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调查】唐朝大明宫变"棚户区"!13朝古都,竟守着金饭碗饿肚子?
一提起西安,大家都会想到这座城市曾经的荣耀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古都之一。在西安,可以说大小遗址区无数,在国内像这样遗址遍布,环绕城市,与建成区高度重合的城市很少。那么如何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对这座城市提出的挑战。
古都西安遍地古迹!一城之力如何保护满城文物?
初夏的午后,艳阳高照。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发掘。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技工魏哲辉:这是一个典型的唐墓,因为唐墓跟汉墓不同的是唐墓有甬道,墓形一般比较小而且刀把墓,这就是属于唐墓典型的特征。
考古现场,戒备森严,四周都是防护围栏,并安装有监控设备。文物发掘和清理,都要在探头的监控下进行。
魏哲辉:不能用硬物来处理了,因为硬物很容易伤到器物,也不能急只能慢慢来清理。棺底灰这些东西都要把资料保留好,这都是第一手资料。
就在魏哲辉用铲子和刷子耐心仔细地对墓穴里的文物进行清理时,记者看见,在这个考古围栏外,近在咫尺的地方就是一片建筑工地,工人们也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事实上,包括魏哲辉他们正在考古发掘的古墓,这一大片占地近900亩的区域都是西安市鄠邑区正在进行的一个水系修复工程。去年10月,为了配合工程施工,魏哲辉和同事们开始对所有施工区域进行地下文物勘测,一共勘探出147座古墓,抢救出了大量珍贵文物。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崔建:出土的文物大概有1000余件,种类包括陶器、青铜器 还有部分铁器,种类比较多。所有的这些工程建设过程,都要等全部的考古发掘工作结束之后才能继续开展。
工人们现在施工的地方,都是经过勘探没有地下文物或是已经完成考古发掘的区域。因为遗址保护而开展文物勘探,意味着会无形中增加项目成本,然而作为13朝古都,西安的每一处开工建设都可能会涉及遗址或文物,为了保证文物不被施工建设所破坏,2012年西安市人民政府专门发文要求,“西安市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进行文物勘探。勘探完毕,经文物部门同意,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方可办理审批手续”;“对未经文物勘探而擅自施工的建设单位,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西安拥有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也成为西安最为鲜明的城市名片。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资料显示,西安目前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点有3246处,其中有级别文化保护单位392处,世界遗产2处6个点,另外还有3座国家级的考古遗址公园。厚重的历史积淀,让西安这座千年古城成为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宝库。然而,由于建成区与遗址区的高度重叠,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也异常凸显。
西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处处长唐龙:西安市主城区有400多平方公里,其中200多平方公里都是遗址区域,这个面积非常大等级也很高。所以我们也提出来这个想法,就是让文物保护成为我们城市发展的一个动力。我觉得文物应该讲是一个真正的、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资源。
钟楼,西安的标志,也是西安市的中心。这座建于明代的砖木结构建筑,已经在西安古城中央屹立了600多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古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主干道在此交会,这里也成为西安市区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段。
就在钟楼的地下,运行着西安市最繁忙的地下轨道交通线路——地铁2号线,这也是西安市开通运行的第一条地铁线路。然而,三秦大地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是与文物保护相伴相生。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处总工程师康佐:在西安修建轨道交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文物,要考虑对文物保护才能对这个线网考虑落地。比如说像我们这个八号线,就得避开咱们的汉长安城遗址;咱们的11号线就得避开阿房宫遗址;这个五号线咱们就得考虑丰京和镐京的遗址的情况。
作为西安地铁公司技术处总工程师,康佐全程参与了西安市地铁线路的设计与建设。对文物遗址进行绕行避让,是康佐在设计地铁线路时的首要任务。然而,2007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分别进入明城墙城区里面,怎么办?
康佐:拿二号线来说,我们从永宁门的两个城洞下面下穿,从钟楼的两侧进行绕穿,那么从北门也是绕穿两个城门洞下去采取加大埋深、平面上采取绕穿,然后再结合咱们的减震措施,对咱们这个文物的本体的影响减到最低。
在西安市雁塔区地铁四号线的施工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地铁轨道铺设作业。在这里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看见,工人们铺设的轨道和普通地铁轨道不同,这是专为特殊减震路段铺设的钢弹簧浮置板减震道床。
康佐: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一般用在我们的特殊减震段落,它对列车产生的震动能够消减大概70%左右的能量。那么我们一般都是在文物保护段落,一般都要采取这种特殊减震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地铁施工运营对西安遗址文物的影响,西安地铁把线路施工定在15米以下,以避让地下8米的文化层,同时再通过增加减震设施、定期监测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地铁运行对文物的影响。“洞穿”古城,成为了文化遗址保护和现代城市双赢发展的样本。而这背后,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康佐:我们当时大概匡算了一下,有近三千万的费用来专门对这三个点的文物保护采取的措施,这只是一条线。
事实上在西安,地铁项目完工投入运营,还并不代表文物保护工作的结束。对文物状况的长期监测,是线路正常运行和文物安全的保证。
上午八点半,工作人员已经登上钟楼,他们要赶在客流高峰来临前,给钟楼做例行“体检”。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工程院院长钱春宇:现在我们就是用地质雷达做无损探测的方法,来对钟楼的地基做一个全面的体检。简单地说也就是跟我们医学里面做CT一样,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能通过后期的图象,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台基这些夯土层里面含水量、这个夯土层的密实度以及其他回填材料,均不均匀的这些隐患。
而作为地铁建设者,康佐也十分关心钟楼的健康状况,每年钟楼体检,他几乎都要到场。由此看来,文化遗址保护与轨道交通发展之间绝非博弈。
康佐:实际上就是我们建设地铁二号线以后,实际上为交通量的影响,就是公交量这一块的就是市民选择的方式上来说,都是选择地铁,实际上对周边的交通公交量也是有所减少。那么这个方面对咱们文物的保护这一块也是有一定贡献的,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建设地铁也就是保护文物。
保护汉城遗址限制发展 老百姓守着千年古城受穷 如何破?
历史遗址保护与轨道交通发展之间绝非博弈,文化遗址要发挥作用,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带着更多游客前往参观,否则文物就真正“埋没”了。而只有处于发展之中,文化遗址也才能真正得到保护。不仅如此,如果历史遗址保护不能够惠及民生,这项工作同样也是不可持续的。那么西安如何在遗址保护和民生发展上寻求平衡呢?
位于西安城北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遗址博物馆,游人如织。大明宫,大唐帝国的王宫,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群;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点和对外传播的动力中心。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透过丹凤门遗址坚实的夯土,密集的柱础石,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这座宫殿的雄伟建制。
事实上,这座曾经无比煊赫的帝国宫殿,经过几个世纪的朝代更迭、战火破坏,当初的地上建筑几乎已经不复存在。大明宫遗址区域,也一度被西安市规模最大的棚户区“道北棚户区”所占据。市民在遗址上生产生活,环境无法改善,遗址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2007年开始,当地政府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把大明宫遗址区域的10万名居民全部搬迁出遗址区,并对整个遗址进行重新规划保护和开发。
2010年,唐大明宫,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宫殿,被开发建设为国家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当年脏乱差的道北棚户区,永远地成为了历史。
西安市市民:经常来,每天两趟,早上一趟晚上一趟。现在环境好了就过来,比原来好了千倍万倍。
一个大明宫,一场关乎保护、安置、规划、建设的探索,那么它能否成为西安其它遗址保护可复制的样板呢?
刚刚入夏,位于西安市北郊附近的一处历史遗址区里,草木茂盛。
这里是汉长安城遗址,西汉的都城所在地。这座曾经无比辉煌的都城,经过了2000多年的岁月洗礼,地上建筑,几乎已经荡然无存。一段段斑驳的夯土城墙,依然挺立,诉说着尘封千年的往事。
汉长安城文物保管所所长甘洪更:最著名的丝绸之路这个事情,就发生在汉长安城未央宫。这个宫殿里面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授命汉武大帝的使命,执节完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又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汉长安城的重要历史地位,建国之后到现在,汉长安城遗址区域内没有规划过任何工业项目,西安的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也都绕开了汉长安城的范围。为此,当地政府和百姓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汉长安城遗址内外两重天,收入相差过万元。”
甘洪更:城墙外围一圈几乎就是西边、南边、东边,外围不到100米以外的地方都是高楼林立。汉长安城你现在看找不出高楼,老百姓的民居都是两层楼超不多8米,没有高大的建筑。里面群众的收入是城外群众的一半,就是比人家低一半,就是经济收入非常差。
2013年,为配合申遗,当地政府把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区域居住的15000名村民,进行整体搬迁安置,对未央宫约6.11平方公里的遗址范围进行整理展示。
甘洪更:当地政府花了过百亿了,这个负担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于这个区级财政,几乎把它已经拖得差不多了。
然而,未央宫区域外还有30多平方公里的遗址没有开发,而这个区域仍居住着近10万名村民。再进行整体搬迁安置,政府的资金显然很难再撬动如此大的项目。该如何在保护遗址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成为了摆在西安市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甘洪更:光文物保护老百姓受穷不行,如果说把牺牲文物保护为代价让老百姓致富,我觉得这样更对不起祖先和后人,所以这就是给我们出的一道难题。
2010年,汉长安城遗址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体的规划还在设计论证。可以确定的是,遗址内的居民不会像大明宫和未央宫一样大规模地外迁,而是就地进行村庄整合聚集。
甘洪更:我们提出来一个村庄整合或者村庄整理这个概念,避让出遗址就行了,把遗址有效地保护。老百姓这一块,民生要得到妥善地安置让他在里面能生存得住,而且生活得好。里面没有老百姓的话,这是一座空城面积又这么巨大,也失去它文化遗产的意义了。
遗址村有着历史使命,但是生存的困惑也十分突出,如何让留下来的老百姓不要守着金饭碗要饭,这对西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处处长唐龙:能否把这种周秦汉唐的大型的都城遗址,列为国家文化项目,从中央来统筹安排,超前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来实施这些项目,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从根本上能够有效地对这些重要大遗址,进行保护和展示的一种想法。
半小时观察:遗址重保护还要忧民生
由于不准建工厂、不准深耕等保护要求,遗址所在村落经济发展水平与周边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百姓对民生改善的期待越来越高,遗址区如果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迟滞不前滋长了群众的不满情绪,也会威胁着遗址保护的质量。
一些文物保护专家就曾建议,可将殷墟等重要大遗址纳入文化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于因保护遗址蒙受损失的村庄,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或予以政策倾斜;或发挥遗址本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文化旅游项目为周边居民带来收益等等,这些都不失为寻求矛盾破解之道。
事实上,文物保护与民生改善是相辅相成的,遗址区居民无形中承担着大量的遗址保护工作,若长期无法安居乐业,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重保护也要忧民生,莫让遗址成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