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 发挥丝绸特色 讲好丝路故事——中国丝绸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巡礼

2022年2月26日,中国丝绸博物馆迎来三十周年华诞。建设中国丝绸博物馆被列入国家“七五”旅游建设规划后,于1986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1987年12月28日,在风景秀丽的“丝绸之府”杭州的西子湖畔、玉皇山下,中国丝绸博物馆破土动工。在全国文博界、丝绸界、港澳同胞及海外友人的鼎力相助下,1992年2月26日,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开馆;2004年1月1日,在 ...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葬

发掘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项目负责人王意乐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彭泽村委会洪光塘自然村的西北约200米的小土岗上,海拔约55米。在樟树市区东南约5公里。国字山墓葬东侧约300米处即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筑卫城城址。筑卫城遗址前后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樊城堆文化)、吴 ...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东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董文斌01遗址概况图一 遗址俯瞰图图二 稷下学宫与小城位置图该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南侧约150米,一条名为黉大道的乡村公路穿过遗址中部(图一、图二)。 图三 遗址平面图建筑基址群东与齐故城小城相接,南宽北窄略呈直角梯形,东西最宽约210、南北长约190米,总面积近4万 ...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贵州普安大坡遗址

发掘单位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  彭万大坡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青山镇范家寨村铜鼓山组,处在南北盘江流域中心青山镇东北3.2公里,东北280米为铜鼓山遗址。为了推进夜郎文化研究,完成夜郎考古规划任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7月15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现场遗址地形地貌遗 ...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云梦县博物馆项目负责人  罗运兵 郑家湖墓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分布于楚王城城址的东南郊,西距龙岗墓地约1000米、睡虎地墓地约3000米。2020年5月以来,为配合云梦县市政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云梦县博物馆联合组队进行发掘。发掘工作严格遵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强化科技手段运用;提 ...

• 中国古代画像石棺:了解历史的另一种途径

  画像石棺,是指石棺、崖棺(石函)上附着有雕刻作品的石棺遗存,其雕刻手法或浮雕,或线刻,或镂空深浮雕。  它是与丧葬文化相结合的一种东方文化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因其画像题材广泛、雕刻精良而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中国画像石棺分布于全国各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丰富。形形色色、简繁不一的各种画像,代表着当时流行 ...

• 古建巍巍 信仰不朽:晋陕豫坛庙建筑的奥秘

▲晋祠圣母殿 牛力 绘制坛庙建筑,在中华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是非常特殊的,它源起于华夏先祖的祭祀文化,是最早出现的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之一,在古代中国社会的作用和地位无可替代。坛庙建筑文化性极强,蕴含了华夏文明的自然思想、社会思想、教化思想、美学思想以及民俗精神。但长期以来,在全面、系统的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研究方面,坛庙建筑远没 ...

• 重磅|山西朔州发现元代彩绘砖雕壁画墓!考古简报发布

  ▲朔州官地壁画墓中的“山水屏风”    ▲ 墓室西南壁奉茶人物  官地壁画墓,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  官地村东南800米处,  地处紫荆山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北麓,  西北距朔州市区27公里,  北距马邑墓群33公里,  东南距神武墓群2公里(图一)。  2019年6月,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联合朔州市朔城区相关文物部门  对此 ...

• 俄乌开战!不要忘了被战火威胁的,还有乌克兰的这些世界遗产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你好呀,我是朵朵~ 这段时间,俄罗斯和乌克兰激烈交战,乌克兰卫生部26日在社交媒体上通报称,战争已造成198名乌克兰人死亡,另有1115人受伤。死伤严重! 不仅如此,乌克兰多个城市遭遇空炸,这不得不让朵朵担心起乌克兰的世界遗产。 乌克兰首都附近油库被击中燃烧图源:央视网 乌克兰至今有7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6处世 ...

• 错金银:铜器里的日月之辉!

如果说,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代表,那么错金银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巅峰创作。错金银工艺是用两种金属,以不同光泽显现花纹的工艺。错金银工艺在青铜饰件上的运用,始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错银螭首带钩 战国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般来说,错金银的制作,分为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直接锤制。要先在青铜器外表铸出或錾刻出,图案、铭文所需的凹槽,然 ...

• 符号里的中国:从冰墩墩到祥瑞象征神兽图腾

刚刚结束的冬奥会,让人们记住了冰墩墩、雪容融这对玩偶,它们的设计蕴含着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文化符号。一个符号的生成与发展,其背后有着强大及复杂的文化支撑,而一旦文化经过漫长的积淀形成了符号,它的寓意就会有长期性及稳定性。读懂了符号,才能理解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在《符号里的中国》一书中,考辨了最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冬奥会的一对吉 ...

• 中国文明 缘何被低估?

✪ 徐欧露|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导读】我们的文明起源发展模式跟西方不同,不符合文字、铜器、城市这样的西方标准。而“从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中概括出来的‘三要素’,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文字是最受关切的文明要素之一。“如果将中国文明拉到‘三要素’的标准下,我们最弱的一项元素就是文字的出现相对较晚。”但“文字实际 ...

• 乌克兰7000年前太极文明之谜

编者:上古的华夏文明不在黄河流域,而是在今天的部分前苏联和新疆地区,而乌克兰只是上古中华文明覆盖的边缘地区,乌克兰出土的太极文明文物,揭开了上古那个高度发达的东方文明的神秘面纱,这个文明与你我有着深远的渊源……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y0528tjq1ng&auto=0乌克兰史前文明发现太极图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

• 杂志精选| 发现高平陵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的发掘与研究

发现高平陵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的发掘与研究西朱村一号墓全景(东—西)文 / 王咸秋 图 / 高虎 任超 曹魏一朝,从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于洛阳称帝,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立国46年,历5帝。其中齐王曹芳遭废黜,高贵乡公曹髦因亲讨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害,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瀍涧之滨,元帝曹奂禅位于晋后,葬于邺城。因此洛阳地区 ...

• 发现丨山西朔州官地元代彩绘砖雕壁画墓考古资料公布,再现元代社会生活场景!

官地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官地村东南800米处,地处紫荆山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北麓,西北距朔州市区27公里,北距马邑墓群33公里,东南距神武墓群2公里(图一)。2019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朔州市朔城区相关文物部门对此墓(编号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墓葬形制此墓开口于耕扰土之下,向下打破红褐色沙 ...

• 从口传到书面记载:古希腊人是如何传承他们的历史的?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面对卷帙浩繁、精彩纷呈的古希腊历史,也许有人不禁会问:古希腊人是如何记载这么庞大的史料的呢?其实在任何时代,都是多种媒介在一起传承文化、记载历史,历史不是由单一的方式传承的。而古代希腊人的历史记载也是如此。在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中,希腊人积累的历史知识越来越多,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在不断升级,他们对于历史记载 ...

• 19世纪西方摄影师镜头下的湖北和武汉地区的老照片

这组照片出自意大利书籍:《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1861-1879)》,书中发展有了5张武汉老照片,由法国摄影师保罗·尚皮翁(Paul Champion)于1865年到1866年间所拍:汉阳的晴川阁。可以看到晴川阁高大挺拔,是当时武汉三镇长江边最醒目的地标建筑之一,此时的汉阳还没有完全发育起来;汉口的江边码头,南岸嘴龙王庙码头一带,船舶、建筑林立,汉口江西会 ...

• “宫闱的守护者”:西方世界的宦官历史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鼎盛时代奥斯曼帝国的宦官群体1.各个使用宦官的古文明作为主流性别外的一个群体,宦官存在于很多古老的文明帝国里,除了中国,埃及、亚述,波斯等国都有阉人奴仆或者官吏存在。而在欧洲的罗马帝国晚期、东罗马帝国还有后来的奥斯曼帝国,也有过数目庞大的宦官群体,他们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在两大主流性别的空 ...

• 伶人误国?为什么后唐就此崩溃,但大辽却安然无恙?

原创 Mengqi Ren 历史心发现去年,演员吴某凡与张某翰相继“翻车”,引起了人们对艺人品行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明星带偏社会风气的担忧。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过几次“伶人误国”,但结局却大为迥异。本文在此选择后唐和辽朝两个“伶人误国”时期,并尝试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换一种角度重新梳理历史来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一 ...

• 诸夏流亡手册:春秋时代的贵族出逃指南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西周建立时就开始完善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是以周天子为政治中心,以嫡长子继承为原则的整套统治秩序。这一制度对内维系周天子的宗主地位,对外压制商朝遗民和其他部族。但到了春秋乱世, 周天子实力衰败,政治秩序的约束力随之也大打折扣。在构建新的统治秩序时,无论是诸侯国之间,还是各个诸侯国内部,传统的中心势力都受到了大 ...

• 都在西域建国?为何西辽能坚持86年,其他都是短命政权?

原创 Mengqi Ren 历史心发现前年,一部叫《汉时关》的电影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电影中出现了多处历史错误(公元74年重建西域都护府和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在电影中成了“东汉末年”,五代才出现的“都指挥使”竟“穿越”到了东汉),从而给观众灌输了错误的历史观。为此,本文决定给各位读者重新传播正确的西域历史。在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的西凉、北凉和辽 ...

• 古人长相:现代科学家复原的古代人面部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复原出古人的长相了。我们可以来看看:第一张图,是Adelasius Ebalchus,他生活在1300年前的瑞士北部。他死的时候才十几岁或二十出头:下图是一个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雅典少女马尔提斯,她的遗骸来自于1994-1995年万人坑中的骨骸遗物,她很可能死于公元前430年的雅典伤寒,考古学家根据其颅 ...

• 同样是七国争霸,为何中英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原创 Mengqi Ren 历史心发现去年,一则英国北方独立党要求建立自治国家“诺森布里亚”的新闻在国际上引起了重大反响。在世界历史上,中英两国在封建时期都曾有过一个长达数百年的“七国时期”,最后完成统一。同样是由分裂走向大一统,但统一后的两国却在接下来几百上千年的封建时期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进而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走向。本文尝试 ...

• 南宋人是如何打情报战的?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在波澜壮阔的宋金战争中,南宋军队为了扳回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对北方金国展开了精心动魄的情报战。其中既有类似于荆轲刺秦王的暗杀活动,也有战场层面的谋划,还有通过文字游戏传递信息的瞒天过海。一.战术层面的谍报战杨幺起义军(1).岳飞的谍战成果名将岳飞是南宋情报战的一把好手。1135年,在宋金前线的战役告一段落之后, ...

• 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秦末一直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传说,虽然是预言,但是任何预言之中都有真实的历史内核,这反应出了秦灭六国中,楚人强大的反抗实力,以及秦楚文化的巨大差异。楚国抗秦的强大实力,以及文化心态影响到了楚人的历史抉择。出土秦简提供的细节,可以为我们揭示秦人压迫楚人的细节,和楚人反秦的细节原因。一.政治制度: ...

• 故国不复,谁家河山:范成大笔下的中原风物志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近期会整理其他南宋使臣笔下的金国行程录(间谍报告)在虎头蛇尾的隆兴北伐之后,宋国由于新的军事失败,导致宋金两国的外交条款出现了新的修订需求。此外,宋金两国的外交关系中还有一些模糊地带尚不明朗,比如宋朝君主要以何种礼节接受金国的国书,就是当时悬而未决的事项之一。这样的任务,必须有新的背锅侠去替宋孝宗执行。 ...

• 龙驹美酒伽蓝音:神秘的丝路古国焉耆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公元644年,唐贞观十八年八月十一日夜,在远离京师长安数千里之遥的西州,白日里来往赶路的商旅在享用了葡萄美酒和牛羊肉后都已安歇,宁静的夜色中,偶有一两声胡笛声飘过。此时,西州的城门缓缓打开,3000余名顶盔贯甲的精兵飞驰而出,战马喷吐着粗气,陌刀闪烁着寒光,汇合成一道洪流,向西奔涌而去,他们将如同神兵一般,出 ...

• 1200年前的奇幻之旅:一个唐朝俘虏在亚非

公元751年,中亚的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之战的战场上,半空中盘旋的乌鸦和秃鹫,正饥肠辘辘地打量着战死者的尸骨,准备分一杯帝国争霸的残羹冷炙。身着血污浸透的征袍的杜环身负枷锁,与幸存的战友们一起被高鼻深目、胡须浓密的阿拉伯军人押送前往战俘营。头脑一片空白的他此时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日后能重返东土,甚至还能留下一份传奇的游记《经 ...

• 乌克兰危机之下,这些斯拉夫文明的瑰宝也让人忧心

近日,乌克兰危机成为了全球的焦点。而在纷争之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拥有的璀璨文明也让人忧心。二战后,荷兰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有关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文化财产的新国际草案文本。基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4年在海牙获得通过了《海牙公约》(Hague Convention) ,其中划定了战争中双方均不可破坏的建筑,以及制定了文物返还的规定。 ...

• 孩而至孝:北魏孝子棺墓主身份考证

孩而至孝:北魏孝子棺墓主身份考证文ˉ 徐 津【内容摘要】本文对洛阳出土北魏孝子棺(现藏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使用等级和墓主身份进行探讨。通过梳理文献和档案记录,推测孝子棺的主人有可能是9岁不幸夭折的林虑郡王元文(522-530)。结合近年出土的考古证据和北朝石葬具的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孝子棺榜题和图像与元文墓志、生 ...

• 聊城府前广场遗址

茌平区御路智慧停车场(府前广场遗址)位于聊城市茌平区城区中心位置,遗址因基本建设而发现,为配合茌平区人防和御路智慧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12月起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批复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掘灰坑、房址、灶、井、沟、路等各类遗迹700余处,出土铜瓷陶石玻璃等各类文物标本约2000余件。发掘表明, ...

• 吴越地区青铜时代的太阳崇拜——一种青铜杖饰的文化解析

吴越地区青铜时代的太阳崇拜——一种青铜杖饰的文化解析郎剑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容提要:东周晚期,吴越地区流行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青铜杖饰,其在结构、形制和装饰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结合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进行推断,这种青铜杖可视为简化的太阳树,这是吴越地区青铜时代太阳崇拜的物证。该信仰在吴越地区至少可追溯至良渚文化、河 ...

• 考古调查报告《丽水保定窑址》“出炉” 成龙泉窑研究重要补充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生产规模最大的著名窑场,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对外输出产品及窑业技术最多的古代窑场。记者24日获悉,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考古调查报告《丽水保定窑址》“出炉”,成为龙泉窑研究的重要补充。  据悉,龙泉窑窑火延续千年,所生产的青瓷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流布,既为宫廷贵族所喜爱,也被平民广泛使用。同时,其大量外销的 ...

• 汨罗江流域商代考古新发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盛伟对2021年汨罗江流域商代考古新发现进行了汇报。他首先汇报螺丝山遗址发掘的一座大型灰坑,出土了大量具有费家河文化特征的陶器,如高直领罐、甗形器、粗柄豆、扁足鼎、内耳釜、甑、大口缸、硬陶瓿等,其年代大致属殷墟二、三期。推测其功能可能为处理陶窑废弃物的场所。还发掘窑炉一座,平面形状为长方形,直壁、平底,开口长约75 ...

• 王素:汉晋丝绸之路上的草书——“丝绸之路也是书法之路”丛谈之一

汉晋丝绸之路上的草书——“丝绸之路也是书法之路”丛谈之一内容提要丝绸之路也是书法之路,各个断代都有标志性书法,汉晋时期的标志性书法是草书。本文以作者自己与启功先生论丝绸之路草书的诗为切入点,认为:汉晋时期,敦煌是个书法家辈出的地方,他们的草书对丝绸之路书法有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以敦煌为中心,北到居延,南到楼兰,丝绸之路沿线,出 ...

• 三星堆会不会发现文字?

✪ 封面新闻 | 记者 张杰 徐语杨【导读】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任教的孙华教授看来,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文博事业的发展,考古的确不像以前那么冷门,甚至有越来越热的倾向,“以前考古很苦,设备差,条件也差,现在考古的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报考考古专业的学生增多,有一些高分段的、甚至省市状元都成了考古专业的学生,把考古作为第一选择。以前人们 ...

• 谁是 虢国夫人?

数百年来难得一见真容的唐代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曾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对于画中究竟哪位是虢国夫人依然有点云遮雾障。本人可以报告的是:十多年前,本人已找到了虢国夫人,事情还要从当年说起。(姜一鸣摹《虢国夫人游春图》及卢甫圣先生的题字)01 2005年,女儿要出嫁,可惜我当时在长春教书,一切繁杂事务全得由夫人打理,作为父亲 ...

• 沈乐平:敦煌写本概说

  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五万余件各种形式的书法墨迹、碑刻拓本公之于世,敦煌遗书与甲骨文、秦汉简牍、清代内阁档案被学界并称为近代中国的“四大学术发现”。敦煌遗书,最早可追溯到四世纪,最晚的一件则是北宋咸平五年(1002)的《敦煌王曹宗寿编造帙子入报恩寺记》——前后跨越了整整七个世纪,且其间十年以上的“空白期”极少。我们可以认为 ...

• “天禄琳琅”:国图古籍修复的新里程碑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p3323mgadhr&auto=0  修复技术让古籍重获新生  继敦煌遗书、《赵城金藏》等修复项目后,国家图书馆又一重要珍贵古籍修复项目正式结项——  昔日清宫珍藏又见天日,历经火、盗、兵、蠹,劫后重生的珍贵古籍再焕新生。  日前,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重大成果在京发布,历

• 徐坚:再造金村——珍稀文物的失而复得之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洛阳金村八座东周王陵被盗掘,数以千计的金银器、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分散在全世界十多个国家,成为中国考古之殇。2022年年初,为了厘清洛阳金村东周王陵区文化遗存的基本情况,正式启动了对金村王陵的考古调查与勘测工作,在追索金村流失海外文物方面具有意义。    由于盗掘和古董市场的复杂性,金村的发现和 ...

• 盛唐气象:章怀太子墓壁画全图

前室西壁南铺 观鸟捕蝉图章怀太子李贤(654-684年),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所生。字明允,655年封潞王,656年迁授岐州刺史。其年加雍州牧、幽州都督。661年,徙封沛王,加右卫大将军。672年,改名德,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如故。675年孝敬皇帝薨。其年六月,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寻令监国。贤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高宗曾亲敕褒 ...

• 虎年寻虎莫高窟

自古以来,老虎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素有“百兽之王”的美誉。的确,老虎体态雄伟,毛色斑斓,四肢强健而勇猛威武,集完美的形、色、神、力于一体。敦煌石窟内容包罗万象,动物图像丰富,其中自然少不了老虎的身影。虎年来临,让我们一起寻找敦煌石窟里的虎吧!伴僧前行的虎 携虎行脚僧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绢画这幅出土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现藏 ...

• 【鉴赏】丹丹乌里克木板彩绘佛立像

佛立像六世纪 木板彩绘高26.4公分宽13公分原新疆和田丹丹乌里克佛寺遗址大英博物馆藏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丹丹乌里克佛寺遗址。此木板双面彩绘,均画立佛一尊,二佛皆有头光及巨形背光,右手似施无畏印,但穿着不同。正面立佛头光色彩多已褪色,脸形近乎圆形,面部为白色,以红线勾勒轮廓。两臂紧贴身体,双脚笔直而立。衣纹以黑线描出, ...

• 来给生活比个耶!唐代壁画墓发现神秘“剪刀手”

▲唐代郭行墓壁画中摆剪刀手的人物太原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唐代壁画墓,其中一幅幅精美的壁画,让人惊叹。其中,几幅壁画中的人物引起网友关注:这些或男或女的人物都有中指与食指竖起,其余手指紧握的“剪刀手”手势。现代人拍照,经常用到的手势,居然出现在了唐代壁画中。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诧异。有人考证,最初的剪刀手就只是一个字母V,没有任何 ...

• 文章选登|书画的形状——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系瓷枕的装饰边框研究

【关键词】装饰边框;磁州窑瓷枕;枕面书画;宋金元时期【摘要】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系瓷枕上丰富多变的装饰边框,是工匠不断尝试将装饰纹样与书画作品进行有效衔接的结果。从现有资料来看,装饰边框的建构方式有契合枕形、异于枕形和程式化的菱形边框三种,不同的边框形式或来源于对书画装裱工艺的模仿,或来源于对金银器和织物上纹样的模仿,尤其是装饰边框 ...

• 杂志精选| 明代货币资本发展的见证 高凌烟墓志铭

明代货币资本发展的见证 高凌烟墓志铭文 图 / 张国勇 张倩1967 年河北邢台地区宁晋县出土的《高凌烟墓志铭》,墓主是明代后期的一位商人。志文叙述了高氏从事信贷经营的情况,为我们解读和研究明代后期货币资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高凌烟墓志 《明敕封文林郎河南彰德府安阳县知县高公墓志铭》,为明万历时期(1573—1620)的一方墓志铭,1967年出土 ...

• 考古的温度丨行走在地质年代里——寻找东亚远古人类的最早足迹

从事旧石器考古数十年来,奔走在无人光顾的山沟里,面对着看上去毫无生机的地层堆积,搜寻那些单调而烦人的石头碎片,寻找远古人类的所在。精疲力竭的时候,一种令人着迷的冲动突然打通了你的虫洞空间,仿佛回到那久远的地质时代里,看见那十万百万年前佝偻着身躯、行走在苍茫大地上的远古人类……我们追逐着他们影影绰绰的踪迹,体会他们狩猎采集收获的快 ...

• 烽火追虏 | 汉代边塞的守御器

点击上方“甘肃简牍博物馆”关注我们向下滑动查看烽火追虏 | 汉代边塞的守御器文物简介1990年出土于悬泉置遗址。木简一枚(简号Ⅰ90DXT0210①:32 AB),该简下方残断,长18.0厘米,宽1.6厘米,厚0.3厘米,红柳材质。正面为三行书写,反面一行书写,共计三十字。简文正面记载了边塞地区为防御外来侵扰所需的长斧、连梃、长椎、棓等守御器具的名称,反面又写 ...

• 从长安到敦煌,你要怎么走?

点击上方“甘肃简牍博物馆”关注我们悬泉置遗址如果没有心爱的小摩托,如何去到更为遥远的地方?神话传说中的夸父应该是不需要驾马就车的,他只需要迈开长腿,就能跟着太阳的轨迹跑遍寰球,筋斗云也不过如此吧,口渴的时候还能对着大河一饮而尽,然后继续用脚步丈量大地。回到古代中国,就没有这么传奇的异能了。《史记》记载大禹治水,说他“陆行乘车,水 ...

• 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公主琵琶幽怨多

文物简介木简一枚(出土编号:S ⅡT0214③:19),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长22.9、宽1.05、厚0.2厘米。木简完整,简上文字漫漶,现认读较难。仔细辨认识知,此简文作“■右烏孫公主女少夫送質子馬一匹牡”。其中“乌孙公主女少夫”或为武帝时和亲乌孙的细君公主与岑陬军须靡所生之女——少夫。史籍中有关少夫的记载仅有《汉书》载“岑陬尚江都公主, ...

• 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解忧公主嫁乌孙(上)

文物简介木简一枚(出土编号:ⅡT0113④:65),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长23.5、宽1、厚0.25厘米。木简完整,字迹清晰。此简文作“上书二封其一封长罗侯一乌孙公主甘露二年二月辛未日夕时受平望译(驿)骑当富县(悬)泉译(驿)骑朱定付万年译(驿)骑”。其中“甘露”为汉宣帝刘询的年号,“甘露二年”即为公元前52年。因解忧公主在乌孙时间较长,被尊称为 ...

• 石窟艺术之乡——甘肃

佛教石窟寺院在甘肃各地分布较广,形成了甘肃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各地现存石窟170余处,其中重要的就有60多处。甘肃省的石窟遗迹不仅数量多,而且时代早,在中国佛教史和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甘肃石窟的分布按地理位置来看大体可分为河西、陇中、陇南和陇东四个区域。在古代河陇文化的发展中,上述区域之间既相互关联,又有 ...

• 敦煌丝绸,地道中国风

敦煌宝库留存的历史信息十分丰富,其中也保存了大量古代丝绸的实物、文献和图像资料,莫高窟发现的丝绸实物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同时,藏经洞发现的敦煌文献中有许多相关记载,莫高窟壁画中也有大量的描绘。中国刺绣历史悠久,现存的中国早期的刺绣实物都是锁绣,到了唐代,刺绣有了很大的发展,刺绣技法也大大丰富起来。从敦煌发现的大量刺绣实物来看,唐代 ...

• 敦煌壁画中的祥瑞与喜乐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俗话说“大寒迎年”,我们对新年的期盼也更增了一分,迎新之际,就让敦煌壁画中的欢快场景为生活再添一点喜乐吧!飞天之乐飞天作为佛教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形象,以她们轻快的动态,流畅的舞姿,吸引着广大的众生。在有关佛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以及佛说法时的情景中,往往有诸天人、天女做歌舞供养。这些天人、 ...

• 春到人间,敦煌壁画里草木生香

“春到人间草木知”,春气始来,万物更生,敦煌壁画中也有很多描绘花树草木的形象,无论是藻井里的“井”上添花,还是壁画中的佳木繁阴,皆具春香。植物纹样藻井  双龙莲花藻井双龙莲花藻井的代表洞窟有第392窟、57窟。此二窟藻井结构和图案内容非常相似,藻井井心都为十二瓣莲花,莲花作收腰状,双龙对称分布于莲花两侧。 初唐莫高窟第57窟藻井 初唐莫 ...

• 中国彩塑的顶峰——盛唐敦煌彩塑

盛唐时期敦煌彩塑进入极盛时代,与壁画形成绘塑结合的典范,是唐代泥塑艺术保存至今的极为珍贵的实物。 彩塑主尊一般为释迦佛或弥勒佛,两侧各塑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在塑像后的龛壁上绘出另外八大弟子、六菩萨、二天王,形成环侍于佛侧的十大弟子、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使佛龛内产生一种层次分明、济济一堂的艺术效果。莫高窟第194窟西壁 ...

• 科技考古 | 垣曲北白鹅古酒分析新流程揭示东亚最早果酒!

中国考古出土了大量的先秦酒类遗存或酒器(含疑似),相关分析工作近些年来也成为研究热点,但主要以植物微体化石分析为主,理化分析则集中于酒石酸。此外,分析对象也多为固体(包括陶器、沉积物中吸附的有机残留物)。尽管国内常有液体出土,但科学分析相对较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硕士生李敬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 ...

• 楼兰所出未释早期粟特文古信札(斯坦因收集品L.M.Ⅱ.ii.09) 初期释读成果

  关于这封出土于楼兰粟特语古信札(斯坦因收集品L.M.Ⅱ.ii.09)的介绍,请见下文:在斯坦因收集品中,有一件编号为L.M.Ⅱ.ii.09(现编号为Or.8212/1823)的粟特文文书,这件文书是斯坦因在楼兰遗址西南50公里处的一个古代垃圾堆中发现的,由于破损严重,迄今为止还未得到释读.通过将其与早期粟特陶器和石刻铭文进行对比,可以对这件文书的内容进行释读.与著名 ...

• 冯培红丨敦煌与西部的学术情结

冯培红,1973年生,浙江长兴人,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敦煌吐鲁番学、丝绸之路与内陆亚洲史等研究。《丝路文明》副主编,兼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著有《敦煌的归义军时代》《敦煌学与五凉史论稿》等,在《历史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内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8篇。承担国家社科基 ...

• 夏鼐:“出埃及记”

“十年来到处漂泊,客旅的生涯也过惯了,但是每逢病中或船中晕船的时候,睁眼睡在床上,肉体与精神都十分苦痛,便想起了家乡,自问何苦自找苦吃,在家中过着舒适的生活,岂不是够好;但是一到岸上,身体上不觉如何苦痛,雄心不已,便又忘记刚受过的苦痛。”1937年12月23日,夏鼐在前往埃及,上下颠簸的客船上写下这段话。虽然旅途辛劳,但他难掩第一次前往 ...

• 曜变天目盏 | 宋代最神秘的瓷器瑰宝

拥有如夜空中星光的蓝色斑纹以及夺目的光彩同时闪耀着七色光辉的神秘茶碗-曜变天目碗曜变天目茶碗是南宋时期一种特殊的黑釉茶碗,属于宋代黑釉的建盏。宋人好风雅,爱斗茶,三两人各出好茶,轮流品尝茶的好坏。这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一种活动,这只茶碗就属于斗茶用的茶碗。曜变天目茶碗属于南宋的孤品,烧制难度极其高,对窑内的温度把控非常严格,稍有偏 ...

• 满墙风动画中仙:永乐宫壁画《朝元图》

《朝元图》(元)马君祥等壁画高4.26米 全长94.68米 总面积为403.34平方米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三清殿|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赏析 |永乐宫原址(位于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二十多公里的永乐镇)永乐宫现址(位于芮城县城北五华里的龙泉村附近)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原在山西永济县永乐镇,相传为道教祖师之一吕洞宾的故宅,唐时将其建为吕公祠,宋金改祠 ...

• 殷墟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出土大型方鼎底范及其附着铜片的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SEM-EDS、ICP-MS、XRD、XRF、金相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等多种理化检测方法,对河南安阳殷墟苗圃北地出土大型方鼎底范的材料、制作工艺及其附着铜片的成分、工艺、矿料来源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商代方鼎铸造工艺的演进。研究结果显示,这个方鼎底范的时代可能晚至殷墟四期,其原料使用了精选或处理过的生土,而附着铜片 ...

• 【考古札记】王峰:田野考古,发现南京地下之“美”

因为湖南留守女孩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考古成为这个夏天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2500年的建城史,给古都南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有这样一批考古人,他们长期坚守在南京的考古现场,通过对地下文物的发掘、清理和研究,揭示着南京这座城市极富文学性与历史感的过去。▲ 西天寺宋墓墓室南京地下文物埋藏丰富考古是一门极富魅力的学科,上穷百万年人类之起 ...

• 天水出土石棺床与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

1982年6月,原天水地区天水市上水工程指挥部在今秦州区石马坪修上水工程时,发现古墓一座,经原天水市博物馆清理,墓葬出土石质围屏石棺床一具,棺床上有木棺痕和人骨痕迹,还有石枕、金钗、釉陶烛台、鸡首瓶、铜镜、坐部乐伎石俑、墓志铭等随葬品和文物。石棺床正面图奇异的石棺与惊人的发现该墓位于秦州区南一公里石马坪文山顶,墓向正北。墓为竖井单室 ...

• 展览精粹丨青海历史文物展(二)

博物馆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会客厅”,体现着一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青海历史文物展,是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展览体系中的核心展览,展览结合青海历史发展进程和多元地域文化特色,客观再现古代青海境内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茶马古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展览名称:基本陈列《青海历史文物展》展 ...

• 杂志精选|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兽面纹骨匕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兽面纹骨匕文 图 / 张溯二里头遗址出土骨匕 2004年,二里头遗址H285中清理出土了一件骨匕。骨匕残存柄端,柄呈片状长方形,左上端及右下端残,正面雕刻有兽面,背面两端突起,中间下凹,应该是用肋骨等长骨磨制而成。骨匕残长9.27厘米,宽2.5厘米,厚0.3厘米。正面的兽面整体较为完整,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可以复原出整个图像。 骨匕 ...

• 浮梁县北宋双峰塔调查及保护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吸收儒家及道教精神,其“有裨政治”“有助世教”,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极力推崇。《后汉书·陶谦传》记载:“大起浮图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人许,做黄金涂像,衣以锦彩……”可见佛教繁荣之象。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空前繁荣,儒、释、道三家齐尊,士大夫阶层对佛教的本土化建立了理论支撑。北宋之初,统治阶 ...

• 寻找中华文明的“华源”圣地——河南新郑华阳城遗址

寻找中华文明的“华源”圣地河南新郑华阳城遗址文图/索全星 刘文科    华阳城遗址是中华文明的“华源”圣地,嵩山地区的大河村晚期文  考化具有文明社会的性质,它是中华文明“华文化”的起源。诸文献,“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铜器何尊的铭文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将要迁都“成周”而“宅兹中国”的故事,可见“中国”源于中原地带。中国亦称“华 ...

• 汉代博山炉的精美实物与图像(多图分享)

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不论哪个朝代的,都喜欢在屋子里摆个博山炉,导演知不知道博山炉的文化历史不打紧,关键是汉代的(而不是后代的)博山炉造型真的好看,所以穿越成百搭摆设也就有其道理了。今天无论是研究香文化,还是研究道教文化、青铜器文化都免不了要关心一下汉代博山炉。昨天在“大象视界”里看到一组博山炉,一下眼睛就亮了。图片选得相当不错 ...

• 玄武门到底有多重要,为何唐朝的多次军事政变都围绕玄武门爆发

作者:贞观 校正/编辑:莉莉丝全 文 约 2700 字阅 读 需 要 7 分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政变频率很多的朝代。从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的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第一次玄武门政变,再到张柬之推翻武则天的神龙政变和太子李重俊推翻唐中宗李显的景龙政变,最后到李隆基带领万骑官兵冲入玄武门,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唐隆政变,唐朝围绕玄武门先后爆发了 ...

• 知识帖 | 常见佛教经变画识别指南

本文经公众号:艺旅文化授权发布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圆满闭幕。这些天,除了冰雪健儿们在运动场上的表现之外,开幕式与闭幕式的创意、比赛场馆的环境,乃至吉祥物冰墩墩,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图源水印)作为中国的一大盛事,敦煌元素又怎么会缺席?就像本届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大型永久性室内场馆——“冰丝带”,它的设计灵感便有一部分来自于敦 ...

• 西汉敦煌郡玉门关的设置时间、名称来源与功能

  聆听光明 | 理论探索 · 学术前沿 · 人文关怀 西汉敦煌郡阳关、玉门关是西汉政府经营西域最著名的塞城,关于阳关名称的来源,史籍和敦煌文献皆记载因其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而玉门关的名称来源,文献没有记载,所以学术界望文生义猜测玉门关因西域玉石经由此关进入中原而得名。更有甚者认为西汉政府依靠征收通关玉石税来供养驻守玉门关的军 ...

• 为何四大文化体系能在中国敦煌互融共生?| 东西问

四大文化体系能在敦煌互融共生,中国能长期繁荣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新社记者:丁思 李亚龙全文字数:2525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国学大师季羡林称:“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 ...

• 关于一枚罕见的粟特钱币铭文释读初探(原创)

今天收到一位资深古钱币收藏家发过来的一张极其罕见的粟特语钱币的照片(见下图),现将初步释读结果公布如下:A部分应为粟特文【tk’yn】,这个词翻译为中文就是“特勒”(或特勤);B部分有可能是粟特文【c’cyn’k’n】或【c’cyn’k’n】或【c'cy-n'pc】(石国人民的),翻译成中文就是“石国人(的)”。 在释读此粟特钱币的过程中,本文作者有发现另 ...

• 秦汉时期陇西李氏的兴衰

秦汉时期,凉州地区曾经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军功家族——陇西李氏。陇西李氏以军功而兴,亦以军功而败。陇西李氏在秦汉时期长期肩负着护卫边疆,抵御匈奴的重任。陇西李氏发迹于秦始皇时期的陇西侯李信,他奠立了陇西李氏以武兴家的家风传统。至汉武帝时,凭借飞将军李广的名望和汉丞相李蔡的政治地位,陇西李氏誉满天下。而子孙人丁不旺,又导致陇西李氏在东 ...

• 争鸣|新观点!垣曲北白鹅墓地部分墓主不是周人,是商族后裔!

自2020以来,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的每一次发现,都牵动人心。在北白鹅墓地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数十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结合铜器的年代、铭文史实等,部分考古专家认为,北白鹅墓地是西周召公的后裔,这里可能是其后人的家族墓地和王畿内采邑。对于这个结论,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本期推出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文章:垣曲北白鹅周代墓 ...

• “引汉济渭”再续秦人治水创举,陕西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延续千年造福三秦

2022年2月22日11时20分,随着隧道硬岩掘进机刀盘破岩而出,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这条全长98.3公里,最大埋深2012米的特长输水隧洞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创造了深埋超长世界第一、TBM单机连续掘进世界第一等多项世界纪录。预计于2022年底,关中人有望喝上汉江水。众多院士、专家评价为“综合施工难度世界罕见”。秦人再续治水 ...

• 展览精粹丨青海历史文物展(一)

博物馆代表着一座城市的“会客厅”,体现着一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青海历史文物展,是青海省博物馆“1+3”主题展览体系中的核心展览,展览结合青海历史发展进程和多元地域文化特色,客观再现古代青海境内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茶马古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青海江河连东土,河湟山川通西陲!距今约4 ...

• 全面解读良渚申遗成功的深远影响

◇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建议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将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树立一处标志”。◇上世纪80年代以来,良渚先后发现了高等级墓地、祭坛、玉礼器系统、大型宫殿基址、总面积达近8平方公里的三重城址和工程浩大的水利系统。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已无太大质疑。◇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写道: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 ...

• 【考古札记】刘修兵:新干商代遗址——开启南国记忆的钥匙

3000多年前的江南到底是“荒蛮腹地”还是“文明古国”?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有着怎样的历史记忆?近日,来到位于江西省新干县的大洋洲商代大墓遗址和牛头城遗址,探寻这两处重要青铜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情况。▲ 1989年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 伏鸟双尾青铜虎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现,纯属一个意外。1989年9月20日,千余名村民正在新干县大洋洲镇程家村涝背沙丘取土 ...

• 凯撒大帝:历史与事实

在当时的罗马,凯撒大帝位于权力的顶端。他用金钱和战争为自己铺平了前行的道路。凯撒大帝的塑像(图片来源:Enrico Aliberti Italy Photo viaShutterstock)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Caius Julius Caesar),生于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罗马元老院被刺杀。凯撒在死前已经成为了罗马的终身独裁官,是罗马共和国最有权势的人。“他是政

• 千年的龟兹壁画

库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库车境内石窟、古城堡、烽火台等文物达195余处,被列为“丝绸之路库车段”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自治区级41处。著名旅游景点有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千佛洞、库车王府、苏巴什古城等。处于乌鲁木齐至喀什、独山子至和田的中间地段,国道314线、217线在县城交汇,南疆铁路横穿县域,民航直 ...

• 考古谜团: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

1月31日晚农历除夕夜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与全国人民共庆新春佳节!青铜大面具 江聪 摄大面具出坑 余嘉 摄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是目前已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其宽颐广额、棱角分明,眉部、眼睛、嘴唇等线条流畅、皆突出于面部,粗长眉作扬起 ...

• 石窟壁画是如何绘制的?

位于丝绸之路北道的龟兹与高昌石窟寺院遗址是东西文化的交汇处,两地石窟的壁画面貌皆是灿烂丝路文明的写照。两地文化积淀不同,发展历程不同,均清晰地构成了回鹘艺术丰富的面貌,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么,这些珍贵又独特的石窟壁画,是如何被绘制出来的呢?柏孜克里克第20窟佛本行经变#本文节选自《美成在久》第42期『龟兹与高昌石窟壁画中的回鹘画 ...

• 喜龙仁:中国早期艺术史中的塔

  ‍‍中国早期艺术史中的塔文 / 喜龙仁(Osvald Sirén)▲喜龙仁(1879-1966)在北京的一处庭院中1935年重檐型的建筑建造得较大时,重檐之间的空间便可以发展成真正有露台或回廊的一层楼。这时,多边形的楼就不再是亭子,而是称为塔。最著名的一座塔便是北京万寿山的佛香阁,它虽建于慈禧太后时期,却遵循了中国早期多边形宝塔的建造原 ...

• 从年代学看三星堆文明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这是世人对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及一大批精美奇特的出土文物的高度赞誉。2019年秋以来,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祭祀坑”附近区域再次发掘,又发现了六座坑,并已清理出土大型金面具、大型青铜人顶尊等青铜器、玉琮与玉戈等玉器、象牙及象牙雕刻作品等一批珍贵文物。这些发现,充分展示了中 ...

• 大佛寺的前世今生

大佛寺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的『龙藏寺』,此后历代皆有重修。遗憾的是,寺院中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佛教建筑瑰宝,几经劫难,如今早已面目全非。所幸上世纪初的数位国内外学者、摄影师,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了大佛寺的命运变迁,让我们得以在影像的时光机器中,『重遇』大佛寺。日本人山本赞七郎,在1907-1912年间到访大佛寺,拍摄了这张千手千 ...

• 大佛寺的因果

在正定县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名录上,最显眼的当属始建于宋代的『中国十大名刹』之一——隆兴寺。然而在当地,人们更习惯称其为『大佛寺』,除了因为寺院以大佛闻名,更因为似乎只有『佛』字,才能道尽这古刹的玄妙与因果……俯瞰众生这座矗立在大悲阁的千手观音,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古代铜铸站立式佛像,身高19.2米,立于2.2米高、直径4.8米的仰莲座上。观音 ...

• 塔尔寺:晒大佛的日子

夏天的青海高原,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行进在油菜花金黄的海洋里,时常可以看见一些金碧辉煌的建筑,我们知道,那是寺院。塔尔寺,便是青海大地上最大的寺院。塔尔寺距西宁市25公里,占地40多公顷,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圣地。它是我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每年农历六月初七来临的时候,塔尔寺 ...

• 城墙上的舞蹈——中卫高庙

中卫,自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筑城置县,迄今六百余年,沃野百里,未遭兵变,因而社会安定,民丰物阜,古为塞上名城,是塞上江南的鱼米之乡。及至康乾盛世,修寺建庙之风大兴,官府绅商,善男信女,乐善好施者,募化捐助,大兴土木修建,年长日久,共建成“九寺十八庙,两庵加一祠”。延至清末,仅县城和四关的寺庙就增达四十余所。寺庙的建筑形式和建 ...

• 上至宫殿下至茅舍,中式殿堂的和谐之美

中国建筑艺术诚然多姿多彩,式样繁复,然而最引人注目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殿堂。中国建筑艺术令人赞赏的统一性在此得到了最佳诠释,而这种艺术上的统一性正是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写照。1906-1909年,德国学者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遍访中国,其13余万字原著《中国建筑》可说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对梁思成《中国建 ...

• 《马拉之死》之外的大卫:他捕捉了一个国家的苦难和愿景

法国艺术家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以《马拉之死》名垂美术史。2月17日起,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雅克-路易·大卫:激进的制图者”开幕,展示了他驾驭巨大艺术与政治分歧的一生——从1748年在巴黎出生到1825年在布鲁塞尔流亡中去世。他的作品捕捉了一个国家的苦难和愿景,至今依旧引发共鸣。他曾坐在革命议会中、参与新共和国的设计,并在 ...

• 在“考古热”中感受历史的冰与火——从“十三五”山西考古成果看人类文明发展

 雪花飘落,春寒料峭。古朴沧桑的太原文庙迎来了一波“考古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在此开展的“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北魏伎乐俑 伏沼竹摄  从240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至明清时期的历史脉络,从养蚕缫丝、谷物酿酒到彩陶器物、采铜冶炼的生活片段,陈列展出的387件(套)出土文物 ...

• 寻根良渚,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树立地标

  我们的文明起源发展模式跟西方不同,不符合文字、铜器、城市这样的西方标准。而“从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中概括出来的‘三要素’,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文字是最受关切的文明要素之一。“如果将中国文明拉到‘三要素’的标准下,我们最弱的一项元素就是文字的出现相对较晚。”但“文字实际上是精神层面的发明,这在古代中国的表现可能是祭 ...

• 为什么“文明”是一个问题?当说起中国文明起源,我们在说什么?

  “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我们这个文明起源应理解为像花丛一样,在这个丛体里的都是中国文明。”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秦统一之前的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早已复杂化。”  受访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巍  王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 ...

• 生来为考古事业而活的人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273272125111222272谨以此短片纪念瑞德维拉扎院士(1942—2022)真不敢相信这条消息: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家、科学院院士艾德瓦尔德·

• 中国援助|希望巴米扬的冬天不再寒冷

   2018年4月2日,作者(左1)和巴米扬石窟管理员阿海德(左2)、阿巴斯(右1),孙志军(右2)一起调查巴米扬山谷考古遗址。   最近,阿富汗巴米扬石窟文物管理员阿海德先生,获得了来自中国的民间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阿海德先生也第一时间给我分享喜悦,我们都非常感谢,这些物资可以保证其基本生活,度过寒冬。阿海德特意告诉我,一定要向各位 ...

• 探知中亚|张骞之后,玄奘之前的阿姆河流域宗教艺术

过去很多时候,以为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充满着希望,应该是研究世界考古的最好时代。 可是看看古代,我们并不具备什么“先见之明”。因为古今中外文明交融进程中,任何具有军事武力激情的帝国,在阿姆河边上其实都属于短暂王国。外来激情易散,内部传统长存。   对于他们的考古美术研究,不仅冲击着我们的理念,撕开了所有粉饰文明的外衣,不可避免的 ...

• 供养人背后,敦煌石窟的缔造因他们而起?

这些洞窟到底是由谁修建的?为什么这些壁画艺术会出现在大漠戈壁中?在充满想象力的佛国世界中,巨佛位居后侧,前方立于毯上并且最显眼的是身着华服的几名舞者,身姿轻盈矫健,挥着长巾旋转如疾风,两侧的乐队应和着节奏。 这是敦煌莫高窟220窟北壁的一幅壁画《药师经变·对舞》,画中所绘正是在唐代风靡的胡旋舞,绚丽的色彩和高超的技艺将神思牵引回久远 ...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