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与数字化应用研究——以四川地区佛寺壁画为例

基本信息:作者:李雅梅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5月印次:1ISBN:9787040470666内容简介:  李雅梅著的《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与数字化应用研究--以四川地区佛寺壁画为例》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艺术研究。西南地区古代佛寺壁画艺术具有独特的人文风貌和地域特色,本书以四川地区的新津观音寺壁画、蓬溪宝梵寺壁画、广元剑阁觉苑寺壁画为研究的切入点,展开了造型色彩、画面构筑、制作技 ...

• 万古丹青:陕西古代壁画/考古陕西

基本信息:编著:李明 胡春勃主编:赵荣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575内容简介:  壁画艺术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一支绚丽的奇葩。20世60年代以来,一般认为出土于陕西省成阳市窑店村的秦“驷马图”是考古所见古代壁画之始。《万古丹青:陕西古代壁画/考古陕西》收录了陕西境内35处寺院、道观、石窟、庙宇等古建筑现存宋元以来壁画280余幅,填补了地 ...

• 雕刻时光:陕西古代石刻/考古陕西

基本信息:编著:田有前主编:赵荣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551内容简介:  《雕刻时光:陕西古代石刻/考古陕西》以陕西地区的石刻艺术为代表,用较多的文字和图版,总结分析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不同风格,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省石刻艺术品类及其艺术特征,脉络清晰,图文并俱,为深入地了解西安碑林及陕西各地石刻提供了方便,对于文史工作者、美术研究者 ...

• 汉代车马形像研究--以御礼为中心

基本信息:作者:练春海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7月印次:1ISBN:9787549587742内容简介:  练春海著的这本《汉代车马形像研究--以御礼为中心》以汉代车马的视觉形像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讨论了汉代车马装饰、使用以及仪仗等方面的礼仪。通过汉代御礼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层次,作者不仅全面地梳理了有关车马礼仪的图像、实物、文献,还从宏观上揭示了御礼在汉代发展的内在 ...

• 李金早:用旅游活化古老丝绸之路 为历史遗产赋予新时代意义

来源:四川新闻网(图片来自四川新闻网) 2017年9月13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开幕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开幕式后的旅游部长会议围绕“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发展的伙伴关系,以‘一带一路 ’倡议为例”进行讨论。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会上表示,各方应推动“一带一路”全域旅游合作、共同应对旅游安全威胁与挑战、深化旅游互联互通建设、培育丝绸之路旅游黄金线,并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九天开出一 ...

• 战国时期巴蜀文化水草纹符号试析

全文阅读战国时期巴蜀文化水草纹符号试析(作者:严志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洪梅 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文刊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7期)

• 三星堆文化的再思考

——————————————————————————————————全文阅读三星堆文化的再思考(作者:施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四川文物》2017年第4期)

• 明景泰刻本《云南图经志书》

明代修志的数量和规模十分庞大,除了传统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修志较多以外,一些边远省份也都纂修了方志。明代方志的纂修体例日渐统一完备,方志内容丰富多彩,取材日益广泛,修志成就超越前朝,为今人研究有明一代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明代也成为我国传统地理志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明代修成的志书蔚为可观,有学者统计约为3470种,但散佚较多,流传至今的仅有1000余种。 ...

• 大汉帝国之西南夷传奇——云南呈贡天子庙古滇国墓地

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均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蹻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庄蹻带兵入滇加强了内地和边疆的交往与联系,传播了先进的民族文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对此,呈贡县在康熙、雍 ...

• 夏立平 | 妈祖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作用

夏立平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大国关系、亚太安全、海洋安全、国际军备控制、北极治理、中国对外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适应了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成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精华,是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和桥梁,并将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精华妈祖是我国 ...

• 沐川千佛崖石刻考察记

内容摘要:本文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沐川县凤村乡千佛崖石刻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就其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词:沐川县;凤村乡;千佛崖;石刻艺术一笔者于2016年5月2日傍晚七点半左右,在沐川县利店镇“农村淘宝”的邓德生先生和原凤村乡政府干部罗燕女士的带领下,第一次考察了四川省沐川县凤村乡的千佛崖石刻。由于当时天色已晚,只是作了初步的考 ...

• 敦煌隋唐佛教艺术中的凤鸟纹饰

凤鸟是中国古老的神瑞动物之一。据《山海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6页。)又《说文》云:“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崘,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寕。’”(http:/ ...

• 佛光寺大殿新发现的题记与纪年牌

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代已是学界共知的事实。明确有唐代纪年的证据,则是寺内大中、乾符两经幢,以及后来陆续发现的大殿版门内侧咸通以降的游人墨书。但是,殿内外虽记修、塑事迹之碑、牌颇多,但却不见有唐代修建朝年的题记,对于认定大殿的具体营造时间而言,终是微憾。而且,内槽四椽栿下各条题记,虽详列主事官员与功德主之名,但竟无一僧名,而殿外两唐代经幢镌刻寺院僧尼之名则不厌其详,相比之下,大殿尽付阙如,有悖常理。近 ...

• 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陶器的科技分析与研究

————————————————————————————————————全文阅读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陶器的科技分析与研究(作者:郁永彬 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吴小红 崔剑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国科 王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考古》2017年第7期)

• 良渚遗址申遗提交预审 良渚考古进入全考古时代

2017年是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关键性的一年。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9月份,良渚遗址申遗工作将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预审。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高蒙河认为,近年来,学界对考古学的定义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原来唯发现和研究为上的考古学,近几十年来又延展出了保护和利用等全新领域。而反观良渚考古八十年来,从初期只是发现和研究,发展到而今的边发现、边研究、边保护、边利用、边

• 《40届世界遗产大会年度观察报告》精彩序言抢先看!

  图/CHCC遗产大会工作组在波恩参会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  2016年7月和10月在土耳其和巴黎两地召开的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观察报告》将在本月与大家见面啦!这也是CHCC以第三方独立视角对世界遗产大会进行记录、评论的第四个年头。图/前两期出版的《年度观察报告》  本册关于第40届遗产大会状况的《观察报告》在编排上分为综述和专题两个部分,其中专门对今年遗产领域炽手

• 李孝聪:下鞍进房:马背上的民族与中国都城规划管理

城市,是从氏族社会迈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似乎是农耕社会的专利。但是在中国几千年的都城发展史上,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都城形制却是马背上的民族所创造,为都城规划和管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迄今依然引发人们的思考。鲜卑人创造的封闭的坊市制都城:从平城到洛阳;蒙古人设计出街道胡同式都城:元大都;女真人施行满汉分治式都城管理:北京城。城市,作为一种空间现象,可以从其形态和功能上来给予阐释,解释城市为什么会 ...

• 崔光海|以建筑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崔光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总建筑师“ 我们的设计工作主要聚焦在文化遗产地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周边(区域),如何处理建筑设计与遗产本体及其所在环境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所幸,这些遗址、遗产本身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非常有趣的设计元素,这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当然也提出了很多制约,有些制约甚至是非常严格的。如何处理这两

• 德国又添一项新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德国印象在南德施瓦本地区阿尔伯一带的6个洞穴里发现了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品。现在,这些洞穴获封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岩洞维纳斯这位丰腴的女性雕像被称为岩洞维纳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形象。它是总共发掘出的50多个文物中最著名的一个。4万年来,它们一直在施瓦本地区阿尔伯的洞穴中沉睡。现在,这个大约6厘米高的象牙雕刻被布劳博伊伦(Blaubeuren)的远古博物馆收藏。岩洞考古学家在这个岩洞里发掘出象牙维纳斯雕刻。 ...

• 李映青: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不要过分强调“保护”

8月23日至28日,“社科专家红河南部行”调研咨询活动在云南省红河州进行,来自联合国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及云南省内相关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红河州南部,围绕“红河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与边疆民族地区精准脱贫”这一主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再次踏上这块熟悉的土地,多年前,他就参与了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思考四个 ...

• 长篇小说《敦煌道士》出版发行 以敦煌藏经洞文物流失为题材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中国甘肃网8月22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 (记者 李满福 实习生 姜斯佳) 一部以敦煌藏经洞文物流失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敦煌道士》,日前由读者集团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上世纪初,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一个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圣殿从此展现在世人面前。长篇小说《敦煌道士》以藏经洞发现者王圆箓为主角,对这一敦煌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细致描写和艺术刻画,围绕藏经洞文物的去留、存毁,展现了 ...

• 秦汉区域地理学的“大关中”概念

内容提要:“关中”是地域概念,范围也有不同的界定。本文运用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考证了广义和狭义的关中,以及秦汉时期区域地理学的“大关中”概念。关键词:秦汉;地理;大关中“关中”,作为区域地理范畴的概念,出现的年代似乎并不遥远。我们看到较早的资料,有《战国策·秦策四》“顷襄王二十年”篇,所载楚国使者黄歇对秦昭襄王的说辞。黄歇说道:“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临以韩,韩必授首。王襟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之 ...

• 墓志所见唐代环境_出土唐人墓志所见唐代若干环境信息考述

马强教授近照墓志类文献因本身性质和体例的限制,以记述志主世系、名讳、婚姻、仕历、生卒及其功德为主,故学者一般会过多关注墓志所反映的历史、政治、文化、思想及其书法史内容和价值,而对其中历史地理信息多少有所忽略。实际上唐人墓志的书写特点之一是在标明墓葬地的地理位置时,往往会涉及到对墓主生活时代周边江河湖泊、山川地貌、物候生态、城镇乡村等一些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记述,以表明墓地的地理位置和墓主安葬地风水地理 ...

• 浅析中国古代方志中的地图

中国的地图与方志之间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无论在方志的前身地记、图经中作为主导地位的地图,还是在定型后的方志中作为组成部分的地图,它都是方志文献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因此,研究方志中地图的情况既是对地图研究的需要,也是对方志研究的需要。而方志文献是诸多文献中数量众多、信息涵盖面广泛、资料特征独特的重要文献形式,因此,对地图的研究不可缺少对方志中地图的研究。本文只涉足清代(包括清代)以前的古代方志,民国及 ...

• 高仙芝南逾葱岭的行迹

内容摘要:巴罗吉尔一名事实上以不止一种汉字记音的形式出现在汉语史料里,这一点似乎还没有人指出过。该山口正好坐落在今阿富汗、巴基斯坦边界线上,故其北坡之下的连云堡应位于今属阿富汗境内的瓦罕河谷南缘。关键词:仙芝;葱岭;坦驹岭;斯坦因;吉尔巴罗吉尔一名事实上以不止一种汉字记音的形式出现在汉语史料里,这一点似乎还没有人指出过。它在《唐会要》里写作“布路犍”,中古音读作bu-lu-gian,也是用-n收声的-gian来记录-l ...

• 刘迎胜:丝路启示录:古代海上丝路衰落的教训与启示

作者:刘迎胜,男,1947年生。1981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南京大学教授(1988起),博士生导师(1992年)。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2003年起),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1998年起)。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元史研究室主任(1990年起)、韩国研究所所长(2005年起)。刘迎胜继承了我国乾嘉以来西北舆地之学与欧美东方学的传统,通多种语言,是活跃 ...

• 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

书讯|现代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西南边疆史陆韧,女,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生导师。2001年—2002年期间为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中国西南历史人文地理、西南边疆史地研究,在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移民史和西南边疆历史政治地理等领域多有建树。已出版《云南对外交通史》、《高原通途——云南民族交通》、《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元明清西南边疆特殊 ...

• 青海拉加寺规划项目调研经验交流| 遗产撷英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是目前我国对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实地调研是制定文物保护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之后所有工作的基础。今天分享的案例来自CHCC关于“项目前期研究及现场勘察”的新员工培训,以拉加寺项目的调研工作为例,探讨我们在面对具有活态特征的、仍在延续使用中的宗教遗产时,所采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拉加寺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 许德臣:中国世界遗产监测的困惑与建议

我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充分履行公约要求,对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均给予了积极支持与通力合作,其中包括世界遗产监测工作。我国各遗产地的监测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早期的人工记录到现在的自动化监测的跨跃,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监测到主动预防性保护监测的跨越。目前遗产地的监测主要是针对遗产本体的监测和环境监测(包括遗产地周边大环境和遗产本体微环境)。由于遗产监测起步 ...

• 美国人看丝绸之路_丝绸之路:追溯中华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

作者:(美国)比尔·波特  翻译:马宏伟、吕长清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时间:2017年7月  定价:49.8元  本书从旅行与文学的双重视角,构建了一位美国作家笔下的丝绸之路盛景。  □陈华文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开放包容。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社会逐渐走向没落。于是,有一些中外学者就认为,由于地理的原因,中华文明总体上讲是一个封闭、保守的系统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