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城遗址

西千佛洞第7窟

摘要: 此窟建于北魏时期,是西千佛洞现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与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顶已塌毁,后部有直达窟顶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礼的通道,上方为平棋顶,中心塔柱四面各开一佛龛,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只有正面龛内的倚坐像,虽已残毁,却是唯一保存的北魏原作塑像,佛像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 ...

此窟建于北魏时期,是西千佛洞现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与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顶已塌毁,后部有直达窟顶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礼的通道,上方为平棋顶,中心塔柱四面各开一佛龛,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只有正面龛内的倚坐像,虽已残毁,却是唯一保存的北魏原作塑像,佛像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透出肢体的轮廓,却又是宽松的式样,阴刻的衣纹 ,略呈浅阶梯式,流畅自如。造像的表现手法上兼有西域式和中原式两种特点,是北魏早期曹衣出水式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过渡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窟壁画布局和莫高窟北魏洞窟一致,分上、中、下三段,上部天宫栏墙内绘了翩翩起舞、多姿多态、生动活泼的天宫伎乐。中部大面积绘千佛,下部绘金刚力士,这些力士个个体魄健硕、动态夸张、粗犷有力。窟内壁画风格与莫高窟同期壁画相同,人物造型健壮、比例适度、着西域式服饰,采用西域式的凹凸晕染手法,表现人物面部与身体的立体感,色彩质朴厚重,多用石青、石绿、在土红底色的映衬下,显得庄重热烈,宗教气氛浓厚。

西千佛洞 第7窟

此窟始建于北魏,经西魏和清代重修,是西千佛洞现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有中心塔柱,前部为人字披(已塌毁),后部平棋顶。主室中心塔柱为方形,四面各开一圆券形大龛,龛内外塑像多为清代重修。

  此窟中心塔柱南向面现存的一身塑像虽已残损,却是西千佛洞唯一保存下来的北魏塑像。塑像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既透出身体的轮廓,又显宽松式样,阴刻的衣纹略呈阶梯式,流畅自如。塑像在表现手法上兼有西域和中原特点,是北魏早期曹衣出水式样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样过渡的代表作品。造像残破处可见古时以草木为胎,上敷草泥,再赋彩的塑像制作材料及工艺。

  

北壁千佛及天宫伎乐

西壁天宫伎乐

窟内北、东、西三壁分上、中、下三层。上段画天宫伎乐,中部画千佛,下部画金刚力士。天宫建筑多为西域式,千佛有规律地排列,借助色彩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效果。窟内壁画与莫高窟同期壁画风格相同,人物造型健壮、比例适度、着西域式服饰,采用西域式的凹凸晕染手法,表现人物面部与身体的立体感,色彩质朴醇厚,多用石青、石绿绘制。

  (来源: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锁阳城遗址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