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邢福来:走进统万城考古

摘要: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然而,“透物见人”是考古面临的一个终极命题,甚至是难题。考古出土的器物是不能开口说话的“无字天书”,学界出版描述遗存遗物的考古报告混合众多术语,常常让社会大众不知所云。普通社会公众想知道的不是出土器物的“长、宽、高”“早、中、晚”“石、铜、铁”,而是活生生的历史。考古学面临怎样把考古材料转换成史料的问题。一个真正的考古学者,肩负着透物见人、替古人说话,进而正经补史的艰巨任 ...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然而,“透物见人”是考古面临的一个终极命题,甚至是难题。考古出土的器物是不能开口说话的“无字天书”,学界出版描述遗存遗物的考古报告混合众多术语,常常让社会大众不知所云。普通社会公众想知道的不是出土器物的“长、宽、高”“早、中、晚”“石、铜、铁”,而是活生生的历史。考古学面临怎样把考古材料转换成史料的问题。一个真正的考古学者,肩负着透物见人、替古人说话,进而正经补史的艰巨任务。 

  统万城作为匈奴后裔建立的大夏国都城,地处东西交通要道,又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汇之处。十六国时期,大夏国攻伐讨掠,驰骋南北,其历史充满传奇,而统万城则见证了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风云变幻。如何通过钻探、发掘等工作,透过被沙土等掩埋或已呈断壁残垣的遗址,还原历史面貌、揭示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并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考古弥补史料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报》:考古发掘工作是历史研究和文化遗址保护的重要环节,考古发现为历史研究提供实证材料。现存统万城遗址由外郭城、西城和东城组成,考古钻探是否能够确定它们是一次建成的或是陆续建成的?考古发掘能揭示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时空关系吗? 

  邢福来:自2002年启动统万城遗址考古工作以来,我们发现,东、西城并立于外郭城内东南部。西城保存较好,东城保存略差,东、西城四隅都有高于城垣且宽大的长方形或方形隅台。东、西城城垣外均有护城壕。从保存状况并结合夯土的特性分析,护城壕只是作为城防的一道壕堑,并不存水。同时,东、西城外均有马面,有的马面内有方形空间,内藏松、柏、侧柏、杉木、柠条、沙打旺、沙蒿、沙柳及高粱、米等。另外,还有许多圆卵石。中空的马面除防御外还兼作储存粮秣、柴草和武器的仓库。 

  考古钻探及发掘证明,西城即当时统万城的内城,东城系后建。东、西城并排屹立,形成“日”字形,城垣走向基本一致,共用中间城垣。但东、西城之间存在不同之处:东、西城面积不同;城垣长度、宽度、高度及马面大小不同;东、西城不在同一水平面;东、西城夯土颜色和夯土强度明显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报》:考古工作如何确定统万城东城建造的年代? 

  邢福来:2012年,我们对东城中部偏北现地面隆起的部分进行了考古钻探,发现了一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应该是东城的主体建筑之一。从发掘情况来看,这组建筑坐西北、面向东南,夯土边缘与城垣方向一致。夯土台外地面出土数十件兽面瓦当,另有沙石雕刻莲花座、残佛头像等。出土的陶瓷片大多为五代、北宋时期的。经过钻探,我们发现夯土以下仍有灰土地层堆积,有的地方灰土层厚达1米有余,钻探出的残瓷片为唐代耀州窑所产。发掘解剖的结果验证了钻探的成果。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直接建筑在唐代地层上,由于统万城遗址唐代地层堆积普遍较厚,单凭钻探还不足以对唐代地层进行分期。因此,我们认为,这组大型夯土建筑修建年代约为晚唐五代时期。 

  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 

  《中国社会科学报》:要修建统万城东城内大型夯土建筑,需要相对稳定的政局和雄厚的财力。依当时的战乱环境,如何能再次修建这些大型建筑?考古发现东城营建与哪段历史相吻合? 

  邢福来:据《资治通鉴》《新唐书·党项传》《晋书》《宋史》等历史文献,隋唐之际,原居青海、甘南的党项羌人,因受吐蕃势力之逼,大举内迁,占据夏州一带者号平夏部。唐朝末年,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参与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唐朝以夏州为定难军,以拓跋思恭为节度使,封爵夏国公,赐李姓。从此党项族便据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一说四州,无静州)。 

  881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在此割据,成为西夏王朝的前身。历11任150年,直至西夏立国。时处唐末五代乱世,群雄豪起,虽号称定难军,接受唐政府任命,实则与割据政权无异。其政权的稳定和财力的雄厚符合修建这些建筑的条件,加之统万城为夏州治所,统万城东城内这组建筑,当与定难军有关。主体建筑为唐末五代定难军所修,统万城东城的修建与主体建筑年代相当,即唐末五代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说法表示,近年来,考古发现确认西城为赫连勃勃所建,东城为唐末五代时期所建,基本廓清了关于统万城历史与布局研究的纷扰。可否这样说?


  邢福来:是的。西城始建于413年,418年宫殿落成。历经大夏、北魏、西魏、北周、隋,至唐末400余年,土木建筑的宫殿及其他建筑坍塌损坏十分严重。我们在清理西城西门外瓮城时,于填土中发现隋代和唐代墓葬,瓮城门也是坍塌后用夯土块封闭的。这说明在隋唐之际,统万城西门瓮城已不再使用,转而变成用于葬人的较偏僻之地。 

  在西城其他发掘点发现,统万城建成后的历代堆积层厚约5米,唐代堆积层厚2—3米,几乎占一半以上,足以说明唐代统万城居民人口众多、活动频繁。 

  西城残破不堪,利用东垣修筑一座崭新的城则可以理解。如此,作为大夏国都的统万城在初建时应没有东城,只有西城和部分外郭城。文献中所称朝宋、服凉、平朔三门,即已经钻探清楚的西城南门、西门、北门;而东门即招魏门,一直无法确认的原因可能与修建东城有关。 

  展现历史风貌 

  《中国社会科学报》:古代墓葬为今人了解和研究当时先民的生活状况、丧葬习俗、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统万城遗址周边的古墓葬有何特点?这些古墓葬为确立和完善古代朔方地区及其时代的文化编年提供了哪些材料? 

  邢福来:2011—2012年,我们在统万城遗址周边共清理了古墓葬40座,其中北朝墓葬14座、唐代墓葬20座、五代墓葬2座、宋代墓葬3座,基本搞清了与统万城有关的墓葬年代、形制及各时代之间墓葬形制的演变序列。统万城周边墓葬延续年代与统万城的建立和废弃大体吻合。另有北周墓志1方、隋代墓志1方、梁师都永隆年代墓志2方、唐代墓志50方、五代墓志5方、宋代墓志2方。暂未发现早于统万城建立年代及晚于统万城焚毁年代的墓志,或其他带有文字的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考古队在统万城南4公里八大梁墓地处,发现了一座北魏晚期到西魏时期的墓葬。这座墓葬四壁的壁画中,出现了三足金乌的太阳和白兔捣药的月亮,恰好印证了中国古代关于日、月的神话故事。壁画中还出现了人、羊、树的造型。最有趣的是,墓主人形象位于一进墓门对面的墙上,与他并列的是一个简单的房子形象。这个像宫殿造型一样的房子,正是这座壁画墓所仿的建筑造型。 

  门口立面上雕刻立柱、拱形门,并施以彩绘。墓室内四壁都是壁画,色彩鲜艳、异常精美,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壁画上人物和动物的嘴唇都专门以红色勾勒。墓室内右侧墙壁画右下方有一位疑似墓主人的男子,端坐在靠椅上,神态安详,五位身披袈裟的僧人站立一旁,手中各持一朵莲花,他们旁边是一位头戴虚帽的粟特人。据史载,粟特人原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中古东伊朗语的古老民族,在我国东汉至唐代时期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 

  《中国社会科学报》:统万城遗址出土器物有哪些类型?您对统万城遗址考古还有哪些期待? 

  邢福来:统万城遗址发掘出土的器物主要有建筑材料、瓷器、石质建筑工具、石幢、陶器等。 

  统万城遗址发掘面积较小,对其城外道路、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城内水源、墓地等还缺乏足够的了解。随着资料整理及考古工作持续深入,我们对统万城的认识将越来越明晰。 

(图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8日第1648期)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