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唐长安城坊古今注

里坊是中国古代封闭式城市中独有的长方格形城市结构,相当于现代城市中的街区。里坊的四周围以夯土围墙,围墙中间开有坊门,坊内分布居民宅第、道观佛寺等房屋建筑,坊内道路有十字街和更小的曲巷。里坊的外面是城市街道。里坊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方便城市管理。有关唐长安城坊,可追溯到隋人宇文恺设计建造国都大兴城,唐立国后更名为长安城,并在其基础上多 ...

• 中国历史地理·第一辑

作者简介主编辛德勇,1959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古地理与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地理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兼事地理学史研究,代表作有《旧史舆地文录》《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建元与改元》《海昏侯刘贺》《中国印刷史研究》《史记新本校勘》《学人书影(初集、二集、三集、四集)》等。内容简介历史地理学是 ...

• 中国西部科学院雅安考察记

内容简介雅安地理位置很特殊,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为联结康藏地区的政治中心、经济重镇、文化走廊,在安康稳藏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刘文辉主政雅安时,视雅安为“边地”,有化“边地”为“腹地”的构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由于交通闭塞、民族成分复杂、中央统治力量薄弱,民国初年外人很少进入该地,特别是康藏 ...

• 对敦煌汉代南塞的再认识

张俊民,1965年出生,河南兰考县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主任、研究馆员。1986年兰州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秦汉简牍尤其是甘肃简牍的整理与研究。参加悬泉汉简的发掘、释文与整理、金关汉简释文校订、花海毕家滩《晋律注》整理。2009年至今,主要负责完成的考古发掘项目有兰渝铁路“梁家 ...

• 明代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

目 录绪论:概念史视野下的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第一章 河西走廊:明朝成功管控陆路丝绸之路与西北边疆的锁钥一、明代在河西走廊统治地位的确立二、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及其所属卫所三、河西走廊军政体制的发展与演变第二章 陆路丝绸之路上的明朝角色一、丝绸之路的主导角色二、交往规则的制定角色三、丝绸之路的稳定角色第三章 通贡和好:明朝重构陆路丝绸之路 ...

• 金代佛教史

内容简介本书在充分发掘辽金元史料,尽力吸收、借鉴学术界已有成果基础上,从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视角出发,着重研究了金代佛教发展的历史基础与发展历程、佛教制度与仪轨、佛教信众与寺院、佛教宗派与佛学思想、佛教文学与艺术等问题,勾勒了金代佛教发展的整体面貌,构建了金代佛教研究的学术框架。本书在注重金代寺院功能、僧团管理、信众组成等微观 ...

• 通州将军坟村—通州文化旅游区C3、C4、D1地块考古发掘报告

近日,由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编著的《通州将军坟村—通州文化旅游区C3、C4、D1地块考古发掘报告》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我院田野考古报告第56号,报告共分四章,包括线图119张,彩版60幅,共计38.5万字。该报告是全院众多同志集体劳动的成果,也是全院考古资料积压项目整理工作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2013年,为配合通州文化旅游区的土地一级开发项 ...

• 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大型展柜柜内微环境场分布研究——以白虎图为例

本研究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近几年壁画展柜内气体环境(大气温湿度、有害气体、VOC、光照、降尘等)、馆内柜外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唐代壁画珍品馆”大型展柜柜内微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型展柜柜内微环境场分布研究”,选取壁画馆具有代表性的三幅壁画(白虎图、宫女图、仪卫图),对展柜柜内温湿度进行立体监 ...

• 西安米家崖:2010~2011年Ⅰ区考古发掘报告

本书是西安米家崖遗址2010~2011年Ⅰ区考古发掘资料和初步研究成果。上册是对发掘所获新石器时代仰韶晚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文化三个阶段的遗迹、遗物资料的全面和系统公布。下册是对遗址文化性质和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制作工艺,石器与陶器残留物以及人骨材料等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

• 湖北襄阳王寨墓地M299发掘简报

摘要:2023年6~9月,为配合襄阳市基建项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襄阳王寨墓地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52座,发现一处集中使用画像砖且年代跨越南北朝多个政权的家族墓地。其中M299画像砖数量较多,内容丰富,出土墓志显示墓主葬于南朝梁大同九年(543年)。该墓为研究襄阳乃至汉水中游地区南朝画像砖墓及丧葬礼俗等提供 ...

• 专题|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体系中的参与度及发展趋势

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体系中的参与度及发展趋势魏青(清源视野(北京)文化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192)摘要:文章探讨了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实施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在世界遗产大会中的低参与度问题。基于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文章指出:尽管遗产地管理者在保护全球遗产资 ...

• 张国刚:古代中华文明与西方交往历程

作者:张国刚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20日 第5版)西安出土的具有典型粟特风格的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古人类学家根据考古化石资料告诉我们,人类祖先来自非洲。他们说,现代人类的先祖在能人和匠人阶段,分别在200万—180万年前、84万—42万年前、8万—7万年前走出非洲(考古纪年相差颇大),进入亚欧陆地。中国古人类学者提出了“连续进化兼及 ...

• 吉林地区长白山周边考古资料汇编

吉林地区长白山周边考古资料汇编 安文荣 编 吉林文史 2024-01 ¥280.0

• 202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本书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年度快报,收入2023年全国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30项,时代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地域遍布大江南北。

• 辽宁阜新藏传摩崖造像调查报告

内容简介2020年国家文物局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石窑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其中辽宁省共发现13处藏传佛教摩崖造像,均位于阜新地区。除彰武县千佛山摩崖造像外,其余都在医巫闾山东北麓的海棠山及周边地区,是国内除西藏及四省涉藏州县外,分布最为集中、造像种类最为齐全的藏传佛教摩崖造像群,该地如此众多的藏传佛教摩 ...

• 大兴魏善庄:永定河流域古代墓葬考古发掘报告

大兴魏善庄:永定河流域古代墓葬考古发掘报告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编著 上海古籍 2024-05 ¥168.0 大兴魏善庄墓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的北部,西邻南中轴路,南邻魏永路,东、北部正在规划道路。2015年 10月 21日 ~ 12月 7日,为配合2016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周边配套(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AB组团)项目建设,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前 ...

• 杨润泽 魏文斌 | 基于“崖面使用”的北石窟寺空间格局演进初探

石窟寺的修建是一项长时间、多工种共同参与的大型营造工程。石窟在开凿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在崖面上遗留较多遗迹,如斩山、窟檐、栈道、排水等。通过研究这些遗迹,有助于判定洞窟的组合关系和年代分期,揭示石窟寺的历史面貌和营建者的规划理念等。宿白、李裕群、魏正中根据崖面建筑遗迹,分别对云冈、麦积山和龟兹石窟的洞窟组合及年代分期进行研究。夏 ...

• 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从荒野求索到满天星斗

《文汇报》2023年1月1日(星期日)第八版“读书”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从荒野求索到满天星斗——如果说100年前,中国的考古事业是一片荒野,那么今天,已然是璀璨的满天星斗了。回望这百余年历程,先贤们正是从荒野出发,筚路蓝缕,融贯东西,不仅在“术”(如考古技术)的方面日益精进,更在“道”(如历史观念)的层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走出了一条中 ...

• 敦煌壁画中的儿童生活

著者:杨秀清出版社:未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2月ISBN:9787541775628定价:88元内容简介:本书是“插图中国古代儿童史”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系列丛书通过对不同时期儿童生活的考察,全面、真切地认识历代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加清晰地看出历史的总貌。丛书采用文化史、社会史的方法,结合人类学、考古学的理念,通过文化生活史的视角及讲述方式,深 ...

• 北方青铜器时代特征及欧亚草原文化的交流和联系

欧亚草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草原地带,几千年来都是物品、技术、宗教信仰和艺术的集散地,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的“传送带”,促进了欧亚地区文化成果的散布。草原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古代中国输入新鲜血液,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欧亚草原和中国北方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创造了不同于南部农业文明的牧业文明,延绵不绝的草原地带也成为文化交 ...

• 蒙古国哈拉巴勒嘎斯遗址出土唐代玉册考

图一雲(KB001)图三備物图五寶層元年图七終图图九哈拉巴勒嘎斯HB2宫城遗址以上为已经公开发表的全部玉册信息。从书法上看,虽然白居易撰写了其中两篇册文,但两篇册文书写风格不同,属《册新回鹘可汗文》的玉册上的文字形体更为方正,笔画平直;而属《册回鹘可汗加号文》的文字书写则更为流畅。从玉册的出土地点来看,玉册均出土于哈拉巴勒嘎斯HB2宫城东南角 ...

• 陈胜前:考古学是什么

不一样的考古学不止于探寻的激情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新品种一部优秀的考古学学科普及读物《考古学是什么》作者:陈胜前 出版日期:2024年5月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装帧:精装定价:78元开本:32开印张:12页码:380作者简介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石器分析等。著有《史 ...

• 西夏监军司遗址及军事布局

作者简介‍‍张多勇,1966年生,甘肃华池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方民族大学鄂尔多斯盆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荒漠化防治等学科教学与研究,著有《西夏监军司遗址与边防体系》(中华书局2020年版)等专著5部,在《人类学学报》《历史地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 ...

• 东汉时期罗马和贵霜对西域归属汉朝的认知

关键词:东汉;西域;罗马;贵霜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自此被正式纳入汉朝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朝以后,历代中原王朝时强时弱,与西域的关系有疏有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治时紧时松,但任何一个王朝均将其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在这一历程中,西域各民族与中国其他各民族交流互补、迁徙汇聚、冲突融合, ...

• 赫连夏国史

目 录绪 论第一章 铁弗匈奴的形成及早期活动第一节 铁弗匈奴的形成 一 东汉以后南匈奴的内迁 二 铁弗匈奴的形成第二节 铁弗匈奴的早期活动 一 西迁朔方 二 助秦灭代 三 代来失守第二章 夏国的建立及其发展第一节 铁弗匈奴的再度兴起 一 再度兴起的背景 二 勃勃崛起于朔方第二节 夏国的建立和发展 一 夏国的建立及立国方针的制定 二 蚕食 ...

• 粟特人与敦煌莫高窟营建

沙武田,1973年生,甘肃会宁人,历史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石窟考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著者:沙武田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文章来源根据书籍信息编辑,特此备注!往期回顾(点击题目)新书推介丨陈爱峰《高昌石窟壁画研究》新书推介 ...

• 江西红色遗址遗迹

版权信息编著 江西省文物局本册主编 叶蓉出版发行 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红色遗址遗迹作为革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其中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等;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