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从“高丽使行馆”看海上丝绸之路

宋丽交往,史迹犹存1999年,月湖东岸宝奎巷一带,一处宋代遗址在配合宁波月湖历史文化景区建设而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得以发现。除了揭露出部分宋代建筑基址,该遗址还出土了北宋时期越窑青瓷制品和高丽青瓷等文物。可不要小看了高丽青瓷,这是直接受到越窑青瓷影响而创烧并大量回流到瓷器故乡的唯一一种外国瓷。联系到文献记载,发掘者不禁要问,这是不是宋代设在明州(今宁波)的“高丽使行馆”之所在呢?作为此次发掘的成果之一,该 ...

• 中国确定2018年申遗项目 推荐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文章来源:贵阳网—贵阳晚报 梵净山云雾景观 正在觅食的梵净山黔金丝猴记者昨日从铜仁市旅游部门获悉,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贵州梵净山”作为2018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两个项目有望于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了解,中国自1985年加入联 ...

• 丝绸之路乐团终获格莱美 吴彤:得格莱美是早晚的事儿

北京娱乐信报    音乐人吴彤  信报讯(记者张学军)美国当地时间12日下午三点,包括笙演奏家吴彤在内的8名丝绸之路乐团的艺术家们接过了沉甸甸的格莱美奖杯,这是这支坚守了18年的乐团第一次获得这个世界音乐大奖。吴彤在颁奖现场接受了信报的独家专访,他开心的表示:“我们一直觉得,得格莱美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  事实上,万众期待的第59届格莱美早在两个月之前提名揭晓的时候,马友友及丝绸之路乐团斩获本次格莱 ...

• 故宫开放面积将达85% 近一半员工将搬出紫禁城

来源:中国新闻网资料图 单霁翔院长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应妮)未来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85%。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今后包括其在内的故宫一半员工约750多人,都将搬出紫禁城办公。  由故宫宣教部举办的“故宫讲坛”一百讲特别活动12日在北京举行。    以《故宫博物院的表情》为题做了两个小时的讲座。  《故宫保护总体规划》(2013-2015)提出,“故宫管理用房大量占用文物建筑,文物建筑的 ...

• 陕西去年文物国际交流成果丰硕 组织出入境展览15个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7-02-10 21:51:50|作者:田进“陕西文化遗产”图片展在哈萨克斯坦展出。陕西省文物局 供图  中新网西安2月10日电 (记者 田进)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10日在西安召开的“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透露,2016年陕西文物部门国际交流取得重要成果,组织“始皇和大兵马俑展”等文物出境展览9个,“梵音东渡——日本醍醐寺国宝展”等入境展览6个。  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教育、展示利用等方面,与英、法等国以及中 ...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三届理事会2017年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

2017年2月10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三届理事会2017年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会议由理事长童明康主持。副理事长吕舟、陈同滨、陈星灿、侯卫东,财务总监朱晓东,秘书长陆琼,常务理事王军、王旭东、王毅、吴东风、黄滋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闫亚林、遗产处副处长邵军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召开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的有关事项,审议通过了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时间、地点、议程、主要拟任负责人选、 ...

• 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 部分成农户羊圈院墙

来源:兰州晚报省政府立的明长城景泰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明长城“伤痕累累”每日甘肃网2月7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王万盈文/图)位于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外的明长城是离景泰市民最近的一处明长城。它修建于公元1599年,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由靖远县小口村进入景泰县,东起索桥堡,经芦阳镇、草窝滩乡、八道泉乡、八道乡、红水乡等,最后经牦牛圈(昌林)西入古浪县界,全长90多公里。省政府立的明长城景泰段全国重点文物保 ...

• 美国曼哈顿出土古罗马石碑

2015年夏日的一天,纽约地产开发商安迪·托德收到来自他的承包商之一,同时也是发掘人汤姆·彼得森的一封奇怪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由25个问句组成,清晰地表达了彼得森的困惑,看过附件的照片后陶德得知,彼得森从即将建造的一座豪华住宅的地基处发掘出一件小型冰箱大小的物体,这个物体由象牙色的大理石而造,且出奇得重,物体表面刻着晦涩难懂的文字。它看上去很旧,甚至可能是古罗马时期的物件。可是此物怎么会出现在离曼哈顿北 ...

• 红学大师探西域研究唐僧取经路

来源:广州日报作者:赵琳琳1998年8月,冯其庸先生在帕米尔高原考察。孟宪实(左)与冯其庸先生(右)在楼兰。冯其庸先生(中)在楼兰古城接受央视采访。原文标题:红学大师探西域研究唐僧取经路今年1月,93岁的冯其庸先生在北京逝世,冯老以其对《红楼梦》的研究为大家所熟知,但人们却不一定知道,他最热爱的还有《西游记》里的唐僧。冯老生前曾多次西行考察,发现了一代高僧玄奘许多不为人知的有趣经历。作为一个学者,冯老还包 ...

• 新疆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 首次证实南门存在 丧葬特点反映中原文化在帕米尔高原传播

文章出处: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王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艾涛日前向记者透露,2016年他们在对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石头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中有重大发现:朅盘陀国公共墓地被发现,并发现精致箱式木棺,体现出这里与中原文化的一脉相承。学术界争议多年的石头城是否存在南门问题得到证实,南门不仅存在,而且是个突门。  考古发掘工作从石头城遗址以北约150米的乱石小山上开始。在这里,考古队员发现古墓群 ...

• 安卡拉的哈德良披甲塑像

丝路遗产哈德良和他的旅程常被用来指引我自己的旅行。然而,我最近到土耳其的旅行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即赫梯文明,其中一个重点项目便是游览在安卡拉的安那托利亚文明博物馆。在眼花缭乱于博物馆主楼所展出的华美文物后,我发现它们之中还有一部分是专门关于罗马时期的安塞勒的。令我大吃一惊的是,这些文物中包含了一尊罗马皇帝哈德良雕塑的一部分。安塞勒的罗马剧院,公元2世纪初,安卡拉。摄影:Carole Raddato安塞勒曾是罗马 ...

• 首师大 :陶器研究 技术、经济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纪要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臧雅帆 王涛陶器研究:技术、经济与社会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6 年11 月26 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陶器研究:技术、经济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多家考古文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100 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24 人在会上作专题报告。本次会议聚焦新石器化进程中的早期陶器,与会学者围绕早期陶器的发现与研究、方法与认识两个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发起人、首都师范 ...

• 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境内发现多处“匈奴”遗迹

来源:中新网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对外披露,中蒙联合考古队近期对蒙古国境内部分遗址进行发掘时,新发现竖穴土坑墓等多处遗迹。  此次中蒙联合考古队,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组成。  消息指,联合考古队在对蒙古国境内温都尔乌兰乌拉土台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在土台顶部居中位置有一座竖穴土坑墓。  该墓葬墓口平面呈长梯形,头端宽1.05米、脚端宽0.65米、深2.65米。墓向345度,墓 ...

• 【丝路今日行】神秘中亚 乌兹别克兴起汉语热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任俊峰撒马尔罕雷吉斯坦广场编者按:2016年9月25日,一个由22名记者组成的自驾采访团队从青岛出发,踏上了古老神秘的丝绸之路。他们途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希腊、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德国11个国家,横穿欧亚大陆,历时72天,行驶18200多公里,开创了市级地方媒体行走“丝绸之路”的先河。“丝绸之路今日行”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围绕我 ...

• 【丝路今日行】一路向西 寻找古丝绸之路印记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任俊峰“丝绸之路今日行”团队穿越鸣沙山沙漠编者按:2016年9月25日,一个由22名记者组成的自驾采访团队从青岛出发,踏上了古老神秘的丝绸之路。他们途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希腊、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德国11个国家,横穿欧亚大陆,历时72天,行驶18200多公里,开创了市级地方媒体行走“丝绸之路”的先河。“丝绸之路今日行”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 ...

• 【丝路今日行】大漠长河 72天穿越11个国家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任俊峰丝路行团队翻越比什凯克到奥什4000米的雪山,一路艰苦 编者按:2016年9月25日,一个由22名记者组成的自驾采访团队从青岛出发,踏上了古老神秘的丝绸之路。他们途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希腊、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德国11个国家,横穿欧亚大陆,历时72天,行驶18200多公里,开创了市级地方媒体行走“丝绸之路”的先河。“丝绸之路今日行”活动服务 ...

• 长安与丝路学术论坛在西安召开

2月7日,为促进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合作举办的“长安与丝路学术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国内外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长安与丝路学术论坛”,专家围绕丝路与长安研究,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丝绸之路考古与艺术研究、丝绸之路出土文献研究、长安与敦煌历史文化等相关方面问题,展开专题报告与学术研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葛承雍发言说: ...

• 割舌入石——罗马不列颠时期的特殊葬俗

下颌间夹有扁石的头骨特写图片来源:英格兰历史委员会 (HistoricEngland, 全称为:英格兰历史建筑与古迹委员会)英国北安普敦郡一处罗马不列颠(英国受罗马统治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一具诡异而罕见的男性骸骨。他口中的舌头显然曾被割掉,并塞入一块扁石替代。这具男尸面部朝下,考古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担心他的尸体会再次从墓中爬起,对人们造成威胁。该墓葬出现于公元三或四世纪,位于尼恩河附近的斯坦威克。当时人们可能 ...

• 杨官寨遗址:5500年前西安或已建城建都

5500年前西安或已建城建都 杨官寨遗址发现大量史前墓葬,系国内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成人墓地  文汇报驻陕记者 韩宏  记者从日前在西安举行的“体验考古·感受文明”2016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获悉,2015至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环壕外围进行针对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量史前墓葬,根据出土随葬品及碳十四测年等相关资料,推断该批墓葬是与杨官寨遗址环壕聚落同时期的大型墓地,系国内首 ...

• 昭陵博物馆发文吁美宾大博物馆:还我唐昭陵“二骏”

“昭陵六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石刻艺术精品,其中的二骏——“飒露紫”和“拳毛騧”于上世纪初被盗卖海外已经整整一个世纪,现保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另四骏则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作为国宝级文物,长久以来人们都希望其能回归国内,让六骏重新聚首。陕西省昭陵博物馆日前公开发文《昭陵“二骏”,中国等你回家》,从多角度陈述理由,要求宾夕法尼亚博物馆归还民国时期被盗卖的“二骏”——“飒露紫”和 ...

• 光明日报:敦煌研究院成石窟保护“航母”

由甘肃省文物局召开的省直石窟管理机构整合移交仪式,17日在兰州举行。通过此次整合,敦煌研究院管理的石窟资源将由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三处,再增加三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和北石窟寺。整合后的敦煌研究院将成为甘肃石窟保护利用的“航母”,带动重要石窟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提质、上档、升级。   甘肃拥有大小石窟寺205处,素有“石窟艺术之乡”的美称。位列“中国四大石窟”的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位于丝绸之路甘肃段 ...

• 新华社:敦煌“御医”揭秘如何给壁画“治病”

 近日,长期从事壁画保护研究工作的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在成都举办讲座时,揭秘了作为敦煌“御医”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是如何给壁画“治病”的。   敦煌保存了四世纪到十四世纪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的壁画,是全世界保存壁画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这些壁画历经十个朝代,跨越一千年,反映了不同时代绘画材料的使用情况。   苏伯民说,跟人吃五谷杂粮会生百病一样,敦煌壁画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受到地震、洪水、岩体 ...

• 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局2017年工作要点》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文物活起来落实落地,促进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努力在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上取得新进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进 ...

•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馆亮相2017青岛文博会

来源:中国会展门户  编辑:Peggy【中国会展门户(CNENA) 讯】由中国国际商业促进会、香港国际珠宝玉石协会、博昌会展集团联合主办,青岛博泰展览有限公司独家承办,青岛市黄金珠宝饰品监督检验站全程鉴定的“2017中国青岛国际文玩艺术藏品红木家具暨玉石博览会”(简称:2017青岛国际文博会暨玉石展)将于3月24日至27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1、5号馆盛大举办。据大会组委会介绍,此届青岛国际文博会有八大亮点:  海上丝绸之路文 ...

• 丝绸之路上白银流向决定了大明命运

来源:中国甘肃网-鑫报编辑:赵凌艺  许多人都认为丝绸之路只是一条古代的贸易之路,但近日轰动全球的现象级畅销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的作者,牛津大学顶尖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指出:事实上,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就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影响着世界的贸易、宗教、文化、政治、战争,使得全球化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形成。  一个地区性实践,经过丝绸之路,如同蝴蝶效应般,可以影响到数万公里之外的另一 ...

• 【记者手记】《大写西域》---天马西来

天马西来(记者:小雪)新疆伊犁果子沟大桥为了采访乌孙国的历史和遗址,我们沿着天山北麓一路西行,经过有“情人的眼泪”之称的赛里木湖,犹如山间竖琴般的果子沟大桥,进入伊犁市,直奔汉代公主纪念馆,与等待在那里的专家伊犁师范学院哈萨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白山·纳马孜别克汇合。汉家公主纪念馆前,记者与伊犁师范学院哈萨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白山·纳马孜别克合影乌孙,一个古老的民族,曾经夹在西汉和匈奴两大强国之间竭力维 ...

• [大写西域]莎车与阿曼尼莎汗的传奇

来源:央广网茫茫叶尔羌,  你是流金的河。  问你有多长啊,  千里到天国。  作为塔里木河四大源头之一的叶尔羌河,由拉斯开木河、阿克塔盖河在喀喇昆仑山口汇合而成,全长996千米。雪山融水连同岩层涌泉在今莎车县的霍什拉甫乡冲出葱岭,然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飞奔而下,一路高歌滚滚北去,在面积广阔的冲积扇上灌溉出新疆最大的绿洲之一——叶尔羌绿洲。  叶尔羌,在维吾尔语中就是“土地宽广的地方”。如同尼罗河流域 ...

• [大写西域]疏勒与喀什——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来源:央广网艾提尕尔清真寺是穆斯林聚礼的地方,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每天清晨,阿訇在邦克楼上的那一声召唤,拉开了喀什人一天生活的序幕。艾提尕尔清真寺  如果说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喀什的灵魂,那么老城就是喀什的心脏。这里街巷纵横交错,如同迷宫一般。有许许多多的巴扎散布在老城的街头巷尾,铁匠巴扎、木器巴扎、花盆巴扎、帽子巴扎、手饰巴扎……各种集市让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

• 【记者手记】《大写西域》---良田嘉禾绿焉耆

来源:央广网良田嘉禾绿焉耆(记者:李津婵)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从乌鲁木齐向南驱车四百多公里,进入巴州,翻过干沟以后,铁路线和公路线都会进入一片润泽的绿洲。正因为一路而来的荒凉与干旱,走到这里,绿色显得尤为珍贵,这便是焉耆绿洲。2016年10月16日,我们《大写西域》采访组来到素有“新疆粮仓”“小江南”之称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焉耆绿洲全景关于焉耆,《后汉书·西域传》和《旧唐书·西戎传·焉耆传》中都 ...

• 【记者手记】《大写西域》---楼兰,沉埋千年的绿洲神话

来源:央广网楼兰——沉埋千年的绿洲神话(记者:李津婵)楼兰,少女般的名字。2000多年前,楼兰就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神秘王国,虽然人口不多,领土不大,但凭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多方列强争夺的对象。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楼兰一度是亚欧文明交流的代名词。希腊雕花木板、罗马艺术、拜占庭建筑、波斯服装、印度佛经、汉朝文书随处可见;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抵达;汉语、佉卢文、吐火罗语、突厥语、吐蕃语等30 ...

• 外国学者广西北海采风 冀借文学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新社北海1月18日电 (陈燕)“文化是促进和平与交流的最好途径,我们希望通过文化交流方式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更多合作,让大家受益。”正在广西北海采风的伊朗人叶席18日表示。本月16至18日,由美国、意大利、古巴、土耳其、伊朗、埃及等国家的10名外籍作家、学者组成的采风团一行,赴广西北海市开展“遇见北海·外籍作家北海采风活动”。活动旨在对外展示北海在“一带一路”定位中的城市形象,推动中华文 ...

• 丝绸之路古毯西安展示锦绣毯途

宋代条纹毯 首席记者张宇明 杨力/摄游客在参观古毯珍品展 首席记者张宇明 杨力/摄清代梧桐树凤凰毯 首席记者张宇明 杨力/摄游客在参观古毯珍品展 首席记者张宇明 杨力/摄汉代古毯色彩依旧艳丽 首席记者张宇明 杨力/摄游客在参观古毯珍品展 首席记者张宇明 杨力/摄代古毯色彩依旧艳丽 首席记者张宇明 杨力/摄代古毯色彩依旧艳丽 首席记者张宇明杨力/摄珍贵的汉代丝路尼雅毯 晚报首席记者张宇明 杨力/摄西安新闻网讯(西安晚报记者 ...

• 舞剧《大梦敦煌》今日首度亮相德国汉堡

来源:敦煌智慧旅游官方 1月10日,兰州歌舞剧院大型舞剧《大梦敦煌》将在德国汉堡隆重首演,并由此开启德国交流巡演之旅。1月9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交流演出将在德国汉堡、不莱梅、勒沃库森、林根、汉诺威、沃尔姆斯、维腾、罗森海姆、法兰克福、吕登费尔德等10座城市进行,为期48天,演出场次22场。届时,美轮美奂的舞剧演出将使更多的德国观众接触中国文化,了解敦煌文化,让经典的艺术作品成 ...

• 会议纪要 | “从历史走向未来——亚太地区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

内容提要: 2015年11月,“从历史走向未来——亚太地区历史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与会中日学者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文脉、传统价值和保护模式等议题进行探讨,通过实例阐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讨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思考“文化遗产学”的教育模式。由于会议论文集出版周期较长,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复旦文博”在微信平台与大家分享此次大会纪要。2

• 【记者手记】《大写西域》---于阗,和田玉的故乡

来源:央广网于阗——和田玉的故乡(记者:周彬)“玉”并不神秘,《说文解字》解释说:“石之美者,玉也”。玉分为软硬两类。硬玉,特指翡翠;软玉,在狭义上特指和田玉,和田玉几乎就是美玉的代名词。玉龙喀什河我们来到新疆南部的和田市,到访了位于和田边缘的玉龙喀什河。每年雪山融水过后,这里会如童话故事般显现出一条东接昆仑山的干涸河道,几千年来,被洪水从山上冲下的和田美玉就沉积在河床附近,吸引着无数人来到这里。 ...

• [大写西域]踏上库车 寻找龟兹

来源:央广网 去南疆库车采访之前,先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库车撤县改市,将恢复古称:龟兹。一时间网上热议四起,后来证实这是条假消息。但此事绝非空穴来风,至少库车与龟兹的关系可见一斑。  对于库车的想象,更多的来自新疆作家刘亮程写的《库车行》,库车老城热闹的巴扎、大如车轮的馕,随处可见的驴车……新鲜而又模糊。  当《大写西域》采访组抵达库车时,一切想象都变得清晰、鲜活起来。黄昏时分的库车大桥腋下夹着 ...

• “册府千华――青海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青海省图书馆开幕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2016年12月29日,在青海省图书馆(二期)新馆开馆之际,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青海省图书馆、青海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册府千华——青海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青海省图书馆开展。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厅长高玉峰,副厅长董杰仁、吕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图书馆名誉馆长吴建中,青海省图书馆馆长张景元、党委书记旦正加等领导参加 ...

• 走近新疆科技考古 让沉默的文物“说话”

来源:人民网古代人的健康状况如何?什么疾病患病率高?他们是如何治疗的?  各种出土的精美织物是如何染色的?染料又来自何方?  传统的考古遇到这些问题时,答案只能是“不知道”。但科技考古却让这些“秘密”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日前召开的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这些科技考古成果一经发布,就引来众人关注,人们不禁惊叹,科技考古全面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发展状态。  沙湾大鹿角湾墓地古代人群的病理和 ...

• 犍陀罗佛像艺术展

部落可汗 部落可汗 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印度地区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先觉着—释迦牟尼,称为佛陀。佛陀涅槃后,约公元前二世纪,在古印度地区出现了佛的象征物崇拜,如舍利塔、三宝标、佛教印、菩提树等。公元一世纪后半叶,古印度地区佛像崇拜兴起,并经过丝绸之路,将佛教教义和佛教美术传至中国。曾深受古罗马文化和中亚文化影响古印度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及与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在贵霜王朝时期(约公元60—241年), ...

• 甘肃新疆召开全省文物局长会议

1月19日,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召开2017年全省文物局长会议,总结2016年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玉萍,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学智、白坚出席会议。各市州文物(文化)局、省直各文博单位负责人,省文物局机关全体干部等110余人参加会议。  马玉萍作了题为《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全省文物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关于2017年的工作,马玉萍从四个方面明确了工作思路和重点。一是紧密围绕“ ...

• 【泉州“海丝”申遗考察点】文兴码头:石头街上长存的海丝梦

文兴码头江口码头包含美山码头、文兴码头,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法石社区美山村和文兴村,处在江海交汇处的咽喉地带,内航可直达晋江内河,距泉州 15 里,为宋元泉州港鼎盛时期泉州城区与港区水陆转运的枢纽,沿江的集群商业码头。文兴码头始建于宋代,呈南北走向,从江岸自上而下延伸至江面,为石构斜坡阶梯的驳岸码头,以错缝形式为主砌筑,现存部分长34 米,宽 3.50米,码头基础以松木桩进行加固。岸边现存宋代宝箧印经塔一座,塔身 ...

• 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调研指导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工作

 1月2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就海上丝绸之路项目下一步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宋新潮高度肯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工作。他指出,在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研究、文本与规划编制等方面,充分遵照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要求,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他代表国家文物局对项目参与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 ...

• 【记者手记】《大写西域》---乌垒,西域都护府驻地

乌垒,西域都护府驻地(记者:李津婵)提到乌垒,熟悉的人不多。但如果说,这里是西汉中央政府初设西域都护府,作为治理西域“三十六国”的正式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你或许便有恍然大悟之感。乌垒,是汉代古国名。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汉置西域都护,驻守乌垒城。从此,“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分据已久的西域完全属汉朝统治。乌垒城的故址在今天新疆巴州轮台县东南。我们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民丰县 ...

• 【记者手记】《大写西域》---层层叠叠的历史沉积

层层叠叠的历史沉积(记者:小雪)新疆,恰处于波斯文明、古罗马文明、阿拉伯文明与东亚文明的东西交汇处,由此呈现出了色彩缤纷的文化印记,就如这块广袤的土地丰富多样的地理形态一样,常常让我们感叹不已。我已经到过新疆三次了,依然觉得新疆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女,魅惑与娴静,狂野与圣洁,哪个是真正的新疆?需要静下心来仔细了解她,认识她。从乌鲁木齐出发向东南方向,经过大阪城的风力发电站,没看见大阪城的长辫子姑娘 ...

• 重温 | 追寻玄奘之路,心系西域人文艺术的冯其庸先生

来源:澎湃新闻网(上海)(原标题:重温 | 追寻玄奘之路,心系西域人文艺术的冯其庸先生)编者按:世人眼中的冯其庸基本是和“红学”、和脂砚斋本《红楼梦》联系在一起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通过自己与冯其庸先生多次考察西域的经历,带你了解一个探访西域考察古迹艺术,追寻玄奘行踪的冯其庸,一个用摄影的手法,记录天山南北风光与遗迹的冯其庸。《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特重刊旧文,以纪念一代学者冯其庸。冯其庸(右)和荣 ...

• 陕发布《丝绸之路蓝皮书》:文化交流机制逐渐成熟

新华社西安1月31日电(记者 杨一苗)陕西省社科院日前发布《丝绸之路蓝皮书》,其中表明,我国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平台已逐渐成熟,国外文化交流机制也已常态化。目前,陕西、甘肃等省份已形成多个丝绸之路主题文化活动,如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等。这些节会重点展示丝路沿线国家的特色旅游产品及文化成果,已逐步成为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 ...

• “丝路瑰宝”来到了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地区与中国腹地自古通过丝绸之路紧密相连,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这片土地也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区域。李克强总理于2016年访问了“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拉脱维亚并出席了“16+1”领导人会晤。为配合李总理访问,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办的“丝路瑰宝”展于2016年10月21日至2017年1月8日在拉脱维亚国家艺术博物馆之里加美术馆成功举办。  该展览于2017年1月20日延展至“波罗的海三国”中的另一国— ...

•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层论坛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

稿件来源:中国文物报  2016年12月10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层论坛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本次论坛由岳麓书院主办,来自上海豫园、中国园林博物馆、天坛公园、颐和园、成都武侯祠、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山西晋祠、拉萨罗布林卡、河南嵩阳书院等29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余位专家代表与会,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研究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等问题展开研讨。   文化遗产保护,注重整体性和原真 ...

• 国博沙特出土文物展来啦!众多呆萌脸简直就是表情包啊!

来源华夏地理 国家地理中文网 框哥说:“为了亲眼看一看古老的“呆萌脸”究竟长啥样,不负众望,框哥果断进击啦:“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这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共同主办。该展于2016年12月20日—2017年3月1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话不多说啦,框哥这就带大家踏上‘阿拉伯之路’!”近年来,很少有考古发现能够像“阿拉伯之路”展览展示的文物一样,颠覆人们对于一个地区 ...

• 新疆龟兹故城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日电 (孙亭文 周旋 王建强)1日,记者从新疆库车县获悉,为做好龟兹故城保护管理规划及抢险加固工程,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龟兹故城考古发掘工作在新疆库车县乌恰镇皮浪社区11月30日正式启动。记者在库车县皮浪社区附近的果园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新疆文物局考古所专家和库车县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测量、清理地面树木植被等发掘前的准备工作。据新疆文物局考古所汉唐考古部主任吴勇介绍,此次龟兹故城的发掘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