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老照片:原来1917年的四川都江堰是这样的

  老照片:原来1917年的四川都江堰是这样的  

• 老照片:1938年的云南蒙自

  老照片:1938年的云南蒙自  

• 老照片:1943年的甘肃敦煌

  老照片:1943年的甘肃敦煌  

• 老照片:英国人镜头下的新疆,1908年的喀什生活

  老照片:英国人镜头下的新疆,1908年的喀什生活  

• 老照片:晚清时期云南,每一张都值得收藏

  大理城墙  大理教会  腾冲财神庙  腾冲财神庙  腾冲财神庙  腾冲海关  昭通城  昭通张飞庙  昭通张飞庙  昭通魁星阁  

• 老照片:80年代的云南丽江,令人怀念

  老照片:80年代的云南丽江,令人怀念  

• 老照片:1991年的西安,你喜欢吗?

  老照片:1991年的西安,你喜欢吗?  

• 老照片:90年代的丽江古城白沙古镇

  老照片:90年代的丽江古城白沙古镇  

• 1920年代的云南红河

皇村 发表在 图说历史|国内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57-1.html分享到位于滇越铁路五家寨人字桥附近的一处火车站,图中两位苗女站在铁轨旁,与其他苗人一样,都打着赤脚,与另一侧的旅客相比,足见生活困苦。滇越铁路沿线的一位白苗女子,照片中的她目光很是坚毅。分享到位于屏边县境内滇越铁路五家寨人字桥,始建于1907年3月10日,1908年12 ...

• 美国军事记者拍摄的气势雄浑的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工程师在仪式上列队行进,第20军副司令周福成少将为他们在修筑集团滇缅公路中的出色表现颁发中国陆海空三军勋章。"   "滇缅公路上著名的“二十二道拐”(应为著名的“二十四道拐”)在山石嶙峋的山腰上蜿蜒蛇行。史迪威公路由两部分组成,即从印度阿萨姆邦的利多经密支那和八莫连接南坎的“利多公路”,以 ...

• 1870年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清漪园)铜狮前的人物北京颐和园 (清漪园) 玉带桥分享到北京颐和园(清漪园)铜亭分享到北京颐和园(清漪园)已消失的治镜阁分享到北京颐和园(清漪园)石舫分享到北京颐和园(清漪园)破损的排云殿分享到北京颐和园(清漪园)牌楼分享到北京颐和园( ...

• 黄鹤楼旧照

1868年的黄鹤楼闯王旗 发表在 图说历史|国内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57-1.html 清代从顺治至同治200余年间,黄鹤楼曾重修8次。照片中所记录的黄鹤楼修建于1868年,号称“同治楼”,遗憾的是1884年毁于大火。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在蛇山之巅拔地而起,比旧楼更壮观。位于武昌蛇山黄鹄矶上的黄鹤楼约翰-汤姆森1871年拍摄的黄鹤楼帖子主题

• 1981年日本摄影师拍摄的的西藏拉萨老照片

  1981年,日本摄影记者Hiroji Kubota来到了西藏拉萨,留下了这些老照片。一直以来因为交通不便,去一次地处青藏高原上的西藏都很不容易。在外人的眼里,西藏是个很神秘的地方。  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总可以看到磕长头的朝圣者。在通往拉萨的道路上,一路上都可以见到这样的虔诚信徒。  1981年2月2日,正是藏历新年,大昭寺里挤满了朝拜者。寒冷的 ...

• 弥足珍贵:百年前的拉萨门户之山,离布达拉宫最近的最佳摄影点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有小路可至峰顶,由于药王山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进藏的朋友大概都不会忘记清晨的药王山,经常可见些许摄影爱好者汇集与此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今天,我们来看看一百多年前的药王之山。图为1905年,在进入拉萨路旁拍摄布达拉宫和药 ...

• 国人对莫高窟最早的摄影记录

1925年2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委派学生陈万里参加美国福格博物馆敦煌考古队,前往敦煌莫高窟进行调查并搜访佛教艺术品。 5月19日,福格博物馆敦煌考古队抵达敦煌。由于华尔纳1924年在莫高窟窃取壁画一事,敦煌官民对该考古队在莫高窟的活动严加防范,规定他们不得在莫高窟居住,只能每天往返县城。在随后的三天里,陈万里和该队其他人员在洞窟里 ...

• 塔什干:夏天应该有的样子

塔什干是属于夏天的库卡乐达石神学院。塔什干:夏天应该有的样子文、图/白恒川 文龙杰发于2020.11.16总第972期《中国新闻周刊》  塔什干是中亚第一大城市,甫一入市区,“大”气就尽寓目前,街道宽阔、车水马龙、建筑气派……    要说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在整个中亚,恐怕只有阿拉木图略可与塔什干比肩。但双方还是有些差距,阿拉木图的人口180万, ...

• 百年前巩义石窟的影像

    巩义石窟寺位于黄河巩义段南岸与洛水交汇处的大力山下,以黄土为地质结构的邙山延伸到此处是一段石山,唯独这座小山是石头山,石色与黄土一般无二,石窟就开凿在山脚下。这里北依邙山,面临洛水, 山光水色、秀丽多姿,是“溪雾岩云”的幽栖胜地。石窟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北魏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之一。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历代相继 ...

• 图集 | 600年的紫禁城初雪,如约而至

明天是小雪节气,提前一天,600年的紫禁城迎来了今年的初雪,雪花已迫不及待地轻轻舞落在这片朱红与金黄的大地上。紫禁城的第600个雪景款款而至。据悉,北京今天迎来2020年冬天的首场降雪,已达初雪标准。其中,城区降雪量最大。故宫初雪故宫初雪故宫初雪故宫初雪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银杏,冬有雪。雪中故宫秋日慢慢告别,冬却早已跃跃欲试。雪中故宫雪 ...

• 一位业余摄影师镜头下的造像之美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动脉影,一个用心拍文物的“博物馆摄影师”。多年来,他坚持业余时间去国内外博物馆拍文物,并分享自己的博物馆之旅。他拍的文物之唯美极致,让人们恍然有悟,原来文物竟可以美得如此惊心动魄,无数人因此喜欢上了博物馆。在他的镜头下,有雍容华贵的金银器,晶莹温润的瓷器,无暇剔透的玉器,法相庄严的 ...

• 《玄奘取经之路 丁和寻访影纪》:【12】龟兹 之二

你的一个“分享”助力丝路文化播散到更远地方Qiu龟兹Ci“荒城北四十余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釐,而东西随称。”——《大唐西域记》Mamiya ZD645 相机 苏巴什大寺 Subash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载的这个伽蓝今位于库车县东北20公里处,称昭怙釐寺(《水经注》引释氏《西域记》作雀离大清静。《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阿奢理儿 ...

• 《玄奘取经之路 丁和寻访影纪》:【13】龟兹 之三

你的一个“分享”助力丝路文化播散到更远地方Qiu龟兹Ci“公元前后,佛教初传龟兹,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活力。佛光普照的鼎盛时期,塔寺众多、名僧辈出,龟兹成为葱岭以东佛教传播的中心。龟兹石窟,就是在这一佛教全盛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龟兹有六大主要石窟。分别是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玛扎伯哈石窟和托乎拉克 ...

• 神秘的榆林窟3号:丰富新颖的密教壁画

艺术之道,让人生更美!榆林窟第3窟 内景 西夏安西榆林窟的第3窟开凿于西夏中晚期,元代重修。洞窟内容和形制独具一格,特别是大量的精美壁画在敦煌石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第三窟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壁画风格独具特色。其室穹隆顶上画曼茶罗一铺,周围画边饰、帷幔、千佛。东壁中间画佛传一铺,两侧均画观音变相。南北壁中间各画净土变一铺,两侧 ...

• 昭陵墓葬壁画赏析(一) | 唐代宫廷宦官形象——《给使图》

  《给使图》一组四幅,出土于唐太宗外甥女段简璧墓,高146厘米,宽90厘米。每幅绘制一人,分别绘于第二过洞东西两壁,每壁两幅。图中给使,均戴黑色幞头,穿窄袖圆领长袍,束腰,佩鞶囊,足蹬长筒黑靴。这些人物形象服饰基本相同,但面部表情和手上动作却各具情态。  这组《给使图》中的男侍一,绘于东壁南段。右手持笏,左手指点,嘴微张,呈诉说状 ...

• 昭陵墓葬壁画赏析(三) | 王朝更替阙楼坚——《阙楼图》

  《阙楼图》绘于韦贵妃墓第一过洞口上方,整个建筑位于高台上的单层斗拱之上,形制为五间两层,上层建筑略小;屋顶为双层全木结构,房屋四周带有环形走廊,建筑两侧有廊房,上下层之间由斗拱、人字拱连接,青瓦挑檐,挑檐两侧祥云飘动,屋脊两端饰鸱尾,庄严肃穆、气魄不凡、雍容华贵。  阙楼制度是唐代建筑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唐代建筑多为土木 ...

• 昭陵墓葬壁画赏析(五) | 人马情未了——韦贵妃墓《献马图》

《献马图》1990年出土于唐太宗韦贵妃墓,高146㎝,宽155㎝。图中绘有两名着民族服装的男子和一匹白马。其中一人卷发阔口,深目高鼻,身穿圆领红色长袍,足蹬黑色长筒尖头靴,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另一人蹙眉瞪目,鼻子上翘,上穿翻领窄袖杏色长袍,领边及衽边镶红色,腰束黑色革带,下着格子窄腿裤,脚穿软履,身材较为瘦小,此时,他虽未牵马,但还是表现 ...

• 昭陵墓葬壁画赏析(四) | 初唐贵妇座驾——《牛车图》

《牛车图》《牛车图》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西周村阿史那忠与夫人定襄县主合葬墓,表现了唐代贵族妇女乘车出行的情景。图中画一头健壮的黄牛,犄角尖而弯曲,双眼圆睁,张嘴伸舌,右前腿抬起,呈欲驾车前行之状。车顶原似有盖,车尾帷幔长拖。两位驾车者均戴浑脱帽,穿白色圆领袍,右侧一人足蹬长筒黑靴,目视前方,表现出急于行走的样子;左侧一人缚腿 ...

• 资源 | 斯坦因:《千佛——中国西部边境敦煌石窟寺所获古代佛教绘画》

  Heading:The Thousand Buddhas: Ancient Buddhist Paintings from the Cave-Temples of Tun-Huang(《千佛——中国西部边境敦煌石窟寺所获古代佛教绘画》)  Author:Stein, Aurel  Place:London  Publisher:Bernard Quaritch  Date:1921  Desc

• 印度国家博物馆藏造像(下)

印度博物館是一座白色廊柱的三層建築物,座落在一條不是很熱鬧的街道邊上,有鐵欄杆圍牆,兩側陳列著古代石雕的迴廊引導參觀者進入一個個代表著古印度各時代展室。史前文明展以陶偶、陶罐和石制、青銅製工具為代表。  這裡更多的展示,卻是代表不同宗教和講述不同宗教故事的大小石雕和銅雕。印度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故事被雕刻在大大小小的石板、石方、 ...

• 印度国家博物馆藏造像(上)

印度国家博物馆位于首都新德里,建于1949年,是在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倡议下建立的。馆内藏有公元前三世纪至今的印度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各种珍贵历史文物,包括古代印度铜器、陶器、雕刻等艺术品。同时还藏有部分珍贵的外国文物,其中有中国的甘肃敦煌绘画、西藏宗教器物等。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古代艺术品和各类文物,举办展览,保护和维修展品,编印出 ...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