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 犍陀罗石雕造像

犍陀罗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本部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交汇处的白沙瓦谷地。印度河以东的塔克西拉曾作为犍陀罗的首府,可以说是犍陀罗艺术的摇篮。白沙瓦谷地北边的斯瓦特河谷、西边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的哈达、贝格拉姆等地,也往往被划归犍陀罗艺术流派的范围。犍陀罗艺术是由来自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地区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东征中亚、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时所带来的古典希腊文化与东方

• 格尼扎文书、犹太商人与印度洋贸易

格尼扎文书、犹太商人与印度洋贸易——阿米塔夫·高希《在古老的土地上:一次抵达12世纪的埃及之旅》阅读笔记 岳秀坤(原题“如何讲述八百年前的犹太商人”,载《读书》杂志2017年第12期)阿米塔夫·高希大概是继鲁西迪之后、知名度最高的印度裔英语作家,结合想象与历史,风格独特。2016年,他的早期作品《在古老的土地上》被译为中文,距离最初问世(1992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配合此书中译本出版,高希

• 唐朝战俘欧洲见闻录:见证两大帝国的碰撞

在张骞之后又过了7个世纪,才有一个中国人再次到达亚洲西境并第一次留下平实可靠的记载。这个人的身份很独特,是阿拉伯人的一名战俘。他笔下的《经行记》,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阿拉伯世界,更有那个国跨亚欧大陆的东罗马帝国。  安史之乱(资料图)  张骞、甘英经营西域之后,又过了7个世纪,才有一个中国人再次到达亚洲西境并第一次留下平实可靠的记载。这个人的身份很独特,是阿拉伯人的一名战俘。他名叫杜环。他笔下的《经行

• “唐太宗”的私人爱驾

    唐人爱马如今人爱车,太宗皇帝的私人爱驾是......来,听故事:  飒露紫(现存宾大博物馆)唐太宗爱马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zōng)山。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时,每战必乘骏马冲锋陷阵。在两军对垒中,他常亲率精骑冲击敌方战阵,每每穿阵而过,谓之“贯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世民是在马上得的天

• 印度瓦拉纳西 ,让你一下子了解恒河边上的生死日常!

夜幕下的恒河撰文、摄影:渡边城  瓦拉纳西,旧称贝拿勒斯,更早前也叫迦尸。这座位于恒河中游的印度城市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建城起,人类活动便未曾在此中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通往河坛区的大路  它在印度教徒心中是极为神圣的所在。虔诚的印度教徒一辈子至少都会去一次瓦拉纳西。夜里巷道中间的法事,祭坛用砖头临时搭起,第二天路过时便已经拆了。  不过神圣是宗教范畴上的,这座荒诞、混乱、肮脏、魔幻的古 ...

• 泸沽湖畔,桃源世外,探访罕为人知的“走婚”故事!

云南泸沽湖(该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撰文、摄影:刘志华  在东经 100°45′~100°51′,北纬 27°41′~27°45′,也就是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的交界处,有一个让男人闻之荷尔蒙上升的地方——泸沽湖。  这是因为某种意义上,“走婚”在外界已成了泸沽湖的“代名词”了。  走婚是云南和四川的少数民族摩梭人的习俗,摩梭人除了少数因为要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没有婚姻制度。由于母系社会中由女性当 ...

• 千里江山远,美玉传湖湘?——含山凌家滩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侧记

  凌家滩遗址位于长江以北的安徽含山县,沟通长江与巢湖的裕溪河从遗址南边流过。距今5700年前的某个时候,一支人群来到这里定居下来,遂有了凌家滩聚落的出现,大约百十年后,这个聚落获得快速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后来又进一步发达。它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高等级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玉器,这批玉器使凌家滩聚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丛体中拥有了耀目的光辉,不仅照亮了一直沉寂无声的巢湖地区,也成为东亚文明璀璨 ...

• 生与死——墓葬壁画中的世界

  事实上,墓室图像不是纯艺术作品,而是丧葬活动的产物,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逻辑,述说着对生命去向的关怀和期望,本文通过分析墓葬壁画形成不同阶段的特征及所蕴含的文化转型。从汉代的幽虚飘渺,到魏晋隋唐的礼仪庄重,再到宋元的世俗欢乐。尽力捕捉古人的心态,而最终回归到对生与死的认识。解读壁画,也是在解读中国思想史,探讨历史社会的演变。  人类对严死亡,恐惧又无法避免,因而产生了各种认识和处理方式。墓葬是 ...

• 平遥 | 这座入遗20周年的古城,远不止你我所熟知的“摄影节”!

平遥县衙  对于广大摄影爱好者,听到“平遥”,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一年一度的“平遥国际摄影展”;你或许能记住平遥古城那几条著名的老街,但你也许不知道少有人来的两大佛寺,它们连同这座平遥古城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悄然二十载。撰文、摄影:澍先生  平遥古称陶,是尧帝的初封之地,也是舜帝耕稼处,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在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之后,在20年前的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平遥 ...

• 莫高窟西魏石窟鉴赏

西魏是由北魏分裂出来的中国古代割据政权。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脱离权臣高欢,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535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从此,北魏政权分裂为西魏、东魏两个政权。在东、西魏分治的时期,元荣仍作为西魏的瓜州刺史,统治敦煌近二十年,此时敦煌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元荣逝后,其子元康继任刺史之位,但元荣女婿邓彦杀康自立,西魏被迫承认邓彦的地位。545 ...

• 揭秘3500年前的埃及古墓

在两位古代官员最后的安息之所里,不仅有彩色的陪葬品、精美的壁画,还有用亚麻布包裹的木乃伊。工作人员正在处理的这具古代木乃伊来自3500年前的埃及古墓,发现地在卢克索。摄影:NARIMAN EL-MOFTY, AP FOR NATIONAL GEOGRAPHIC撰文:Nariman El-Mofty  当地时间12月9日,埃及官方宣布,在卢克索的德拉•阿布•纳迦墓穴群落发现并挖掘了两座古墓。这些古墓可以追溯到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292年 ...

• 丝绸之路上有趣的小故事!

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飘带从东方到西方一路更是发生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走丝绸之路前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有没有老贴心了)1 凯撒大帝与丝绸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妇人都惊叹不已,认为凯撒大帝的长袍美妙绝伦。当时的罗马人一般都穿粗毛布制作的露着臂膀的披风式长衫,贵族则穿轻柔透明、亚麻织造的麻衣。但当他们看到美丽的丝绸后,就不可遏制地爱

• 西周玉蚕——丝绸之路上的曙光

  种桑养蚕和利用蚕丝纺织,如同“四大发明”一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的发明之一。《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通鉴外  纪》云:“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养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说明西陵氏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元妃,她因发明养蚕抽丝、制作衣裳,泽披后世子孙,而被尊为“蚕神女圣”。《路史·后记五》上还有  “伏羲化蚕”之传说。这些都

• 沙漠、丹霞、丝绸之路……甘肃当选 Lonely Planet 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第一名!

©Lonely Planet有这样一个地方,既有飞沙走石的大漠戈壁,也有草长莺飞的花海碧湖,大山大水,气魄雄浑;有这样一个地方,既有英雄迟暮的边关故城,也有飞天蹁跹的佛教石窟,千载兴亡,江山尔尔;“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它,金戈铁马、岁月峥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它,驼铃马帮、大漠孤烟;而在昨天公布的Lonely Planet 「Best in Asia」2017亚洲最

• 游记|跟著玄奘到天竺取經

林小松鸣沙丝路学社社外友好人士从中亚塔吉克斯坦到印度、伊朗再到土耳其、欧洲鸣沙丝路学社将与你一起关注她的亚欧大陆行记作者说: 絲路之旅沿途風光太吸引人,實際走進過去歷史故事場景裡,接觸不同人文與社會,發現世界無比精彩,於是,繼續旅行,不專業隨筆紀錄。玄奘紀念館_Nalanda沿著絲綢之路旅行,但走著走著,玄奘的名字一再出現,從西安、嘉峪關,真正接觸玄奘之路,是在南疆庫爾勒跟著任同志、白同志及

• 塔西佗没发明“塔西佗陷阱” 但他也从不吝惜对罗马皇帝的批评

古罗马广场在这个“后真相”盛行的时代里,“塔西佗陷阱”成为了一时间的热门概念。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它)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先放下近日来沸沸扬扬的争论,我们或许可以在这个词背后,发现一段罗马帝国的政治变迁史。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生于公元56年,死于公元120年,是古罗马历史学家。他早期积极参与帝政时 ...

• 玛雅文明中的月神玉兔

友情链接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100710) E-mail:kaogu@cass.org.cn  备案号:京ICP备05027606

• 耶路撒冷的耶稣圣墓确系当初古罗马人认定的圣墓

 圣墓的建筑材料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这就意味着虽然曾在1000年前遭到破坏,但最早的圣墓还是保存了下来。耶稣基督圣墓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撰文:Kristin Romey  几个世纪以来,坐落于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遭遇过暴力袭击、火灾和地震。1009年,教堂被完全摧毁,随后又进行了重建。这让现代学者产生了一个疑问:它是否就是1700多年前,罗马使团所认定的耶稣基督的安息之地?  日前,《国家地理》得到的科学检验证实,教堂内部 ...

• 威风与奢华:北魏平城墓葬壁画

  北魏墓葬逐渐摆脱魏晋以来的薄葬之制,回归并重续了汉代厚葬之风。北魏墓葬壁画的露天宴饮画面较多,反映的都是鲜卑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壁画可见,丝绸之路与平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 伏羲、女娲相互面对,长尾交缠。左侧有一条长龙。 资料图片  中古制作墓葬壁画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探讨墓葬壁画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壁画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墓主人所在的社会生活环境, ...

• “南海一号”动物考古讲述令人意外的故事

    一艘巨大的古代货船不仅关乎一场财富的冒险,还是一扇今人管窥历史的“窗口”。2007年整体打捞出海的“南海一号”就是这样一艘船。合文献记载,这艘距今800多年的货船满载宝物,目标远大。但命运弄人,它从中国东南沿海某个港口出发,不久即在广州阳江海域神秘地折戟沉沙。  去年冬天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吕鹏带领的团队正在将船上破碎的动物遗存逐步“解码”。通过解码,骨头“讲”出了令人意外

• 拯救|我们曾努力过—揭秘敦煌阿富汗珍宝展背后的人文历史(4)巴米扬灭佛事件的前前后后

  敦煌的阿富汗展览结束了,但是敦煌和阿富汗一些人文故事还没有结束,敦煌为阿富汗还做了哪些准备和等待?邵学成博士会为你继续讲述文物展览背后的故事。 (巴米扬大佛被毁视频以及战后地区安全局势信息@UNESCO)  (1)偶遇巴米扬事件经过被毁的当事人   今年9月份的一日,我在敦煌参观阿富汗展览后在大厅等人,因为阿富汗展览开幕式的缘故,身边的几位老师不约而同的聊起了关于阿富汗的话题来,在敦煌,

• 守望|从敦煌到中亚—揭秘敦煌阿富汗珍宝展背后的人文历史(3)东洋的折衷复兴之路

敦煌的阿富汗展览在万众期待中继续展览着,大家去敦煌旅行可以又多了一份选择,可以静心来沉思欣赏来自邻邦阿富汗的文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再次考察阿富汗归来的邵学成博士会为你继续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盛夏后的10月,邵博士在东京参加UNESCO召开的巴米扬东大佛重建会议,会议后专程参观了东京艺术大学举办的丝绸之路壁画展览,会场中的观众摩肩接踵,巴米扬石窟和敦煌石窟的克隆复原作品一起展出,交相辉映着人类

• 西游记|走进中亚的聊斋笔谈(六)沿着玄奘的足迹

   这是一系列的中亚宗教考古美术考察报告和游记,推荐给爱读书和关注中亚丝绸之路的你。主要针对一些最新的考察成果进行通识介绍,通过图文的形式我们一起阅读中亚的过去,回望现实的中国。现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热情高涨但缺少这些资料的介绍,学界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观点更新略慢,所以邵博士每次会拿出一些新鲜内容来进行分享,希望大家批评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传播给有需要的人们。旅行短记三则之一:飞翔的阅

• 西游记|寻觅中亚胡人的世界(五)消失的粟特人

  这是一系列的中亚宗教考古美术考察报告和游记,推荐给爱读书和关注中亚丝绸之路的你。主要针对一些最新的考察成果进行通识介绍,通过图文的形式我们一起阅读中亚的过去,回望现实的中国。现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热情高涨但缺少这些资料的介绍,学界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观点更新略慢,所以邵博士每次会拿出一些新鲜内容来进行分享,希望大家批评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传播给有需要的人们。     今年9月份,9位宗

• 南北石窟寺:一代刺史的修行

胁侍菩萨本期摄影:宿小白十九世纪末,德国舆地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概念时,指的是由道路、绿洲和商业重镇组成的一个网络,驼载着珍贵商品的骆驼队经此过境转口贸易。这条路线以古都洛阳、长安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辐射,其中西出长安沿着丝绸之路东段向北行进,泾州是第一站。北魏时期,泾州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平凉市全境以及庆阳部分地区。公元49 ...

• 古道新知:新征集文物所见甘肃丝绸之路文明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从多角度认识“丝绸之路”,借助多种学科的成果,运用比较的方法,开展对“丝绸之路”整体的、综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变以往单一被动的文物征集方式,面向社会各界新征集反映丝绸之路历史发展进程的各类文物700余件组,不断拓展新途径、新方式,利用多种合理手段争取入藏,包括各界捐献、社会购买及办展收藏等,实现持续和放大征集。质朴的青铜器▲错金银凤鸟纹铜尊▲人首柄铜匕▲汉代铜带钩 (带链)河

• 看懂印度 | 南亚次大陆地缘结构分析

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南亚始终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重要区域。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和南亚次大陆的主要国家—印度之间尚存在着边境争端,更是因为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印度洋航线的倚重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从陆权还是海权的角度,我们都需要对这片土地的地缘结构做一个分析。文 | 温骏轩本文由瞭望智库摘编自《谁在世界中心》,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出版。 1南亚的地缘结构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南亚次大陆的地理结构。之

• 唐代金银器的外来元素

开放的政治环境和丝绸之路的畅通,造就了唐代对外交流的繁荣。唐朝以博大宽厚的气度与谦虚诚恳的心态同世界各国所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其规模、层次和力度都堪称中国古代之最,大唐文化也因此而显示出强烈的世界性。对此,唐代金银器表现得尤为明显。唐朝既能以自身之强散发出强大辐射力,又因自身发展需要而产生巨大包容量。受到西方习俗的影响,唐代不仅大量使用金银器,而且由于大量吸收了粟特、波斯萨珊等西亚和中亚金银器发达

• 吐鲁番金银器浅说

美国学者谢弗在其名著《撤马尔罕的金桃》(中译本名为《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曾经这样赞叹道:“在对唐朝文化做出了贡献的各地工匠中,吐蕃人占有重要的地位。吐蕃的金器以其美观、珍奇以及精良的工艺著称于世,在吐蕃献给唐朝的土贡和礼品的有关记载中,一次又一次地列举了吐蕃的大型金制品。吐蕃的金饰工艺是中世纪的一大奇迹”。历史上中原王朝的文献记载也证明吐蕃朝贡的金银器具有很高的水平,既使是在高度发

• 孙隆基丨丝绸之路新释(活动预告)——《新世界史》

活动主题丝绸之路新释时间11月18日(周六)14:00—16:00地点成都市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嘉宾孙隆基祖籍浙江,1945年生于重庆,在香港长大,在台湾受大学教育,获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于明尼苏达大学专攻俄国史,获硕士学位,转赴斯坦福大学专攻东亚史(其间在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一年),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多所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 丝绸之路才使汉与罗马互称“大秦”?

按:据《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两个彼此称呼对方为“大秦”但并未自称“大秦”的国家有了第一次外交接触。这两个国家处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彼此以自身的世界观忖度着对方,因为它们从未有过事实上的直接接触。一条蜿蜒在它们之间的、横跨数个文明带和气候带的“道路”将它们间接连接起来。汉与罗马,“前者是人类史上最成功的帝制,后者是背负沉重的共和国包袱的帝制”,两者互称“大秦”,似乎将彼此视为自身的一个倒影

• 唐·黑石号沉船宝藏

【新朋友】点上方蓝色小字“大乘珠宝”关注          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名为“Batu Hitam”,中文意译为“黑石”号。船只的结构为阿拉伯商船,装载着经由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此次打捞出水的文物包括长沙窑、越窑、邢窑、巩县窑瓷器,还包括金银器和铜镜;其中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尤

• 喜马拉雅山脉的另一边 神秘的原住民文化正在消逝 | 大师IN像

  你为了什么而出发?对于不少旅行者而言,旅行的目的便是看到这颗星球上未知的区域。展开地图,那些尚未被世人熟知的区域,如同浩瀚宇宙中闪耀着光辉的星球,吸引人们前去一探究竟。今夜,大师IN像将目的地锁定在克什米尔喜马拉雅山区,捕捉到这片广阔土地上神秘的风景,未知的文化,以及一群过着传统生活的原住民。  文:Muse  更多大师 IN 像旅行大片,关注凤凰旅游微信(travel_ifeng),回复“I

• 考古发现|“南海Ⅰ号”发掘成果与点滴

为了纪念“南海Ⅰ号”发现30周年,成功举行“整体打捞”10周年,近日,来自世界各地的80多位考古学专家齐聚广东阳江海陵岛,出席为期2天的“‘南海Ⅰ号’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南海Ⅰ号”调查、发掘、展示与研究,中国水下考古的回顾与展望,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国际视野下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展开演讲和对话。来自中国、美国、希腊、日本、韩国、伊朗、新加坡、柬埔寨等国的专家学者

• 「黑水城」风沙吹不走历史的印迹

  来额济纳黑水城旅游,除了感到历史的沧桑,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想当年这里也是西夏一座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据介绍当时的黑水城内,官署、民居、店铺、驿站、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一派繁荣昌盛景象。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近200年之久。到如今这里黄沙飞舞,残垣断壁,茫茫戈壁只留下一声叹息!然而令人注目的是,虽然全城已经破败不堪,但与宗教有关的建筑却保存的相对较好。

• 鎏金银瓶:丝路瑰宝 精美绝伦

  鎏金银瓶,北周,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中。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是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国的具有萨珊风格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独一无二,号称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   银瓶通高37.5厘米,最大腹径12.8厘米,重1.5公斤。银质,表面鎏金,环形单把,把上方铸一头戴贴发软冠,高鼻深目的人头,面向瓶口,瓶口为鸭嘴

• 从容|沉默的英雄—揭秘敦煌阿富汗珍宝展背后的人文历史(5)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最后的苏共

敦煌的阿富汗展览结束了,但是敦煌和阿富汗一些人文故事还没有结束,敦煌为阿富汗还做了哪些准备和等待?邵学成博士会为你继续讲述文物展览背后的故事。 拉吉现在的工作是一位文物修复师,我第一次访问喀布尔国立博物馆时,他正在修复室的一个简易的台子上吃饭。 拉吉见到有客人来,便迅速收拾好饭筷,一脸微笑的、站立起来迎接我们,我们只是从馆长介绍中知道他是修复室主任。因为拉吉并不会说英语,我不会说达里

• 古丝绸之路要冲的这处石窟,曾是王族寺院,保存了一些独特壁画

克孜尔尕哈石窟外景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北12公里的盐水沟旁的雀尔达格山脉的丘陵地带。与耸立在沟口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隔道相望。克孜尔尕哈石窟是距离龟兹都城伊罗庐城(即现今库车县城的皮朗古城)最近的一处石窟群,也是龟兹地区的一处中型石窟群。“克孜尔尕哈”是维吾尔语,一般是这样解释的:“克孜尔”是“姑娘”,“尕哈”是“留下来”的意思。在维吾尔族的传说中,古代有一位国王的女儿,出生

• 西夏帝陵建筑揭秘

  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西夏陵的田野考古工作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在此之前,似乎人们很少关注西夏陵的存在。  我是最早参加西夏陵田野考古的业务人员之一,对1972年春第一次到西夏陵的情景仍记忆犹新。站在高处极目望去,星罗棋布的土冢高耸云天、气势宏大:脚下却是一堆堆废墟、一段段残墙、一墩墩夯土台基,俯拾即是的残砖烂瓦,一 ...

• 大漠的主人,蒙古的前身匈奴,是如何诞生和崛起的

在中原人眼中,他们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幽灵;在日耳曼人眼中,他们是茹毛饮血的双足野兽;在罗马人眼中,他们是地狱里释放出来的魔鬼,他们就是匈奴(蒙古人的祖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匈奴”这两个字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历史典籍当中。这个被中华文明一贯蔑视为“奴”的游牧民族究竟从何而来?他们又是如何在漫漫草原之上建立起一个威服大汉数十年,同时在西迁过程中让整个欧洲都闻风丧胆的军事帝国的?当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霸业即 ...

• 乌兹别克斯坦,汉朝大宛国,如今双重内陆国

双重内陆国,即领土被内陆国包围的内陆国。世界上只有两个这样的国家,一个是列支敦士登,一个是乌兹别克斯坦(以下简称乌兹)。图-乌兹别克斯坦位置列支敦士登夹在奥地利与瑞士之间,面积只有约160平方公里,约为北京朝阳区的1/3。乌兹则不同,面积达到48.74万平方公里,是列支敦士登的3000倍。乌兹相当中国一个省大小,面积比四川省稍大。图-乌兹别克斯坦地图国旗乌兹的邻国,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 ...

• 横跨亚欧的世界级名城,不仅遭抢还被改名

历史上,能和大汉帝国相提并论的超级大国,当属欧洲的古罗马帝国,特别是公元前二世纪前后,古罗马帝国军队纵横亚非拉三大洲,实力非凡。而到了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皇帝死前将政权分给了两个儿子,一个是西罗马,一个是东罗马,古罗马帝国的巅峰算是走到头儿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吞灭,东罗马帝国独自继承罗马帝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文官制度,稳定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军政分离,避免了恶性分裂与内战,风 ...

• 清朝烧掉的明朝世界地图,来看看画的如何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满清朝廷高官无一人知道英国在哪里。不过早在明朝时期,中国已经绘制出较为准确的世界全图,只是到清朝被乾隆皇帝下令销毁,以至于明朝精准地图在中国失传。《坤舆万国全图》,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主编,明朝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刊行,宫中艺匠摹绘12份。此图影响深远,深得明神宗朱翊钧赞许。该图有多个版本,如今都流散海外,日本、意大利、梵蒂冈等国还有珍藏。一、全图绘图技巧上,《坤舆万国全图》延续了 ...

• 中国邻国,佛祖的故乡,唐僧去取经,和尚扎堆

尼泊尔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面积14.72万平方公里,比辽宁省稍大,人口接近3000万。图-尼泊尔风光尼泊尔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这道天然屏障遮挡北方的寒风,迎接印度洋的暖流。首都加德满都四面环山,海拔1370米,常年绿树葱郁,鲜花盛开。图-尼泊尔风光尼泊尔不仅自然生态环境好,历史文化沉淀也很深厚。尼泊尔南部小城蓝毗尼,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地,是佛教的圣地。蓝毗尼位于平原地区,距加德满都360公里,接近印度边境。图- ...

• 看看英国人画的中国历代疆域图,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二战后短短几十年时间,西方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研究颇有成果。作为海洋文明的传承者,当今世界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研究者,西方学者用另一种角度来解读中国历史,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欧美学者带着优越感,并刻意去对比中西方文明,他们的部分观点不太客观,需要我们辩证看待。英国学者最新编写了一套《世界史百科》,以左图右史的模式,简洁明了去介绍世界历史,且进行对比。里面对中国是如何描述的,我们来看一下。图-英国绘制的 ...

• 唐代建筑彩画:历史中的浓墨重彩

唐代完整建筑彩画留存至今的几乎没有,但是随着考古发现的越来越多,透过大量墓葬中的影作木构彩画、敦煌壁画绢画、出土建筑模型、传世绘画、部分唐末至北宋的彩画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我们还是能够大致推知唐代建筑彩画的面貌。若要简单归纳其发展,便是大红——大红大绿——花花绿绿。上海宝山寺天王殿上世纪末至今,仿造唐代样式新建寺院,逐渐成为一种新潮流,其中最著名的范例之一,便是香港的志莲净苑。志莲净苑的设计有两大特 ...

• 开启丝绸之路的“东方哥伦布”

张骞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整个世界东方与西方还相互隔绝,就在张骞到达中亚各国1400多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双脚,才踏上中国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开往东方的船队,在张骞出使西域1600多年之后,才从西班牙扬帆启程。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张骞的西域之行,以13年的艰苦奋斗为代价,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西域之行,同时也使汉王朝的声威传 ...

• “一带一路”上的雕塑:霍去病墓石雕群

图:霍去病墓来源:天津日报

• 唐三彩:千年釉彩下的丝路文明

1899年,洛城邙山下,勘探陇海铁路,古墓中发现三彩器物,以晦气为由毁之。1905年,修建洛阳至开封铁路,古墓中发现的三彩器物被文物贩子运至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无人问津。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古玩店的角落里,国学大师王国维和罗振玉慧眼识宝,引得中外收藏者始竞相收购,自此,中国陶瓷史上的瑰宝——唐代三彩釉陶器蜚声中外,大放异彩。盛唐出华彩,因常用黄、白、绿三色为基本色, 得名“唐三彩”。唐三彩主要分布在长安和 ...

• 基督徒丢掉了这座城市,肠子都悔青了——伊斯坦布尔!地球知识局

站在欧亚交界处的伊斯坦布尔是人类文明的横断面。在这里,几大宗教互相碰撞,东西方知识互相交流,从这里出发的奥斯曼帝国南征北战……今天的图片科就带你看看伟大的世界之城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该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坐落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位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横跨欧亚大陆公元前660年左右,该市以“拜占庭”之名建立于萨拉基里奥角,并在发展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城市 ...

• 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在哪?现在变成了啥样?

“丝路十分美,九分在甘肃。”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甘肃打开了向西开放、发展的新大门,让它从内陆偏远省份,成为了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前一后的角色转换,会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什么变化呢?我们先从甘肃省会兰州走起。丝路渡口的新生兰州,又名金城。它原本是黄河边上的一个码头,我们 ...

• 葡萄、大蒜……这些你习以为常的食物,都是丝绸之路的馈赠

邓文宽自从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使用了“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之后,中古时代,由中国经由中亚通向欧洲的这条东西交通路线,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以致后世让天下人耳熟能详。应该说,这个名称十分简洁,也很形象,容易记忆,用得不错。但是,任何概念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描述大事物时使用的概念更是如此,“丝绸之路”亦难例外。如果循名责实,这个概念的直接意义只是“买卖丝绸的道路”,而实际上,丝绸仅是 ...

• 千年敦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河西走廊汉文化、青藏高原藏文文化、西域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汇处。不得不说,敦煌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现今行政建制上敦煌只是个小小的县级市,但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却仍然令“敦煌”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一座西北边城何以在历史的长卷中引人瞩目?今天的文章就从敦煌的地缘格局说起。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敦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北面的戈壁与 ...

• 旧古格王朝的隐世瑰宝 — 东嘎1号石窟壁画 | 雪山幡影

东嘎石窟位于托林寺北方30公里的一处肥沃河谷末端遍布沟壑的峭壁上,海拔约4100米。其上有众多以人工开凿的石窟。这些石窟多是过去僧人为了避世隐修而建的。这些石窟之前被考古学家分为I至IV区,其中第I区中编号1号与2号石窟为大型的礼佛窟,其中保有大量精彩的壁画。1号洞窟位于中央,入口朝南,其面积约为21平方米,内部构造形似一灯笼,具有一穹隆鼎构型的井藻。其四面墙壁上各有曼达拉壁画,分别为南面窟门两侧各一幅,北面与 ...

• 欧洲馆藏金铜佛像之我见——瑞士莱特伯格博物馆

踏莎行—怀古乡愁强巴藏佛斜雨蒸烟,羞花怯翠。极目总是伤心处。小院月高西楼静,当空南雁分飞去。纱灯残照,薰香渐冷。徒留半阙琴台叙。孤箫只识酩酊客,何解秋水往不复?莱特伯格博物馆对于钟爱西藏及其周边佛教造像艺术的人来说可谓是圣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为什么远在异国、文化语言完全不同的瑞士会有如此之多的藏传造像遗存?原因说来并不复杂但却很长时间是个相对禁忌的话题:在达赖喇嘛南逃印度时,很多西藏贵族也相继 ...

• 于小冬:在木斯塘的五天

我们一行五人,两名游客,一位翻译,一位向导,一位司机。游客每人交了五百美元是进入木斯塘特区的费用,通行证标明我是今年第3625位进山者。接下来是在木斯塘的五天,体验了没有正常供电也没有网络的日子。我们的向导是夏尔巴的达瓦,多年带领户外探险和协助登山,曾两次登顶珠峰。翻译是尼瓦尔族画师的后代,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对喜马拉雅佛教美术了解的很多。结伴同行的是喜雅艺术和吉祥唐卡的创始人王瑞先生,他安排了这次考察 ...

• 跟随于小冬,一起走进木斯塘的壁画艺术

艺术喜雅艺术 | 独家视频贡觉林石窟位于木斯塘境内“刀锋山”深山的深处。来这里的一路上真是千辛万苦,确实体会了上刀山的感觉,很多位置真的像刀刃一样,我们需要从跟一面墙或者比一面墙还要窄的地方走过去。最险的路,如果不是因为有人安装了铁丝可以拽着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走过去。我们骑马骑了很久,然后又爬山爬了很久。虽然走的确实是很辛苦,但 ...

• 乡关何处——曲英多杰丽江留滞时期绘画作品及其风格与技法

关于曲英多杰作品与早期喀什米尔艺术的关联,请见前文曲英多杰的喀什米尔往事—浅谈十世噶玛巴与其相关作品中的喀什米尔元素1645年,西藏噶玛政权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由于在与格鲁派五世达赖与固始汗联盟的政争失败,带着少数亲信自西藏流亡至云南丽江,开始在这遥远异乡度过长达29年的流亡生涯。丽江王国位于云南西北部,在文化地理上处在中原与西藏的过度地带,由木氏土司统治。丽江木氏王国一直是热心的佛教供养者,其不只是对于 ...

• 新疆伊犁草原“三大文物奇观”

亚心网iyaxin.com 伊犁草原上广泛分布的草原土墩墓、神秘多彩的伊犁岩画与粗犷风趣的草原石人,堪称伊犁草原上的“三大文物奇观”。草原土墩墓又称乌孙土墩墓或乌孙古墓,在伊犁广阔草原上分布着上万座土墩墓。这些土墩墓封土高大,气势宏伟,令人瞩目,大都呈半锥体,多数呈南北链状分布,或3、5一列,或10多20座一群。最大者底部周长350米,高20余米。一座巨大的土墩墓,似座小山,底部周长有200多米,高有10多米,顶部较平坦, ...

• 中东最神秘的民族 ~ 十二世纪跟随旭烈兀西征的属民

2006年8月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战斗愈演愈烈,民众伤亡严重。部份伤亡者同属一个少数民族,只不过他们的国籍分别是黎巴嫩和以色列。这个少数民族群体称作“德鲁兹”。德鲁兹人是中东地区最神秘的少数民族,自称其祖先来自遥远的东方。德鲁兹人总数估计100万,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叙利亚戈兰高地、黎巴嫩南部、以色列北部山区以及约旦国,其中叙利亚的人数为420000,黎巴嫩390000,以色列75000,约旦20000。此外移居美国的有2000 ...

• 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的茶马交易

导读:饮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还有一个好处体现在卫生方面。饮用滚开的热茶,可以杀灭细菌,也就减少了肠道以及血液寄生虫感染的机会。饮茶,改变了他们喝冷水的习惯。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饮茶习惯,饮茶在北方民族,是一种生理需求。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饮食多是牛羊肉、奶等燥热、油腻、不易消化之物,而茶叶富含维生素、单宁酸、茶碱等,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可以从中得以补充。茶叶的功能恰好能弥补了游牧民族饮食结构 ...

• 沙赫里萨布兹 | 中亚陵墓最多的城市 古朴中透着帖木儿大帝的威严

导读:沙赫里萨布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建筑物散发出古老的味道,让人站在城市中犹如坠入历史的长河,心境跟着眼界穿越回了帖木儿帝国时期。不似撒马尔罕般显赫,不似布哈拉般完美无缺,也不似希瓦般动人心魄。沙赫里萨布兹有“绿色城池”之称,拥有独特的魅力,中世纪作家Makhmud ibn Vali曾将其描述为:“气候舒适宜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方之一。”沙赫里萨布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是世界 ...

• 撒马尔罕古迹。埃米尔帖木儿·库拉甘的陵墓(古尔-埃米尔)。一扇墓门上的铭文

12一扇墓门上的铭文这张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古尔-埃米尔 (Gur-Emir) 陵墓墓门照片出自《土耳其斯坦相册》的考古部分。这份六卷本摄影调查作品制作于 1871-1872 年间,是在俄罗斯驻土耳其斯坦(俄罗斯帝国中亚属地的名称)的首任总督康斯坦丁·P·凡·考夫曼(Konstantin P. von Kaufman,1867-1882 年在位)赞助下完成的。相册特别展示了撒马尔罕的伊斯兰建筑,包括古尔-埃米尔(波斯语意为“王陵”)。古尔-埃米尔始建于 140 ...

• 西徐亚人 最早闯入欧洲的游牧民族

西徐亚人,被称为是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游牧民族,今人对他的了解,都来源于希罗多德的<<历史>>中的记述。西徐亚人,也被译为斯基泰人。公元前9世纪以前,西徐亚人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公元前 8世纪中叶,周宣王征伐猃狁、西戎,后者压迫西徐亚人西走南俄。自然灾害(如干旱)也可能是其西迁的一个原因。西徐亚人到达高加索和黑海北岸后,驱赶那里的西米里安人西逃,大部分定居下来。另一部分继续西迁至多瑙河流域定居。还有一 ...

• 蒙元帝国-伊利汗国创始人旭烈兀可汗银币 公元1256-1265年

孛儿只斤·旭烈兀简介旭烈兀(Hulagu或者Hulegu,名字意为“战士”,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为拖雷正妻唆鲁合贴尼所生,旭烈兀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旭烈兀的军队大大拓展了蒙古帝国的西南疆界。在他的领导下,蒙古人摧毁了伊斯兰文明的两大中心:巴格达和大马士革,使伊斯兰世界的中心转移到了开罗的马木留克王朝。旭烈兀生平旭烈兀,伊 ...

• 真容乍现|虞弘墓汉白玉图像中的波斯风情

如果您还记得“文博山西”这篇文章(请直接点击阅读)鲜卑南下│去深圳!从北朝平城和晋阳出发那么,有个消息要告诉您:文中所说的虞弘墓汉白玉石椁真身,在外借展十余年后,终于如文中所述,本尊要回归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厅了。▲虞弘墓汉白玉石椁真身首次露面山西博物院虞弘墓,在山西乃至全国、世界考古史上都颇具盛名,它的出现,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曾有一个“鱼国”,也让我们知道,当时的山西与国外交流频繁,太原 ...

• 十字军东征攻破君士坦丁堡,都是为了满足这个小小城邦的野心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1204 年的4 月12日,第四次十字军东征顺利结束,来自西方的十字军攻破了耶路撒……哦不,是君士坦丁堡。等等,他们攻破了君士坦丁堡?他们还在君士坦丁堡大肆劫掠,并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帝国。虽然1261年拜占庭帝国重新夺回了君士坦丁堡,但拜占庭帝国已经难以恢复到1204年以前的辉煌了,从此之后便一蹶不振,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掉。为什么十字军并没 ...

• 嘉峪关、白银、金昌,甘肃资源三兄弟如何自救?地球知识局

(⊙_⊙)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NO.346-甘肃工业重镇作者:冷夜寒星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大绿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甘肃省一幅“金银铜铁铬镍铅锌”每个字都有“金”为偏旁部首的对联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确,金属矿藏是甘肃省一张响亮的名片。上世纪50年代,随着这些金属矿藏的开采冶炼,甘肃省陆续诞生了“铜城”白银、“钢城”嘉峪关和“镍都”金昌三座现代 ...

• 清真寺被ISIS屠杀袭击,西奈半岛上的乱局原因究竟是什么?地球知识局

(⊙_⊙)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NO.352-中东西奈半岛作者:重光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大绿当地时间11月24日,正值伊斯兰教周五礼拜时间,位于埃及北西奈省首府阿里什以西约40公里的拉乌道(阿拉伯语:Al-Rawḍaẗ)清真寺内,近500人正聚集寺内进行祷告。突然,一起爆炸导致清真寺严重损毁,造成大量人员死伤。幸存的穆斯林惊慌失措之下试图夺门逃生,却发现他 ...

• 新疆人口构成演变——让历史来告诉你真相

内地人往往将新疆人等同于维吾尔族人。这让很多非维吾尔族的新疆人感到很恼火,在网络上也经常可见为这事儿打嘴仗的。事实上新疆的非维吾尔族人口占到了一半左右,根据国家的统计数据,全疆两千多万人口中,维吾尔族占到了一千万出头,剩下的则是其他民族,而这一千多万里的汉族人口是八百多万。而新疆的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南疆地区。北疆维吾尔族人口较多的只有两个城市——乌鲁木齐和伊宁。至于为什么这两个北疆城市维吾尔族人口 ...

• 地图:它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的历史

地图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久远,文字尚未出现,地图就已映入人类的视野。地图曾是精美的艺术和昂贵的奢侈品,它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的历史。以下是欧洲地图和中国地图的图像演变。欧洲地图的图像演变▲ 弗拉·毛罗《世界地图·伊甸园》局部1460年▲《T-O 世界地图》 1459—1463 年 羊皮纸手稿 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图书馆藏▲尼古拉斯·维斯切尔 《新版精确的世界地图》 1690 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绘者不详《亚洲地图》1617 年 布劳 ...

• 传教士汤若望笔下的明清之变

北京景山,崇祯自缢处。作为来华耶稣会的传教士,汤若望是明清之际唯一同两代最高统治者有过间接或直接接触的传教士,他直接参与到了清初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纷争之中。1665年(康熙四年),汤若望用拉丁文出版了《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主持下的中国传教史》(以下简称《中国传教史》),主要记述了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他所经历的明清之变和明末清初的宫廷情况。此书截止于1661年顺治帝驾崩,记载了很多他与顺治帝交往的逸事 ...

• 历史的载体 文化的使者——文化遗产类书籍走出国门的历史与期望

  我国的文化遗产类书籍是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使者。长久以来,我国从很高的层面就将这类书籍当成展示中国古老文化的礼物,让其在高端场合亮相,走出国门,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靓丽的中国风景。文化遗产类书籍曾起到过如此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这段历史至今却并不被大家所广泛知晓。新的时代,文明互鉴极为重要,了解过去,方能开拓未来。  一个故事引出的历史  10 月10 日,在文 ...

• 广州人是从哪来的?

(⊙_⊙)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作者:猫斯图制图:孙绿 / 编辑:大绿根据2016年的各地人口统计数据,广州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移民城市之一。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人口比例,广州所接纳的外来人口都已经有了赶超北上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由于当地政府对人才的开放态度,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天河北CBD广州人的开放精神全国闻名,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张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似乎也正在印证这一点。她的移民传统也并非仅 ...

• 丝路重镇酒泉—— 泉以酒名威震天下 地因泉灵汇聚英雄

北斗七星照耀下的西北大地,有一条狭长的地带叫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有一座雪山名为祁连山,祁连山冰川造就了一条北大河,北大河滋养了一块丰饶的绿洲,绿洲之上孕育了一座古城——酒泉。以酒名泉,泉水甘甜;以泉当酒,名曰酒泉。泉以酒为名,名满九州华夏;酒以泉兴盛,谓之汉武御酒;酒为城之荣耀颇具传奇,城以酒来助兴风光无限。人为万物之灵,酒乃五谷之精,酒泉酒的那分甘醇,那分清香,飘散于历史的长空,渗透在酒泉的每一处 ...

• 丝绸之路上消失的帝国,中亚文化交融之地 | 乌兹别克斯坦

被中国汉朝称为“大宛”的乌兹别克斯坦,对国人来说是个比较神秘的中亚国家,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各种文明和文化的冲突、交融之地。穿梭于花纹繁复的古老建筑中,回想这里铁骑嘶鸣的泣血历史,叹息声的尾音还没消失,口中就因尝了令人欲罢不能的手抓饭而发出满足的声响。有着浓郁异国风情的乌兹别克斯坦,在这里,视觉和味觉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古城红颜多薄命说起乌兹别克斯坦的建筑绝对绕不过去撒马尔罕,这座 ...

• 波斯地毯,时间凝固了的艺术

有人开玩笑说:“伊朗与美国关系再糟,地毯交易始终不断”。确实,再不了解伊朗的人也听说过波斯地毯,拥有一条波斯地毯,或是铺在地上或是悬挂于墙上,既增添一份异域风情又突出了房屋主人的品味。波斯地毯是伊朗著名的手工业之一,自古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以优良的质地、古朴雅致的图案和精美的工艺受到世人的喜爱。2013年中旬,一张17世纪罕见的波斯手织地毯在纽约拍卖,结果,这张至少500万美元估价的地毯以3370万美元落槌成交 ...

• 回眸温宿破城子古城的历史云烟

伫立于破城子古城,贴近天山的胸膛,聆听关隘的细语,寻找亘古的足迹,不由让人生出些许忧古情怀。古代将士的厮杀,近代激烈的枪声,由远及近地浮现在眼前。|| 贯穿天山南北的咽喉,曾成为古今军事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破城子古城依然焕发着青春的容颜,让无数的户外探险者充满向往。(远眺破城子关隘 )杨寒 摄|| 12月8日,冬天的破城子古城显得幽静而神秘,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驱车来到这里,感受历史的沧桑,体验 ...

• 震惊,这座骄奢淫逸的欲望都市被发现时,竟被火山吞噬了1900多年

当人们漫步在古罗马帝国的庞贝市的废墟上时,有几个人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庞贝为什么会遭遇这样大的不幸?庞贝遗址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被发现?这个发现对于今天堕落的人类有什么至关重要的意义!▲饮酒作乐的男女--庞贝壁画“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庞贝城格言。这条格言折射出庞贝城市民的骄奢淫逸的主流价值观念。每天,太阳照样升起,人们的欲望烈火在燃烧。终于有一天,人们心中的欲望之火,点燃了沉默千万年的 ...

• 热瓦克佛寺,带你秒回千年的于阗古国

这是一组由磐石影视制作的关于热瓦克佛寺的航拍!配合古典的音乐,仿佛瞬间带我们回到千年前……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离洛浦县城西北60公里处的沙漠中,是和田地区保存较好的唯一具有犍陀罗风格的佛寺遗址,兴衰年代为公元2——10世纪。热瓦克,维吾尔语,意为亭台楼阁。这座建于公园二至三世纪的亭台楼阁是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遗迹,曾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佛教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热瓦克所在的古于闐为西域南道势力最 ...

• 掌心的历史/古丝绸之路银币

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穿行其间的各国商旅不计其数。那么问题来了,人们在往来贸易中,使用的货币都是什么样子呢?“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德国地质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近一个世纪以来,丝绸之路 ...

• 北方匈奴和高句丽的珠子

北方匈奴的珠子匈奴可能是中原民族记忆中最早的最凶悍的草原民族。其实整个欧亚草原与欧亚定居国家交界的地带,上千年来都在上演草原民族不断进犯定居民族的历史剧。如果我们不带有那么多的戏剧情感和情节来看这些历史剧的话,草原民族进犯定居民族虽然是野蛮的但可能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游牧经济的内在缺陷引起的悲剧。研究游牧社会与定居文明的冲突历史的学者都相信这样一个原则,即游牧经济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它要依赖与 ...

• 国之瑰宝—大美秦汉文明(二)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创建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推动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在继承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秦汉王朝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 ...

• 国之瑰宝—大美秦汉文明(一)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创建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推动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在继承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秦汉王朝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 ...

• “昭陵六骏”之唐太宗的传奇一生

飒露紫(现存宾大博物馆)唐太宗忆爱马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zōng)山。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时,每战必乘骏马冲锋陷阵。在两军对垒中,他常亲率精骑冲击敌方战阵,每每穿阵而过,谓之“贯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世民是在马上得的天下。“六骏”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在618年至622年五年间转战南北时所乘过的六匹战马, ...

• 国之瑰宝—中国古代佛造像之美

北魏 永安二年 韩小华造弥勒像20世纪60年代以来,山东博兴、无棣、诸城、青州、昌邑及惠民等地陆续出土了近千件佛教石造像和百余件金铜造像。自北魏历经东魏、北齐、隋、唐至北宋,时间跨度达500余年,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风格之鲜明,确立了山东作为中国东部佛教艺术中心的地位。尤为难得的是东魏、北齐时期的作品出土较多,并富有地方特色,弥补了这方面资料的不足。由于青州地区处在佛教发展的南北两大板块之间,其风格的演 ...

• 巍山,云南最后一片发呆净土

去大理,你去了大理古城,去看了洱海,但一定没有去过这个地方。没有大理古城的名声,没有洱海的山水秀丽,它也许并不是那么耀眼,却格外清净。有人说,这里是20年前的大理,城内总是有一种星期日的氛围,被誉为“云南最后一片发呆净土”。这个被人忽略多年的失落古都,是南诏国的发祥地,藏着千百年前的时光印记。这里就是距离大理53千米的巍山古城,一个 ...

• 【边疆时空】梯田,哈尼人的“文明”

家在边疆张礼故乡的哈尼梯田,一层层绕山转,就嵌镶在哈尼人的眼角,散布在连绵的群山中。故乡的山,逶迤起伏,层层梯田依山傍沟,静静地依偎在哀牢山的腹地上。清晨,湿润的雾霭,遮掩着哈尼梯田的容颜,朦胧中你会看见一双明亮的眼睛,瞳仁中映出哀牢山雄壮的身躯,故乡的三江五河,阿墨江、把边江、泗南江多情的浪花,亲切而富有韵律,涌进梯田的江河水,让梯田充满感动,充满激情,充满迷惑与惊叹。梯田,一道最美妙的光辉成为 ...

• 抗战中的蜀道艰难与振奋的民族精神

唐玄宗幸蜀图(756年)西成高铁将要开通,千百年来“蜀道难”永远成了历史的回忆,穿越秦岭成为轻松的旅程。抚今追昔,“蜀道难”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不断的回味。这里我们选取林焕平先生的一段文字,来体验一下抗日战争时期的蜀道。本文原发表在《西北远征记》,1939年出版。蜀道难刚才军人和司机差不多演成全武行的恐怖,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这不是为的什么特别原因,正是大家的灵魂,被两旁的风光吸引住了。车行约 ...

• 何欢欢︱玄奘大师与无遮大会

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 何欢欢2017-08-20 10:53来源:澎湃新闻作者按:近日,少林寺举办了首届“无遮大会”,全球身怀绝技的高手齐聚嵩山,进行了一场被称为“世界武林大会”的对决。这次活动让一个并不常见的术语“无遮大会”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或许不少人会疑惑“无遮”是什么意思?而在此前的中国佛教语境中,说到“无遮大会”,大多即联想到玄奘大师在印度留学归国前“一战成名”的曲女城辩论大会。玄奘玄奘,中国最广为 ...

• 昝涛评《撒马尔罕》:希望枝头的一枚甜果(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昝涛2017-09-12 11:54 来源:澎湃新闻《撒马尔罕》中的突厥人政权 即使我们姑且部分地接受伊朗民族主义式的解读,在政治上,卡亚姆时代所对应的异族也已经主要不再是阿拉伯人,而是后世西方学人和内亚近代民族主义分类意义的突厥人了。实际上,对菲尔多西来说,这一点他也有切实感受了。 根据张鸿年先生的研究,菲尔多西晚年不受当朝统治者的待见,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作品本来是要献给波斯人的萨 ...

• 昝涛评《撒马尔罕》:希望枝头的一枚甜果(上)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昝涛2017-09-11 11:59 来源:澎湃新闻历史上的卡亚姆 朋友啊,请听我一句忠言, 高举红酒与如花似玉的美人倾谈。 那创世的主宰非常旷达, 才不管你我的胡子是长是短。 既然你无法破解这亘古大谜, 也无从知晓智者破译的天际, 何不以美酒绿茵创造一个天堂, 那彼世的天堂可去可不去。 他以神力创造了 ...

• 朱博文︱蕃王严侍立层层:唐代帝陵的蕃酋石刻

朱博文2017-11-30 10:31来源:澎湃新闻坐落在渭河北原梁山之上的乾陵,一直是陕西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作为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有着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首屈一指的恢弘气势,陵园选址时巧妙利用了山势,在最高的北峰上开凿墓室,将神道设置在南侧两峰之间,使两座山峰成为陵园天然的阙台。乾陵神道除了殊胜的山川形势,乾陵神道两侧的石刻也令人印象 ...

• 行脚泉州,寻访弘一法师旧迹

翁欣2017-10-23 13:28 来源:澎湃新闻今天10月23日,是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诞辰纪念日。对于弘一法师,很多人并不陌生,他的一生,以出家为界,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出家前他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先驱,出家后是持戒谨严的佛教律宗高僧。 自1928年他第一次南下入闽,到1942年秋圆寂于晚晴室,弘一法师在闽南生活十四年。其中,与泉州的因缘尤甚。泉州人对弘一法师也很熟悉。不仅泉州城区,还有南安、晋江、惠安、永春 ...

• 在乌兹别克斯坦住帐篷

Sophie Ibbotson; 编译/ Samuel Gao2017-10-31 20:58来源:澎湃新闻他们说,骆驼是爱的象征。不过我和自己那头臭烘烘、站起来有2.5米高、浑身都是毛的坐骑大眼瞪小眼几分钟后,我还是没感到什么爱的吸引力。乌兹别克斯坦的骆驼都没名字,我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我给这头骆驼取名唐纳德,因为它和那位美国总统一样,有差不多乱糟糟的发型。我趁唐纳德还懒洋洋地趴在沙子里时爬上它的背,它顺势站起来时把我吓得鬼叫。还好,我们终于 ...

• 寻访犍陀罗 第一集 永远的巴米扬

寻访犍陀罗工作室 寻访犍陀罗工作室是一个旨在推广犍陀罗艺术与分享丝路文明的平台,这次推出的永远的巴米扬为本工作室制作的系列纪录片寻访犍陀罗的第一集,今年下半年将陆续播出前三集。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制作更多的图文与影像作品给大家。 14年我在筹备一本书犍陀罗文明史,因为这原因,我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区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拍摄工作,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遗憾的是在最终出版的图文整理中,不能安排太多的图片,也 ...

• 亚历山大,古城的灰烬与温度

姜白2017-11-16 19:41来源:澎湃新闻亚历山大大帝开辟之地、埃及艳后的都城、世界奇迹的所在,中古世界最繁华的港口之一,如今只余黯淡的城市和往昔荣耀的回响。从火车站到Metropole酒店,出租司机穿街走巷,一路经过各种花花绿绿的服装店、箱包店和卖手机的数码用品店,中间还去加了个油,总共只花了一刻钟时间。司机说,我们跑过的可是全亚历山大最热闹的中心市区了。Qaite Bay西南角的海岬是本地钓鱼者的领地。本文图片均为 乐 ...

• 一座波斯花园,就是一片尘世天堂

钱成熙2017-11-20 21:05来源:澎湃新闻波斯帝国消逝已久,但我们仍生活在它难以估量的影响下。若非偶然查阅资料,我大概永远不会知道英语中天堂 paradise来自阿契美尼德时代的古波斯语,它的原始含义竟然只是带围墙的花园。伊斯兰时代之后,伊朗的建筑师们更是孜孜不倦,以一座又一座的波斯花园寄托对伊甸园的全部向往。原来并非花园只有像巴比伦空中花园般遥不可及才让人想象天堂。从居鲁士的时代开始建造的波斯花园,至今仍在波 ...

• 大不里士——伊朗和土耳其的结合

大不里士(Tabriz),这个国人不那么熟悉的伊朗城市,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热情满满,智慧精明,而又甜美动人。大不里士,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东阿塞拜疆省的省会,伊朗古城之一,历史悠久,曾多次成为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在伊朗地图中的方位伊朗和土耳其的结合从德黑兰到大不里士,乘飞机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在大不里士一个星期以后,我慢慢体会到,这座城市融合了波斯文化和土耳其文化,甚至这里好多人土耳其语比 ...

• 汉中行记:从刘邦到诸葛亮,穿越豪杰的生命场

张小中2017-11-23 22:14来源:澎湃新闻汉中成就了刘邦,成就了张骞、蔡伦,也成就了诸葛亮。过了400多年历史轮回,汉朝虽已远去,但“汉家气象”却从此被烙印在华夏文明中,成为全体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一部分。我猜想,每一个喜爱旅行之人,心中都藏有一个汉中情结,只要时间富裕,自然会想要来这里走走看看。我总是喜欢和当地人拥挤在杂乱无序的乡村巴士上,往返于那些早已经根植于心底的目的地,无论那些地方在岁月洪流中被重新 ...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