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西区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引言夏家店遗址(由北向南) 1960年赤峰夏家店遗址的发掘,是辽西区里程碑式的考古事项。2021年恰逢夏家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命名60周年,原定于10月在赤峰召开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命名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因疫情之故未能如期举行。今 ...
引言夏家店遗址(由北向南) 1960年赤峰夏家店遗址的发掘,是辽西区里程碑式的考古事项。2021年恰逢夏家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命名60周年,原定于10月在赤峰召开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命名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因疫情之故未能如期举行。今 ...
“寒林钟馗”是一种民间岁时的文人化转变,这样的创造使文人既能够在岁时的轮转中取得与世界的合宜协调,又能够具有独特的清雅诗思。自古至今,人们对钟馗的期待,由早期的捉鬼除疠的现实需求,发展到了吉祥祈福与超然独立的精神需求。这似乎也预示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未知面前的无助和恐慌终会过去,而经由岁时与文化的洗礼,吉祥与诗意的回响将会悠 ...
调研课题:周原遗址西周城址考古 调研人:周原考古队 农历正月初五,记者走进积雪尚未消融的周原遗址考古工地。在这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的周原考古队,一直在周原寻找西周城址和先周时期的大型建筑。近年来,通过多种手段的探测,考古队终于在2021年末确认了西周城址,发掘了城门、先周 ...
调研课题: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古运河遗址研究调研人:贺云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1月31日,当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来到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时,各家各户正在欢欢喜喜地准备年夜饭。 射阳湖镇位于扬州和淮安之间,古时是汉代射阳县的治所,仍保留着古射阳城、古邗沟等遗址。其西南约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
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岗文化的早商时期,中原腹地发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二里头文化在整合本地和周边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于洛阳盆地强势崛起,迅速发展成以中原腹地为重心、并强力向外辐射的广域王权国家;二里头文化衰落之后,兴起于郑州地区的二里岗文化迅速取而代之,成为中原腹地的统治者。这一系列变化奠定了郑洛地区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域的历史地位 ...
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考古学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中国现代考古学自1921年诞生,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在这一百年中,一代又 ...
对于中国考古学而言,2021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也是总书记视察敦煌研究院发表关于敦煌学研究重要讲话两周年,还是总书记发表关于中国考古学重要成绩及其意义重要讲话一周年。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大会宣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 ...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玉璋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合作,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部分石制工具表面提取到的残留古代淀粉粒进行了植物种属来源和损伤特征分析,首次获取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植物性食物加工工具磨盘磨棒向杵臼组合工具转变的直接证据。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考古断代学》上。 史前人类食物加工方式演变是 ...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玉璋教授团队在史前人类食物加工方式演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杨玉璋教授团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安徽蚌埠双墩遗址(7.3-6.8ka BP)出土部分石制工具表面提取到的残留古代淀粉粒进行了植物种属来源和损伤特征分析,首次获取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植物性食物加工工具磨盘磨棒向杵臼组合工具转变的直接证据。相关 ...
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新馆的展览“楚国八百年”再现了楚文化的辉煌灿烂、浪漫瑰丽,2021年12月开展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此次展出文物500余件(组),包括湖北九连墩、望山、包山、熊家冢等楚墓和宜昌万福垴、荆州纪南城等遗址的器物,辅之以模型、动画、影片、电子地图等多媒体手段,是对楚国考古最新成果和研究的系统梳理,反映了楚文化研究的新高度。 ...
中亚,在古汉语文献里称“西域”。在欧洲,(与非洲、美洲很多区域名称一样)中亚(Central Asia)被世人所熟知与19世纪以来欧洲探险家、博物学家、考古学家甚至是间谍等在他们的旅行日记、调查研究著述和谍报中使用该词有很大关系。随着上述各种著作在欧洲各群体中的传播,中亚逐渐被世人所知,但因最初涉足“中亚”的探险家、商人、考古学家、间谍等多来 ...
全文阅读《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学科研究综述——宋元明清时期考古(本文电子版由编者提供 原文刊于《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
全文阅读《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学科研究综述——夏商周时期考古(本文电子版由编者提供 原文刊于《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
全文阅读《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学科研究综述——甲骨文、金文研究(本文电子版由编者提供 原文刊于《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总书记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这一年,不少重要遗址的新发现、公布的新成果也一次次吸引着公众的视线。我们来到这些考古现场,请考古工作者讲述遗址发掘的最新进展、对出土文物的最新研究,分享他们的经历经验和心得感悟。 ——编者 刷新对商王陵 ...
聚落考古指通过遗存共时性联系揭示社会组织及其变迁的研究。聚落考古根据涉及的空间规模可分为三级:以单个遗址代表的中观聚落;遗址内部单个遗迹或者遗迹组为微观聚落;遗址之上的区域或考古学文化为宏观聚落。微观聚落研究中与居址有关的部分往往纳入家户考古(household archaeology)的研究范畴,宏观聚落研究中强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部分往往纳入 ...
中国北方的泥河湾盆地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在百万年之前,当地先民们的生活环境如何?他们又如何适应气候等环境变化?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麻地沟遗址动物群的两类相关值分布散点图。图片来自徐哲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遗址及相关重要遗址地理位置图。图片来自徐哲 中外科学家最新对采自泥河湾盆地麻地沟古人类遗址哺乳动物牙齿标本进行合 ...
陕西潼关税村2005年发现了一座高等级隋墓,出土一具体量巨大、内容丰富、雕刻精湛的画像石棺。本文以该石棺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古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南北互动、中西交通格局中,通过对其视觉传统的追溯及与宫廷匠作关系的讨论,藉以揭示隋代墓葬视觉文化的具体面貌和成就。通过列举宇文恺、何稠、阎毗、黄亘、黄衮几位隋廷技艺臣僚的匠作经历和成就,作 ...
五代黄堡窑址作者: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出版年: 1997-8页数: 318定价: 198.00元丛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ISBN: 9787501009428内容简介《五代黄堡窑址》内容简介为:铜川黄堡位于陕西西安以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倾斜,海拔高度一般为700一1600米。境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川原山丘交错,大部分为黄土覆盖的丘陵 ...
自然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哲学观点,它主张用严格的自然范畴来解释一切现象和价值,把自然看作是一切存在的最原初和最根本的源头。有自然主义的文学、自然主义的艺术、自然主义的政治学、自然主义的历史学、自然主义的社会学、自然主义的伦理学等。当然还有自然主义的农业。自然主义的农业主张适应自然,不要过多地干预自然,利用自然的生物循环,尽量 ...
新疆塔里木的干尸“小河公主”流传甚广,小河墓地的发掘也曾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然而“小河公主”到底是哪里人却一直是考古谜团。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和李文瑛在一篇文章中曾如此描述:从外观看,小河墓地是一座椭圆形的沙山,高出地表7米余,长74、宽35米。沙山表面密密丛丛矗立胡杨木柱百余根,远远望去,犹如沙海中的一区丛 ...
战国至汉代的数百年,是中国绘画传统的“轴心时代”。其发生、发展、确立的过程,仍未被充分讲述。近期,浙江大学教授缪哲所著的《从灵光殿到武梁祠——两汉之交帝国艺术的遗影》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讲述了绘画传统在两汉之交确立的经过与制度机制。通过辨认、撷取山东平民墓葬画像中的“皇家因素”。本文为该书导言,澎湃新闻授权摘选刊 ...
5300年前,中华文明的一缕曙光从长江下游一片水乡泽国中缓缓升起。一个临水而居、夹河筑城的神秘古文明开始在东方大地上大放异彩。早在新石器时代,位于现在的浙江杭州余杭良渚古城遗址反山王陵出土的“玉琮王”上就有了1毫米内能雕刻五六条纹路的“微雕技术”,有了8个故宫那么大的古城,有了集防洪、蓄水、调水等功能于一身的水利工程。《中国考古大 ...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00年里,考古学家发现、发掘了上万处古代遗址,通过艰辛的工作探寻遗址中埋藏的秘密,揭示人类自身的历史。每当我走进这些遗址时,尘封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湖北省的石家河和屈家岭,便是那种虽短暂接触却让人感触深刻的遗址。 湖北天门的石家河遗址发现于1954年,经过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的考古工作,现今知道这 ...
圆明园、良渚、殷墟、大运河……每逢节假日,这些“网红打卡地”从风景到文创,总是引人关注、频上热搜。你或许不知道,这些“网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遗址。“大遗址”几个字看上去颇为“高冷”。按照官方定义,它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 ...
插花,狭义地讲,是将植物的一部分从母体上截取下来,按照一定规则插贮在容器内。至于选择哪些植物,插在什么样的容器里,遵循怎样的取势规则,就成了不同插花艺术的主要区别。插花大概是少有的明明以静态立体实物为作品,却无法长时间保留的艺术形式之一。一件插花作品,长则一二旬,短则一二日,最美的姿态即如烟花归于寂寞。这一特性导致我们对古代插花 ...
近二十多年来,各省市为了加强交流与合作,纷纷成立了考古联盟,以会议促进考古合作。其中的西南片区考古工作协作会是成功的典范,前后坚持达20余年之久。1998.5成都首届西南片区考古工作协作会1999.11成都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2003.12兰州第一届西部考古协作会2005.4成都青藏高原东麓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西部考古协作会2006.8贵阳第三届 ...
流域积淀并保存着不同时代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11月9日,“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流域文化遗产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河流在史前的作用、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夯实流域遗产保护理论之基 在人地系统中,流域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理单元。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 ...
仰韶文化彩陶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可以说,仰韶文化彩陶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缩影。中国考古学的诞生,通常是以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安特生(J. G. Anderson)首次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继而提出仰韶文化为标志的。研究仰韶文化、研究彩陶,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常常念及的重要课题,仰韶文化的彩陶研究常议常新 ...
今年10月,是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掘100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总书记在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考古学 ... ...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地处大别山余脉与江汉平原间的过渡地带,分布在盘龙湖、破口湖与府河之间的低岗上。遗址三面环水,曲折的湖岸线造就了多条隔湖相望的半岛型岗地,南缘府河自西向东注入长江,西北有甲宝山、横山作为屏障。盘龙城遗址保护范围3.95平方千米,重点保护区1.39平方千米,包括宫城区和杨家湾、杨家嘴、李家嘴、王家嘴、小嘴、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内容提要:活态保护作为大运河遗产实践的重要原则,与运河遗产核心社群密不可分。以运河乡村五杭为例,研究运河乡村作为大运河遗产核心社群的内涵,分析大运河文化的延续与变迁,可以为当代大运河文化的文旅融合提供启示。运河乡村作为大运河遗产的核心社群,体现着大运河文化的延续性和变迁,在大运河文化的活态保护、传承和变迁 ...
燕海鸣-供图内容提要批判性遗产研究为传统遗产保护范式提供了崭新视角,对“权威化遗产话语”进行反思,更加关照“人”在其中的角色。本文认为,在使用批判遗产研究方法时,也要对“批判”本身保持警觉,并以“同情之理解”的路径去体察遗产价值建构过程中的事件与人物。通过对大运河世界遗产申报历程的回顾,文章分析了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动机、互 ...
马庆凯-供图内容提要:“让遗产活起来”是国家对文化遗产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权威化遗产话语”思想可以为当前的遗产活化工作提供理论分析工具。它反思了现代遗产保护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影响了一批遗产研究学者,开创了一种新的遗产研究范式。在反思的基础上,遗产被理解为一种涉及多个主体的文化实践。本研究梳理了“权威化遗产话语”思想产生的社会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下设的青年学者工作组(Emerging Professionals Working Group,简称EPWG)成立于2017年在印度召开的第19届ICOMOS全球大会,旨在全球范围内培养青年学者,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自该工作组成立以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一直派专员为代表积极参与工作组的工作,并向国内的青年学者 ...
信息来源:南开史学#01秦汉刑罚制度研究●内容简介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迄今为止研究成果众多。这些研究均以文献史料的可见记述为依据,将汉代法制看作对秦代制度的承袭进行论证。而本书从到目前尚未明确的秦帝国法律入手,灵活运用新出土的最新资料,对秦代和汉代刑罚制度的不同之处进行探讨,尝试彻底颠覆旧学说,投石问路,在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道路 ...
“泛欧亚语系”(Transeurasian)是指东起太平洋,西至波罗的海、黑海和地中海的地理上相邻的一大批语言,包含了传统的阿尔泰语系,还包含了语言学界仍然系属不明的日语和朝鲜语。自2010年提出以来,语言学家对泛欧亚语系的起源地点、分化时间、以及传播过程一直存在争议。2021年11月11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宁超研究员与德国马普所-人类历史研究所 ...
舞蹈是以人类肢体动作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既是对人类情感的表达,也是对社会生活的提炼和升华。“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民族,艺术都是一种社会的表现”,舞蹈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它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就已萌芽,并伴随人类社会的演进而发展。舞服,即舞蹈服饰的简称,它是舞蹈艺术的重要辅助和道具。舞蹈是动态的艺术,在没有影像技术的历史时期 ...
敦煌壁画中的经典舞姿“反弹琵琶”,其造型源于异域。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葛承雍考证,“反弹琵琶”形象从异域传播到盛唐长安,再到中唐敦煌,其形象经历了从胡人变成汉人、从男性变为女性的转变。“反弹琵琶”形象的转变过程,正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交融的见证。敦煌第112窟“反弹琵琶”局部 资料图片 “反弹琵琶”形象溯源,是“敦煌壁画外来 ...
近日,《第四纪研究》出版了最新一期(2021年第5期),其中包括了14篇来自环境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主题文章,本号特摘录每一篇文章的题目、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和摘要,供关注中国环境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读者参考阅读。1.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early human occupation influenced
黄河奔腾万里,进入河南巩义市后,与伊洛河交汇,绘出一幅浑黄与清澈交相辉映的天然“太极图”。诸多文献记载,5000多年中华文脉的核心,就在这河洛大地。然而有何可信根据为凭、有何实物为证,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双槐树遗址的G3外壕。 2004年,我国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学术成果迭出,一层层揭开了古老中华文明的面纱。双槐树遗址出土修复的部分 ...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大幕。从仰韶遗址的科学发掘起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几代考古人始终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筚路蓝缕,青灯黄卷,艰辛探索,薪火相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现将百年考古所 ...
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中接待了前来访问的国民参政员黄炎培。双方就中国能否跳出从“其兴也浡焉”向“其亡也忽焉”退化的“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开展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2012年,总书记在走访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时,又重提了这一议题。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进而实现政权长 ...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总数近2500枚,性质皆为古书。在过去的13年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学者团队夜以继日对竹简进行编次修列,约以一年一辑的速度撰写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整理报告,现已刊出十辑,清华简的总体整理工作已完成三分之二,这批珍贵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也得到了学界和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清 ...
总书记关于历史和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和贺信,对历史和考古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殷切希望,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建设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
考古不仅要解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问题。就纺织考古领域而言,我们的研究发展就是要通过发掘、整理、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纺织文物及相关资料,揭示悠久的中华服饰文化,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发展。服饰是一个民族服饰文化的载体,通过纺织考古的研究,可以为研究不同朝代服饰工艺的 ...
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系列重要论断,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指明了方向,我国考古事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文物考古事业有了新的重大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海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取得重大的进 ...
清华简是在2008年7月15日入藏清华大学的,在此之前李学勤先生曾看到了一些竹简的照片和摹本,发现其中有《尚书》的《金縢》篇,另外他还看到竹简上有关于西周和春秋历史的记载,十分振奋。竹简入藏清华后,科研人员对竹简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抢救性清理保护,在此过程中又找到了《傅说之命》《程寤》《祭公之顾命》《周公之琴舞》等数十篇文献,使得清华 ...
------------------------------------------------------------------------全文阅读擘画蓝图:跋《考古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中国考古学发展规划研究之一(作者:常怀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4期)
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田野教学是北京大学考古育人体系的核心环节。自1957年在河北邯郸开始田野考古实习起,北大的“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已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建立的“北大模式”影响深远。《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授课教师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将解决考古学术问题的重 ...
大约是在1999年前后,第一次了解到“沙锥模型”,当时在上博士课程“更新世之后的适应(Post-Pleistocene Adaptation)”,老师布置的阅读材料中有帕·巴克的How Nature Works(《大自然如何工作》,华中师大出版社2001年有中译本)。巴克当时是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的博士后,专门研究复杂系统问题。沙锥模型是个实验,就是在同一个地方向下倒沙子,观察沙 ...
上篇《尼罗河来信|金字塔下“报菜名”:古埃及饮食文化》谈了谈古埃及的甜食和肉食,不知道各位读者吃得是不是舒心。其实古埃及人的饮食不仅是肉类出彩,甜点天然;他们的时蔬和主食也大有讲究。另外埃及人吃饭也有自己的规矩,有的和现代社会的餐桌礼仪很相似。今天咱们继续来到金字塔下,品尝古埃及的美食,一览这个古代文明的饮食文化。在正题开始前, ...
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充分肯定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的重要成就和贡献,对广大考古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对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 ...
经过我国几代考古学者的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不仅完全重建了中国史前史,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有文献以来的历史时代的中国历史。 我们纪念仰韶文化发现100年,是因为它的发现与研究历程,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考古学探本求源、揭示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和辉煌成就的百年历程。 中国旧石器文化自成体系,连续、独立 ...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十分关心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地各部门认识到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加大了对考古事业的支持力度。全国考古工作者团结奋斗,积极努力,使中国考古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河南双槐树河洛古国和二里头夏代后期都城遗址、浙江良渚大型水利坝、四川三星堆古蜀国都邑遗址、陕西石峁巨型山城和周原西周 ...
1975年,韩国渔民在朝鲜半岛新安外方海域发现一艘14世纪的沉船,考古工作者从这艘长34米(复原后)、宽11米的巨大中国式尖底船里,发掘出了20000多件陶瓷器,2000多件金属制品, 1000多根紫檀木,以及800万枚重达28吨的铜钱。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新安沉船”。根据船上所载物品所示年代,学者们考证出“新安沉船”的出港时间是元朝至治三年(1323),在从庆 ...
“那些负责进口海贝的商人,大发其财”1974年泉州发现的宋代海船“泉州一号”船体残骸内外,发掘者发现了100多枚海贝。这些海贝,根据笔者的研究,是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来的。在世界历史上,马尔代夫曾经向亚非欧大陆提供了天文数字的海贝。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在印度、东南亚大陆的许多社会以及我国的云南长期作为货币使用,也即所谓的贝币。这些地区 ...
园林绘画是与古代园林相关的主要历史图像之一,可视为造园艺术在绘画中的投射。明代造园以苏州府与松江府最为兴盛,如今存世的园林绘画也以“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最多,如杜琼《南村别墅图》,沈周《东庄图》,孙克弘《长林石几图》等。拥有深厚传统的明代园林绘画绝非简单地模仿西方绘画,明代画家是如何融合明代的纪实风尚、宋画的写实传统和西方的 ...
从单霁翔带领的“布鞋男团”到《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创新表达,再到温情蕴藉的纪录片《中国节日》;从一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受网友热捧,再到逛博物馆成为中国社会“新风尚”……中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以一种更年轻化的形态重新活跃起来。澎湃新闻获悉,由中 ...
考古学是一门年轻的学问,其研究对象却是古老的人类文明,中国考古学同样如此。区区百年,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冒酷暑、历严寒,用手铲一页页揭开了埋藏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地书”,正如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因 ...
1929年,当一批玉石器从四川广汉流出,人们就开始孜孜不倦地探索四川古代文明。经过几代考古人不懈的努力,很多重要遗址被发现,大量珍贵文物出土,诗仙李白感叹的“开国何茫然”的古代蜀国历史正逐渐清晰。 目前,考古学家们已基本厘清了古蜀文明的演进脉络,即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到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再到以成 ...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被偶然发现,打开了一扇回望约7000年前东南沿海先民氏族村落生活图景的窗口。自此,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远古历史,后人不再一无所知。但这也给人们带来了多年难以破解的一个疑问:之前一直作为宁波地区古代文化之源的河姆渡文化,其出身和来源到底是哪里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有4种观点:直接来自于浙江 ...
西南茶马古道作为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大通道,一千多年来在边疆治理、民族融合、中外交通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国内部分通过青藏、川藏、滇藏三条主干线及众多分支将西藏与其他广大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汉藏民族血脉相连的历史见证;其国际部分则从西藏腹地的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出发,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通往尼泊尔、 ...
我国科学家最近在四川稻城发现至少1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皮洛遗址,发现包含3种不同石器技术的近万件石制品、7个连续完整的文化层、大量用火痕迹。这一时期的人类在青藏高原怎样生活?从这些石制品可以一窥究竟。9月12日,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在稻城皮洛遗址考古现场。谢佼 摄 皮洛遗址考古现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稻城 ...
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通过对安徽华龙洞遗址一件完整头骨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30万年前的华龙洞古人类具有丰富的现代人面部特征,并复原了它的容貌。 这项研究提出,东亚地区人类从古老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演化过渡,在30万年前已经发生,这比以往认识提早了8万至10万年。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人类进化杂志》上。华龙洞6号 ...
在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今年8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考古研究的专家团队与总台记者组成“纳木错环湖科考队”,首次对西藏第二大湖纳木错环湖地区及藏北高原展开综合考察。 在纳木错环湖科考中,科考队员还在藏北的尼玛县、申扎县,发现了3处石器地点,地表采集了100多件石制品,种类包括石核、石片、石叶、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制品,为研究藏北地区 ...
清代收藏家高士奇是鉴藏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1924年,近代学者罗振玉提出高士奇“以赝进上”的论断。近百年来,经过众多学者的引用和演绎,高士奇“以赝进上”成为一则著名的收藏掌故。近期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追寻江村秘藏:高士奇书画鉴藏与流散研究》一书从存世祖本《江村书画目》着手,推翻这一说法,并通过高士奇个案重构清康熙时期书画 ...
竹刻扇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极具中国气派的艺术,中国传统文人美术最终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组合形式,融合了金石气与书卷气,这些特色均为箑边雕刻以极为浓缩的形式所呈现。由上海知名文博学者许勇翔先生编著的《箑边珍拓——名家竹刻扇骨拓片集》近日出版,书中所录扇骨拓片482张,均为许勇翔参加上海口岸文物进出境鉴定工作期间所拓,是其多年来对 ...
“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正在故宫博物院对外展出,此次展览主要呈现的是中国古代的高士图,分“避世高逸”“晏居幽兴”两个单元。在中国古代人物画中,“高士图”是历代人物画家最为青睐、最能体现其人生理想与情操的绘画题材。纵观晋、唐以来画史所载,“高士图”在传世数量、历史地位和艺术影响诸方面都不可小觑。《澎湃新 ...
对坟墓中埋藏的石器进行的一项新的调查提供了证据,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开始时,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劳动分工。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CSIC)的Alba Masclans及其同事在开放性期刊《PLOS ONE》上发表了这些发现。以前的研究表明,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间,欧洲存在着性别分工,当时耕作方式遍及整个欧洲大陆。然而,许多问题仍然存在,即不同的任 ...
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几乎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起决定性的作用。环境的变化不仅会导致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发生改变,同时也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变化会促使人们从一种生业模式转向另一种生业模式。 独特的 ...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进程发生显著的转变。对于由秦而汉的历史演进,清人赵翼有“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的说法。他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积弊日盛”,“七国”“战争”已显现“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后来“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天之变局,至是始定”。秦汉 ...
“永通万国”为北周静帝期间所铸货币。钱文“永通”意为永远通行,“万国”寓示天下万国可用。永通万国钱币文字精美,字廓深峻,工艺精湛,形体厚重,钱文和铸工均臻妙境,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堪称魏晋以来“钱中之冠”。“永通万国”各品在“永通万国”中,还有一类相当特别,钱币背面有北斗、宝剑和龟蛇的图案,道教色彩浓厚。这是当时民间一种用作吉利 ...
编者按:古人仰望天空,寻找上天的意志,倏忽即逝的流星除承载天文意涵,亦为人间带来宝贵的陨铁。李旻从考古学的视角出发,从空间的纵深与时间的跨度,思考陨铁在早期中国的流转与意义。从燕山脚下的平谷刘家河到随枣走廊的叶家山,再到秦汉间的陈宝祭祀,流星的坠落如何成为王权受命于天的表现?坠落地点如何成为早期政权与文明传统中神圣空间的节点?古 ...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石窟寺文物最多的国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在2035年前完成重要石窟寺的考古报告出版工作”。 2012年,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受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与须弥山石窟保护管理所联合开展第三次须弥山石窟考古。这次考古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就是数字化测量记录技术(即计算机三维 ...
查尔斯·达尔文的博物学生涯始于如饥似渴的阅读,他从前人的著作中汲取养分,为之欣喜若狂。在去世仅仅两个月前,达尔文在一封信中写道:“我深深崇拜亚里士多德的功绩,但远远无法想象他是个多么奇妙的人。林奈(Linnaeus)和居维叶(Cuvier)是我在不同领域内的两大偶像,但是比起亚里士多德,他们简直就是小学生。”虽然达尔文紧紧追随着亚里士多德的脚 ...
赵匡胤于34岁当上皇帝,经过十多年的南征北讨,励精图治,新兴的赵宋王朝粗具规模,统一大业也胜利在望。看着自己描绘的壮丽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赵匡胤不禁心花怒放,然而,正在他准备再展宏图的时候,宋开宝九年(976)十月,正直壮年的他却突然暴崩。令人诧异的是,赵匡胤的皇位不是“父死子继”,而是“兄终弟及”,太祖已经26岁的长子赵德昭、22岁的 ...
徐渭少年坎坷、中年疯癫,最终在贫病交加中辞世,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便是在胡宗宪幕府享受座上宾待遇的五年。在此期间,徐渭对于明代主要的边患问题“南倭北虏”都曾有过参与。其所作的《今日歌二首》是徐渭对于北部边疆的最早书写,诗文中充满了对于“庚戌之变”俺答率领蒙古骑兵攻入都城北京痛心疾首的情绪,同时也有对于当朝要员的极度不满。1565年, ...
近年来,伴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高校博物馆开始进入大发展的状态,不过不同于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等传承有序的藏品展,高校博物馆的展览展品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不少且存在着较大争议。如重庆大学博物馆的陶瓷展因被广泛质疑而成为巨大社会话题即是一例。博物馆展出私人藏品实际上会造成为其“背书”的事实——不同于公立博物馆收藏品的不流通,除了 ...
就目前所见而言,完整的画像石墓材料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积累,也已经具有相当深厚的题材研究的基础,相对而言,对于这些完整画像石墓的图像配置和程序的研究仍然远远不足。因此,先进行较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恐怕是必要的途径。而临沂吴白庄画像石墓无疑是山东地区东汉晚期大型回廊墓画像配置的一种代表,其墓室结构复杂,画像内 ...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苏州博物馆及建设中的苏博西馆一直备受关注。澎湃新闻获悉,经过8个多月的建设推进,苏州博物馆西馆外部工程已经完工,内部公装接近尾声,“十个盒子”建筑初具雏形,将按计划于9月底如期开放。据悉,为配合西馆通史厅、书画厅展陈需要,从2020年底,苏州博物馆藏品修复部的修复师们就开始了对33件入选书画的集中保养与修复 ...
以往的研究认为,权杖在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只是游弋于华夏边缘,中原王朝似乎并未接受这一外来文化特质。本文梳理了以往在河南、山西和陕西考古发现的权杖(头),发现这些权杖均出自三代时期王畿内的高等级墓葬,证明夏、商、周时期部分社会高层已接纳权杖,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礼仪器具中的斧钺、青铜礼器并列,共同构成象征王权和身份等级的标志物。这一 ...
今日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关于处暑的历代书画名迹中,苏轼与友人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时所作《赤壁赋》,成就千古名篇,书文合一。清代学者高士奇处暑所录《张怀瓘〈论兰亭语〉》书风纯熟悠游,婉转流媚,为晚年精美小品。一年当中的每个节气,有一人从不缺席,那就是吴昌硕。老人家1905年处暑所作诗稿 ...
漆器髹饰工艺在我国已经有八千余年的历史,先民用漆液绘制出华夏文明中一条连绵璀璨的文化长卷:如果说史前漆器是初露曙光的话,战国漆器就已经绽放出神奇瑰丽的光芒,秦汉时期出现我国古代漆艺术史中第一个繁荣阶段,隋唐漆器展现出富丽堂皇的气象,宋元漆器工艺精湛且气质优雅,明清漆器集历代工艺之大成,呈现千文万华的局面。古代先民为今天的我们 ...
1974年和1975年广东省海南行政区两次西沙群岛文物调查中,在北礁礁盘采集出水了可识别文字的铜钱8万余枚;1996年西沙群岛文物普查中,又在北礁礁盘发现铜钱6万余枚。两者相加计有14万枚之多,其中明代永乐年间政府铸造的“永乐通宝”铜钱7万余枚,占总量的一半之多,且没有流通使用痕迹,均为新钱,成串整齐码放。这些“永乐通宝”应是郑和下西洋从府 ...
陕西三原,因县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古称池阳,为关中壮邑、明清时期渭北地区商业和文化中心,素有“小长安”之美誉。三原温氏为太原堂温氏后裔,开基祖称兴斋公,南宋之季由洪洞避乱来三原,遂家于此。十传至温纯、温编,兄弟同膺显秩,成为明代以官、学闻名的关中巨族大姓。明清时期,三原县温氏家族先后有二十多人撰写著述八十多部。本文作 ...
澎湃新闻获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近期开启展览“孤独中的陪伴:中国艺术中的隐逸与雅集”,以中国艺术中的“隐逸”与“雅集”为主题,集结宋元明清之作超过120件,涵盖绘画、书法与装饰艺术品等类别。在第一期展览中,包括南宋李结《西塞渔社图》卷、明代沈周《秋林闲钓图》轴、明代文徵明《东林避暑图》卷、清代石涛的《寻仙山水图册》等书画精品。另 ...
近日,由我所著的《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一书,交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从考古学的视角出发,探寻中国文化的基因及其起源的著作。西藏日土县岩石上的动物图 我首先想说的是,这不是一部严格论证中国文化基因起源的学术著作,而是以之为中心的一系列文章的集合。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考古学的视角;然后进入正题,讨论文化起源 ...
一名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数学家在一块拥有3700年历史的泥板上揭示了应用几何学的起源,这块泥板在伊斯坦布尔的一家博物馆里就这么藏了一个多世纪。这块被称为Si.427的石碑于19世纪晚期在现在的伊拉克中部地区被发现,但直到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家的探测工作今天被披露,它的意义才被人知道。最令人兴奋的是,Si.427被认为是已知最古老的应用几何学例子。另外, ...
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经常会提到有关金属赏赐、贡献、馈赠、战利、运输与铸造的相关内容。其中,一些指称金属或者金属原料的术语开始出现,比如“吉金”、“白金”、“鎛铝”、“钅膚 铝”、“赤钅膚 ”、“玄鏐”等。清代以来,考据之风兴盛,这些专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不过其中许多名称从未在后世文献以及文学作品中有过记载,以至于它们的确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是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子课题而开展研究、编写的十卷本丛书。该丛书是一项集体成果,包含了12位作者、12位编辑、20余位工作组成员等近50位科研团队成员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整个编撰出版过程历经四年,期间召开过7次大型编撰会议和多次的小型审稿会,来推动图书的出版工作和内容质量 ...
2020年10月,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开始了新一轮考古发掘,为世界考古学界所瞩目。为了更科学、更精细、更全面地提取坑内的历史信息,分材质、分类别做了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预案,其中一项就是针对纺织品的预案设定。在接下来的考古发掘中,经过对土样和青铜器表面的显微观察,发现了丝绸痕迹。其中包括3、4、6、8号坑,都有丝绸残留物或能够佐证丝绸残留物 ...
走过江浙一带的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或许是多数人对水乡古镇的固有印象,但其实因地域性的差异及文化民俗的不同,每一个市镇形成的风貌景观也各不相同。上海周边的古城镇也是如此,无论是因漕运而起的松江仓城,因盐业而兴的新场古镇,还是因寺成镇的南翔古镇,均各有特色。《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留住古镇”系列报道本期关注的即是位于上海嘉定区的 ...
原文刊载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第3期泉州系列遗产整体价值及要素构成研究傅晶*,王敏,梁中荟,任远,王超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120)摘 要:系列遗产概念是世界遗产体系近年来的创新点之一,这一概念强调以整体的视角关注遗产组成部分间的内在关联,并认知各组成部分以其特定的贡献角度共同塑造出的超越原有个 ...
一百年前,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掘仰韶村遗址,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作为中国考古的一部分,武汉地区的考古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基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从被誉为“武汉文物保护第一人”的蓝蔚先生参与发掘的东汉至明末古墓,到近年来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独立承担了明楚王墓、湖泗窑址群相关发掘、调查工 ...
西安市长安区近年出土李商隐撰书《王翊元与夫人李氏合祔墓志铭》,是李商隐撰书的唯一存世墓志实物,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唐长孺先生的名作《论南朝文学的北传》,以本墓志用纯粹散文写成为切入点,对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与影响、李商隐个人的生存境遇和文学旨趣,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 ...
曾经有专家认为:就历史遗存、文化传承、古韵重现而言,如果说汉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那么宋元就得看泉州。宋元时期的古建、遗址、文物等文化遗产,在这里集中留存;宋元时期的艺术、语言、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集中展现。 客观而言,泉州是座幸运的城市,历史上多次避过战火袭扰,大量遗迹遗存得以历经千年而保存。而从主观上,泉州人很 ...
东望洋山未完工建筑事件始末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遗产区划的面积占到澳门半岛的10%以上,与城市关系极为密切、重叠性较高,加之管理中对遗产环境整体性的要求较高,客观上放大了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建设控制问题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08年以来,历届世界遗产大会多次对澳门历史城区的景观视廊保护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依 ...
“博古”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张衡《西京赋》,“博古图”一词则最早见于北宋徽宗时期编纂的《宣和博古图》。这一名称用于卷轴画的最早记载是在明代《清河书画舫》中,但画面内容今人已无从知晓。在现存博古图题材的绘画作品中,青铜器出现得最多,这与宋代以来金石学的兴起背景密切相关。进入明代,古铜器鉴赏之风盛行。明人对书画和青铜器的偏爱和重视,直接 ...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利用中科院高能所实验室工业CT进行断层无损检测,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营城子汉墓群76号墓出土的锈蚀印章进行扫描,终于揭开龙纹金带扣主人神秘面纱。图一 锈蚀印章采用中科院高能所自主研发的450kV工业CT对印章整体进行扫描和三维重建,被锈蚀层遮挡的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