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巫新华: 丝路科考有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

摘要: 巫新华在那热德遗址前接受采访 (摄影:罗来安)“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活动正在新疆天山巴音布鲁克山地进行。本次科考总领队、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巫新华1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在天山地区进行的丝路科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天山山脉横亘在亚欧大陆腹心地带,东西向延伸2500多公里,是古代商队行旅仰望的永恒路标。但“天山”名称究竟何时出现、如何出现,目前尚无定论。对此,巫 ...

巫新华在那热德遗址前接受采访 (摄影:罗来安)

“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综合科考活动正在新疆天山巴音布鲁克山地进行。本次科考总领队、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巫新华1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在天山地区进行的丝路科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天山山脉横亘在亚欧大陆腹心地带,东西向延伸2500多公里,是古代商队行旅仰望的永恒路标。但“天山”名称究竟何时出现、如何出现,目前尚无定论。对此,巫新华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天山的命名受到了古代中国早期“天命观”思想的深刻影响:“有一个最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天山的命名出现在丝绸之路关键通道的东方,而且这个东部是靠近中国文明的核心区域。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它只是在天山的最东部,而往中部和西部走,根本就没有‘天山’的概念,也没有相关的记载,毫无疑问这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那热德太阳祭坛航拍图

巫新华认为,产生于古代中国的天命思想,在丝绸之路这样的亚欧大陆全区域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历史过程中,很早就影响到了西域。在天命观念的影响下,西域和北方草原地带很早就出现了“天”的崇拜观念,并导致了“天山”名称的出现。

“2017丝绸之路·天山道”科考的最新发现也从侧面印证了巫新华的观点。距离和静县200多公里的那热德遗址是去年8月巫新华带队的一次小规模科考时发现的,当时该遗址被认为是距今3000年-2500年前的太阳祭坛。今年科考队对该遗址进行详细考察后发现:该遗址外围构筑了3道石围,最外层石围直径达114米,里面两个石围直径分别是50米和74米,它们之间的比例和方圆关系大致符合中国古代经典《周髀算经》和勾股弦定理的基本原理。这个祭坛形致与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大型祭坛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热德太阳祭坛 (摄影:罗来安)

巫新华说:“咱们的太阳祭坛,包括我们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的一系列发现——大的交通线和这个祭坛本身,实际上表达出来的都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内涵。我个人的观点,天山是古代西域最重要的交通核心地区,而古代西域是中国文明唯一的和亚欧大陆其它文明区域进行沟通的陆路交通线,这样的唯一地区都在天山东部,靠近中国文明核心区,这个东西的出现不光是反映早期人类祭天祭太阳,反映自己对天地认识的一种观念,更深层的我认为是反映了东亚文明核心文化和西域地区广泛的交流。”

巫新华说,那热德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丝绸之路的原生性在中国。中国文明自诞生之始就有对外交流和从外部吸收文化营养的冲动。类似的交流和冲动,成就了中国文明5000年来的不断发展。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丝路综合科考活动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方面我们是有所收获的,怎么讲呢?中国的古代文化、文明的高度我个人认为在史前三代就领先世界了,而完成领先世界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的科技和文化,比如说冶金、冶铁术的全面发展,百炼钢的出现,这些东西在中国出现非常之早,水利、农业技术,一系列的东西,全部领先世界,领先了2000多年,这样的领先底蕴是什么?实际上是中国文明不断在发展,它的这种发展是不断的吸收和融汇。”

太阳祭坛上塌陷的大坑 (摄影:罗来安)

巫新华说,中国文明是熔炉式的文明,不断吸收外来精髓文化,转化为自己内生的营养。比如说佛教来了,变成中国佛教;印章画押之类的文化,从西亚、南亚传到中国后,变成了中国的篆刻和印文化。中国文明除了吸收还有大量的输出,比如:中国早期的红山文化和辽河龙文化的出现。最早的石龙出现在七八千年前。这是一种动物崇拜文化,把自然界已有的各种动物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自然界没有的生物,赋予这个生物人和自然界没有的神力,并介入到人类社会的管理,这是一种上层建筑层面的形态和成果。这种成果的出现在中国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而类似概念的狮身人面像在亚欧大陆最西侧出现的时候,比我们晚了数千年。

巫新华强调,这些年我们的关注点一直在向西看,对自身文化的审视和挖掘都不够,所以从文化自信角度上说,我们自己做的还不够。丝绸之路综合科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太阳祭坛附近搭建的科考队4号营地 (摄影:罗来安)

(文章来源:国际在线)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巫新华

最新评论


作者:巫新华

更多信息...

关键词:巫新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