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动物园唐代砖室墓M1的发掘
————————————————————————全文阅读广州市动物园唐代砖室墓M1的发掘(执笔:易西兵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考古》2019年第6期)
————————————————————————全文阅读广州市动物园唐代砖室墓M1的发掘(执笔:易西兵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考古》2019年第6期)
导语199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走马楼街的一口古井中抢救发掘约14万枚有东汉、三国孙吴纪年的简牍,田余庆先生将其命名为走马楼三国吴简;在此之后,此片区域又先后有走马楼西汉简,九如斋、东牌楼、五一广场、尚德街等多批东汉简牍被发现。这些简牍作为长沙地方官府档案,数量巨大、形制多样、内容丰富,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代表着简牍保护整理的新动向,也引领着秦汉史、三国史、魏晋史乃至社会史、经济史等领域的 ...
本书是墨西哥圭拉那魁兹洞穴遗址的发掘报告,作者利用瓦哈卡河谷个案研究,检验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的转变,成为考古学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自1960年代起,圭拉那魁兹洞穴的发掘项目就闻名于世,当本书1986年在美国出版时,它成为考古学界翘首以盼的一部力作,也是作者在农业探源领域最为厚重的一部代表作。 圭拉那魁兹项目的主持人肯特·弗兰纳利是世界著名且才华横溢的美国考古学家,他在学生时代是罗伯特·布雷德伍 ...
英文版序 肯特·弗兰纳利 本报告是对墨西哥南部高地农业起源的跨学科研究。它始于前农业时期,止于瓦哈卡河谷东部栽培作物最早证据的出现。所采用的学科包括考古学、植物学、动物学、孢粉学和计算机建模。 这类研究已有许多先行者。我有幸参与了有关农业起源的一些最早的项目,其中包括与理查德·麦克尼什(Richard S. MacNeish) 1961—1964年在中美洲的研究,与罗伯特·布雷德伍德(Robert Braidwood) 1960年在近 ...
该如何去描述一件文物?常见的考古报告中或许会这样讲:“I式:2件。AL:35,泥质灰陶。侈口,方唇,粗颈,广肩,颈肩转折明显,收腹,平底。肩部有一对带状斜竖耳。口颈10厘米,通高22厘米,最大腹颈14厘米,底径7.8厘米。”而这种言简意赅的准确更像是医院的化验报告,并无多少可读性,或许看到以下的文字读者更容易生情:小链子轻轻摆动,羽光花影凌凌 ...
良渚申遗的成功,标志着对于文明起源的讨论又进入一个新阶段。 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指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国家的出现一般被视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其水利工程的规模可能比埃及和苏美尔的还要大,所有工程的总土方量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 ...
申遗解读——新项目 新理念本文根据2019年7月28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遗产之桥”媒体沙龙活动嘉宾发言整理。此次沙龙主题为“直击世界遗产大会——台前与幕后”,邀请了国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专业机构、一线文博行业自媒体、世界遗产资深媒体人共同畅谈世界遗产的过去、今天与未来。谢谢大家这么热的天参加这个活动。今天这个《无论
张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王绚,山东博物馆 内容提要:大汶口文化流行以獐牙随葬和拔牙的习俗。以獐牙随葬的习俗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早期,到中、晚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除了以獐牙随葬外,还随葬一种由獐牙制作而成的钩形器。拔牙习俗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早期,中、晚期在鲁中南地区的大汶口遗址中仍然流行。拔牙的形式极为统一,均为拔除上颌两颗侧门牙。拔牙和以獐牙随葬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汶泗流域的遗址中,分布地域相同
以吴城遗址和新干大洋洲遗存等为代表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赣江流域商文明的神秘面纱。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前贤们对该区域商时期文化格局已有初步认识,这也为充分理解中原文化圈之外的地方性文明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赣江流域新开展了大量田野工作,尤其是九江荞麦岭、新干牛城等遗址的发掘,大大充实了我们对赣江流域商文明的认知,由此也引发了关于以往学术观点的重新思量。以此为契机,本文试图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目前已
基本信息:作者:罗洪彬,蔡东洲,蒋晓春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时间:2019年0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06月印次:1ISBN:9787553111612内容简介: 大良城位于今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境内,是宋代末年宋军抵御元蒙军队的重要城堡,在宋元战争中起到了很好重要的作用。宋蒙两军对大良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中间多次反复易手。本书对大良城遗址从地理位置、当 ...
全文阅读齐家坪:齐家文化典型遗址研究的新进展(作者: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吴浩森(A. Womack) 美国耶鲁大学; 哈 克(Y. Jaffe) 美国纽约大学;周 静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 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水城 北京大学 ; 台湾大学;傅罗文(R.Flad) 美国哈佛大学;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19年第3期)
在中国古代,至少还有很重要的一类文字,至今未能得到很好的解读,其时段主要在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那就是人们所说的巴蜀文字(或称为巴蜀符号)。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学杂志上有一个专栏,说世界上没有解读的古文字还有五六种,若谁能够解读一种古文字,那就是科学上的大发现,这是由于那个时候(1952 年)英国的文特里斯(Michael Ventris)刚刚解读了希腊的线形文字B。 当前,有关巴蜀符号的出土材料已经有很多,需 ...
图书馆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在知识的保存、传播和交流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公元前3200年左右,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人类最早的楔形文字,率先进入文明时代,而保存文字和书写资料的图书馆也在两河流域地区最早建立起来。 图书馆的起源 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难写、难认,为了使更多的人掌握这种文字,两河流域国家开始建立专门的学校以培养能够掌握楔形文字的专业人才。学校里需 ...
在四川盆地及其相邻地区的战国及稍后的巴蜀文化的青铜器上,经常可见一些图形与符号组合,其形态与通常具有装饰规律的纹样不同,也与通常排列有序的文字相异。对于这种图形与符号的组合,有学者称之为“巴蜀图语”, 有学者称之为“巴蜀文字”,大多数学者还是采用中性的称谓,称之为“巴蜀符号”。这种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不见,仅流行于巴蜀地区的独特符号,较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 ...
战国至汉初的巴蜀兵器、工具和印章等铜器上,常见铸刻有一些特别的图形符号,包括人形、动植物形和几何形等,神秘奇诡,变幻莫测。数十年来,不断有研究者进行研究,认识也逐渐得到深化。不过相关资料比较零散,给研究的深入造成一定困难。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状况很快会有明显改善。严志斌和洪梅二位做了大量收集整理工作,他们编撰的《巴蜀符号集成》即将出版,一方面是他们自己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将给其他需要者带 ...
18个大小不一的包袱摆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修复组办公室。打开一个,里面是几张残破的旧纸。有的纸上印着方块字,有的能看出是手写的,横竖撇捺点规规矩矩。这些文字并非汉字,而是近千年前党项人创造的西夏文。如今,世界上能系统识读西夏文这种“死文字”的学者屈指可数,留存于世的西夏文献也很稀少。凭借1929年入藏的20多种、100余卷西夏文献,国家图书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西夏文献藏家。而这18包正待修复的文献,是2015年国图 ...
一、海昏侯墓发掘过程中的舆论导向 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结果,海昏侯墓为西汉昌邑王刘贺陵墓的可能性最大,它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完整、布局功能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列侯陵墓园,在2016年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被评为2015年中国六大新发现。 西汉海昏侯墓园平
摘要:“波斯狗”是中古时期从西域传来的一种大型犬。“波斯狗”的东传,粟特人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中介作用,他们不但通过商业活动和朝贡贸易传入“波斯狗”,而且由于其火祆教信仰和独特的葬俗,对“波斯狗”的东传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波斯狗”东传中国以后,因其身材高大,生性凶猛,受到了从北齐到隋唐时期皇室贵族的宠养,在墓葬石刻和壁画中多有表现。“波斯狗”的东传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物种传播的
学术界特别是西方学术界对古代西亚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关注较多,相形之下,国际学术界对古代西亚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例如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中亚文明等的交流互鉴的认识和研究则相对薄弱。事实上,主要通过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古代西亚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物质、技术、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这不仅促进了亚洲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也对人类文明的成长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的精神气质往往取
《库什王纪》(Kūshnāma)是一部长逾两万诗行的伊朗民族史诗,由伊朗尚·本·阿比尤黑尔(īrānshān b. Abī al-Khayr)在12世纪初吟诵成诗。9世纪,达里波斯语(Fārsī-yi Darī)兴起为从河中地区到伊朗高原这片广袤地域的主要通用语,并上升为文学语言。其后两三百年间,大批伊朗民族史诗定型为书面文字。这批融合了散佚的萨珊时期宗教和历史文献 ...
作者简介付马,男,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古代中外关系史方向13级博士。导师荣新江教授。博士论文题目为《西州回鹘与丝绸之路:9-13世纪东部天山地区历史研究》。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4篇。2014-1016年受教育部留基委资助,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伊朗学研究所留学两年,接受联合培养。(图为付马在回鹘北庭城遗址)论文简介公元8世纪末叶,东部天山地区落入漠北回鹘汗国的控制之下,开启了这一地区的回鹘时代。840年
固原南塬汉唐墓地中的几座北朝墓朱存世(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银川,750001) 2003~2004年,为了配合银川—武汉高速公路建设,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固原南塬清理汉唐时期的墓葬36座,发掘报告已于2009年公开出版①。报告中作者将M31归于汉墓,将M3、M11、M24、M35归于隋墓②。笔者认为上述5座墓葬应属于北朝时期,现将上述墓葬的时代、文化因素等的问题讨论如下。Several Nort
摘要:2011年7至12月,为了配合富力赛高城市广场建设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工地勘探出的古墓葬进行了发掘。此墓地在今张家堡广场西南部,北距渭水7公里,西距西汉长安城宣平门遗址约3公里。共发掘墓葬33座,1座时代不明,其余均为汉墓。墓葬形制可分为土坑墓、土洞墓和砖室墓三类,以土洞墓和砖室墓为主。出土随葬器物100余件,铜钱300多枚。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唐代长安城,向来以其规模宏大,而成为都市史研究的关注重点。有关长安城内部的城市建筑问题,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讨【1】,为我们今天探讨长安城市建设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诸方面提供了基础。本文就长安城的甲第略做整理,并从城市史的角度来看甲第的象征意义,甲第与长安的生活、文化关系密切,唯篇幅所限,本文只略有涉及。应当说明的是,本文采用“诗史互证”的方法,引用一些唐诗来论证史
近年来,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多学科合作开展文物考古工作已成为业界的常态。湖南商周青铜器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在传统考古学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我所尝试与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联合开展冶金考古工作,试图揭开湖南商周青铜器之谜。2017—2018年,我所与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在湘江、澧水和沅水流域开展了冶金考古的调查工作。虽然调
中国传统文化中 ,“瑞兽”占据着十分特殊的地位。百姓崇尚万物皆灵,各种传说故事里,会习惯性塑造各种各样被赋予神奇力量的瑞兽,如龙、凤、麒麟、饕餮等。在古建筑中我们能经常看到这些瑞兽的出现,如梁柱上的雕龙刻凤、屋檐上的脊兽以及门庭外的瑞兽石雕。瑞兽通常需要一个文化载体,而佛教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据宋代《嘉泰吴兴志》记载,浙江安吉县境内灵芝塔“为五代吴越国王钱氏所建”,并于北宋庆历七年(1
浙江余杭良渚遗址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遗址,被视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证,世界遗产委员会称其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考古学家严文明和张忠培都认为良渚已进入国家阶段和文明社会。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等称之为“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
一、引言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起源、演化和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人类曾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来获得食物、制作工具和物品等以维系群体的生存,创造出了多样的文化。动物是史前人类最常利用的资源之一,它们为人类提供肉食、皮毛和制作工具、装饰品与艺术品的材料。用动物骨头、鹿角、象牙制作成的工具(本文统称为骨角器)可以用于狩猎、渔猎、缝制衣物等,在史前人类生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史前文化
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辖区内武陵山脉横贯其中,长江、乌江、嘉陵江穿流而过,境内多民族聚居,3000多年来曾经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石刻文献研究有待系统化重庆石刻文化是巴渝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石刻文化:如白鹤梁题刻、龙脊石刻、莲花石题刻等八大枯水题刻记录了重庆历史上重要年份长江水文的变化情况;重庆境内,汉
基本信息: 编著:东阳市博物馆 主编:陈荣军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3月 印次:1 ISBN:9787501060948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汇总了中兴寺塔出土石碑、石函、经卷、小塔、造像、金银铜器、漆木器等文物资料,结合文字说明、高清图、拓本、线图等方式展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基本信息: 编著:严志斌 洪 梅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龙门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7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7月 印次:1 ISBN:9787508856216 内容简介: 对古文字的解读,特别是对死文字的解读,是学术界的重大课题。四川、重庆等地区发现的巴蜀符号是这类课题中的难题之一。本书全面搜集整理了迄今所公开刊布的巴蜀符号器物,并对每件巴蜀符号器物以器类、时代、地点、尺寸、著录情况、收藏情 ...
本文初稿系李清泉教授为2004年8月于山东济南召开的“汉代考古与汉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而写的《墓门与天门——兼论汉代的招魂礼》一文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十多年过去,李教授慢慢将其发展成三篇独立的文字,前两个部分为《墓门与”天门——陕北东汉墓门画像主题考》(《美术学报》 2015年02期)、《“天门”寻踪》(《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三辑,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
“妇人启门”是我国古代墓葬艺术中的一个常见图像,因启门之人多为女子,故得名为“妇人启门”。其渊源可追溯至东汉,历经唐、五代,到宋辽金时期更为流行。“妇人启门”主要装饰于墓葬壁画、砖雕、画像石、画像砖、佛塔、经幢、祠堂、阙、神堂、神堂碑以及铜镜等上。宋辽金时期的“妇人启门”图涉及的地区有今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宁夏、甘肃、河南、山东、四川、重庆、湖北、贵州、安徽等地,涉及的民族有汉、契丹、女真、朝
内容提要:“半启门”(以往习称“妇人启门”)是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刻中常见的一个画面,从汉代开始出现,唐辽宋金元时期再度盛行。本文讨论了这种图像的形式特征,以及这种形式与古代墓葬意义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妇人启门、古代墓葬、图像形式 一 双扉安设的门,一扉关闭,另一扉微微开启,一位女子从缝隙间露出半身。 这是中国古 ...
宋画《中兴瑞应图》曾在上海的“宋元书画私藏特展”展出,这幅图卷由十二幅绘画与十二首赞语组成,为南宋前期的政治文宣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图像文本。“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刊发知名宋史学者虞云国对此的研究文章,全文分上下两部分,上篇介绍了《中兴瑞应图》诞生的背景、以画笔赞颂“中兴瑞应”的御用画家萧照其人,以及负责题赞的曹勋与三代君主的特殊关系。2016年秋天,在沪上龙美术馆“宋元书画私藏特展”的开幕式上,首次获 ...
【摘要】“妇人启门”图,是中国墓葬装饰艺术中的一种常见题材,曾在东汉与宋金时期广为流行。有关这一装饰题材所表达的含义,已经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以宋金时期出现于墓室后壁假门上方的“妇人启门”图为对象,讨论这类图像作为一种空间暗示符号,对理解当时墓葬装饰的一整套视觉空间逻辑的意义;进而回答这类图像如何成为一种特定空间的视觉传达符号,
【作者简介】杨富斗,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文物季刊》原主编。一、民间乐舞砖雕 宋金时期民间乐舞百戏极为繁盛,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元霄节”条载道:“正月十五日元霄,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己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而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其规模之宏大,场面之壮观,可见北宋时歌舞之盛。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条也有描绘:“诸舞队次第簇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辑录有两方西晋墓志,均有题首,一为《夫人宜成宣君郭氏之柩》,北京图书馆藏拓;一为《晋贾皇后乳母徐美人徐氏之铭》,现藏洛阳古代石刻艺术馆。(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墓志的主人分别是西晋贾南风皇后的生母郭槐与乳母徐义,两人的去世时间仅隔两年,其身份的特殊使得她们的丧礼极为隆重,但她们的墓志风格却呈现出极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并不能简单地归咎
中国古代马球运动史述论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董新林)马球运动,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一种骑马杖击的竞技方式。我国古代史籍中,通常将马球运动称为“击鞠”、“击毬”或 “打毬”。与文献所称的“蹴鞠”或“蹋鞠”截然不同。“蹴鞠”应该指的是现在足球的前身;而所谓的马球运动,则是西方现代马球前身,又称波罗球(Polo)。关于中国古代马球运 ...
胡名盘陀考王 丁(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 玄奘在西行求法途中,在瓜州曾经得到一个少年胡人的向导指路,此人名石槃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石姓指中古时期昭武九姓之一的石国,古代中原人根据“以国为姓”的惯例,将来自石国的人统称为石姓。槃陀(*bwan da)是粟特语人名 βntk 的音译,意思是“奴、仆人;奴隶”。 ...
阿弗拉西阿卜“大使厅”7世纪壁画所见外国使者及撒马尔罕居民服饰的历史渊源(一)谢尔盖·A·亚岑科(Sergey A. Yatsenko) 著 周 杨 译一、引言1965年发现于古撒马尔罕遗址中心区域(23号区域1号建筑)的壁画,是一处在西突厥历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资源。在最重要的(可供观看的)、与入口处相对的大厅西墙上,描绘着一幅宴会场景。根据L.I.阿尔鲍 ...
佛教认为,家庭是基本的宗教单位,其宗教行为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为亡故先人作祭扫;为家人亡后举行丧葬;为娶妇、添丁举行庆祝、祭告;为除灾避害举行祈福敬神等。大乘佛教将“家”作为佛法和众生相融通的关键场所之一:不进寺院,在家修行,亦可得佛法;在家静心养性,成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伦理道德关系。通过“在家修行”的方式以实现信众对佛教信仰的实践。敦煌借助地理位置之便,历经隋、唐初、吐蕃占领敦煌、归义军统治
《敦煌學輯刊》是由蘭州大學主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承辦的一種以刊載敦煌學學術論文為主的專業刊物。《敦煌學輯刊》於1980年試刊,每年出版1期,1983年經高教部、文化部批准,正式公開發行,為半年刊,2005年經甘肅省新聞出版局批准,改為季刊發行至今,已經正常出版至第94期。三十七年來(1980至2016年)《敦煌學輯刊》在推動當代敦煌學研究與培養敦煌學人才方面發揮了
本丛书以丝路沿线石窟整体为研究对象,既注重梳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又注重对个别石窟的重点探究,以开放的、广阔的研究视野,重新审视西到龟兹,东到天水、西安,西南到川北的石窟寺遗址,探索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这套丛书主要汇集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近年在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方面最新成果,希望借此机会接受学界的批评和指正。
本书通过对传世典籍、敦煌文献、域外文献、大藏经、道藏等的搜集整理,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编纂的类书不仅数量众多,卷帙浩繁,而且多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高僧高道参与其中,甚至于南朝齐梁时代出现了中国类书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潮。魏晋南北朝时期编纂的官修类书有《皇览》《四部要略》《寿光书苑》《华林遍略》《修文殿御览》等,虽几经散佚,仍有不少信息保存了下来,本书旨在考察它们的编纂背景、编纂时间、编纂者、编纂
敦煌藏经洞文物有近50000件,自发现以来,就开始向外流散,大半流散于世界各地的各大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私人手中,保存在国内博物馆与图书馆中的只有一小部分,还有一部分则下落不明。收藏于国外博物馆、图书馆的,如英国国家图书馆计有汉文写本和少量印本13677件,英国国家博物馆计有80余件绢画等;法国国家图书馆计有4000余件汉文文献,法国吉美博物馆计有220余幅各类绘画品等;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有
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一直都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多年来研究的主要内容。1980年我们创办了中国大陆首家敦煌学专业刊物《敦煌学辑刊》,2008年沙武田博士学位论文《敦煌画稿研究》获得该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结合目前学术研究动态,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启动了“敦煌与丝绸之路石
▲单霁翔在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天府论坛现场。7月23日上午,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出席第二届世界文化名城天府论坛,发表关于如何保护文物的讲话,从成都谈到故宫,再谈到世界。讲文化名城建设先从成都讲起可以说,单霁翔与成都有解不开的情缘,从第一次来到成都到3年29次到现在每月一次。单霁翔表示成都人热情、充满大爱,是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又想回的城市,自己非常喜欢。同时,单霁翔在为成都
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存在一个令人疑惑的年代现象:9个螺壳样品测定的14C年代为18105±200BP-9310±80BP(分属二到三期),13个兽骨样品测定(常规法)的14C年代为12410±250BP-7460±100BP(分属一到三期);其中同一堆积单位(T5③和T9③)的螺壳年代比兽骨偏老6410-8870年。之所以说这个现象“令人疑惑”,是因为:根据1982年测年专家的实验和研究,水生螺壳的14C年代通常比陆生动植物样品偏老1000-2000年;相比之下,牛栏洞遗址 ...
高大伦:我们和彭山江口的缘分这两年,四川彭山江口因考古出水了4万多件金银器而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世界的各种新老媒体争相报道,江口一时大火起来,成为从学术殿堂的大专家到市井田间的老百姓热议的话题。跟着火的还有主持发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参加发掘的考古队员们。▲遗址航拍一些专业人员和许多社会人士见到我们都在说:“你们把江 ...
基本信息: 编著:湖北省博物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5月 印次:1 ISBN:9787501056910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湖北省博物馆藏金器、玉器400余件,是湖北省博物馆藏金、玉器一次较集中、全面的展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古代金玉器的时代风貌和发展历程。
商周铜器双身龙纹非“肥遗”说兼论其图像辨析张 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商周青铜器上常会出现有一兽首下接双身,异向布列的纹饰,该兽首亦常常带有双角。青铜器学者亦称之为“双体龙纹”或“双身龙纹”。这类图像,学界讨论不多,仅容庚、李济、马承源、朱凤瀚诸位先生曾有简论。近年有梁彦民先生专论文章问世,是在李济“肥遗”之说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而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双身龙纹的图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古代的思想文化、民俗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道士作为信仰道教的特殊群体,其生与死,宅与葬自然有与俗人不同之处。金元时期道教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金代创立的一些新道派尤其是全真教对后世影响深远,大同地区发现了一座金代道士阎德源墓和一座元代道士冯道真墓,它们的墓葬形制,葬具葬式,随葬品组合等受到世俗和道俗的双重影响,两位道士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大同地区道教从金到元
《蒙古王》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文 |张耐冬·经济观察报书评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七年,鲁国的属国郯国国君郯子到鲁国进行朝拜,鲁昭公问起上古时代的官制,郯子根据自己的祖先少昊氏的官制,介绍了传说时代的官名设置与制度变迁。事后孔子问学于郯子,收获颇多,留下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评语。这句据说出自孔子之口的名言透露出一个事实:一个疆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国度,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带在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播上常 ...
早期西王母画像多见于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的汉代画像砖中,这类画像中西王母多手持“工”字形之类器物,学界尚未给出此类器物的具体名称。本文赞同西王母所持器物即古代绕线用具的观点。本文首先列出所收集的九幅此类西王母画像,考察西王母所持器物的具体形制。接着结合考古发现所见古代绕线用具,考察文献中所见的绕线器及其名称,考证出此类器物的名称应即文献中所见的“纴器”。《山海经》所见西王母“戴胜”应读为“持纴”,汉 ...
洛阳画像空心砖发现于二十世纪初,大量出土是在1925年至1932年间,数年之内在洛阳老城以东的邙山脚下的金村一带出土了二、三百块。体量宏大、内部空心的独特形制和砖上精美绝伦的画像引起古董商和外籍传教士的关注,遂大肆收集、贩卖,很多精品砖被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各国的博物馆与私人收藏。据不完全统计,从二十世纪初到1949年前后洛阳出土的画像空心砖约有七、八百块,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砖均为盗掘出
“京口”是今天江苏省镇江市的古称。“京口三山”指的是位于镇江的三座山: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三座山呈三足鼎立之势,位于长江和运河的十字交叉点上,可谓咽喉之地。和许多名山相比,这三座山都不高:金山约高42米,北固山约52米,最高的焦山也不过约70.7米。这样一处看似并不显眼的地方性山水,随着明代旅游风气的上升,却成为一处令人向往的名胜,也成为一处可以亲身抵达的“仙山”。 在明代中晚期,无论版画
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沿线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前代或当朝的名胜古迹,这些古迹既包括了以秦汉长安宫殿群为代表的政治性遗迹,也包含了以骊山、华山、陇山、萧关、玉门关、阳关、金山等为代表的自然及军事遗迹,同时也还含有如麦积山、莫高窟等为代表的颇具宗教文化性质的遗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各类遗存多依据行政区划进行孤立、散点、分段式研究,阐发丝路沿线各种人文遗存因文人活动而产生的相关文学意义和价值,缺
作者简介:孙庆伟,江西上饶人,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从事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研究和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山西晋侯墓地、陕西周原和周公庙遗址的发掘。出版《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追迹三代》《最雅的中国——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周代用玉制度研究》等专著。 考古学是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延伸,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近代科学考古 ...
新石器化(Neolithisation),即旧石器时代或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历程,其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近日,国际专业考古学期刊《古物》(Antiqui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石霞副研究员、岳健平博士研究生联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有骞研究员的合作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东北地区小兴安岭南麓更新世末期的石器技术演化、生态适应以及新石器化历程。 我国东北地区地处沟通华北、 ...
考古学是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延伸,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近代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密切相关。五四学人对传统史学的反思和对科学上古史的追求,催生了以田野工作为核心的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但当时国家衰败,文化凋零,考古学发展举步维艰。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考古学才真正迎来了学科发展的历史机遇。概言之,70年来的中国考古学,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大发 ...
基本信息: 编著:重庆市文物局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4月 印次:1 ISBN:9787030610904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重庆三峡后续工作2008~2013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35篇,内容包括新石器、商周、秦汉至六朝、宋、明、清各时代的考古遗存,是研究三峡地区古代 ...
日本是中国域外珍藏汉文古写本最为丰富的国家,因此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中心为“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立项开题并举办本次论坛,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日藏敦煌写本的某些特殊性,仅就这些写本的整理研究提出如下浅见以求教于各方专家。
澎湃新闻获悉,由上海嘉定博物馆与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苍砚有池——松江博物馆藏古砚精粹展”将于8月5日在嘉定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展出上海松江博物馆馆藏古砚台65方,包括西汉石柄形砚、东汉石三熊足圆砚、西晋青铜三足砚、唐洪州窑青釉带笔插辟雍砚、宋棱边辟雍砚、元镔铁四足暖砚等千百年来保存至今的稀世古砚。时间跨度上至西汉,下迄民国,质地形制多样,传承有序,系统展现了砚文化的艺术与历史。展期持续至9 ...
基本信息:作者:董睿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615107内容简介: 空心砖墓产生于战国晚期的郑韩故城,是作为竖穴土坑木椁墓的替代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墓葬形式。空心砖作为墓葬建筑材料,不但改变了墓葬的建筑结构,而且扩大了墓葬的内部空间。空心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制作者思维的物化形式,而这一物化的过程,需要借助特殊的材料、工具和技术。《汉代空心砖墓研 ...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7月印次:1ISBN:9787030617583内容简介: 2012年1月,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村北的漳河河滩内发现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发掘出土各类造像残块近三千件,是国内发现该类遗物数量*多的一次。出土造像类型多样、 ...
13岛41礁,位于宁波象山东南的渔山列岛犹如一颗颗大小不一的珍珠洒落在东海碧波中。这里扼守远洋航线重要站点,是我国领海基点所在。古往今来,在渔业捕捞、岛礁开发的百姓生活中,航路开辟、船运商贸的海上航行中,以及抗击倭寇、缉查海盗的激烈海战中,渔山海底散落着不同时代的大量文化遗存。 到底有多少?之前一直无人知晓。渔山列岛水下考古队员发现沉船船舷构件。图片来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 近日,历时 ...
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拥有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充足、稳定,但品种相对单一的食物来源,促使定居生活出现、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生产力大幅提升、生产关系加速转变,从此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快速道,为古代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然而,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加剧,以及营养成分单一的谷物导致人类体质下降, ...
基本信息: 作者:刘煜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 ISBN:9787218127842 内容简介: 殷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在中国古代金属技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礼器*为重要、铸造工艺也*为复杂。 本书在梳理、归纳、总结与殷墟青铜礼器铸造工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铜器与铸铜遗物对照,复原殷墟青铜礼器制作的工艺流程,包括造型材料的选择和制备、铸型的设计与制作兼及铭文和花纹的制作、铸型的焙烧与装 ...
南京摄山千佛岩南朝佛教造像的创建者及受众,主要是南渡的“青齐土民”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士人、僧侣、齐梁皇室、摄山周边的居民等。由于信仰习惯、佛教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江南土著及早年南渡的高门贵族对其似无兴趣。以千佛岩为中心的宗教活动虽然对南朝社会影响有限,却使都城建康以北地区出现了“青冀化”的动向。在探讨各地区间佛教造像的样式关系时,应当考虑到造像创建者及受众的地域背景。
公元前第三千纪前后,黄河流域兴起了空三足器,表征着此时的考古学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此次变革风潮中,地处南流黄河向东转弯处的运城盆地的考古学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界对于这一阶段,或直接谓之龙山时代,或谓之庙底沟二期-龙山时代。运城盆地这一阶段遗存的发现,自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肇始时期便已露出端倪。1926年李济在夏县西阴村发掘所得的材料中或已包含有类似的遗存,但囿于当时的认识水平未被辨识。1994年 ...
大象二年(580)正月,一对耄耋老人的葬礼在长安城东举行。半年前,夫妇两人相伴一个甲子之后,相继离世。他们的三个儿子,按照老人生前的遗愿,将他们的棺椁安葬在龙首原上。 墓葬为长斜坡墓道、五天井、单室土洞墓,墓道和墓室四壁描绘着壁画,在墓室正中安放了一个巨大的石堂,夫妇两人安详的躺在石榻上,头朝西方。石堂外面雕刻大量的浮雕图像,并彩绘贴金。
基本信息: 编著:大同市博物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7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7月 印次:1 ISBN:9787030617859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大同地区其中18座墓葬的150余幅壁画作品,时代涉及北魏、辽、金、元四个时期;首次系统地展示了大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墓室壁画的发展概貌、历史价值及其艺术成就。
基本信息: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 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 王晓琨等 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6月 印次:1 ISBN:9787520142069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面系统地介绍锡林郭勒地区的岩画。锡林郭勒是我国三大草原之一,岩画遗存丰富,保存状况良好。2016年秋,中国人民大学联合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对锡林郭勒境内的岩画遗存进行了系统 ...
30日,“世纪动脉--八省区万里茶道文物联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展,近400件(套)文物遗产展出,再现万里茶道曾经所创造的商业辉煌和文化底蕴。图为展览现场。 李超 摄图为展览现场。 李超 摄 万里茶道是与汉唐“丝绸之路”、西南“茶马古道”、宋元“海上丝绸之路”齐名的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换国际大通道。17世纪至19世纪,由山西商人在福建武夷山茶区采购茶叶,就地加工成茶砖,运至恰克图(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城市) ...
7月25日,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科研工作专家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刘曙光、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等国内考古界“大咖”齐聚洛阳,为洛阳市考古科研工作建言献策。他们认为,洛阳考古工作应聚焦中华文明源头和核心等重大课题,深挖河洛文化,多出代表性成果。 01 课题带动项目 考古科研全面开花 在座谈会上,洛阳市 ...
按:须弥灵境的石经幢、谐趣园的“云窦”、涵虚堂前的平台以及赅春园的石壁,梁雪在对颐和园的测绘中尤为关注几处常为游客所忽略的地方,并试图在建筑与环境的微小变化中见证历史。见微知著——颐和园中几处建筑的变异与兴废文 | 梁雪(《读书》2019年7期新刊)在咸丰十年(一八六〇)的英法联军入侵中,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与圆明园同样遭受大火的侵袭,前山和后山的建筑群几乎被全部破坏,现在我们看到的颐和园是光绪十四年(一 ...
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出土的大量金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采写 | 潘文捷编辑 | 黄月“我和很多专业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同道感到惭愧。”日前,在“海昏侯身后的广阔世界——《海昏侯新论》北京读者见面会”上,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辛德勇说。在今天的中国,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普通人开始关心历史文化,可是,他感受到考古文博和历史学工作者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还是有些遥远。辛德勇举例称,每次去博物馆游览, ...
公元477年,年近六旬的倭王武向南朝刘宋政权派出了继位以来的第一批使者。从其先祖倭王赞算起,倭王武已经是第五位入贡南朝的倭国国王了。倭王武的此次进贡收获颇丰,从刘宋朝廷获得了“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的封号,品级之高超越了前任历代倭王。然而,正当倭国在南朝天下秩序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倭王也可凭借中华皇帝的威望进一步统合国内、进军朝鲜半岛时,持续半个多 ...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官网上线,给收藏爱好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系作者通过查阅故宫数字文物库中的赏石图片,对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山子进行鉴赏与解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官网上线(另有“故宫名画记”、“全景故宫”同时上线),引发了收藏爱好者的极大关注。此次上线共52558件/套文物,均为高清图照,涵盖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漆器、珐琅器、玉石器、雕塑、陶瓷、织绣、雕刻工 ...
紫禁城和金鱼的渊源非常久远。明神宗万历皇帝就是个金鱼鉴赏家,明代宫廷中很多地方都有养金鱼的大鱼缸。每年中秋节,各宫院都要举行赛金鱼活动。鼎盛时期曾有279个宫廷金鱼品种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文人雅士也喜爱饲养金鱼,追慕庄子濠梁观鱼的悠闲自在,欣欣然忘却尘世烦扰。7月30日,“观鱼知乐——宫廷金鱼文化与故宫博物院藏金鱼题材文物联展”在故宫延禧宫开幕,展出近200条宫廷金鱼和34件金鱼题材文物。这次联展是由故宫博 ...
原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单国霖近日在上海就《书画鉴定中争议与论辩之意义》一题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总监陈麦青进行了对话与讲座,他从书画鉴定的意义、书画鉴定的特殊属性、书画鉴定的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此次讲座对话由上海芊荷艺术策划,“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特刊发此次讲座的单国霖先生发言。单国霖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书画鉴定。书画鉴定是个很大的范围,我今天主要讲的就是书画鉴定的意义 ...
截止2019年7月28日,莫高窟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976607人次,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0.32%。面对暑期增势迅猛的游客量,敦煌研究院始终坚持负责任的旅游,在实现对游客流量合理调控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人性化服务、游客参观体验满意度等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进入7月以来,“大客流”基本已成常态,这是莫高窟旅游开放一线工作人员最深切的感受。这“寻常”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我们为游客热忱服务的
七月的敦煌骄阳似火,炽热的天气也迎来了莫高窟暑期旅游高峰,面对高温的“烤”验,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全体职工积极应对、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尽最大努力为广大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市区售票处排队购票的游客 进入暑期以来,客流量的逐日激增不断逼近莫高窟单日最大游客承载量的“上限”,对于文化弘扬部这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队伍来说,这样的游客接待量还将持续近2个月,60天,144
基本信息:编著: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河北省文物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6月印次:1ISBN:9787030612151内容简介: 本书是河北省南水北调建设工程的系列考古报告之一,全面介绍了2006年8~12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河北省邯郸县薛庄遗址的考古发掘资 ...
图/克拉科夫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2018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第三届亚太区大会仍历历在目,世界遗产城市组织(OWHC)又于2019年6月2日至5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以“遗产与旅游:当地社区与游客——共担责任”为主题,召开了第15届全球大会。本届大会共有全世界300多座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的市长等代表参加,是对“遗产与可持续旅游”这一主题的进一步讨论。本文来自与会学者,并随文附
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探讨李晓武(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315)摘 要:风险管理理论已被应用于很多行业,其于金融行业已经建立起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为金融行业的业务开展、风险防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阐述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及其必要性,提出建立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和基本路径,根据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管理特点,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3个层面进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史思明起家的营州一带,在开元时就已成为粟特人的新家园。经过安禄山的经营,河北地区成为粟特商胡的向往之地,加上突厥部落内的胡人南下,在天宝末年以前,河北已成为胡化之区。安史乱后,一方面,唐朝出现排斥胡人的情绪,许多粟特人蒙受打击,纷纷向河北三镇转移,寻求新的生存之地。大量粟特胡人迁居河北,加重了河北的胡化倾向,也增加了河北藩镇的力量。最后,加入到晚唐强劲的北方民族沙陀部的粟特
入华粟特人墓葬所见人首鸟身形象述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孙武军)一、入华粟特人墓葬中的人首鸟身形象 入华粟特人墓葬中的人首鸟身形象根据位置、职能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位于火坛两侧,应为祭司1,数量较多;第二类位于屏风上侧,应为紧那罗,仅见一处。 祭司类型的人首鸟身形象出现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北齐入华粟特人墓葬底座(图12) ...
青铜之路:上古西东文化交流概说易 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00081) 青铜之路与丝绸之路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青铜之路活跃于夏商周三代,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主要是由西向东传播青铜与游牧文化。丝绸之路繁忙于汉唐宋元时代,史不绝书,主要是由东向西传播丝绸与定居农业文化。两者先后相继而方向相反,可以说是青铜之路诱发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取代了青铜之路。研究表明青铜技术的传播
长安之春:唐代都城的生活与时尚荣新江编者按:近日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长安在人群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么唐代长安都城的生活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描述的长安都市的daily life.长安之春,是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的一本书名。这本书是研究唐代长安文化的名著,收录多篇雅俗共赏的文章,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出版,后来又被编入东洋文库和讲谈社的文库本,可以说在日本家喻户晓。
在吐鲁番发现历史——一张废纸上的中亚历史脉动荣新江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方重镇,但是在唐朝三百六十个地方州中,称作西州的吐鲁番仅仅是其中的一州而已。不要说长安、洛阳,或者扬州、益州,就是中原的一个普通正州,在当时都比西州更有官场热度,而在文化影响上,西州的地位更是不堪比量。但是,由于吐鲁番特殊的气候和当地特有的葬俗,却在无意中为 ...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文化出版社一起阅读吧抱朴守诚,弘文载道承古传今,尚精出新《西域考古时代的终结——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王新春 著 《西域考古时代的终结——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一书从学术史的角度,对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西北科学考查团和绥新公路察勘队的考古学研究进行了系 ...
杨富学 单超成敦煌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摘要: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高昌回鹘王国,历来是棉花种植与棉织技术传播的重要地区。20世纪初以来,吐鲁番出土发掘了大批回鹘文文书,其中的社会经济文书内容涉及到高昌地区棉织品生产、流通及与外地交流问题。结合回鹘文文书、敦煌出土相关文书及中原地区相关文献,不难发现,棉织品在王国境内广泛使用,且深入回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昌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回鹘社会的农奴制度、 ...
在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写本中保存有400余件社会经济文书,大部分为元代之物,少部分属于宋代,其内容涉及宋元时代高昌回鹘王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经济、土地制度、租佃契约关系、高利贷、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宋元时代,中原汉文史书对高昌回鹘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记载甚为稀少,而且支离破碎,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的发现,对于重构宋元时代高昌回鹘之经济历史及社会关系的形成具有极为 ...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正式打通了中国与西方的联系通道,今日我们称之为“丝绸之路”。由此,中外交流从商品贸易,扩大到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到西汉末、东汉初,佛教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古丝绸之路示意图 书籍是文明传播的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所以观察书籍的传播是探索文明传播的重要视角。本文从物质载体的角度,来看中国发明的纸张,对于典籍作为一种文化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重要意义。埃及莎草纸 不论东方还
近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宣布: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2020年将在中国福州召开。世界遗产大会上一次在中国苏州召开是2004年,15年间,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世界遗产保护之路。2004年在苏州举办的第二十八届大会,至少有两项重要贡献:一是通过了对2000年凯恩斯决议的修订,根据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需要,鼓励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的申报,将对各国申报项目的限制从一国一年一项,扩展到一 ...
洛阳陶文,在清末民国时期,即引起了一些收藏家和学者的兴趣与重视。前辈学者如罗振玉、邓秋枚、范寿铭、文素松等人均有收藏和著述。近年来,一些文博单位、大专院校以及个人收藏者,依然重视砖瓦文字的收藏和研究。有鉴于此,本书作者编著《洛阳陶文》一书,收录多年来洛阳地区出土的400余条陶砖瓦文字。本书中所说洛阳为古代洛阳京畿范围之内及其相近周 ...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陶瓷窑口,其窑址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湘江东岸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长沙窑窑址紧靠湘江,生产规模大,窑工们就地取材,筑建龙窑,抔土为器。长沙窑以烧造日用陶瓷为主,器物类型包括茶具、酒局、文房用具及其他生活用品等。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市场,而且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海外。虽然长沙窑不见于文献明确记载,但大量事实证明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