑中心在杜陵。杜陵邑成了当时上层统治集团许多重要成员在京师长安之外的另一个政治舞台。
各陵邑许多户属豪强大族,成为当时人口最稠密的繁华都市。陵邑的人口成分构成也渐趋繁杂,达官显宦、学者文人、俳优世家、市井子弟、“五方杂厝”,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社会生活。
咸阳市考古所所长岳起研究员说,西汉晚期,由于陵邑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造成了朝廷财政负担,汉元帝诏令废除为帝陵迁民置邑的做法。昌陵邑成为西汉时期在关中设置的第9座,也是最后一座帝王陵邑。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徐卫民认为, 陵邑的设置就是希望帝王在入土后依然有领地可统治,实际是延长了在世的统治。实质上,周边陵邑就是汉长安城的卫星城,对其起着烘托作用,也减少了长安城人口压力,可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记者走进荒芜的陵邑遗址,望着2000年前的残垣断壁,眼前似乎显现出当年车水马龙的街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记者 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