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Silkroads Heritage!
中文 (CHN)
  • English (USD)
  • Русский(RUS)
    登陆 注册
img
所有分类
  • 热点资讯
  • 深度阅读
  • 图片库
  • 地图
  • 专家库
  • 遗产库
  • 申遗简报
  • 微信公众号
  • 主页
    • 图书馆主页
    • 交流主页
    • 中心主页
  • 资讯
    • 丝路资讯
    • 文博信息
    • 会议信息
      • 会议预告
      • 会议资讯
      • 会议议程
  • 遗产地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 汉魏洛阳城遗址
    •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 高昌故城
    • 交河故城
    • 北庭故城遗址
    • 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
    • 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 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 开阿利克遗址
    • 塔尔加尔遗址
    • 阿克托贝遗址
    • 库兰遗址
    • 奥尔内克遗址
    • 阿克亚塔斯遗址
    • 科斯托比遗址
    •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 锁阳城遗址
    • 悬泉置遗址
    • 玉门关遗址
    • 克孜尔尕哈烽燧
    • 卡拉摩尔根遗址
    • 克孜尔石窟
    • 苏巴什佛寺遗址
    • 炳灵寺石窟
    • 麦积山石窟
    • 彬县大佛寺石窟
    • 大雁塔
    • 小雁塔
    • 兴教寺塔
    • 张骞墓

    相关世界遗产

    • 约旦之库塞尔阿姆拉城堡
    • 约旦之佩特拉
    • 五台山
    • 柬埔寨吴哥窟
    • 伊朗波斯波利斯
    • 伊拉克埃尔比勒城堡
    • 土耳其艾米索斯Ephesus
    • 土耳其迪亚巴克尔堡与哈维塞尔花园文化景观
    • 土耳其阿尼考古遗址
    • 柬埔寨 古伊奢那补罗考古遗址的三波坡雷古寺庙区
    • 巴勒斯坦 希伯伦和哈里尔老城
    • 土耳其阿弗罗狄西亚
    • 阿曼苏丹国卡尔哈特古城
    • 伊朗法尔斯地区的萨珊王朝考古遗址
    • 伊拉克巴比伦
    • 缅甸蒲甘古城
    • 意大利罗马历史中心区、城内教庭管辖区和圣保罗大教堂
    • 沙特阿拉伯吉达古城
    • 阿塞拜疆之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其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 丽江古城
    • 孟加拉国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
    •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历史中心Bukhara
    • 乌兹别克斯坦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
    • 阿富汗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预备遗产点

    • Cultural Landscape of Safid Bulan
    •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Manas Ordo
    • 吉尔吉斯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Nomadic Monuments of Inner Tien Shan
    • 乌兹别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Uzbekistan
    • 卡扎拉普城Khazarasp
    • Sheikh Mukhtor-Vali
    • Qosim Sheikh
    • Mir-Sayid Bakhrom Mausoleum
    • Raboti Malik
    • 巴胡丁建筑群Bahoutdin Complex
    • 乔巴克尔纪念建筑群Chor-Bakr
    • 查什玛阿尤布陵墓Chashma-Ayub Mausoleum
    • 沃布肯特宣礼塔Vobkent Minaret
    • 瓦拉赫沙Varakhsha
    • 派肯特Poykent
    • 安集延Andijon
    • 帕普遗址Pap
    • Ahsiket
    • Shahruhiya
    • 塔吉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Tajikistan
    • Yamchun Castle(Yamtuch)
    • 呼布克古城遗址Ancient Town Khulbuk
    • Khoja-Mashad
    • Takhti-Sangin
    • 希萨尔城堡Hissar Castle

    遗产数据库

    • 孤山墩
    • 上孤山子西烽火台
    • 毛卜喇汉壕堑
    • 喇叭泉汉长城
    • 四方墩
    • 张家坡西周墓地
    • 辛村卫国墓地
    • 茹家庄西周墓
    • 白草坡西周墓
    • 屯溪西周墓
    • 曲阜鲁城遗址
    • 寿县蔡侯墓
    • 硝河古城址
    • 兰河烽火台
    • 腰庄烽火台
    • 何店烽火台
    • 新堡村烽火台
    • 堡玉烽火台
    • 硝河烽火台
    • 东坡山烽燧
    • 西坪山烽燧
    • 张堡塬烽燧
    • 南山烽燧
    • 北山烽燧
    • 疙瘩梁烽燧
    • 西山烽燧
    • 东山烽燧
    • 王少台山烽燧
    • 小茨沟长城
    • 冯家坷坨烽火台
  • 研究
    • 资料库
      • 推荐书籍
      • 研究论文
      • 域外案例
    • 研究进展
      • 研究前沿
      • 专家观点
  • 关于
img
Currency
  • English (USD)
  • French (EUR)
  • Japanese (JPY)
  • 首页
  • 中文
  • 相关遗产点
  • 遗产数据库
  • 查看内容

印度桑吉佛教古迹

2017-11-6 21:52| 发布者: IICC| 查看: 1052| 评论: 0|原作者: zl1024

桑吉佛教古迹,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约40公里处,因其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圣地,1989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桑吉佛教古迹,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约40公里处,因其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圣地,1989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桑吉佛教建筑群距离博帕尔约40公里,坐落在小山上,俯瞰着平原。古迹由一组佛教建筑群构成,包括巨石石柱、宫殿、庙宇和寺院。这些建筑的历史大多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下来。在12世纪前这里一直是印度佛教的教理中心,目前它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圣地。

1410510799899.jpg

桑吉佛教古迹,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约40公里处

护法名王——阿育王

阿育王 (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佛教护法名王,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

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印度帝王之首。他的祖父,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频头沙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后,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即位之初的阿育王沿着祖父的脚步前进,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来扩大自己的领土,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称作“黑阿育王”时代。后来他信奉佛教,停止武力扩张,后半生被称作“白阿育王”时代。他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他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阿育王在结束战争之后,开始专注于礼佛,他广修寺庙,召集四方僧人,编撰,完善和整理了许多佛经,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印度佛教的黄金时期,此外他还派僧人外出传教。

1410510811687.jpg

阿育王在结束战争之后,开始专注于礼佛,他广修寺庙

阿育王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即使不得已的战争也将尽量减少伤亡。他定佛教为国教,将他的诏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这些“正法”的内容体现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也包含了阿育王本人的政治需要。

阿育王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还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阿育王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这是佛教走出印度,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

阿育王亲到各地去朝礼佛的圣迹,修建佛塔,访问有名的大德高僧,又在全国的名胜地方的大山崖上,刻上佛教的教导与箴言,使大众都能看到佛的教诲。相传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皈依佛门之后,在全国共建有8.4万座佛塔,其中8座建在桑吉,现存3座,其中最著名的是桑吉佛塔一号遗址(又称桑吉大塔)。

1410510827556.jpg

桑吉大塔是阿育王开始建造的,经过几代续建而成

“佛塔之城”世界闻名

坐落在印度一个小村子———桑奇村的桑吉佛教古迹,虽然身处荒远乡野,但它却以“佛塔之城”世界闻名。从公元前3世纪至12世纪,在这座高不足100米的小山丘上分布着50多处遗迹,其中佛塔、修道院、寺庙及圣堂等许多历史建筑被部分保存下来。

桑吉大塔是阿育王开始建造的,经过几代续建而成,建筑风格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点,并吸收了波斯、希腊的建筑及雕刻艺术,装饰繁缛富丽。整座大塔雄浑古朴,庄严秀丽。桑吉大塔南北西东各建有1座牌坊(亦称沙石塔门牌坊),4座牌坊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佛祖一生的故事,被称为“陀兰那艺术”。古老的南门为公元前75年至公元前20年建造而成,使得桑吉大塔具有浓厚的佛教传统气息。

桑吉大塔附近有一个砂岩的寺庙建筑,它仍保留着当年阿育王时代未竣工的模样,这里最为出名的是保存着阿育王的一个诏书,该诏书主要内容是:任何有害于佛教文化交流的行为都是不可以的,否则将受到国王的制裁。

1410510836680.jpg

桑吉佛教遗址是印度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印度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桑吉佛教遗址所具有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桑吉佛教建筑遗址就没有后来的印度建筑艺术的发展,因为它给后来者们拓宽了思路,开通了灵感。桑吉佛塔一号遗址精巧的通道设计是古代经典艺术的最伟大的写照,第十七号哥普特寺庙被认为是印度建筑风格里最具有逻辑设计思维的经典之作,在它身上体现出了中世纪印度寺庙建筑风格中,所有必须采用的建筑规律。

毫无疑问,桑吉佛教遗址是印度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对培育、发展、发扬佛教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桑奇佛塔综合体 SANCHI STUPA COMPLEX

阿育王建立了名为桑奇的佛教圣地,并繁荣了13个世纪。它坐落在一座高耸于山谷之上的山上,从远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佛塔。周围的山上也有佛塔,所有这些都使该地区成为一个神圣的景观。

由数千人建造的佛塔成为佛教的主要象征。从概念上讲,佛塔是一个宇宙图,把佛陀的身体与宇宙连接起来。

桑奇佛塔综合体 Sanchi Stupa complex
桑奇佛塔综合体 Sanchi Stupa complex

舍利塔II

舍利塔的基本元素存在于Sanchi最古老的舍利塔中,舍利塔II(约公元前100年)。中心体块由一个半球形土丘组成,土丘表面是烧制的砖块,底部环绕着一个浅的护堤。然后,这个圆形结构被一个石头栏杆包围,这个栏杆复制了木质结构。护栏的内外表面都雕刻着浅浮雕和大奖章,描绘着具有佛教意义的场景和事件。有四个开口,与基本方向对齐。然而,这些通道不是在轴线上,而是以直角通过开口朝逆时针方向的入口进入。交叉的主要方向,加上方向的开口,形成一个时空宇宙学图,或曼荼罗,在形式的“万字符”。方向代表空间,入口代表时间,模仿星星的运动。

Sanchi最古老的舍利塔中,舍利塔II

大佛塔 Mahastupa

一号佛塔,又称大佛塔,本质上是二号佛塔的放大版,直径36米。一个阿育王柱定义了它的南部入口。在佛塔的顶部是另一个维迪卡——哈米卡,这是不可接近的,只服务于象征性的目的。在哈米卡的中央是一个最终的,有三个缩小尺寸的石盘,称为杰特里斯,平衡在一个柱状的支持。

大佛塔  Mahastupa


相关分类

!view_father!

  •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 印度
  • 文化遗产

同作者文章

同地点文章

img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 (+86)029-85246378
  • secretariat#iicc.org.cn

友情链接

  • 国家文物局
  • 陕西省文物局
  • 河南省文物局
  • 甘肃省文物局
  • 新疆文物局

相关站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 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建筑师协会
Copyright © 2020.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 陕ICP备070110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