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陕西省考古新发现、新收获、新成就引人瞩目

摘要: 10月23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围绕陕西省考古的新发现、新收获、新成就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作大会主题发言进入新时代以来,陕西省对标《“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全面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结合陕西实际,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学科重大问题,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合理布 ...
10月23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围绕陕西省考古的新发现、新收获、新成就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作大会主题发言

进入新时代以来,陕西省对标《“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全面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结合陕西实际,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学科重大问题,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合理布局考古工作,持续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协同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取得学术研究新成就。

  孙周勇介绍,近五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持续开展23项主动性及课题性考古项目,开展基本建设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2377项,涉及上迄旧石器、下至明清古代遗存数百余处,出土文物10余万件,重要发现层出不穷,学术成果不断丰富。

  陕西旧石器考古为实证百万年人类史、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新证据地。孙周勇介绍说,南郑疥疙洞为汉中盆地首次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现国内罕见的、距今10万一1.5万年前后基本连续的人类文化遗存。洛南夜塬是首次在秦岭地区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和共存关系清晰的小石器工业系统的石器。完整揭露了洛南盆地第二级阶地110万-10万年的地层堆积;构建起了南洛河流域百万年以来的石器技术演化历史。

  在谈到陕西考古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时,孙勇说,石峁、芦山峁、太平等遗址先后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丰富了五帝时代和夏文化探索的时空框架。

  近年来,陕西商周考古取得了新突破。孙周勇介绍说,陕北清涧发现晚商方国中心城址和9座“甲”字形大墓,对研究“大邑商”与北方集团交融关系、晚商政治地理结构具有重大意义。周原遗址发现先周大型建筑与两重城墙,是周原八十年考古的里程碑式重大进展,为确认古公亶父迁岐之地及西周都邑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陕西考古在关中东部,再现春秋封国。孙周勇说,澄城刘家洼揭露出完整的聚落结构,确定为芮国最后的都邑遗址。韩城陶渠发掘9座春秋时期甲字形大墓,出土“京”字铭文,为春秋“京”邑所在地。

  近年来,陕西秦都邑考古稳步推进。秦雍城发现大型府库建筑,时代为春秋中期,与马家庄宫殿建筑时代相当或略早;秦公一号墓车马坑的发掘对于秦陵墓制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秦咸阳城遗址布局进一步厘清。秦栎阳城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商鞅变法之地得以确认。秦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再发掘。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的发掘,则推进了秦始皇帝陵的朝向问题、陵园礼制建筑的规模、等级、布局等方面的认识。

  与会专家认为,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考古工作强省,在广大陕西考古工作者青灯黄卷、潜心研究下,揭示了中华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发展脉络、彰显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

  在西汉帝陵考古方面, 汉文帝霸陵最终确认,西汉十一陵的名位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在都城考古方面,隋唐长安城空间格局更为清晰。隋仁寿唐九成宫4号殿可能是唐高宗时的咸亨殿,其保存之完好是九成宫乃至隋唐两京殿堂考古所仅见,对研究隋唐宫殿建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图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韩翰 昭晣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