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腊用AI再现古奥林匹亚,让游客“穿越”回两千年前
近日,希腊文化和体育部与微软公司开展了一项名为“古奥林匹亚:公共场所”(Ancient Olympia: Common Grounds)的新合作,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奥运会的发源地——古奥林匹亚遗址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修复。据希腊媒体“Greek Reporter”报道,该项目以数字化方式保存了 27 个古奥林匹亚遗址,其中包括古奥林匹克体育场、宙斯神庙、赫拉神庙,以及古希腊 ...
近日,希腊文化和体育部与微软公司开展了一项名为“古奥林匹亚:公共场所”(Ancient Olympia: Common Grounds)的新合作,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奥运会的发源地——古奥林匹亚遗址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修复。据希腊媒体“Greek Reporter”报道,该项目以数字化方式保存了 27 个古奥林匹亚遗址,其中包括古奥林匹克体育场、宙斯神庙、赫拉神庙,以及古希腊 ...
作为四川石窟寺遗存最多的安岳县,最近在南部造像区又有新发现。在安岳南部一石窟中,发现一龛宋初的引路菩萨与地藏等四大菩萨的造像,是目前仅见的此类往生组合造像。龛中引路菩萨的形象,与流失海外的敦煌幡画高度一致,为石窟中发现最早的一尊。而另一处明代石窟中,一尊罕见的抱膝而笑的释迦苦修相,则完全摒弃了犍陀罗模式形如骷髅结跌端坐施禅定印的 ...
澎湃新闻获悉,历经一年半的改造升级,青海省博物馆于昨天开始试运行,并将于11月29日正式展出。展览展陈面积9450平方米,上展文物2405件,其中一级文物191件,珍贵文物248件(套)。青海省博物馆策划推出的“1+3”精品展览,以“一个展览”(青海历史文物展)为核心,并构建了“青海考古成果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三个 ...
11月18日晚,北京公众考古系列第四讲于线上举行,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文物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孙勐老师进行题为《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城址的考古工作》的主题讲座,为同学们介绍北京市通州区路县故城城址考古工作情况。讲座由由王涛老师主持并做开场致辞。 路县故城城址位于北京市东部,距离市中心23公里,是一处自战国延续至明清的县级城址。讲座中, ...
安阳邵家棚遗址概况 安阳邵家棚遗址(文源片区棚户区改造二期)位于安阳市殷都区铁西路与新安街交叉口西南,邵家棚村中,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约2.4千米。该遗址的发掘工作始于2019年10月,到目前为止现场考古发掘基本结束,发掘面积为6700余平方米,共发掘清理商代晚期的灰坑176座、房基18座、墓葬16座、车马坑4座(6辆车),出土了一大批商代青铜礼器 ...
“今年5月份,我们在沂水跋山一旧石器遗址内发掘出距今9.9万年的象牙铲,经初步观察,这很可能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磨制骨器。目前室内的观测和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还需要经过科学方法的确认。”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罡24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典型骨器在中国发现的数量较少,此前发现最早的磨制骨器,距今约3.5万年。资料图: ...
近日,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西岗M1:7内出土的茶叶样品 资料图片 201 ...
2021年3月30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邀请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刘呆运研究员在复旦大学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关于唐朝宰相韩休墓的发掘与研究的讲座,讲座由文博系科技考古研究院魏峻教授主持。讲座采取线下讲座和线上直播同步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复旦大学各院系的师生、考古学者、社会爱好者的参与和讨论。讲座以唐代韩休墓考古发掘工作 ...
丝路与长安系列讲座第21讲东天山史前聚落演进与文化交流 主讲人:马健 教授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外文化交流考古、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等方向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参与、主持我国新疆东天山地区、内蒙古阴山地区田野考古调 ...
近日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工作人员在沂水跋山一旧石器遗址内发掘出距今9.9万年的象牙铲,初步观察,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磨制骨器之一。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罡介绍,跋山遗址地层堆积厚度近8米,目前已揭露8个文化层,发掘出石制品、骨牙角制品及动物化石5000余件。骨牙角制品包括用动物肢骨、象牙和鹿角磨制的锥形器、铲形 ...
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塔儿坡战国秦墓新发现的金饰品,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 2021年8月至9月,考古人员为配合塔儿坡村棚改项目的建设,对建设用地内发现的6座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秦墓3座,西汉墓葬1座,东汉墓葬2座。出土文物89件(组)。 据介绍,此次发掘的3座秦墓较为重要,从墓葬形制和随 ...
来源丨贵州省博物馆研究部贵博青铜器文化大展来啦!一大波精美青铜器文物正在靠近!11月16日,由贵州省博物馆与江苏镇江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在贵州省博物馆7号展厅开展。展览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地点贵州省博物馆7号展厅展期2021年11月16日-2022年1月5日夏商周三代,中国青铜文明繁盛。商末周 ...
新乡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地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核心区,文明璀璨,文脉厚重。殷商时期系京畿之地,为牧野大战古战场,又称牧野大地。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年8月-1952年11月),新乡市为平原省省会。新乡市博物馆继承了平原省博物馆所收藏的豫北、鲁西等地56个县出土、传世的文物3万余件(套),三级以上文物数量位居河南省博物馆第二,尤以商周 ...
良渚遗址以古城和水利系统名扬海内外,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但是在古城营建之前,良渚先民住在哪里?灿烂的良渚文明,源头又在何方?“早期良渚——良渚遗址考古特展”19日在杭州良渚博物院开幕,向观众集中展示了考古工作者探源良渚文明的最新成果。11月19日,观众在杭州良渚博物院参观“早期良渚——良渚遗址考古特展”。新华社发(朱成琪 ...
在中央宣传部指导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时一年策划制作的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将于11月20日与受众见面。 据悉,《中国考古大会》创新运用空间探秘、专家解读、实景记录、全息影像等多种节目表现形式,从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维度,聚焦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北京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文博二级研究员薛新明20日在“揭秘彩陶花魂——山西仰韶文化的考古历程”讲座上表示,以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为开端,中国现代考古学已有百年历程。对山西而言,仰韶文化考古从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掘开始,95年间一路向北,不断探寻文化起源。 薛新明介绍,山西历史文化悠久,仰韶时期的遗址几乎遍布全省,累计发现 ...
从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文博机构和高校院所开展的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2017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意在通过持续系统的考古工作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价值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推动中 ...
2021年11月21日上午,“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主要策展团队,全程参与了展览的设计和布展。此次展览从讲述考古故事的角度提炼出上山文化的核心价值和重要内涵,以“轻学术”的导向走进公众,获得观展领导、专家、媒体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展览共分六个章节,以“那一个脚印” ...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同时为纪念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和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于2021年10月17-20日在河南三门峡顺利召开。 按照大会的组织安排,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分组讨论于10月18-19日在三门峡市国际文博城三楼鸿庆厅召开,为期一天 ...
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永安遗址发现多处夫余时期遗存,其中部分房址进一步复原了夫余人的生活场景。 据永安遗址考古队领队王聪介绍,永安遗址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永安村二队,松花江东岸,与吉林市城区隔江相望。自2018年初步发现该遗址,考古人员迄今对其挖掘面积已达1000平方米。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 ...
桃纺墓群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漳江街道,墓群分布在沅江西侧的台地上,面积约300余亩。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因房地产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21第036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桃源县文旅广体局对项目红线范围内涉及的墓群区域开展配合性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共发掘墓葬307座,其中战国墓70座、唐墓1座、宋墓89座、明墓27座、空墓1 ...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集中分布着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文化遗址。2000年11月开始,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陆续发掘出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遗址考古发现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近日,“稻·源·启明——浙江上 ...
为进一步促进北京高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将于2021年11月下旬联合主办“第十一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现诚邀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遴选代表参会。本届论坛除邀请在京高校和科研院所考古文博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会外,还将继续特邀京外高校研究生参会,并邀 ...
第13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10月30日会议时间:2021年11月19-21日地点:北京·清华大学主办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90kMZLDm6phEhcGSM-Huvw小编提示此次会议以“都城规划历史与遗产”为主题,围绕“早期都城与中华文明”“都城规划方法与制度”“都城地区规划与设计 ...
2012年3月,有网络媒体报道,在山西省高平市发现一座古墓,墓室的墙上还有用朱砂写的12个字:“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图自网络) 这12个字沧桑凄美的意境,以及位于古墓墙上的特殊书写位置,都给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网络资料甚至移花接木,将这12个字“嫁接”到辽代的张文藻墓里。 然而,张文藻墓位于河北,已经在20世纪70 ...
11月17日,敦煌研究院对外宣布,由其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与交流平台建设》完成了所有研究任务,“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与交流平台”开始上线试运行。平台首页截图“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与交流平台”立足于敦煌研究院对丝路沿线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科研成果,纳入了丝绸之路中国段的 ...
古遗址、古墓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结合大遗址的保护利用,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澎湃新闻获悉,上海青龙镇遗址被列入“十四五”规划大遗址保护名单。今天(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就《规划》制定的主要背景、编写框架、内容、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据悉 ...
国家文物局日前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文件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推动西夏陵、御窑厂窑址(含湖田窑址、高岭瓷土矿遗址)、石峁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积极培育二里头遗址、三星堆遗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古格王国遗址、钓鱼城遗址等世界遗产申报预备项目,全方位展现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成果和实践经验。文件指出,我国将 ...
历史文献记载,土边长城的敌台虽然主体是夯土结构,但土墩外面也有包砖的。北京市六个有长城的区只有延庆区有土边长城,此前一直没有发现这种包砖的敌台。今年,延庆区启动了延庆208—210号敌台抢险加固工程。施工前先考古。其中,210号敌台考古工程11月1日动工,在清理出地基后,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敌台底部外立面包砌有条石和砖。至此,北京的土边长城 ...
据埃及媒体11月15日报道,目前尚未正式开放的大埃及博物馆当天收到了68件文物,其中包括52件大型文物和16件图坦卡蒙法老墓中的陪葬品。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博物馆——投资高达10亿美元的大埃及博物馆自2002年宣布建筑方案竞标至今将近20年,这座博物馆的开馆日最初定于2011年,其后一推再推,预计将在2022年秋季对外开放。据外媒此前报道,2020年底大埃及博物 ...
澎湃新闻获悉,杭州博物馆在建馆20周年之际,近日推出杭州博物馆“粮道山18号”计划,这个以150余件藏品策划的原创展览,将串联起“杭州人的第一课”教育活动、“看不见的翘翘板”公共艺术项目等内容,向社会公众展现杭州博物馆20年来的成长。此次展览共展出馆藏精品158件,展品的时代分布广泛,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到21世纪,绝大多数都与杭州这座城市 ...
研究,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也是博物馆更好地开展公共服务、传播博物馆文化的基础。无论是《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是刚刚公布的《“十四五”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规划》,都强调要加强研究与人才队伍建设,以推动解决博物馆科研力量较为薄弱、不能满足学界与社会需求的问题。为了促进博物馆资源的保护利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 ...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规划》公布的145处大遗址中,陕西占15处。(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通知全文)陕西被列入的15处大遗址杨官寨遗址石峁遗址周原遗址丰镐遗址秦雍城遗址栎阳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西汉帝陵(含薄太后陵)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含大明宫遗址 ...
宁波主会场11月12日,2021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线上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物局、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联合承办,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宁波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执行 ...
11月5日上午,《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石窟)艺术》系列讲座的第四讲在考古楼A座101教室举行。讲座由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杜斗城老师主讲。 讲座伊始,杜老师表示本次讲座原定主题为“造像题材和各时期的特点”,但为了课程的连贯性,还是接着上次课的内容继续往下讲。 杜老师接着上节课的材料出发,继续 ...
2021年10月18日下午至19日上午,在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举行期间,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文博城2-2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京博物院 ...
2021年10月18日下午至10月19日下午,来自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0余位参会代表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共完成21场会议发言,涉及旧石器时代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新进展等多个主题。线下代表会场合影 一、旧石器时代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研究 围绕旧石器时代人群迁徙 ...
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此前,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六苏木镇南房子村发掘清理一处元代遗址,当时在该地区生活的人们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也得到较好发展。发掘现场航拍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此次发掘面积2100平方米,发掘区共清理房址5处,墓葬1座,无人骨;乱葬坑1座,有三具人骨;独立灶坑4处,壕沟 ...
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一处汉代古城遗址附近发掘儿童墓葬128座,多为瓦棺葬,根据出土的钱币、瓦及陶器的特征推断,为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墓葬。在凉城县发现的128座西汉时期儿童瓦棺葬之一。(图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今年5月至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城 ...
17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两个年度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镐京遗址发现了西周大型建筑基址、道路、陶排水管道等重要遗迹,为进一步研究镐京遗址高等级建筑的分布及都城布局等提供了资料。陶片铺设的房屋散水。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陶排水管道正射影像。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镐京遗址是西周都城所在地,现存总面积约9.2平方公里。2 ...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联合考古队16日对外披露,郑家湖墓地发掘出土一枚战国晚期木觚,觚上以秦隶书写约700字。专家认为,该觚年代早,觚文篇幅长,是目前所见中华“第一长文觚”。图为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的长文木觚。(图片来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据考古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运兵研究员介绍,2021年9月至今,为配合云梦县市 ...
塔吉克,是一个新媒体新传播平台,愿景是成为全球塔吉克人的文化食粮,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传播以塔吉克文化为核心的塔吉克斯坦文明,重塑全球塔吉克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归属感。塔吉克,是塔吉克人了解家乡、外国人了解塔吉克民族、塔吉克斯坦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转载请注明出处!个人网站:www.tojiko.cn一切为了中塔友谊!ХИДМАТГУЗ ...
从长安铜飞廉到洛阳石翼兽林通雁原载于《美术研究》2010年第3期 近年来关于中国有翼神兽的讨论渐多,主要问题可归纳以下三个方面:一、 石翼兽原型与域外格力芬(griffin)影响的问题;二、石翼兽多种称名所涉及的问题;三、东汉墓地石翼兽雕造的最初动机和契机问题。关于第一、三两个问题的讨论,从20世纪30年代对南朝陵墓石雕的调查与研究开始(代表 ...
研讨会介绍2021年10月25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举办的“讲信修睦——西域契约文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敦煌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剑川县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烟台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等多家研究院所和院校的专家学者,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博物馆的部分研究 ...
新展预告平山郁夫藏丝绸之路文物展山西博物院即将推出“平山郁夫藏丝绸之路文物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文物192件(套),包括部分平山郁夫敦煌写生作品。平山郁夫先生(1930—2009)是日本当代大师级画家,以佛教题材绘画在日本画坛独树一帜,为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此次展出的绝大多数展 ...
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Visual Culture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会议海报学术研讨会现场线上线下与会学者合影 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中央美术学院北区礼堂和腾讯线上会议同步举行。本次会议是人文学院继成功举办2017年“美术史在
东滩头遗址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东南部的一处缓坡岗地上,西北距溧阳市区约3公里,其西、南面均为延绵的宜溧山地,东距长三角最大的湖泊——太湖约40公里。东滩头遗址位置图遗址原地貌为突出地表的圆形台地,其上有村落和农田,后因建设取土逐渐平整。2018年在原东滩头村区域内进行项目建设时发现了大量文化遗物,南京博物院与溧阳市博物馆立即对此 ...
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浙江省中西部、钱塘江中上游(古称榖水,现叫衢江),金衢盆地诞生了一个神秘古国叫姑妹(姑蔑)国。出土的成套玉石器 资料照片 据现存先秦文献记载,姑蔑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国族,经历了源于华夏,由中原播迁东方、由夏而夷、由夷而夏,最终融入汉民族统一体的曲折历程,并在先秦夷夏互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但在历史文 ...
2021年10月18日下午至10月19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组织召开学术研讨,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等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0位学者代表参加会议并作会议报告。研讨会由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 ...
11日从故宫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故宫造办处遗址的地下找到了目前中国已知最大的砖砌磉墩(注:大殿柱子的地基),或将能复原一座宏伟的明代大殿平面布局。 故宫造办处遗址位于故宫外西路慈宁宫东南、内务府以北区域,现为故宫修缮技艺部的办公区。2020年10月,因故宫启动造办处旧址环境整治工程,相关场地的勘察和考古工作随即提上日程。 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