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西安市唐长安城大明宫丹凤门遗址的发掘

摘要: 关键词西安唐长安城大明宫丹凤门遗址 丹凤门是唐长安城大明宫的正南门, 其遗址位于现今西安市新城区二马路与自强东路之间的革新街南口图一图二。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 为配合西安市实施大明宫含元殿御道保护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对丹凤门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 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下面对具体发掘情况加以报道。一、发掘经过 丹 ...
关键词:西安 唐长安城 大明宫 丹凤门遗址
KEYWORDS: Xi'an Tang Chang'an City Daminggong Palace Danfengmen Gate-site
ABSTRACT: In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05,the Xi’an Tang City Archaeological Team, IA,CASS, excavated the ruined Danfengmen Gate, the middle southern gate of Daminggong Palace in TangChang'an City, by revealing an area of nearly 8, 000 sq m. The gate was of five-passageway structure, in the super-grade city-gate style of ancient times. Its remains include the vestiges of rammed-earth platforms,passageways, partition walls, raised roads and city walls, suggesting that the gate might have been destroyed in a catastrophic fire. Most of the unearthed objects are bricks, cylindric and flat tiles,tile-ends, glazed tiles, chiwe” owl-tail ridge ornaments, button-shaped iron nails, and white porcelain shards. The excavation clarified on the whole the form of the gate and provided first-hand scientific material for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丹凤门是唐长安城大明宫的正南门, 其遗址位于现今西安市新城区二马路与自强东路之间的革新街南口图一图二。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 为配合西安市实施大明宫含元殿御道保护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对丹凤门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 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下面对具体发掘情况加以报道。
一、发掘经过
      丹凤门遗址的位置早在1957~1959年对唐长安城进行大规模考古勘探时就已经确定, 残存的遗址为一东西长49.6、南北宽29、高2米余的土丘, 上面占压有现代房屋建筑①。
      1961年,唐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凤门遗址作为大明宫的一部分, 也得到了较有效的保护。几十年来, 其所在的土丘仍然大致保持原样, 没有被毁坏。
      2005年6~7月, 西安市政府为实施大明宫含元殿御道保护工程, 投巨资倾力迁移了含元殿御道范围内的所有住户以及学校、医院和工厂等单位, 并全部拆除了有关的建筑物, 涉及的区域长约620、宽400米。这一工程为丹凤门遗址的全面发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005年9月20日,我们正式开始对丹凤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清理。首先,根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门址为三个门道的初步钻探结果,以及2005年8月进行复查性钻探的情况,布20米x 20米的探方6个。后来在发掘过程中,根据新发现的门道遗迹现象以及对两侧马道进行反复探查的结果,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方。故此次发掘实际上共布探方20个,编号分别为2005TCDDT1 ~ 20(以下简称为T1~20),其中包括20米x 25米的探方6个(T1-4、T10、T11)、20米x 20米的探方6个(T5-8、T13、T14)、15米X25米的探方1个(T9)、10米x25米的探方1个(T12)、15米x 20米的探方3个(T15~17)、10米 X25米的探方3个(T18-20),总计发掘面积为7525平方米。整个发掘工作至2006年1月15日全部完成。
二、地层堆积
      除了门道内还保存有历代的文化堆积以外,丹凤门遗址的大部分遗迹表面直接叠压着现代的房基、排水管道、煤渣等。门址的西面3个门道物比较清楚。现以西起第二门道的清理结果为例,对门址的地层堆积状况加以介绍(图三)。
      第1层:表土层,厚0.15米,属现代活动面。
      第2层:近代扰土层,厚约0.5米。此层含有炉碴、沙土和砖瓦等垃圾。
      第3层:唐代以后的堆积层,厚1.3~1.5米。此层包含有少量唐代砖瓦块及唐以后文化遗物,分布在门道的东、西两侧,可能与唐代以后在门址上掏挖砖石等活动有关。
      第4层:为门址废弃时的堆积,在门道范围内都有分布,厚1.1米。此层夹杂有大量属于唐代的砖瓦、红烧土块、灰烬、白灰墙皮以及陶、瓷器等,应为门楼烧毁时坍塌形成的堆积。第5层:为红烧土灰烬层,厚0.1〜0.15米。此层夹杂有大量的木炭灰等,可能是唐代晚期门楼烧毁废弃时的活动面。
      第5层之下是唐代初期修建门址时的夯土层,表面可见许多夯窝。其表层厚约2厘米,被烧成红色,部分地方有烧结的青灰色硬面。
      在清理完唐代遗迹面之后,对唐代的门址夯土基座及其下的地层作了钻探和解剖,表明该门址直接建筑在生土之上。除了对门道内的地层堆积进行清理,我们还在门址中部的南、北两侧断崖外各开挖了一条解剖沟(编号分别为TG1、TG2),以了解门址夯土基座南、北边缘以及隔墙的夯土基槽的情况。TG1的发掘结果表明,南面的基槽夯土残存厚1.8米,底面基本平齐;夯土南缘距南面断崖1.6米,南端底部略向上弧;夯土之下为生土。TG2则显示北面的基槽夯土结构基本与南面相同,惟厚度为2.2米(现地表比南面高);夯土北缘距北面断崖3.8米(参见图四)。此外,对于门址其他各部位结构或地层的了解,我们主要采用了钻探或挖掘小型解剖坑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保持门址的现存状况和完整性。
三、出土遗迹
       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址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由东、西墩台和5个门道、4道隔墙,以及东、西两侧的城墙和马道组成(图四;图版拾壹;图版拾贰,1)。其中,门址西部的3个门道、隔墙、墩台以及城墙和马道保存状况较好;而东起第二门道之东半部以东的各部分则破坏严重,仅剩下最底部的夯土基础。在墩台和马道边缘还发现部分包砖遗迹。
       整个门址基座东西长74.5、南北宽33、保存高度为2米,唐代地面以下的基槽深2.2米。门向为北偏东1°20",恰与含元殿中轴线的方向一致。
       (一)墩台西墩台保存较完整,在现今地面以上尚存高2米余。东墩台则破坏严重,仅存夯土基槽,但钻探和发掘情况表明,其形状、大小及折角等均与西墩台几乎相同,故可据此进行复原。西墩台的平面大致呈“凸”字形,突出部分面向西,并与城墙和马道相连。南北残长24.1、东西最宽处为14.7米。南端边宽6.9米,然后呈直角北折6.4米,与西侧城墙的南边相接。北端边宽6.9米,然后分两次呈直角向南折,折边分别长5、7.8和4.6米,最后与西马道的北沿相连接。在西墩台的西南角残存有少量长方形青灰色包砖及斜向的包砖压印痕迹,宽均0.8米。其中,折角以西的包砖凹人墩台夯土内,长3.2米,使包砖的南边与西城墙的南边相平齐。折角以南的包砖尚存有上下叠置的三层(图版拾贰,2)。西南角包砖遗存以西还可單到唐代地面的残迹,其范围长约40、宽7米,东部稍髙,向西略低,路土厚0.2厘米。东部的地面上还发现乱砖铺设而成的小片地砖遗存。
       (二)门道门址共有5个门道。西侧3个门道的保存情况较好,而东起第一门道已经破坏无存,东起第二门道也仅存西半部分。从现存的门道遗迹,以及东部夯土基础的轮廓与西部夯土基座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对应等现象判断,这5个门道的形制及大小相同,净宽皆为8.5米(如果按两侧夯土隔墙之间的距离计算,则宽达9.4米)、南北进深为33米(地表残存部分最多为24米)。所有门道内现存地面皆呈红色,大部较平坦,表面还部分保留着密集的经烧硬的夯窝,而未发现一般门道面上常见的车辙、铺砖或铺石等痕迹。鉴于现存地面被烧成红色,其上还覆盖有一层红黑夹杂的烧灰堆积,故推测当时门道内或有可能铺有木地板,后被火焚毁。每个门道的东西轴线偏南2米处均设一道东西向的门限。门限高出其他部位的门道表面0.5米,其南、北两侧呈人字形缓斜坡状(参见图四)。门限由木门槛、立颊石和D*占石三部分组成。木门槛均已烧毁,在西起第二门道和中门道的门槽内尚保留有较多的木炭痕迹;其位置居中,安置于夯土门槽内,槽长2.8、宽0.24、深0.15米。立颊石位于木门限的东、西两端,但仅西起第一门道和中门道尚遗留有残石。中门道的立颊石保存稍好,青石质,侧竖放,东西残长1.38、在地面上高0.54(下埋0.22)、厚0.4米,表面打磨成青黑色,素面;在其北半侧凿出长宽各0.15、深0.09米的长方形凹槽,以安置木门槛。立颊石的东、西两侧有南北纵向的长方形门砧石坑,砧石均已无存。砧石坑多残破,仅位于中门道东侧者保存最完整,坑长1.5、宽0.4、深0.4米,坑壁整齐,坑底有沙子和碎石片的垫层(图版拾贰,3)。
       门道的东、西两侧也即夯土隔墙边缘,有南北向顺排的排叉柱础坑,各排保存的数目为16~ 19个,彼此间隔大致均匀,间距略小于一个础坑的长度。础坑均为长方形,大小相近,坑底部从上至下普遍铺有沙子、土和碎石片等三个垫层,可能与放置础石时找平等工程要求有关。排叉柱的础石大多已遗失,仅在西部3个门道内零散地残留有4块,均处于原位,形状及表面处理处理方式相同,但大小略有差异。其中,1号础石位于中门道东侧,在门限以北,长74、宽61.5厘米;中心有长方形卯眼,长14.5、宽11.5、深5.5厘米。2号础石位于西起第二门道东侧,在门限以北,长75、宽62.5厘米;中心有长方形卯眼,长15、宽12、深6.5厘米。3号础石位于西起第二门道西侧,在门限以南,长70、宽58.5厘米;中心有长方形卯眼,长14.5、宽12、深5厘米。4号础石位于西起第一门道西侧,在门限以南,长73.5、宽61厘米;中心有长方形卯眼,长14.5、宽11、深5厘米。础石的表面均发现相同的加工处理痕迹,即以础石中心卯眼靠夯墙的内侧边为界线(与排叉柱之间隔墙的墙面相平齐),靠墙一侧隐埋的半面较粗糙且有刻槽,而靠外侧露明的另外半面则打磨得较光滑,表明排叉木柱应为半明柱。另外,根据础石和础石坑的一边略埋入夯墙等迹象判断,当时的施工程序可能是先夯筑门址墩台基础,至门道面时即挖坑放置排叉柱础石,然后再继续夯筑墩台和隔墙。在西侧3个门道内的排叉柱坑之间,清理出4处柱间隔墙(即门洞侧墙)的痕迹,保存状况不一。其中,西起第一门道的西侧夯土隔墙壁面上尚保留着贴附的填屑碎砖。西起第二门道的西侧排叉柱坑间发现有侧立砖、残砖和填土组成的柱间墙底部遗存,其墙皮还有残迹,墙面距门道的夯土隔墙0.4米。中门道东侧,门限以南,残存有高0.5、宽0.4米的柱间墙,墙面外侧平整,底部涂有红色的脚线,有的地方显露出2〜4层白灰墙皮,表明后期曾进行过多次修缮性的粉刷。根据上述门洞两侧排叉柱之间隔墙的位置,以及排叉柱础石光面和糙面(也即隐埋部分和露明部分)的界线,可以测得门道的落空跨度为8.5米(墙皮对墙皮)。另外,在西起第二门道的东北部地面上,还清理出一块长方形青石,呈东北一西南方向摆放,长60、宽25、厚25厘米,底面平整,上面两端略圆弧,中间横有槽形的残缺。这可能是位置移动后的止扉石。
       (三) 隔墙门道之间各有隔墙,系在门址夯土基座上夯筑而成。共有4道,但最东侧的一道已被破坏。西边的3道夯土隔墙存高0.3〜1.8、宽均为3米。如果加上其两侧排叉柱之间隔墙的厚度,门道间隔墙的厚度就达到3.8米。隔墙的两壁均较陡直,夯层非常清楚,每层的厚度一般为8~ 10厘米。由于隔墙的南、北两端已被破坏成断崖,故原来的斜面收分等情况已不清楚。位于一些排叉柱坑上方的隔墙墙面上,发现有几处较明显的木柱烧灼痕迹。另外,从门址基座的北侧断面上,可清晰地见到隔墙下的基座夯土层比墩台和门道下的同层夯土位置略低,呈弧形下沉状。这可能是墙体承受上部城楼的重压所致。
       (四) 城墙门址墩台的东、西两边均连接有夯土城墙,应为大明宫的南宫墙。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勘探结果,此城墙同时也是隋代大兴城和唐长安城北城墙的东段部分,也就是说,大明宫的南宫墙是延用已有的城墙,并不是新筑的2。门址东侧的城墙仅保留有夯土基础。西侧城墙则保存稍好,在现今地面上保存有宽9.8、高0.3~0.5米不等的墙体;其南侧部分破坏较甚,已接近唐代地面,但边缘仍比较清楚,并可看出墙面向上略有收分;城墙北侧与马道并排相连。在发掘后期,为了解夯土城墙的基槽结构,曾在西马道西侧8米处开挖了一条南北向纵切城墙的探沟(编号为TG3),长17.3、宽1.5、深3米。发掘结果表明,此处的墙基基槽略呈“U”形,底宽10.3、残存厚度为2.5米,夯土密实,夯层不甚明显。(五)马道共发现2条,呈对称状分布于门址墩台的东、西两侧,并沿城墙的内侧筑成;皆呈长条形,长均54、宽3.5米。东侧马道仅存基槽部分,但边线和转角仍较清楚。西侧马道保存略好,最高处位于唐代地面之上0.5米;部分马道边沿尚保存有包砖内侧的填屑砖(分布范围长10米余,均为残砖),其边沿平直整齐,.但外侧的包砖多已遗失,仅在原位发现1块残砖及少量铺砖痕迹,由此可知西马道的包砖宽度为0.4米。西马道的西端部分呈缓坡状,尽头外缘边遗留有南北向直线排列的2块堵头残砖。此外,在西马道西端的西、北两侧还发现有路土迹象。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与西马道西端的堵头砖相平齐处,城墙夯土内凹0.4米,并残留有顺排成一线的3块堵头砖,这可能属于马道南侧城墙包砖部分的残迹。而在马道和城墙的夯土之间


执笔者龚国强何岁利
李春林
注 释
① a.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图一, 6,(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b.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大明宫》第15、16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② 宋代吕大防绘制的《长安城图》石刻表明,大明宫的南墙与长安城的外郭城墙东段是一体的,考古勘探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具体材料可参见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之图八“唐长安城探测复原图”,《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大明宫》图一至图三,第10、15、16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③ 的文献记载较多,如《旧唐书》本纪第八上(玄宗李隆基)记有“开元二年……丁巳,御丹凤楼,宴突厥首领,《旧唐书》本纪第十六(穆宗)记有“长庆元年正月己亥朔,上亲荐献太清宫、太庙。是日,法驾赴南郊……辛丑,祀昊天上帝于園丘,即日还宫,御丹凤楼,大赦天下。改元长庆”。《唐会要》卷九则记“(贞元六年)十一月庚午,日南至,上亲祀昊天上帝于郊丘,礼毕还宫,御丹凤楼,宣赦,见禁囚徒减罪一等”;“宝历元年正月乙巳朔,辛亥,亲祀昊天上帝于南郊,礼毕,御丹凤楼,大赦,改元”。
④ 《全唐诗》卷511中张祜的“元日仗”诗。
⑥ 《唐会要》卷86“城郭”条记载:"至德二载(应为三载)正月二十七日,改丹凤门为明凤门,安化门为达礼门,安上门为先天门,及坊名有‘安’者悉改之,寻并却如故。”另据<旧唐书》本纪第十(肃宗)记载:"丁未,御明凤门,大赦天下,改至德三载为乾元元年。”
⑦ 《资治通鉴》卷264中“天佑元年正月”条下记载:“(朱)全忠以其将张廷范为御营使,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
⑧ 分别见《全唐文》卷314和卷740。
⑨ 平冈武夫编:《唐代长安洛阳•地图篇》第47~58页,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同朋舍,1956年。
⑩ 同①。
⑪经发掘,明德门址的门墩基座长55.5、宽17.5米,门道宽5、进深18.5米(加包砖),发掘的西马道长仅17.5米。相关资料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唐代长安城明德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1期。

全文见PDF

分类信息

作者:龚国强

更多信息...

大明宫丹凤门

关键词:丹凤门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